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里静悄悄的只留下我一个人。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咬着手指拼命地想还是没有结果。我发觉有人站到了课桌旁。哦,是蔡老师。她正笑眯眯地看我,嘴里在说些什么却听不清楚。我拼命地想和她说话却说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梦就这样醒了。
我想蔡老师了,她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全名,可我知道我是想她了。蔡老师说话柔柔的很好听。那时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似乎快退休了却一点也不见老。我是那么地喜欢她,喜欢听她讲和数学有关的故事,喜欢她摸着我的头说“不要急,用你聪明的小脑瓜想一想答案就有了”这样鼓励的话。我从小就怕数学,对于数学有一种抵触心理,以至于我的思维逻辑相对混乱,做事欠条理有时真的很糟糕。这是我的心魔,一直纠缠着我。可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遇到了蔡老师,她一点也不嫌弃我,她爱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可以说以后的数学老师,都不及她那样有耐心和爱心,以至于后来我读到任溶溶的那首《爸爸的老师》,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蔡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而且每次读都会哭得稀里哗啦,怎么也收不住。
许多年以后,我偶然地得到蔡老师去世的消息,人突然变得空落落地,无法安放宁静的心。我躲在角落里一个人无声地哭泣。我和她从此再也不能相见,我的世界从此少了一个疼爱我的人。我再次诵读《爸爸的老师》,任凭泪水滑落。也许我长大之后才懂得,原来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喜欢数学的我也不喜欢父亲。他总是不断地说谎,破灭我的期待。那年他评上了单位的先进可以去金华疗养,说好了也带我一起去的。他答应得好好的,等我一觉醒来他已经走了。在我工作之后我也用同样的任性来回应他的当年。二十岁的我要去远方,那是我的梦想。他不同意,我就和他对抗和他争吵。他愤怒的目光看我我愤怒的目光对视。我胜利了,可我一点也不感到开心,心里同样是空落落地,无处安放。
我去了山东的济南看了那里学习的同学;去了泰山在凌晨拂晓时分爬上了南大门的台阶;去了青岛的崂山去了旅顺去了威海和大连。大连很美,海蓝天高广场大,可是我一点也不留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我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也常常独自去过一些地方,也常常和父亲任性,唯有这样的任性才使我得到和他对话的时间。我和他说话已经很少了,我和他见面已经很少了,我和他一起吃饭已经很少了。我们也似乎在等待,等待各自的宽容可总是不欢而散,总是愤怒地对视,话语间充满了火药味。而我意外地发现,每一次任性地和他相见,总会见到又多了几根白发和额头的犁痕又多了几道。近年来他的头发全白了也懒得去染,倒成了慈祥的模样。回望这几十年的积郁的任性,我不忍见那雪花般的那头白发。也许我的每一次任性每一次愤怒地对视每一次转身离去,都为这雪花般的白发增加了蓬勃的机会。以至于现在回忆小时候和父亲的那些片段,连自己都搞不清哪一个才是我哪一个才是我的父亲。他用一辆二十八吋的自行车,带着我和母亲去阿姨家。我坐在三角档上母亲坐在书包架子上,他骑在火车轨道边那狭窄的路上,他还能和母亲若无其事地说话和我开心地逗笑,车轮碾过的地方都有过我的担心又有过我的崇拜和惊诧。也是这辆车子带我去学校报名读小学一年级。我第一次报名没有被录取,就是因为数学不好引起的紧张,连简单的数数都无法顺利地完成。他用车子重新带着我回家。我似乎听到了一声无奈的叹息。我那时不懂这叹息意味着什么,直到我自己做了父亲才明白这叹息中有对自己的自责和对尊严的妥协。他的头发全白了,我有时还是任性却不再用愤怒的眼神对视,他也不再用愤怒的眼神和语气。我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使我措手不及地老了。他还在老去,哪一天我的任性还在,而他呢,他那愤怒的眼神去了哪里?我有一次在梦里见到他,满头的白发静静地望我什么话也不说。我伸出手去想同他说几句压抑了很久很久的话,却怎么也抓不住他的手。梦就这样突兀地醒了。夜晚的人们多已经睡下了,现在的我却醒著,从一个梦中刚刚醒来,那是唯一的没有任性没有愤怒没有怨言没有指责地和父亲在一起的梦。没有声音却似乎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知道自己是在想他了,想我以前逗笑的父亲车技娴熟的父亲一声叹息的父亲和以后愤怒的父亲满头白发的父亲。
唯一一次父亲带我去大舅家里,是去向外公告状的,当然也不全是告状,他也是唯一的一次倾述。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再有过。
外公和外婆都是教师,他们都受人尊敬。我不喜欢外公,是觉得他过于严厉,我背地里叫他“老古董”。
大舅家在农村自己造了二层楼的房子,住的很宽敞。我喜欢去大舅家,那里有一丛丛的紫云英和一丛丛的毛巾草(我吃多了流鼻血)还有一袭袭的泥土的芳香。乡村的气息我就是在那里有了深切的感受。可那次却是我不喜欢去的,就为了父亲要去跟外公告状。可我能怎么样呢?不能阻止这即将发生的丑剧开演,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如小丑般地去接受去充当这出剧情的角色。大舅很热情地迎我们到客厅,外公就坐在靠墙的藤椅上悠闲地喝茶。虽然老了吧看起来还是很帅,高鼻梁还戴副眼镜,一脸严肃,超级酷。我总觉得他是选错了职业,他要是去当演员,那样的颜值,一出来就会迷倒一大片粉丝。可他却是个教员,一个受了罪的小学教员,一个六个子女都没有他帅的小学教员。他却有一个漂亮又聪慧的妻子,那就是我的外婆。最后一次和外婆在老年公寓门口的合影,她的手里捧着我送她的苹果和一束红色的玫瑰。我的笑多么的放肆她的笑多么的恬静。这是我和外婆唯一的合影。我也是在她去世的时候,才懂得什么是永别。
在大舅家那次,我记不起外婆坐在哪里,可能去忙别的事了,我没有记忆。父亲坐下来絮絮叨叨地开始讲我的事情。我读书不好啊他没有能力来管教啊,反正讲了一大堆的话。有抱怨也有无奈。外公就这样悠闲而严肃地喝茶聆听,不说一句话。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父亲的声音降下去了直至消失。外公还是没有说一句话。翁婿二人就这样安静地坐着,父亲杯子里的水已经凉了,他也没有喝一口。后来,我们都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我也长大了。长大之后的我,居然喜欢上了写作。我找不到这个喜欢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等到我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外公和外婆已经到老年公寓居住。我拿着发表的文章,和妈妈一起去看望他们。外公看了之后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依然是一脸的严肃,搞得我好紧张。他喝了几口酒,用很浓鼻音的声音对我说:“写作成名之后就能五子登科。”我迷茫的眼神看着他,而他只顾喝着自己的酒不再说话。倒是外婆连声地说吃菜吃菜。我每次去,都拿去新发表的文章给外公看,他也就看了但不评论。他的视力很差,看东西只有拿到很近的地方才看得清楚,几乎是贴在脸上了。十三年前我结婚,请二老来喝喜酒。他们开开心心地来了,外公在婚宴上还讲起了他那时的婚礼。当年娶外婆时,庄市九十九间绕了一圈,外婆坐花轿很气派。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都白发苍苍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一辈子苦日子也过过,好日子也过过,在我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相伴到老的婚姻就是幸福。喝我喜酒前,外婆还在医院。我去医院探望,她正睡着。我在她旁边坐了一会她醒了。看到我就爬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钱来给我,是给我结婚的礼物。我回来数了数有3000元,这份礼实在太厚重了,我受之有愧。这是她和外公商量之后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外公还是喜欢我的。我原本成绩不好,现在能写文章了,他看到了我的努力和进步。我想可能是这个原因他才喜欢我的。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喜欢写文章的我而不是别的。
又过了几年,外公去世了,隔了一个月,外婆也随他而去。花烛夫妻同到老,是很有福气的。又过了若干年,我才想起我其实对外公知之甚少。我只知道他叫庄继礽,还是妈妈告诉我的。他当过小学和中学的校长,为人严肃,学生都很怕他。其他就不知道了。后来我看到了庄禹梅的信息(他又名继良,是九十九间庄姓的后代,曾经在宁波创办《时事公报》,很有影响),发觉外公名字里也有继字,就去查庄氏家谱,果然是同宗同族而且是堂兄弟。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有人写了一段灵山小学的情况,其中提到了庄红波老师。他说“庄红波在学校里教语文和音乐,非常严肃又非常英俊。他的妻子吴序娟也在学校教书,教学生图画。庄老师经常在《时事公报》上发表散文(时间在1943到1945年间),笔名庄继礽,后来以此名行世。”庄红波就是庄继礽,他是我的外公。他喜欢写散文而且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我感到兴奋而又新奇。“庄老师用杠杆条拉曲子。搞联欢的时候,拉了一曲《江南春》,至今难忘。”我对于这条信息,向母亲求证,母亲说以前家里是有这东西的。可我卻从来没有听到和看到过。
我每年都要去外公和外婆的坟扫墓。现在我有点晓得他的一些事情了,也出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子。我多么想同他讲一讲心里这些年的疑惑和得到那些信息的喜悦啊。可我知道他再也听不到了。我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泣,一边回放过去的事情,一幕一幕温馨的记忆。可是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只有痛哭,只有痛哭!
那天听朴树的《那些花儿》和《生如夏花》,我为这天籁之音深深地陶醉。“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儿呢?……各自奔天涯。”“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如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
我在路上找啊找啊,找得满头大汗。有人问我:小伙子,你在找什么啊?我抬起头来说,我把自己弄丢了。什么弄丢了,你不是好好的在这里啊!我对他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在这里吗?这是我吗?那个人转身走了,我傻傻地看着他离去,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大声地喊,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梦醒了。
在无边的黑夜里,我开始想那些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人。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你们呢,那些流逝的岁月呢,去了哪里?!
想过哭过痛过,内心似乎平静了一些,那样的平静有过泪水碾过的印痕。成长就意味着妥协,意味着和曾经的影像告别,无论多么壮怀激烈,都将了无痕迹。
我想蔡老师了,她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全名,可我知道我是想她了。蔡老师说话柔柔的很好听。那时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似乎快退休了却一点也不见老。我是那么地喜欢她,喜欢听她讲和数学有关的故事,喜欢她摸着我的头说“不要急,用你聪明的小脑瓜想一想答案就有了”这样鼓励的话。我从小就怕数学,对于数学有一种抵触心理,以至于我的思维逻辑相对混乱,做事欠条理有时真的很糟糕。这是我的心魔,一直纠缠着我。可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遇到了蔡老师,她一点也不嫌弃我,她爱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可以说以后的数学老师,都不及她那样有耐心和爱心,以至于后来我读到任溶溶的那首《爸爸的老师》,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蔡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而且每次读都会哭得稀里哗啦,怎么也收不住。
许多年以后,我偶然地得到蔡老师去世的消息,人突然变得空落落地,无法安放宁静的心。我躲在角落里一个人无声地哭泣。我和她从此再也不能相见,我的世界从此少了一个疼爱我的人。我再次诵读《爸爸的老师》,任凭泪水滑落。也许我长大之后才懂得,原来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喜欢数学的我也不喜欢父亲。他总是不断地说谎,破灭我的期待。那年他评上了单位的先进可以去金华疗养,说好了也带我一起去的。他答应得好好的,等我一觉醒来他已经走了。在我工作之后我也用同样的任性来回应他的当年。二十岁的我要去远方,那是我的梦想。他不同意,我就和他对抗和他争吵。他愤怒的目光看我我愤怒的目光对视。我胜利了,可我一点也不感到开心,心里同样是空落落地,无处安放。
我去了山东的济南看了那里学习的同学;去了泰山在凌晨拂晓时分爬上了南大门的台阶;去了青岛的崂山去了旅顺去了威海和大连。大连很美,海蓝天高广场大,可是我一点也不留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我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也常常独自去过一些地方,也常常和父亲任性,唯有这样的任性才使我得到和他对话的时间。我和他说话已经很少了,我和他见面已经很少了,我和他一起吃饭已经很少了。我们也似乎在等待,等待各自的宽容可总是不欢而散,总是愤怒地对视,话语间充满了火药味。而我意外地发现,每一次任性地和他相见,总会见到又多了几根白发和额头的犁痕又多了几道。近年来他的头发全白了也懒得去染,倒成了慈祥的模样。回望这几十年的积郁的任性,我不忍见那雪花般的那头白发。也许我的每一次任性每一次愤怒地对视每一次转身离去,都为这雪花般的白发增加了蓬勃的机会。以至于现在回忆小时候和父亲的那些片段,连自己都搞不清哪一个才是我哪一个才是我的父亲。他用一辆二十八吋的自行车,带着我和母亲去阿姨家。我坐在三角档上母亲坐在书包架子上,他骑在火车轨道边那狭窄的路上,他还能和母亲若无其事地说话和我开心地逗笑,车轮碾过的地方都有过我的担心又有过我的崇拜和惊诧。也是这辆车子带我去学校报名读小学一年级。我第一次报名没有被录取,就是因为数学不好引起的紧张,连简单的数数都无法顺利地完成。他用车子重新带着我回家。我似乎听到了一声无奈的叹息。我那时不懂这叹息意味着什么,直到我自己做了父亲才明白这叹息中有对自己的自责和对尊严的妥协。他的头发全白了,我有时还是任性却不再用愤怒的眼神对视,他也不再用愤怒的眼神和语气。我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使我措手不及地老了。他还在老去,哪一天我的任性还在,而他呢,他那愤怒的眼神去了哪里?我有一次在梦里见到他,满头的白发静静地望我什么话也不说。我伸出手去想同他说几句压抑了很久很久的话,却怎么也抓不住他的手。梦就这样突兀地醒了。夜晚的人们多已经睡下了,现在的我却醒著,从一个梦中刚刚醒来,那是唯一的没有任性没有愤怒没有怨言没有指责地和父亲在一起的梦。没有声音却似乎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知道自己是在想他了,想我以前逗笑的父亲车技娴熟的父亲一声叹息的父亲和以后愤怒的父亲满头白发的父亲。
唯一一次父亲带我去大舅家里,是去向外公告状的,当然也不全是告状,他也是唯一的一次倾述。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再有过。
外公和外婆都是教师,他们都受人尊敬。我不喜欢外公,是觉得他过于严厉,我背地里叫他“老古董”。
大舅家在农村自己造了二层楼的房子,住的很宽敞。我喜欢去大舅家,那里有一丛丛的紫云英和一丛丛的毛巾草(我吃多了流鼻血)还有一袭袭的泥土的芳香。乡村的气息我就是在那里有了深切的感受。可那次却是我不喜欢去的,就为了父亲要去跟外公告状。可我能怎么样呢?不能阻止这即将发生的丑剧开演,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如小丑般地去接受去充当这出剧情的角色。大舅很热情地迎我们到客厅,外公就坐在靠墙的藤椅上悠闲地喝茶。虽然老了吧看起来还是很帅,高鼻梁还戴副眼镜,一脸严肃,超级酷。我总觉得他是选错了职业,他要是去当演员,那样的颜值,一出来就会迷倒一大片粉丝。可他却是个教员,一个受了罪的小学教员,一个六个子女都没有他帅的小学教员。他却有一个漂亮又聪慧的妻子,那就是我的外婆。最后一次和外婆在老年公寓门口的合影,她的手里捧着我送她的苹果和一束红色的玫瑰。我的笑多么的放肆她的笑多么的恬静。这是我和外婆唯一的合影。我也是在她去世的时候,才懂得什么是永别。
在大舅家那次,我记不起外婆坐在哪里,可能去忙别的事了,我没有记忆。父亲坐下来絮絮叨叨地开始讲我的事情。我读书不好啊他没有能力来管教啊,反正讲了一大堆的话。有抱怨也有无奈。外公就这样悠闲而严肃地喝茶聆听,不说一句话。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父亲的声音降下去了直至消失。外公还是没有说一句话。翁婿二人就这样安静地坐着,父亲杯子里的水已经凉了,他也没有喝一口。后来,我们都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我也长大了。长大之后的我,居然喜欢上了写作。我找不到这个喜欢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等到我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外公和外婆已经到老年公寓居住。我拿着发表的文章,和妈妈一起去看望他们。外公看了之后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依然是一脸的严肃,搞得我好紧张。他喝了几口酒,用很浓鼻音的声音对我说:“写作成名之后就能五子登科。”我迷茫的眼神看着他,而他只顾喝着自己的酒不再说话。倒是外婆连声地说吃菜吃菜。我每次去,都拿去新发表的文章给外公看,他也就看了但不评论。他的视力很差,看东西只有拿到很近的地方才看得清楚,几乎是贴在脸上了。十三年前我结婚,请二老来喝喜酒。他们开开心心地来了,外公在婚宴上还讲起了他那时的婚礼。当年娶外婆时,庄市九十九间绕了一圈,外婆坐花轿很气派。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都白发苍苍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一辈子苦日子也过过,好日子也过过,在我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相伴到老的婚姻就是幸福。喝我喜酒前,外婆还在医院。我去医院探望,她正睡着。我在她旁边坐了一会她醒了。看到我就爬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钱来给我,是给我结婚的礼物。我回来数了数有3000元,这份礼实在太厚重了,我受之有愧。这是她和外公商量之后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外公还是喜欢我的。我原本成绩不好,现在能写文章了,他看到了我的努力和进步。我想可能是这个原因他才喜欢我的。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会喜欢写文章的我而不是别的。
又过了几年,外公去世了,隔了一个月,外婆也随他而去。花烛夫妻同到老,是很有福气的。又过了若干年,我才想起我其实对外公知之甚少。我只知道他叫庄继礽,还是妈妈告诉我的。他当过小学和中学的校长,为人严肃,学生都很怕他。其他就不知道了。后来我看到了庄禹梅的信息(他又名继良,是九十九间庄姓的后代,曾经在宁波创办《时事公报》,很有影响),发觉外公名字里也有继字,就去查庄氏家谱,果然是同宗同族而且是堂兄弟。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有人写了一段灵山小学的情况,其中提到了庄红波老师。他说“庄红波在学校里教语文和音乐,非常严肃又非常英俊。他的妻子吴序娟也在学校教书,教学生图画。庄老师经常在《时事公报》上发表散文(时间在1943到1945年间),笔名庄继礽,后来以此名行世。”庄红波就是庄继礽,他是我的外公。他喜欢写散文而且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我感到兴奋而又新奇。“庄老师用杠杆条拉曲子。搞联欢的时候,拉了一曲《江南春》,至今难忘。”我对于这条信息,向母亲求证,母亲说以前家里是有这东西的。可我卻从来没有听到和看到过。
我每年都要去外公和外婆的坟扫墓。现在我有点晓得他的一些事情了,也出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子。我多么想同他讲一讲心里这些年的疑惑和得到那些信息的喜悦啊。可我知道他再也听不到了。我会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泣,一边回放过去的事情,一幕一幕温馨的记忆。可是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只有痛哭,只有痛哭!
那天听朴树的《那些花儿》和《生如夏花》,我为这天籁之音深深地陶醉。“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儿呢?……各自奔天涯。”“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如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
我在路上找啊找啊,找得满头大汗。有人问我:小伙子,你在找什么啊?我抬起头来说,我把自己弄丢了。什么弄丢了,你不是好好的在这里啊!我对他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在这里吗?这是我吗?那个人转身走了,我傻傻地看着他离去,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大声地喊,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梦醒了。
在无边的黑夜里,我开始想那些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人。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你们呢,那些流逝的岁月呢,去了哪里?!
想过哭过痛过,内心似乎平静了一些,那样的平静有过泪水碾过的印痕。成长就意味着妥协,意味着和曾经的影像告别,无论多么壮怀激烈,都将了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