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措施有解决校内以贫困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以及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铸就学生诚信品质等。
关键词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 诚信意识
作者简介:石立春,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07-01
胡锦涛主席曾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那就要化解三个矛盾,即是化解人与社会的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包括人与他人的矛盾和人与自己的矛盾。对此,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校作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否和谐对于整个社会和谐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构建和谐校园要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和谐,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对此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促进人与学校的和谐,学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精神和指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服务于广大学生;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学校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学生关系的构建;为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学校应当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为学生处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在工作中应坚持“服务于同学”的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学生。学校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注重贫困生的资助、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创建校园文化体系等方面。
首先,以贫困生为代表的校内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校园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广义上的贫困生是指指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及境遇性危机学生群体。高校贫困生在校园内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校对这些学生的资助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资助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将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资助包括对他们进行物质方面的资助以及精神方面的资助,对他们进行资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加强对贫困生的调查审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创新资助制度,提高资助效率以及建立健全特困生资助制度等方面着手。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搭建家校共建平台,这主要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构建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三是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次,要注重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对于校园内部的和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校园内部出现安全问题,这对于校内学生的情绪以及学校工作的开展都将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当前校园消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以校园消防问题为例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违章用电突出,设备急待更新;三是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对此我们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消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以及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
另外,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它具有感染性显著特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关系到人才质量、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校园能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塑造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度,以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确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规划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蓝图,通过弘扬校园精神、发展校园传统,促进校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这一目标。主要措施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奠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崇高精神的大学人才以及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和谐的管理机制等。
最后,学校还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铸就学生的诚信品质,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此“诚信”已成为“和谐社会”应有的深刻内涵之一。诚信意识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校园内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相当的严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诚信缺失、学生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以及学生就业行为中的诚信缺失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消極意义。对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措施是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首先全面理解诚信的真正涵义,强化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另外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社会的和谐对于校园的和谐在整体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在宏观上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www.gov.cn/ldhd/2007-01/01.
[2]黄海平.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天津电大学报.2007(12).
关键词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 诚信意识
作者简介:石立春,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5-207-01
胡锦涛主席曾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那就要化解三个矛盾,即是化解人与社会的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包括人与他人的矛盾和人与自己的矛盾。对此,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学校作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否和谐对于整个社会和谐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构建和谐校园要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和谐,要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对此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促进人与学校的和谐,学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精神和指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服务于广大学生;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学校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学生关系的构建;为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学校应当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为学生处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在工作中应坚持“服务于同学”的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学生。学校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注重贫困生的资助、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创建校园文化体系等方面。
首先,以贫困生为代表的校内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校园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广义上的贫困生是指指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学生群体、生理缺陷学生群体及境遇性危机学生群体。高校贫困生在校园内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校对这些学生的资助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资助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将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资助包括对他们进行物质方面的资助以及精神方面的资助,对他们进行资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加强对贫困生的调查审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创新资助制度,提高资助效率以及建立健全特困生资助制度等方面着手。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搭建家校共建平台,这主要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构建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三是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其次,要注重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对于校园内部的和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校园内部出现安全问题,这对于校内学生的情绪以及学校工作的开展都将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当前校园消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高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以校园消防问题为例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违章用电突出,设备急待更新;三是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对此我们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消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以及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
另外,加强校园管理应当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它具有感染性显著特征,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关系到人才质量、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校园能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能不能始终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塑造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度,以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确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规划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蓝图,通过弘扬校园精神、发展校园传统,促进校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这一目标。主要措施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奠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具有崇高精神的大学人才以及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形成和谐的管理机制等。
最后,学校还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铸就学生的诚信品质,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此“诚信”已成为“和谐社会”应有的深刻内涵之一。诚信意识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校园内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相当的严重,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诚信缺失、学生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以及学生就业行为中的诚信缺失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消極意义。对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措施是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首先全面理解诚信的真正涵义,强化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和谐统一;另外大力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社会的和谐对于校园的和谐在整体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在宏观上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www.gov.cn/ldhd/2007-01/01.
[2]黄海平.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天津电大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