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早期文献中所谓“白汗”“盐汗”,是有关劳动史的重要记录。其中涉及“盐”的认识,又有特殊的意义。以“盐汗”为形式的对劳作者辛苦的记录,可以看作“盐”涉及人体生理相关知识的早期记忆。上古医学病案对于“汗”已经多有关注。根据“汗”判断病情,说明“汗”作为身体表象,关系到病理学经验的总结。分析“白汗”“盐汗”及相关历史文化现象,可以增进并深化相关历史阶段思想意识与知识构成的认识。
关键词 白汗 盐汗 盐 劳动 人体生理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5-0094-07
先秦两汉文献已经出现关于人和其他动物皮肤汗腺分泌液体“汗”的记载,“汗”之成分有“盐”则通过“白汗”“盐汗”有所表现。“白汗”“盐汗”,体现有关“盐”与劳动史之关系的早期认识。劳作者的辛苦通过“盐汗”记载,可以看作“盐”涉及人体生理相关知识的宝贵遗存。分析“白汗”“盐汗”及相关历史文化现象,可以增进并深化战国秦汉时期思想意识与知识结构的认识,而对辛苦劳作的细致观察所体现的知识人的情感倾向,也值得敬重。
一、《战国策》:“骥”“服盐车”,“白汗交流”
《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一节记载的汗明与春申君的对话中,说到盐运程序中“骥”“服盐车”,“白汗交流”的情形: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鸣屈于梁乎?”
所谓“白汗”,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吴师道注:“正曰:白,言其色。”①《艺文类聚》卷九三引《战国策》曰:“汗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漉汗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綍衣之幕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造于天,仰见伯乐之知己也。’”②
所谓“骥”“服盐车”,显然是盐业史研究者关注的情景。挽“盐车”,应是比较沉重的运输任务。除了“漉汗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所表现的艰难而外,《太平御览》卷九〇二引《尸子》又
有“羊不任驾盐车,椽不可为楣栋”语,[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用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1960年2月复制重印版,第4002页。强调“驾盐车”正常运行需要比较强劲的牵引力量。
如《战国策》借“骥”“服盐车”比喻“士不遇”,[宋]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8:“司马迁赋八篇。《艺文类聚》有《悲士不遇赋》。”[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艺文志考证》,中华书局,2011年,第254页。《艺文类聚》卷30有“汉董仲舒《士不遇赋》”及“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56年,第541页。后来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并序》开篇写道:“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睱,慨然惆怅。”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卷6,中华书局,2018年,第423页。《艺文类聚》卷二一引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称之为“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中华书局,1965年,第387页。发表“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的怨愤,发抒对“伯乐”的深心期盼,似乎是常见的寓言形式。《艺文类聚》卷九三引应玚《慜骥赋》曰:“慜良骥之不遇兮,何屯否之弘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第1621页。直接说“良骥之不遇”。又如《韩诗外传》卷七“骥罢盐车”,屈守元笺疏:《韩诗外传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第600页。贾谊《吊屈原赋》:“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贞《索隐》:“《战国策》曰:‘夫骥服盐车上太山,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下车哭之也。’”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3页。《汉书》卷48《贾谊传》:“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颜师古注:“罢读曰疲。蹇,跛也。”“服盐车”,“师古曰:驾盐车也。”中华书局,1962年,第2223~2224页。《盐铁论·讼贤》:“骐骥之輓盐车,垂头于太行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盐铁论·利议》:“今举异才而使臧驺御之,是犹扼骥盐车而责之使疾。”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284、324页。两说皆见“文学曰”。《盐铁论·讼贤》随后有:“大夫曰:‘今之学者,无太公之能,骐骥之才,有以蜂虿介毒而自害也。’”也借用“骐骥”之喻。王利器注意到这一比喻方式的历史影响:“唐储光羲诗:‘峻阪悲骐骥。’李白诗:‘盐车上峻阪。’并用此语。”第287页。《说苑·杂言》:“夫骥厄罢盐车,非无骥状也,夫世莫能知也;使骥得王良、造父,骥无千里之足乎?”程翔评注:《说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788页。《焦氏易林》之《夬·井》:“骥疲盐车,困于衔箠。”又《艮·夬》:“骥穷盐车,困于衔箠。”《焦氏易林》之《夬·井》:“豦除善疑,难为攻医。骥疲盐车,困于衔箠。”丁晏《易林释文》:“骥服盐车而上太行,见《战国策》。”《焦氏易林》之《艮·夬》:“豦除善疑,难为攻医。骥穷盐车,困于衔箠。”[集注]“夬之井、艮之夬同。《四部》注:骥,良马。服盐车而上太行之阪,遇伯乐辄长鸣。出《战国策》。”[旧题汉]焦延寿撰,徐传武、胡真校点集注:《易林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09~1610、1931~193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焦氏易林》卷4《艮·夬》作“困于衔御”。《论衡·状留》:“骥一日行千里者,无所服也,使服任车舆,驽马同音。骥曾以引盐车矣,垂头落汗,行不能进。伯乐顾之,王良御之,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今贤儒怀古今之学,负荷礼义之重,内累于胸中之知,外劬于礼义之操,不敢妄进茍取,故有稽留之难。无伯乐之友,不遭王良之将,安得驰于清明之朝,立千里之迹乎?”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620页。 其实,“骥”“良骥”“騏骥”与“罢牛”“蹇驴”“驽马”的对比,不宜忽略劳作形式不同的因素。正如王充所说,“骥一日行千里者,无所服也”,“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我们还注意到,人们在感叹“不遇”悲剧时大都习惯描述“骥”“服盐车”“輓盐车”“引盐车”“罢盐车”“疲盐车”“穷盐车”这一场景,或许说明对这种以盐运为主题的交通行为的熟悉。而作为“盐车”运行动力之牲畜“白汗交流”的情形,应当都有深刻的印象。
《史记》可见堪可与“白汗”对应的“赤汗”。言来自西北的汗血马。《史记》卷二四《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裴骃《集解》:“应劭曰:‘大宛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关于“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裴骃《集解》:“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B11《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8、1663页。这涉及到有关马种辨察的动物学的专业问题。
二、“汗马”“马汗”与“牛汗”
注意到马挽车负辕艰难行进时“白汗交流”一类情形,于是形容辛勤劳苦有“汗马之劳”“马汗之力”等俗说语词。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B11《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②⑥《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5、2952、1748页。《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公孙弘语:“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②《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载淮南王安上书:“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⑤B12B13《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2785、2823、4085、2639~2660页。《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李贤注:“时衍又与就书曰:‘奏曹掾冯衍叩头死罪:衍材素愚驽,行义污秽,外无乡里之誉,内无汗马之劳,猥蒙明府天覆之德,华宠重迭。’”⑦《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978、2712页。《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匈喘肤汗,人极马倦。”⑤这里所说的“匈喘肤汗”,应当是说所御马的极度疲惫。
“汗马”又作“马汗”。《史记》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齐使者曰:‘……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⑥
相关语言形式又可见“牛汗”。《后汉书》卷八二上《方术传上·王乔》:“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⑦《史记》卷二九《河渠书》说蜀守李冰开发水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到《风俗通》有关“江神”传说的记录,也有“苍牛”“流汗”的情节。《史记》卷29《河渠书》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载《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江岸,有间,辄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第1408页。
“汗马”“马汗”以及“牛”“流汗”的记录,都由自对实际生活尤其是劳动生活的观察体验。
三、《淮南子》言“白汗”“盐汗”
《淮南子·修务》追述神农、尧、舜、禹、汤业绩,称颂其成功:“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又写道: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又况赢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者乎?其重于尊亦远也!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高诱注:“言其轻也。”“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高诱注:“言其重也。”⑩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39~1940、1947,783、785~786页。形容劳任之“重”,言“白汗交流”。
《淮南子》又有一处说到“汗”的文字值得我们注意。《淮南子·精神》讨论“养生之和”,其中记述“繇者”辛苦劳作时流汗的情景,称之为“盐汗”:
今夫繇者,揭臿,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岩穴之间,非直越下之休也。
高诱注:“繇,役也。今河东谓治道为繇道。揭,举也。,斫也。臿,铧也。青州谓之铧,有刃也。三辅谓之也。笼,受土笼也。”对于“盐汗”,则有这样的解释:
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⑩
对于所谓“盐汗”,解释为“白汗咸如盐”。
所谓“今夫繇者,揭臿,负笼土”的劳作情形,可以参考《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言“臣虏之劳”之“身自持筑臿”,张守节《正义》:“筑,墙杵也。臿,锹也。《尔雅》云:‘锹谓之臿。’”《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272页。《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负笼荷臿”。B12《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调茂陵尉,治方中。”颜师古注:“孟康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汤主治之。’苏林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或言斥土。’如淳曰:‘《汉注》陵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二丈。’师古曰:‘苏说非也。古谓掘地为坑曰方,今荆楚俗土功筑作算程课者,犹以方计之,非谓避讳也。’”B13《九章算术·商功》就有“土功筑作算程课”的内容,其中可见关于“土功”“土功”见《史记》卷27《天官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16、1335、1337页。《史记》卷39《晋世家》:“梁伯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裴骃《集解》:“贾逵曰:‘沟,堑也。’”第1655页。“治城沟”,“沟,堑也”,说明了“土功”的工程性质。的算题: 今有堑,上广一丈六尺三寸,下广一丈,深六尺三寸,袤一十三丈二尺一寸。问:积几何?
荅曰:一万九百四十三尺八寸。
夏程人功八百七十一尺,并出土功五分之一,砂砾水石之功作太半,定功二百三十二尺一十五分尺之四。问:用徒几何?
荅曰:四十七人三千四百八十四分人之四百九。
此前一题言“沟”的挖掘,上文又有筑“城”“垣”“隄”的工程量测计的算题。这些工程形式,都是要“揭臿”的。《说文·手部》:“揭,高举也。”[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用经韵楼臧本,1981年10月影印版,第603页。而所谓“出土功”,是必须“高举”“臿”的。“程”是劳动定额。又有关于“盘池”施工的算题:
今有盘池,上广六丈,袤八丈;下广四丈,袤六丈;深二丈。问:积几何?
荅曰:七万六百六十六尺太半尺。
负土往来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棚除二当平道五;踟蹰之间十加一;载输之间三十步,定一返一百四十步。土笼积一尺六寸;秋程人功行五十九里半。问:人到积〔尺〕及用徒各几何?
荅曰:人到二百四尺。用徒三百四十六人一百五十三分人之六十二。郭书春汇校:《汇校九章算术》,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7、186~187页。
所谓“用徒”,正符合《淮南子》所谓“繇”的劳作组织形式。“秋程”与“夏程”不同,又有“冬程”,是根据日出日落季节变化分别规定了劳动定额。这一算题说到的“负土往来”及“土笼积一尺六寸”情形,正是《淮南子》所谓“负笼土”的劳作形式。
《淮南子》言“白汗”“盐汗”,是对重体力劳动者艰苦作业时身体情态的具体描述。这是比较早的对劳动史的真切记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谓“盐汗”,涉及皮肤排出液体含有盐分的知识,尤其值得注意。
关于农人耕作生活中流汗的情形,也为执政阶层所关注。汉哀帝初即位,李寻待诏黄门,为他讲述“治国”与“时禁”的关系,说道:“设上农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汗出种之,然犹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时不得也。”《汉书》卷75《李寻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88页。农耕实践中常见的“农夫”“肉袒”“汗出”情景,出现在朝廷最高层议政言辞之中。
四、上古文献对于“汗”的关注
对于“汗”这种人和若干高等动物皮肤排出液体的认识,很早就已经见诸上古文献。《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王弼注:“处尊履正,居巽之中,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孔颖达疏:“《正义》曰:涣汗其大号者,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故曰涣汗其大号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影印本,第70页。《汉书》卷九《元帝纪》记载:“(永光四年夏六月)日有蚀之”,于是颁布诏书,检讨“朕晻于王道,……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颜师古注:“李奇曰:‘还,反也。《易》曰‘涣汗其大号’,言王者发号施令如汗出,不可复反。’”⑦《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291~292、1943~1945页。《汉书》卷三六《刘向传》说,“元帝初即位”,刘向“上变事”,写道:“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也。《易》曰‘涣汗其大号’。颜师古注:“此《易·涣卦》九五爻辞也。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时而反,是反汗也;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论语》曰:‘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奏佞谄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⑦《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政令犹汗,往而不反。”李贤注:“《易》曰:‘涣汗其大号,王居无咎。’刘向曰‘汗出而不反’者也。”《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5~1506页。对于《易》经“涣汗其大号”或说“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或说“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以汗喻险阨也”,理解有所不同。然而《易》经“涣汗其大号”文字都说“汗出”“汗从体出”,认识是一致的。
与执政者和政论家关心的政治比喻不同,早期说到“汗”的文献记录,还有对于一般社会生活的表述。《战国策·齐策一》记载“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夸赞齐国富强,涉及临淄形势:“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写道:“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③⑤《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7、3045、2061页。
汉代人笔下说到下层社会生活有关“汗”文字,有司马相如说军士表现:“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③又有《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下》所见“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⑥B11《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0、2049、4071页。
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失常以致出汗的情形,有《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记述周勃故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⑤此所谓“汗出沾背”,《汉书》卷四〇《王陵传》写作“汗出洽背”。颜师古注:“洽,沾也。”⑥另一例“汗出洽背”情形,则是丞相杨敞在霍光、张安世欲废刘贺时的表现:“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汉书》卷66《杨敞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9页。《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469页。据《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在司马懿威胁之下,“帝问(刘)放、(孙)资:‘谁可与太尉对者?’放曰:‘曹爽。’帝曰:‘堪其事不?’爽在左右,流汗不能对。”⑩《三国志》,第460、1222页。《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昭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孙权即尊位,“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⑩ 又如《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王莽自称:“臣见诸侯面言事于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惭愧也。”B11这或许可以看作王莽伪装的恭逊。而《文选》卷四二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写道:“质小人也,无以承命,又所荅贶,辞丑义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据胡克家刻本,1977年11月缩小影印版,第596页。此“赧然汗下”,则完全是自谦之辞。
五、“汗”的生理史病理史知识
《黄帝内经·素问》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对异常“汗出”情形进行了病理分析:“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B14B16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副主编:《素问注释汇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31,337、339,120、122页。所谓“汗出”,被解释为“生病起于过用”。前说“繇者”“盐汗交流”,“农夫”“肉袒深耕,汗出种之”,“边郡之士”“流汗相属”“介胄被沾汗”情形,或许相当于“摇体劳苦”“持重远行”“疾走恐惧”等不寻常的“过用”情形,然而在社会生活中都可以说是“此为常也”。周勃、杨敞、曹爽、张昭故事,应即所谓“惊而奪精,汗出于心”。《黄帝内经·素问》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又说到“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使用了与《淮南子》同样的“白汗”语汇。程士德主编《素问注释汇粹》:“白汗,即魄汗。魄、白古通用。”又引张介宾注:“表为白汗”。张孝聪注:“发为白汗”。B14而“真虚心”的“”,有乏力的意思。《说文·疒部》:“,疲也。”段玉裁注:“《篇》《韵》皆云:,骨节疼也。今俗谓酸。”[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影印版,第352页。《黄帝内经·素问》卷二《阴阳别论篇第七》注:“,……酸痛之意。”B16都是说体力“过用”导致的极度疲劳。
《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病例中,有:“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病状有“暑汗,脉少衰”等。治疗方式也可见有关“汗”的表现:“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又“齐王太后病”,“病得之流汗出氵循。氵循者,去衣而汗晞也。”又“济北王病”,“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又:“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又有“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有病气。”“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关于“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则有“蹴踘,要蹷寒,汗出多,即呕血”,后来“即死”的记录。《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800页,第2801、2804、2805、2807、2812页。
《金匮要略》亦体现汉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现象“汗”的关注。其中对于人体排出液体的情形如“汗出”“涕出”“津出”以及“遗溺”“便血”“漏下”“痰饮”“小便不利”“经水不利”“吐下白沫”等均有涉及,但是有关“汗”的记述最为频繁。“汗出”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痛剧汗出”。“汗流”“发汗”“发汗太多”“汗大出”“盗汗”“浃背”或者“无汗”都是常见病状。又有所谓“黄汗之病”。“汗出”也可能是致病因由,如:“某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又如:“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发汗”“发其汗”又是医家习用治疗方式。可见“发其汗为宜”及“汗自出”“即愈”,“汗出者风湿尽去”“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文句。《丛书集成新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614、616~619、623~624、626~631、633、638页。
中国早期医家对“汗”的特别关注,将“汗”看作身体状况的生理指标和主要症候,视为“病气”的表现和“死法”的预兆,是值得注意的医学史现象。而对“汗尽”“病已”,“汗自出”“即愈”,“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理念,也应当予以重视。
六、“盐汗”:“汗”的化学构成认识
“白汗”之说,后世文献可以看到依然使用的情形。《晋书》卷九四《夏统传》:“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晋书》,第2428页。所谓“白汗四匝”,是论者自述其自身表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唐]岑参:《岑嘉州诗》卷2,《四部丛刊》景明正德本。注家认定“白汗,指马汗”,并联系《战国策》“骥”“服盐车”“白汗交流”以为解说。唐释齐巳《移居西胡作二首》其一:“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唐]释齐巳:《白莲集》卷9,《四部丛刊》景明钞本。此“白汗”则说作者自己暑日感受。
又如宋李流谦《舟中》:“一舸乘凉载夕晖,晚来白汗稍停挥。”[宋]李流谦:《澹斋集》卷6,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廖刚《冒暑借璧间韵》:“白汗交肤不可衫,濯缨空羡水如蓝。”[宋]廖刚:《高峰文集》卷1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吕祖谦《清晓出郊》:“车尘驾暑气,白汗如翻瓶。”[宋]吕祖谦:《东莱集》卷1,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陆游《大风》:“今年毒热不可支,白汗如雨愁纤絺。”[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9~250页。
对于“白汗”的理解,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以为“冷汗”,“因劳顿、怖惧等而流的汗。”书证为前引《战国策·楚策四》:“夫骥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盐汗交流。”宋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又前引《晋书·夏统传》:“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856页。三民书局《大辞典》也解释为:“冷汗。因害怕而流出的汗。”书证同样采用《战国策·楚策四》及《晋书·隐逸传·夏统》文字。三民书局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大辞典》,三民书局,1985年,第3188页。《辞源》比较《大辞典》,以首先强调“劳顿”见长。 《淮南子》最先使用“盐汗”一语,用以表现下层劳动者的艰苦生活。“盐汗”这一语汇,相当晚近的文献依然常见。如明文德翼《〈耐轩集〉序》:“韩忠献官开封时,暑月理事,盐汗浃背。王文博见之,曰:此人要路在前而治民如此,真仆射才也。”[明]文德翼:《求是堂文集》卷3,明末刻本。袁中道《游居柿录》:“天溽暑,系舟于赛公桥下,风入石圈内,阴阴肃肃,水作湛碧色。先时盐汗交流,顷之想衣裘矣。”[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卷2,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郑明选《蟁赋》:“尔乃大火昬正,祝融司职,曜灵赩炽以赫曦,骄阳藴隆而郁勃。盐汗挥以成雨,体解若其无骨。睇余光于虞渊,聊燕居而袒裼。”[明]郑明选:《郑侯升集》卷1,明万历三十一年郑文震刻本。清人揆叙《松棚歌》“盐汗交流逢盛夏”,[清]揆叙:《益戒堂诗集》卷7,清雍正刻本。《咏宣川林畔馆松棚》“赤熛鼓烈焰,盐汗沾衣裳”,[清]揆叙:《益戒堂诗集》卷8,清雍正刻本。也都以“盐汗”形容“暑月”“盛夏”季节的人体通常感觉。
清黄钺《戊辰夏四月既望自绛至解道经运城刘观察大观招观盐池憩于野狐泉听许山人弹琴钺为写图并纪以诗》则有特别的意境。其诗曰:“我来绛守居园池,直抵凤皇城下住。故人邀我观盐池,百里皓然如积素。振衣独上歌熏楼,扁舟忽落江南路。严飙一夕冻长河,雪屋涛山不能渡。冷光晃眼眩生花,寒气侵肌衣欲絮。那知触热治畦夫,盐汗交流湿衣袴。”[清]黄钺:《壹斋集》卷21,清咸丰九年许文深刻本。在体验“冷光”“寒气”时,竟然产生跨阶层的心理穿越,想到“那知触热治畦夫,盐汗交流湿衣袴”,将“盐汗”这一人体生理表现与艰辛劳作者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完全继承了《淮南子》的用语初衷。而诗作环境背景恰在“盐池”,于所谓“百里皓然如积素”的场景之中。我们在思考“盐汗”文意时与盐史考察相联系,读此诗句,自然感到意味深沉。
前引高诱注对于《淮南子·精神》“盐汗交流”是这样解释的:“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辞源》“盐汗”条即言“盐汗,汗水。”书证举《淮南子·精神》“盐汗交流”句及高诱注:“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681页。这样的解释与前引“白汗,冷汗”之说并不相合。以“冷汗”定义“白汗”显然是不妥当的。《汉语大词典》释“白汗”:“因劳累、惶恐、紧张而流的汗;虚汗。”书证有《战国策·楚策四》《淮南子·修务》及《晋书·夏统传》三例。又引《战国策·楚策四》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8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174~175页。指出“白汗”首先是因“劳累”而流的汗,显然接近古代文献所见“白汗”原义。“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的说法,所谓“咸如盐”,大概记录了简单直接的味觉体验,然而却保留了较早的关于“汗”的化学成分的知识,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七、“白汗”的盐史解说
“白汗”和“盐汗”的关系,可以因高诱所谓“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得到理解。“盐汗”因“咸如鹽”得名。然而为什么“盐汗”又称作“白汗”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盐结晶体的本色为白色得到理解。《续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补引《华阳国志》:“县在郡西。度泸水,宾冈徼白摩沙夷有盐坑,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白盐,汉末夷等皆锢之。”《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0页。可知当时已经有“白盐”的说法。《汉语大词典》:“白盐,即食盐。”书证为“《南史·周顒传》”所谓“赤米白盐”。作为地名的“白盐崖”,则书证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8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218页。惜失之于年代稍晚。其实,早于《周顒传》“赤米白盐”的例证还有《宋书》卷四六《张畅传》:“魏主又遣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云:‘此诸盐,各有宜。白盐是魏主所食。黑者疗腹胀气满,刮取六铢,以酒服之。胡盐疗目痛。柔盐不用食,疗马脊创。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中食。胡豉亦中啖。’”《宋书》,第1398页。其中可见“白盐”。
思考“盐汗”所以又称作“白汗”的因由,还应当注意另一种情形,即流汗之量大且集中,会使得水分挥发后会保留盐的白色细微结晶。现代汉语仍有称此为“盐花”“盐霜”者。《现代汉语词典》:“【盐花】……〈方〉盐霜。”“【盐霜】名含盐分的东西干燥后表面呈现的白色细盐粒。”又有:“【汗碱】名汗干后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卷,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07~1508、514页。《汉语大词典》有大略同样的内容:“【盐花】盐霜;细盐粒。唐章孝标《归海上旧居》诗:‘人衣披蜃气,马迹印盐花。’”“【盐霜】含盐分的东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现的白色细盐粒。”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7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1480、1485页。所谓“马蹄印盐花”诗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前引《战国策·楚策四》所见“骥”“服盐车”,“白汗交流”的情形。
有关“汗”与“白汗”“盐汗”的讨论,史家以往关注有限,然而主题直接涉及社会劳动生活,或许有积极的学术意义。相关考察与人体生理史及盐史的关联,这里进行的探索,尚在初步尝试的层次,也期望得到大家教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黄晓军
关键词 白汗 盐汗 盐 劳动 人体生理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5-0094-07
先秦两汉文献已经出现关于人和其他动物皮肤汗腺分泌液体“汗”的记载,“汗”之成分有“盐”则通过“白汗”“盐汗”有所表现。“白汗”“盐汗”,体现有关“盐”与劳动史之关系的早期认识。劳作者的辛苦通过“盐汗”记载,可以看作“盐”涉及人体生理相关知识的宝贵遗存。分析“白汗”“盐汗”及相关历史文化现象,可以增进并深化战国秦汉时期思想意识与知识结构的认识,而对辛苦劳作的细致观察所体现的知识人的情感倾向,也值得敬重。
一、《战国策》:“骥”“服盐车”,“白汗交流”
《战国策·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一节记载的汗明与春申君的对话中,说到盐运程序中“骥”“服盐车”,“白汗交流”的情形: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鸣屈于梁乎?”
所谓“白汗”,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吴师道注:“正曰:白,言其色。”①《艺文类聚》卷九三引《战国策》曰:“汗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漉汗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綍衣之幕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造于天,仰见伯乐之知己也。’”②
所谓“骥”“服盐车”,显然是盐业史研究者关注的情景。挽“盐车”,应是比较沉重的运输任务。除了“漉汗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所表现的艰难而外,《太平御览》卷九〇二引《尸子》又
有“羊不任驾盐车,椽不可为楣栋”语,[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用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1960年2月复制重印版,第4002页。强调“驾盐车”正常运行需要比较强劲的牵引力量。
如《战国策》借“骥”“服盐车”比喻“士不遇”,[宋]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8:“司马迁赋八篇。《艺文类聚》有《悲士不遇赋》。”[宋]王应麟著,张三夕、杨毅点校:《汉艺文志考证》,中华书局,2011年,第254页。《艺文类聚》卷30有“汉董仲舒《士不遇赋》”及“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56年,第541页。后来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并序》开篇写道:“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睱,慨然惆怅。”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卷6,中华书局,2018年,第423页。《艺文类聚》卷二一引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称之为“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中华书局,1965年,第387页。发表“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的怨愤,发抒对“伯乐”的深心期盼,似乎是常见的寓言形式。《艺文类聚》卷九三引应玚《慜骥赋》曰:“慜良骥之不遇兮,何屯否之弘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第1621页。直接说“良骥之不遇”。又如《韩诗外传》卷七“骥罢盐车”,屈守元笺疏:《韩诗外传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第600页。贾谊《吊屈原赋》:“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贞《索隐》:“《战国策》曰:‘夫骥服盐车上太山,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下车哭之也。’”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3页。《汉书》卷48《贾谊传》:“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颜师古注:“罢读曰疲。蹇,跛也。”“服盐车”,“师古曰:驾盐车也。”中华书局,1962年,第2223~2224页。《盐铁论·讼贤》:“骐骥之輓盐车,垂头于太行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盐铁论·利议》:“今举异才而使臧驺御之,是犹扼骥盐车而责之使疾。”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284、324页。两说皆见“文学曰”。《盐铁论·讼贤》随后有:“大夫曰:‘今之学者,无太公之能,骐骥之才,有以蜂虿介毒而自害也。’”也借用“骐骥”之喻。王利器注意到这一比喻方式的历史影响:“唐储光羲诗:‘峻阪悲骐骥。’李白诗:‘盐车上峻阪。’并用此语。”第287页。《说苑·杂言》:“夫骥厄罢盐车,非无骥状也,夫世莫能知也;使骥得王良、造父,骥无千里之足乎?”程翔评注:《说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788页。《焦氏易林》之《夬·井》:“骥疲盐车,困于衔箠。”又《艮·夬》:“骥穷盐车,困于衔箠。”《焦氏易林》之《夬·井》:“豦除善疑,难为攻医。骥疲盐车,困于衔箠。”丁晏《易林释文》:“骥服盐车而上太行,见《战国策》。”《焦氏易林》之《艮·夬》:“豦除善疑,难为攻医。骥穷盐车,困于衔箠。”[集注]“夬之井、艮之夬同。《四部》注:骥,良马。服盐车而上太行之阪,遇伯乐辄长鸣。出《战国策》。”[旧题汉]焦延寿撰,徐传武、胡真校点集注:《易林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09~1610、1931~193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焦氏易林》卷4《艮·夬》作“困于衔御”。《论衡·状留》:“骥一日行千里者,无所服也,使服任车舆,驽马同音。骥曾以引盐车矣,垂头落汗,行不能进。伯乐顾之,王良御之,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今贤儒怀古今之学,负荷礼义之重,内累于胸中之知,外劬于礼义之操,不敢妄进茍取,故有稽留之难。无伯乐之友,不遭王良之将,安得驰于清明之朝,立千里之迹乎?”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620页。 其实,“骥”“良骥”“騏骥”与“罢牛”“蹇驴”“驽马”的对比,不宜忽略劳作形式不同的因素。正如王充所说,“骥一日行千里者,无所服也”,“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我们还注意到,人们在感叹“不遇”悲剧时大都习惯描述“骥”“服盐车”“輓盐车”“引盐车”“罢盐车”“疲盐车”“穷盐车”这一场景,或许说明对这种以盐运为主题的交通行为的熟悉。而作为“盐车”运行动力之牲畜“白汗交流”的情形,应当都有深刻的印象。
《史记》可见堪可与“白汗”对应的“赤汗”。言来自西北的汗血马。《史记》卷二四《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裴骃《集解》:“应劭曰:‘大宛马汗血沾濡也,流沫如赭。’”关于“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裴骃《集解》:“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B11《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8、1663页。这涉及到有关马种辨察的动物学的专业问题。
二、“汗马”“马汗”与“牛汗”
注意到马挽车负辕艰难行进时“白汗交流”一类情形,于是形容辛勤劳苦有“汗马之劳”“马汗之力”等俗说语词。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B11《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②⑥《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015、2952、1748页。《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公孙弘语:“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②《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载淮南王安上书:“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⑤B12B13《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2785、2823、4085、2639~2660页。《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李贤注:“时衍又与就书曰:‘奏曹掾冯衍叩头死罪:衍材素愚驽,行义污秽,外无乡里之誉,内无汗马之劳,猥蒙明府天覆之德,华宠重迭。’”⑦《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978、2712页。《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匈喘肤汗,人极马倦。”⑤这里所说的“匈喘肤汗”,应当是说所御马的极度疲惫。
“汗马”又作“马汗”。《史记》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齐使者曰:‘……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⑥
相关语言形式又可见“牛汗”。《后汉书》卷八二上《方术传上·王乔》:“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⑦《史记》卷二九《河渠书》说蜀守李冰开发水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到《风俗通》有关“江神”传说的记录,也有“苍牛”“流汗”的情节。《史记》卷29《河渠书》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载《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江岸,有间,辄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第1408页。
“汗马”“马汗”以及“牛”“流汗”的记录,都由自对实际生活尤其是劳动生活的观察体验。
三、《淮南子》言“白汗”“盐汗”
《淮南子·修务》追述神农、尧、舜、禹、汤业绩,称颂其成功:“此五圣者,天下之盛主,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又写道: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又况赢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者乎?其重于尊亦远也!
“奉一爵酒不知于色”,高诱注:“言其轻也。”“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高诱注:“言其重也。”⑩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39~1940、1947,783、785~786页。形容劳任之“重”,言“白汗交流”。
《淮南子》又有一处说到“汗”的文字值得我们注意。《淮南子·精神》讨论“养生之和”,其中记述“繇者”辛苦劳作时流汗的情景,称之为“盐汗”:
今夫繇者,揭臿,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岩穴之间,非直越下之休也。
高诱注:“繇,役也。今河东谓治道为繇道。揭,举也。,斫也。臿,铧也。青州谓之铧,有刃也。三辅谓之也。笼,受土笼也。”对于“盐汗”,则有这样的解释:
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⑩
对于所谓“盐汗”,解释为“白汗咸如盐”。
所谓“今夫繇者,揭臿,负笼土”的劳作情形,可以参考《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言“臣虏之劳”之“身自持筑臿”,张守节《正义》:“筑,墙杵也。臿,锹也。《尔雅》云:‘锹谓之臿。’”《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272页。《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负笼荷臿”。B12《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调茂陵尉,治方中。”颜师古注:“孟康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汤主治之。’苏林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讳之,故言方中,或言斥土。’如淳曰:‘《汉注》陵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二丈。’师古曰:‘苏说非也。古谓掘地为坑曰方,今荆楚俗土功筑作算程课者,犹以方计之,非谓避讳也。’”B13《九章算术·商功》就有“土功筑作算程课”的内容,其中可见关于“土功”“土功”见《史记》卷27《天官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16、1335、1337页。《史记》卷39《晋世家》:“梁伯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裴骃《集解》:“贾逵曰:‘沟,堑也。’”第1655页。“治城沟”,“沟,堑也”,说明了“土功”的工程性质。的算题: 今有堑,上广一丈六尺三寸,下广一丈,深六尺三寸,袤一十三丈二尺一寸。问:积几何?
荅曰:一万九百四十三尺八寸。
夏程人功八百七十一尺,并出土功五分之一,砂砾水石之功作太半,定功二百三十二尺一十五分尺之四。问:用徒几何?
荅曰:四十七人三千四百八十四分人之四百九。
此前一题言“沟”的挖掘,上文又有筑“城”“垣”“隄”的工程量测计的算题。这些工程形式,都是要“揭臿”的。《说文·手部》:“揭,高举也。”[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用经韵楼臧本,1981年10月影印版,第603页。而所谓“出土功”,是必须“高举”“臿”的。“程”是劳动定额。又有关于“盘池”施工的算题:
今有盘池,上广六丈,袤八丈;下广四丈,袤六丈;深二丈。问:积几何?
荅曰:七万六百六十六尺太半尺。
负土往来七十步;其二十步上下棚除,棚除二当平道五;踟蹰之间十加一;载输之间三十步,定一返一百四十步。土笼积一尺六寸;秋程人功行五十九里半。问:人到积〔尺〕及用徒各几何?
荅曰:人到二百四尺。用徒三百四十六人一百五十三分人之六十二。郭书春汇校:《汇校九章算术》,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7、186~187页。
所谓“用徒”,正符合《淮南子》所谓“繇”的劳作组织形式。“秋程”与“夏程”不同,又有“冬程”,是根据日出日落季节变化分别规定了劳动定额。这一算题说到的“负土往来”及“土笼积一尺六寸”情形,正是《淮南子》所谓“负笼土”的劳作形式。
《淮南子》言“白汗”“盐汗”,是对重体力劳动者艰苦作业时身体情态的具体描述。这是比较早的对劳动史的真切记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谓“盐汗”,涉及皮肤排出液体含有盐分的知识,尤其值得注意。
关于农人耕作生活中流汗的情形,也为执政阶层所关注。汉哀帝初即位,李寻待诏黄门,为他讲述“治国”与“时禁”的关系,说道:“设上农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汗出种之,然犹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时不得也。”《汉书》卷75《李寻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188页。农耕实践中常见的“农夫”“肉袒”“汗出”情景,出现在朝廷最高层议政言辞之中。
四、上古文献对于“汗”的关注
对于“汗”这种人和若干高等动物皮肤排出液体的认识,很早就已经见诸上古文献。《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王弼注:“处尊履正,居巽之中,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孔颖达疏:“《正义》曰:涣汗其大号者,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阨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阨者也。故曰涣汗其大号也。”[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影印本,第70页。《汉书》卷九《元帝纪》记载:“(永光四年夏六月)日有蚀之”,于是颁布诏书,检讨“朕晻于王道,……政令多还,民心未得”。颜师古注:“李奇曰:‘还,反也。《易》曰‘涣汗其大号’,言王者发号施令如汗出,不可复反。’”⑦《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291~292、1943~1945页。《汉书》卷三六《刘向传》说,“元帝初即位”,刘向“上变事”,写道:“治乱荣辱之端,在所信任;信任既贤,在于坚固而不移。《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守善笃也。《易》曰‘涣汗其大号’。颜师古注:“此《易·涣卦》九五爻辞也。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时而反,是反汗也;用贤未能三旬而退,是转石也。《论语》曰:‘见不善如探汤。’今二府奏佞谄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⑦《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政令犹汗,往而不反。”李贤注:“《易》曰:‘涣汗其大号,王居无咎。’刘向曰‘汗出而不反’者也。”《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505~1506页。对于《易》经“涣汗其大号”或说“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或说“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人遇险阨,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以汗喻险阨也”,理解有所不同。然而《易》经“涣汗其大号”文字都说“汗出”“汗从体出”,认识是一致的。
与执政者和政论家关心的政治比喻不同,早期说到“汗”的文献记录,还有对于一般社会生活的表述。《战国策·齐策一》记载“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夸赞齐国富强,涉及临淄形势:“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写道:“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③⑤《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7、3045、2061页。
汉代人笔下说到下层社会生活有关“汗”文字,有司马相如说军士表现:“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③又有《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下》所见“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⑥B11《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0、2049、4071页。
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失常以致出汗的情形,有《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记述周勃故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⑤此所谓“汗出沾背”,《汉书》卷四〇《王陵传》写作“汗出洽背”。颜师古注:“洽,沾也。”⑥另一例“汗出洽背”情形,则是丞相杨敞在霍光、张安世欲废刘贺时的表现:“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汉书》卷66《杨敞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9页。《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469页。据《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在司马懿威胁之下,“帝问(刘)放、(孙)资:‘谁可与太尉对者?’放曰:‘曹爽。’帝曰:‘堪其事不?’爽在左右,流汗不能对。”⑩《三国志》,第460、1222页。《三国志》卷五二《吴书·张昭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说,孙权即尊位,“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⑩ 又如《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王莽自称:“臣见诸侯面言事于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惭愧也。”B11这或许可以看作王莽伪装的恭逊。而《文选》卷四二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写道:“质小人也,无以承命,又所荅贶,辞丑义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据胡克家刻本,1977年11月缩小影印版,第596页。此“赧然汗下”,则完全是自谦之辞。
五、“汗”的生理史病理史知识
《黄帝内经·素问》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对异常“汗出”情形进行了病理分析:“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B14B16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副主编:《素问注释汇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331,337、339,120、122页。所谓“汗出”,被解释为“生病起于过用”。前说“繇者”“盐汗交流”,“农夫”“肉袒深耕,汗出种之”,“边郡之士”“流汗相属”“介胄被沾汗”情形,或许相当于“摇体劳苦”“持重远行”“疾走恐惧”等不寻常的“过用”情形,然而在社会生活中都可以说是“此为常也”。周勃、杨敞、曹爽、张昭故事,应即所谓“惊而奪精,汗出于心”。《黄帝内经·素问》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又说到“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使用了与《淮南子》同样的“白汗”语汇。程士德主编《素问注释汇粹》:“白汗,即魄汗。魄、白古通用。”又引张介宾注:“表为白汗”。张孝聪注:“发为白汗”。B14而“真虚心”的“”,有乏力的意思。《说文·疒部》:“,疲也。”段玉裁注:“《篇》《韵》皆云:,骨节疼也。今俗谓酸。”[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影印版,第352页。《黄帝内经·素问》卷二《阴阳别论篇第七》注:“,……酸痛之意。”B16都是说体力“过用”导致的极度疲劳。
《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病例中,有:“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病状有“暑汗,脉少衰”等。治疗方式也可见有关“汗”的表现:“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又“齐王太后病”,“病得之流汗出氵循。氵循者,去衣而汗晞也。”又“济北王病”,“汗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又:“济北王召臣意诊脉诸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脾,不可劳,法当春呕血死。’……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法病内重,毛发而色泽,脉不衰……”又有“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有病气。”“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关于“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则有“蹴踘,要蹷寒,汗出多,即呕血”,后来“即死”的记录。《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800页,第2801、2804、2805、2807、2812页。
《金匮要略》亦体现汉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现象“汗”的关注。其中对于人体排出液体的情形如“汗出”“涕出”“津出”以及“遗溺”“便血”“漏下”“痰饮”“小便不利”“经水不利”“吐下白沫”等均有涉及,但是有关“汗”的记述最为频繁。“汗出”如“风湿脉浮身重汗出”,“痛剧汗出”。“汗流”“发汗”“发汗太多”“汗大出”“盗汗”“浃背”或者“无汗”都是常见病状。又有所谓“黄汗之病”。“汗出”也可能是致病因由,如:“某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又如:“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发汗”“发其汗”又是医家习用治疗方式。可见“发其汗为宜”及“汗自出”“即愈”,“汗出者风湿尽去”“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文句。《丛书集成新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614、616~619、623~624、626~631、633、638页。
中国早期医家对“汗”的特别关注,将“汗”看作身体状况的生理指标和主要症候,视为“病气”的表现和“死法”的预兆,是值得注意的医学史现象。而对“汗尽”“病已”,“汗自出”“即愈”,“汗出而解”,“汗出病差”等理念,也应当予以重视。
六、“盐汗”:“汗”的化学构成认识
“白汗”之说,后世文献可以看到依然使用的情形。《晋书》卷九四《夏统传》:“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晋书》,第2428页。所谓“白汗四匝”,是论者自述其自身表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唐]岑参:《岑嘉州诗》卷2,《四部丛刊》景明正德本。注家认定“白汗,指马汗”,并联系《战国策》“骥”“服盐车”“白汗交流”以为解说。唐释齐巳《移居西胡作二首》其一:“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唐]释齐巳:《白莲集》卷9,《四部丛刊》景明钞本。此“白汗”则说作者自己暑日感受。
又如宋李流谦《舟中》:“一舸乘凉载夕晖,晚来白汗稍停挥。”[宋]李流谦:《澹斋集》卷6,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廖刚《冒暑借璧间韵》:“白汗交肤不可衫,濯缨空羡水如蓝。”[宋]廖刚:《高峰文集》卷10,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吕祖谦《清晓出郊》:“车尘驾暑气,白汗如翻瓶。”[宋]吕祖谦:《东莱集》卷1,民国《续金华丛书》本。陆游《大风》:“今年毒热不可支,白汗如雨愁纤絺。”[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9~250页。
对于“白汗”的理解,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以为“冷汗”,“因劳顿、怖惧等而流的汗。”书证为前引《战国策·楚策四》:“夫骥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盐汗交流。”宋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又前引《晋书·夏统传》:“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856页。三民书局《大辞典》也解释为:“冷汗。因害怕而流出的汗。”书证同样采用《战国策·楚策四》及《晋书·隐逸传·夏统》文字。三民书局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大辞典》,三民书局,1985年,第3188页。《辞源》比较《大辞典》,以首先强调“劳顿”见长。 《淮南子》最先使用“盐汗”一语,用以表现下层劳动者的艰苦生活。“盐汗”这一语汇,相当晚近的文献依然常见。如明文德翼《〈耐轩集〉序》:“韩忠献官开封时,暑月理事,盐汗浃背。王文博见之,曰:此人要路在前而治民如此,真仆射才也。”[明]文德翼:《求是堂文集》卷3,明末刻本。袁中道《游居柿录》:“天溽暑,系舟于赛公桥下,风入石圈内,阴阴肃肃,水作湛碧色。先时盐汗交流,顷之想衣裘矣。”[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卷2,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郑明选《蟁赋》:“尔乃大火昬正,祝融司职,曜灵赩炽以赫曦,骄阳藴隆而郁勃。盐汗挥以成雨,体解若其无骨。睇余光于虞渊,聊燕居而袒裼。”[明]郑明选:《郑侯升集》卷1,明万历三十一年郑文震刻本。清人揆叙《松棚歌》“盐汗交流逢盛夏”,[清]揆叙:《益戒堂诗集》卷7,清雍正刻本。《咏宣川林畔馆松棚》“赤熛鼓烈焰,盐汗沾衣裳”,[清]揆叙:《益戒堂诗集》卷8,清雍正刻本。也都以“盐汗”形容“暑月”“盛夏”季节的人体通常感觉。
清黄钺《戊辰夏四月既望自绛至解道经运城刘观察大观招观盐池憩于野狐泉听许山人弹琴钺为写图并纪以诗》则有特别的意境。其诗曰:“我来绛守居园池,直抵凤皇城下住。故人邀我观盐池,百里皓然如积素。振衣独上歌熏楼,扁舟忽落江南路。严飙一夕冻长河,雪屋涛山不能渡。冷光晃眼眩生花,寒气侵肌衣欲絮。那知触热治畦夫,盐汗交流湿衣袴。”[清]黄钺:《壹斋集》卷21,清咸丰九年许文深刻本。在体验“冷光”“寒气”时,竟然产生跨阶层的心理穿越,想到“那知触热治畦夫,盐汗交流湿衣袴”,将“盐汗”这一人体生理表现与艰辛劳作者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完全继承了《淮南子》的用语初衷。而诗作环境背景恰在“盐池”,于所谓“百里皓然如积素”的场景之中。我们在思考“盐汗”文意时与盐史考察相联系,读此诗句,自然感到意味深沉。
前引高诱注对于《淮南子·精神》“盐汗交流”是这样解释的:“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辞源》“盐汗”条即言“盐汗,汗水。”书证举《淮南子·精神》“盐汗交流”句及高诱注:“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681页。这样的解释与前引“白汗,冷汗”之说并不相合。以“冷汗”定义“白汗”显然是不妥当的。《汉语大词典》释“白汗”:“因劳累、惶恐、紧张而流的汗;虚汗。”书证有《战国策·楚策四》《淮南子·修务》及《晋书·夏统传》三例。又引《战国策·楚策四》鲍彪注:“白汗,不缘暑而汗也。”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8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174~175页。指出“白汗”首先是因“劳累”而流的汗,显然接近古代文献所见“白汗”原义。“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的说法,所谓“咸如盐”,大概记录了简单直接的味觉体验,然而却保留了较早的关于“汗”的化学成分的知识,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七、“白汗”的盐史解说
“白汗”和“盐汗”的关系,可以因高诱所谓“白汗咸如盐,故曰盐汗也”得到理解。“盐汗”因“咸如鹽”得名。然而为什么“盐汗”又称作“白汗”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盐结晶体的本色为白色得到理解。《续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补引《华阳国志》:“县在郡西。度泸水,宾冈徼白摩沙夷有盐坑,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白盐,汉末夷等皆锢之。”《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0页。可知当时已经有“白盐”的说法。《汉语大词典》:“白盐,即食盐。”书证为“《南史·周顒传》”所谓“赤米白盐”。作为地名的“白盐崖”,则书证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8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218页。惜失之于年代稍晚。其实,早于《周顒传》“赤米白盐”的例证还有《宋书》卷四六《张畅传》:“魏主又遣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云:‘此诸盐,各有宜。白盐是魏主所食。黑者疗腹胀气满,刮取六铢,以酒服之。胡盐疗目痛。柔盐不用食,疗马脊创。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中食。胡豉亦中啖。’”《宋书》,第1398页。其中可见“白盐”。
思考“盐汗”所以又称作“白汗”的因由,还应当注意另一种情形,即流汗之量大且集中,会使得水分挥发后会保留盐的白色细微结晶。现代汉语仍有称此为“盐花”“盐霜”者。《现代汉语词典》:“【盐花】……〈方〉盐霜。”“【盐霜】名含盐分的东西干燥后表面呈现的白色细盐粒。”又有:“【汗碱】名汗干后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卷,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07~1508、514页。《汉语大词典》有大略同样的内容:“【盐花】盐霜;细盐粒。唐章孝标《归海上旧居》诗:‘人衣披蜃气,马迹印盐花。’”“【盐霜】含盐分的东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现的白色细盐粒。”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7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1480、1485页。所谓“马蹄印盐花”诗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前引《战国策·楚策四》所见“骥”“服盐车”,“白汗交流”的情形。
有关“汗”与“白汗”“盐汗”的讨论,史家以往关注有限,然而主题直接涉及社会劳动生活,或许有积极的学术意义。相关考察与人体生理史及盐史的关联,这里进行的探索,尚在初步尝试的层次,也期望得到大家教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黄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