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赤水这个地方,大家都不陌生,当年红军“四渡赤水”就发生于此。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北接川南,东邻重庆,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当地的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以瀑布、竹海、桫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观和红军长征遗迹,这里被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和“桫椤王国”。
美丽山城
赤水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海拔从1730米急剧沉降至221米,谷深坡陡,沟渠纵横。经亿万年风化侵蚀,这里形成了1300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年轻的丹霞地貌。特殊的地理气候又使其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桫椤”的天然避难所,赤水境内各处还留存有8万余株桫椤树,是全世界桫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被誉为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
赤水的水系极为发达,352条河溪遍布各处,加上数量众多的高原湖泊以及120万亩浩瀚无垠的竹海(全国十大竹乡第二)、43万亩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丰富植被的涵养,更形成无数的飞瀑。据统计,当地宽3米以上的瀑布达4000多条,是亚洲最大的瀑布群。红色丹霞奇观和桫椤、竹海、飞瀑等景色,使得赤水有了红、绿、美齐备的自傲条件。
经川黔段高速公路进入赤水,一路上美不胜收。第一眼看去,赤水真是无山不绿,而有绿意的地方又必然少不了竹子。这里的竹林敢号称“竹海”,绝对是一种“浩浩荡荡”的大家气度,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你是绝对不会感受到那种豪迈的气势。车辆就行驶在梧桐与竹子错落有致相互衔接的路上,赤水河则像一条玉带将竹海环绕其中。
赤水市并不大,与四川的九支县仅一河之隔,一座极具现代气息的大桥将两省紧紧相连,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当地人戏谑:抬脚就跨省了!
进入赤水市内,街道干净,绿树成荫,环境舒适优雅,特别是市中心广场后的那片香樟林,树木高大茂盛,吸引着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人。河岸边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露天茶座,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在广场跳舞,或是三两好友一壶清茶坐在河边闲谈,恋人们一边漫步一边悄然细语,更多的是一家人扶老携幼沿着河边散步,孩子们调皮地打闹,人们尽情享受着快乐的休闲时光。
漫步丙安古镇
丙安,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有600多年历史,素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古镇离赤水市不远,整个主建筑群都是建造在赤水河的悬崖峭壁之上,可以说是一座修建在石头上的古镇。古镇背靠青山三面环水,远离尘世的纷扰,至今依旧保持着明清以来的基本面貌。
资料记载,丙安,古称丙滩。因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大险滩——丙滩而得名。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有古人渔猎的踪迹。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丙滩场首次设立行政区划,系县治下的河西里第一甲。丙滩场这个地名也首次见于史书。
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乃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其时沿岸酒肆和酿酒作坊林立,商贾如云。
其实,丙安的出名,不光是因为它保留了古城堡的原貌,还因为那里有红军当年四渡赤水的渡口。进入古镇首先要通过渡口上的那座吊桥,第一次走在颤悠悠的吊桥上,那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令人提心吊胆,脚步越来越慢,腿也软起来,就连桥下奔流着的赤水河也不敢低头去看。
下得桥来,笔者并不急着进入城堡内,而是先来到赤水河畔。抬头望去,古城堡就悬在高大的山壁之上,倒有几分吊脚楼的感觉。宽阔的河水静静流淌,向每一位前来的人们讲述这里曾经的硝烟战火,耳旁伴着《十送红军》的歌曲,霎时把人带到了那浩浩荡荡的渡河大军面前,依稀看到细雨霏霏里恋恋不舍的送别,看到为了光明毅然选择诀别的坚毅,看到那含泪无语的盼归。在这里,最为沉默的是河岸边那些巨大的石头,在河水的冲刷下收起了锋芒毕露的棱角,跟高高在上的城堡宛如一对老友默然相对。
带着一种敬畏的心理,从山脚拾阶而上,城堡那古老的门洞威严地俯视着众人。低头穿过厚重的门洞,一个古朴的小镇呈现在眼前。古镇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沿河峭壁而建的木质悬空吊脚楼年代久远,风格各异,悬空楼、虚脚楼、无底楼、独柱高脚楼等不规则错落,参差不齐,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石板街,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斑驳木门,老街的两端是两座寨门。
走在古镇内,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茶室、旅馆、饭店、米行、杂货铺林立,耳畔仿佛能听到百年前逢集时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丙安古镇里的建筑大多是竹质的,这是因为丙安盛产竹子,不仅房屋里的椅子、床、凳子等家什都是竹子做的,甚至连墙壁也有竹子参与其中。“我们这里盛产楠竹,楠竹可以长得很大,最大的能有小水桶那样粗,这里的土特产笋干、伞、扇子、筷子,还有鞋,都是竹子制成的。”商铺里的售货员指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笑眯眯地介绍着。
商铺旁边就是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展馆里陈列着红军渡河的船只、大刀、长矛、枪支,还有一些当年的文件批示。一圈游览下来,大家对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又加深了不少印象。 丙安古镇虽然面积不大,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全部走完,但其独特的建筑深深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大瀑布景区拥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等自然人文景观。景区原始幽静,林茂峰秀,丹崖艳丽,植物种属多样,山峦四季长青,云豹、糜鹿、猕猴等野生动物活跃其间,溪泉、瀑布密布,香溪湖波平水碧,是一处观瀑览胜、怀古寻幽、避暑休闲的极佳胜景。
其中,十丈洞瀑布位于市区正南30千米处的风溪河上游,此河发源于四川,在赤水风溪口汇入赤水河,河水上游出没于深山峡谷,到沙田渡时水量逐渐集中形成较大的径流,至十丈洞河面变宽,水势平稳,河床出现一巨大断崖如刀削斧劈,河水飞流直下跌入深潭形成80米宽、76米高的瀑布。它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窄1米,差点就改写中国最大瀑布归属。
下观光车后,沿峡谷中的石板路或上或下,景色清幽,偶尔会有彩色的蝴蝶翩跹而来,倏忽飞过。远远的,就听到轰鸣的水声。虽然古人称其为十丈洞大瀑布,实际上,这瀑布的高度远不止十丈。浑厚的水流从76米高的悬崖澎湃而下,狠狠地砸在谷底,又高高溅起,形成飞花,长成玉树,展开琼枝。一种倾情宣泄的美丽,让人震撼。再走近点,扑面而来的水珠和雾气落在脸上、眉梢上、发丝间,分外清凉。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五彩缤纷的彩虹忽隐忽现。
从最深处的大瀑布再走2000米,可以看到75.6米宽、18.5米高的中洞瀑布。中洞瀑布的水流细密宛如珠帘垂挂,因其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而被当地人称为“美人梳”。它也是国内帘状瀑布的典型,与十丈洞大瀑布相映成趣。
很多第一次来赤水的人会觉得奇怪,赤水人为什么把瀑布说成“洞”?比如中洞、十丈洞,还有四洞沟,等等。其实,这个“洞”字还是有讲究的,《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洞者,疾流也。”瀑布下坠,水流湍急,用洞来命名瀑布倒也合情合理。
四洞沟探奇
去四洞沟的那天正赶上下雨,还好雨不算太大,冒雨一游倒也别有一番情趣。起先总以为四洞沟是因为有四个各具特色的山洞组成而得名,殊不知却是由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白龙潭瀑布这四级瀑布而得名。
冒雨撑着伞进入了四洞沟,在湿润而清新的空气里沿着竹林长廊一路观赏着沿途的风景,就连淅沥不停的雨也变得闲散起来。四洞沟单边只有4000米,所以步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把沿途的竹、树、溪、泉、湖、瀑布、桥等一一游遍,而不必担心时间不够或是过于劳累。
四洞沟里的每一处瀑布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水帘洞并非电视剧《西游记》里的那种人工制成的帘幕,而是天然形成的。在瀑布的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穴,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站在石穴里看水幕织成的门帘,可以和瀑布零距离接触,笔者的脚步不由加快了许多。当用手去触碰那水帘上的水珠时,心里徒生出一种感慨:大自然的手笔谁敢说不是鬼斧神工!
第二洞名为月亮潭瀑布,这个瀑布的落差不是很大,主要是在瀑布前面有一个弯月形的深潭。潭水本应是碧绿色的,与周边的竹林相辉映,但因为下雨的缘故,潭水变成黄色。不过,在它附近的那棵老槐树倒是依然苍劲有力。据说,在这棵老槐树下,恋人们许下的心愿一般都能实现,所以又被称为月老树。
飞蛙崖瀑布就跟它的名字一样,像是一只飞跃而过的大青蛙,嘴和眼睛都栩栩如生。瀑布落下的地方是一片像蝌蚪一样的石滩,那幅图景很像是一群尚未完全进化成青蛙的蝌蚪,正羡慕地仰望着那只“大青蛙”可以从瀑布之上飞跃而下。于是,崖上的“青蛙”愈发地生出了一种明星的风范。
欣赏完飞蛙崖瀑布的奇特,继续前行。过不了一会儿,就来到了最后一洞——白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是四洞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有60多米,尚未到达瀑布前,湿重的水汽加上雨水就已经让手里撑的那把雨伞成了鸡肋。银白色的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的一条巨龙般直入潭底,瀑布落下时的轰鸣声含着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气概,这倒是前面三个瀑布所不能比拟的了。
与赤水大瀑布相比,四洞沟的瀑布显得更加秀丽温和,犹如李清照的婉约词。
趣游红石野谷
杨家岩(又名红石野谷)景区距四洞沟约10分钟车程。在景区门口的导游牌上介绍有不少的游乐项目;但好友说,除了丹霞石,其他景色大多与四洞沟相似。
红石野谷丹霞地貌处的规模不算宏大,但极具特色。这种饱含三氧化二铁的红色岩石色彩绚烂,如夕阳与朝霞一般。
沿着在丹霞石上开凿出的路攀岩上山。一路上的丹霞石大都在风雨侵蚀下已氧化变成了灰绿色,其他的景致也很一般,没有太多惊喜,心中不免略感失望;但笔者还是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念头,决定走到景点尽头。
景点尽头是块奇特的大石,其实更应该说它是这座山的顶峰。整块石头顶部及下部均向前延展,呈外凸的弧状,中部为向内凹进的半圆弧形,大石顶部有巨大的藤条蜿蜒垂下,外沿有水珠滴落下来。从侧面看,感觉像一个巨型怪兽张开的大嘴,上吻长,下唇短。有介绍说,大石弧长400米、高200米、深15米。大概出于安全考虑,大石用铁丝网拦了起来,并提示游人勿要翻越。可好奇心令人失了理智,并忘了脚下的硬鞋底和鞋跟的高度,攀呀绕呀,终于爬进了怪兽的大嘴中央。当笔者走到大石底下——不,是里面,才真正感受到它那蚀魂销骨的惊艳。鲜红的石壁有的像水波,有的像蜂巢,上方如红云压顶,下方似怪兽吐舌,走在其中,像是被朝霞围裹,又像是要被巨兽吞噬一般,令人不免有些惴惴。快门不停按下,直到后一个旅游团到来,笔者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水上芭蕾”独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独竹漂高手们赤足站立于浮在水面上的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小竹竿当桨,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如履平地。
在这一绝技中,赤水河畔出产的楠竹是最好的漂流工具,不仅粗细均匀,而且承重量大,一根竹子可承重60千克左右,最多可承重75千克。这可能也是独竹漂运动产生于赤水流域,并流传兴盛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说它是“水上芭蕾”,还有人称它是“一苇渡江”。
独竹漂运动不仅有列队、方阵的变化,还能锻炼人们水上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并激发人们征服自然的拼搏精神和勇气。所以,独竹漂无论从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还是竞技性等各方面,都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质。
笔者在赤水河畔有幸看到了独竹漂表演。只见身穿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们来到岸边,水上漂浮着若干根大毛竹,十几名表演者各手持一根长4米左右的竹竿,蜻蜓点水般轻轻跃到大毛竹上。竹子晃动了几下,就稳稳地停泊在水面上,人站在毛竹上如同涂了胶水,纹丝不动。他们用手中的竹竿一点水,大毛竹像离弦之箭,劈波向前。随着大毛竹的加速前进,表演者们时而漂在一块,像远行的大雁;时而四散开去,如同天女散花;时而做着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高难动作;时而变换“劈腿漂”“弓步漂”“翘竿漂”“倒挂金钩”“金鸡独立”“转身平衡”“转呼啦圈”等姿势,令看到这一绝技的岸上游客不住拍手称绝。
【责任编辑】赵 菲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北接川南,东邻重庆,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当地的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以瀑布、竹海、桫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文景观和红军长征遗迹,这里被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和“桫椤王国”。
美丽山城
赤水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海拔从1730米急剧沉降至221米,谷深坡陡,沟渠纵横。经亿万年风化侵蚀,这里形成了1300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年轻的丹霞地貌。特殊的地理气候又使其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桫椤”的天然避难所,赤水境内各处还留存有8万余株桫椤树,是全世界桫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被誉为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
赤水的水系极为发达,352条河溪遍布各处,加上数量众多的高原湖泊以及120万亩浩瀚无垠的竹海(全国十大竹乡第二)、43万亩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丰富植被的涵养,更形成无数的飞瀑。据统计,当地宽3米以上的瀑布达4000多条,是亚洲最大的瀑布群。红色丹霞奇观和桫椤、竹海、飞瀑等景色,使得赤水有了红、绿、美齐备的自傲条件。
经川黔段高速公路进入赤水,一路上美不胜收。第一眼看去,赤水真是无山不绿,而有绿意的地方又必然少不了竹子。这里的竹林敢号称“竹海”,绝对是一种“浩浩荡荡”的大家气度,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你是绝对不会感受到那种豪迈的气势。车辆就行驶在梧桐与竹子错落有致相互衔接的路上,赤水河则像一条玉带将竹海环绕其中。
赤水市并不大,与四川的九支县仅一河之隔,一座极具现代气息的大桥将两省紧紧相连,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当地人戏谑:抬脚就跨省了!
进入赤水市内,街道干净,绿树成荫,环境舒适优雅,特别是市中心广场后的那片香樟林,树木高大茂盛,吸引着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人。河岸边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露天茶座,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在广场跳舞,或是三两好友一壶清茶坐在河边闲谈,恋人们一边漫步一边悄然细语,更多的是一家人扶老携幼沿着河边散步,孩子们调皮地打闹,人们尽情享受着快乐的休闲时光。
漫步丙安古镇
丙安,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有600多年历史,素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古镇离赤水市不远,整个主建筑群都是建造在赤水河的悬崖峭壁之上,可以说是一座修建在石头上的古镇。古镇背靠青山三面环水,远离尘世的纷扰,至今依旧保持着明清以来的基本面貌。
资料记载,丙安,古称丙滩。因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大险滩——丙滩而得名。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就有古人渔猎的踪迹。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丙滩场首次设立行政区划,系县治下的河西里第一甲。丙滩场这个地名也首次见于史书。
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乃西南地区的滇、川、黔三省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其时沿岸酒肆和酿酒作坊林立,商贾如云。
其实,丙安的出名,不光是因为它保留了古城堡的原貌,还因为那里有红军当年四渡赤水的渡口。进入古镇首先要通过渡口上的那座吊桥,第一次走在颤悠悠的吊桥上,那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令人提心吊胆,脚步越来越慢,腿也软起来,就连桥下奔流着的赤水河也不敢低头去看。
下得桥来,笔者并不急着进入城堡内,而是先来到赤水河畔。抬头望去,古城堡就悬在高大的山壁之上,倒有几分吊脚楼的感觉。宽阔的河水静静流淌,向每一位前来的人们讲述这里曾经的硝烟战火,耳旁伴着《十送红军》的歌曲,霎时把人带到了那浩浩荡荡的渡河大军面前,依稀看到细雨霏霏里恋恋不舍的送别,看到为了光明毅然选择诀别的坚毅,看到那含泪无语的盼归。在这里,最为沉默的是河岸边那些巨大的石头,在河水的冲刷下收起了锋芒毕露的棱角,跟高高在上的城堡宛如一对老友默然相对。
带着一种敬畏的心理,从山脚拾阶而上,城堡那古老的门洞威严地俯视着众人。低头穿过厚重的门洞,一个古朴的小镇呈现在眼前。古镇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沿河峭壁而建的木质悬空吊脚楼年代久远,风格各异,悬空楼、虚脚楼、无底楼、独柱高脚楼等不规则错落,参差不齐,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石板街,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斑驳木门,老街的两端是两座寨门。
走在古镇内,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茶室、旅馆、饭店、米行、杂货铺林立,耳畔仿佛能听到百年前逢集时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丙安古镇里的建筑大多是竹质的,这是因为丙安盛产竹子,不仅房屋里的椅子、床、凳子等家什都是竹子做的,甚至连墙壁也有竹子参与其中。“我们这里盛产楠竹,楠竹可以长得很大,最大的能有小水桶那样粗,这里的土特产笋干、伞、扇子、筷子,还有鞋,都是竹子制成的。”商铺里的售货员指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笑眯眯地介绍着。
商铺旁边就是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展馆里陈列着红军渡河的船只、大刀、长矛、枪支,还有一些当年的文件批示。一圈游览下来,大家对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又加深了不少印象。 丙安古镇虽然面积不大,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全部走完,但其独特的建筑深深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大瀑布景区拥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等自然人文景观。景区原始幽静,林茂峰秀,丹崖艳丽,植物种属多样,山峦四季长青,云豹、糜鹿、猕猴等野生动物活跃其间,溪泉、瀑布密布,香溪湖波平水碧,是一处观瀑览胜、怀古寻幽、避暑休闲的极佳胜景。
其中,十丈洞瀑布位于市区正南30千米处的风溪河上游,此河发源于四川,在赤水风溪口汇入赤水河,河水上游出没于深山峡谷,到沙田渡时水量逐渐集中形成较大的径流,至十丈洞河面变宽,水势平稳,河床出现一巨大断崖如刀削斧劈,河水飞流直下跌入深潭形成80米宽、76米高的瀑布。它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窄1米,差点就改写中国最大瀑布归属。
下观光车后,沿峡谷中的石板路或上或下,景色清幽,偶尔会有彩色的蝴蝶翩跹而来,倏忽飞过。远远的,就听到轰鸣的水声。虽然古人称其为十丈洞大瀑布,实际上,这瀑布的高度远不止十丈。浑厚的水流从76米高的悬崖澎湃而下,狠狠地砸在谷底,又高高溅起,形成飞花,长成玉树,展开琼枝。一种倾情宣泄的美丽,让人震撼。再走近点,扑面而来的水珠和雾气落在脸上、眉梢上、发丝间,分外清凉。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五彩缤纷的彩虹忽隐忽现。
从最深处的大瀑布再走2000米,可以看到75.6米宽、18.5米高的中洞瀑布。中洞瀑布的水流细密宛如珠帘垂挂,因其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而被当地人称为“美人梳”。它也是国内帘状瀑布的典型,与十丈洞大瀑布相映成趣。
很多第一次来赤水的人会觉得奇怪,赤水人为什么把瀑布说成“洞”?比如中洞、十丈洞,还有四洞沟,等等。其实,这个“洞”字还是有讲究的,《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洞者,疾流也。”瀑布下坠,水流湍急,用洞来命名瀑布倒也合情合理。
四洞沟探奇
去四洞沟的那天正赶上下雨,还好雨不算太大,冒雨一游倒也别有一番情趣。起先总以为四洞沟是因为有四个各具特色的山洞组成而得名,殊不知却是由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白龙潭瀑布这四级瀑布而得名。
冒雨撑着伞进入了四洞沟,在湿润而清新的空气里沿着竹林长廊一路观赏着沿途的风景,就连淅沥不停的雨也变得闲散起来。四洞沟单边只有4000米,所以步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把沿途的竹、树、溪、泉、湖、瀑布、桥等一一游遍,而不必担心时间不够或是过于劳累。
四洞沟里的每一处瀑布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水帘洞并非电视剧《西游记》里的那种人工制成的帘幕,而是天然形成的。在瀑布的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穴,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站在石穴里看水幕织成的门帘,可以和瀑布零距离接触,笔者的脚步不由加快了许多。当用手去触碰那水帘上的水珠时,心里徒生出一种感慨:大自然的手笔谁敢说不是鬼斧神工!
第二洞名为月亮潭瀑布,这个瀑布的落差不是很大,主要是在瀑布前面有一个弯月形的深潭。潭水本应是碧绿色的,与周边的竹林相辉映,但因为下雨的缘故,潭水变成黄色。不过,在它附近的那棵老槐树倒是依然苍劲有力。据说,在这棵老槐树下,恋人们许下的心愿一般都能实现,所以又被称为月老树。
飞蛙崖瀑布就跟它的名字一样,像是一只飞跃而过的大青蛙,嘴和眼睛都栩栩如生。瀑布落下的地方是一片像蝌蚪一样的石滩,那幅图景很像是一群尚未完全进化成青蛙的蝌蚪,正羡慕地仰望着那只“大青蛙”可以从瀑布之上飞跃而下。于是,崖上的“青蛙”愈发地生出了一种明星的风范。
欣赏完飞蛙崖瀑布的奇特,继续前行。过不了一会儿,就来到了最后一洞——白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是四洞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有60多米,尚未到达瀑布前,湿重的水汽加上雨水就已经让手里撑的那把雨伞成了鸡肋。银白色的瀑布仿佛从天而降的一条巨龙般直入潭底,瀑布落下时的轰鸣声含着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气概,这倒是前面三个瀑布所不能比拟的了。
与赤水大瀑布相比,四洞沟的瀑布显得更加秀丽温和,犹如李清照的婉约词。
趣游红石野谷
杨家岩(又名红石野谷)景区距四洞沟约10分钟车程。在景区门口的导游牌上介绍有不少的游乐项目;但好友说,除了丹霞石,其他景色大多与四洞沟相似。
红石野谷丹霞地貌处的规模不算宏大,但极具特色。这种饱含三氧化二铁的红色岩石色彩绚烂,如夕阳与朝霞一般。
沿着在丹霞石上开凿出的路攀岩上山。一路上的丹霞石大都在风雨侵蚀下已氧化变成了灰绿色,其他的景致也很一般,没有太多惊喜,心中不免略感失望;但笔者还是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念头,决定走到景点尽头。
景点尽头是块奇特的大石,其实更应该说它是这座山的顶峰。整块石头顶部及下部均向前延展,呈外凸的弧状,中部为向内凹进的半圆弧形,大石顶部有巨大的藤条蜿蜒垂下,外沿有水珠滴落下来。从侧面看,感觉像一个巨型怪兽张开的大嘴,上吻长,下唇短。有介绍说,大石弧长400米、高200米、深15米。大概出于安全考虑,大石用铁丝网拦了起来,并提示游人勿要翻越。可好奇心令人失了理智,并忘了脚下的硬鞋底和鞋跟的高度,攀呀绕呀,终于爬进了怪兽的大嘴中央。当笔者走到大石底下——不,是里面,才真正感受到它那蚀魂销骨的惊艳。鲜红的石壁有的像水波,有的像蜂巢,上方如红云压顶,下方似怪兽吐舌,走在其中,像是被朝霞围裹,又像是要被巨兽吞噬一般,令人不免有些惴惴。快门不停按下,直到后一个旅游团到来,笔者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水上芭蕾”独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独竹漂高手们赤足站立于浮在水面上的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小竹竿当桨,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如履平地。
在这一绝技中,赤水河畔出产的楠竹是最好的漂流工具,不仅粗细均匀,而且承重量大,一根竹子可承重60千克左右,最多可承重75千克。这可能也是独竹漂运动产生于赤水流域,并流传兴盛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说它是“水上芭蕾”,还有人称它是“一苇渡江”。
独竹漂运动不仅有列队、方阵的变化,还能锻炼人们水上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并激发人们征服自然的拼搏精神和勇气。所以,独竹漂无论从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还是竞技性等各方面,都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质。
笔者在赤水河畔有幸看到了独竹漂表演。只见身穿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们来到岸边,水上漂浮着若干根大毛竹,十几名表演者各手持一根长4米左右的竹竿,蜻蜓点水般轻轻跃到大毛竹上。竹子晃动了几下,就稳稳地停泊在水面上,人站在毛竹上如同涂了胶水,纹丝不动。他们用手中的竹竿一点水,大毛竹像离弦之箭,劈波向前。随着大毛竹的加速前进,表演者们时而漂在一块,像远行的大雁;时而四散开去,如同天女散花;时而做着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高难动作;时而变换“劈腿漂”“弓步漂”“翘竿漂”“倒挂金钩”“金鸡独立”“转身平衡”“转呼啦圈”等姿势,令看到这一绝技的岸上游客不住拍手称绝。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