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突出真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活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地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中不时表露。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嚣、自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除此之外,一个人名垂至今,为我们提供了教材,那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楷模: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的杜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湮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不会。十七八岁的青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历史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撷敢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历史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三、精心创设条件,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表现出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如《屈原列传》中屈原“心忧天天”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隐忍以有所为”的坚忍深沉催人奋进。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汶川大地震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四、教师“下水”,促进学生思维扩展
  
  我听过一堂课,一位老教师把自己六十年代的经历,与“如何选材”这一个写作方法天衣无缝地连在了一起,并不漏痕迹地伸展开,谈到如何把握文体,如何缩小范围等。20分钟课程就在这个老教师煽情的故事和学生激情的回应中过去。令我暗暗佩服。我想,我如果在这个班,一定不会为思路展不开担心。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老师浓提炼。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此时,你还担心没有真情吗?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卷中,咏月诗词是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历来被文人骚客们赋予丰富的意蕴,借以抒发各种情怀,表达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月亮首先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曰、嫦娥奔月的传说,使月亮成为一个女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
一、神话于屈原创作的意义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典籍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类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表现
世界上有从无而生的事物  譬如你——  或许,只是一丝微风  从海面,从深井  从五月之夜的露珠以及  朝阳升起后的霜雪  不可知的力平静地聚集  在无知无觉的天空  来自广袤宇宙的无,如今成为有  沒人知道  你的体内藏了多少风  也无人知晓  你的后院豢养了多少条龙  那样无声地燃烧,不为人知地颤抖  你柔软的变幻,可怖的翻滚——  这些来去无踪的雾、风和泪水  也许只是为了向大地  倾尽一场
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感叹学生作文中缺乏鲜活的例子,缺乏厚重的历史人文感,缺乏鲜亮隽永的语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脑中、手中的作文素材太少,平时又不注重积累。所以要解决学生作文提笔无言、干巴生硬的毛病,必须加强素材的积累与整理运用。    一、从整理内容上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研究古今中外名人,从耳熟能详的例子中再找出新的角度、新的“抓手”来。例如诸葛
在比较之前,我要重申一下新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课程内容倡导的是“新、活、宽”,学习方式倡导的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过程倡导的是沟通、理解和创新。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选拔考试理应符合这些特征,这样才能促使中学基础教育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新课程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新课程考纲》)比《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为《
3月28日,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观测到,地黄开了。在北大绿协流传着地黄是“民间校花”的说法。初听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观察一下它的小花,也的确能从颜色和花型联想出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的模样。“校花儿”开了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基地——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学们曾经见到过一种名为花无柱兰的野生兰花,因其花形酷似北大校徽,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作“北大兰”。只可惜“北大兰”并不生于北大
文言词汇数量少,很难尽表人意,所以文言文作者们总是在创新使用,不停拓展词汇的表现范围,加之今人与古人心意之间距离大,因此文言注释常常出现不当。现在试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教材的几处不当注释为例,试做原因探析。  1 往来无白丁。(人教版教材注: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说文》注:丁——“言万物之丁壮”。《辞海》注:丁——①封建时期无功名的人;②对成年男子的泛称。白:《说文》对“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影响之广,成就之高,是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媲美的。它是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的渊源和基础,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语言精练,富于音乐性;感情强烈,富于想象性;表情达意,形象为主;意境深远,自成高格。中学生喜欢读诗,中学教师常常选择诗歌教学参加各类大赛,高师中文专业师范生在模拟教学及教育实习中对诗歌教学也是情有独钟,足见诗歌之魅力。   然而,在过去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从“出生”于世的第一天起就倍受人们的关注,这个承载着鲁迅笔下国民劣根性的人物身上也充斥了令人同情的悲苦情愫。   阿Q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举目无亲、孤家寡人以至身体上都落下某种残疾(头上的‘癞疮疤’)”的乡村下层流浪汉。对他而言, “活着”是他活下去的全部意义。当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只在于“生存”的时候,这个生命便是悲苦的。  然而,一个单薄到只有肉身的生命,要存活于
“水在瓶中”,这带有些许神秘意味的四字箴言,赋予了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在当代文学史的叙述中,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的原创,而中国的作家则吸收、模仿。而在我的理解中,魔幻的根源其实是对非“现实”的另一种秩序的坚信。另一种秩序,并非简单的、表面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所谓的科学的秩序,而是深入到逻辑、表达、语言的层面,是对整个世界的另一种“构型”。在这样的“构型”中,我们似乎可以“生活在别处”,在不回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