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融乐 歌咏情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说明:音乐同其他学科的整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势。在本课中,设计音乐与古诗的综合欣赏,适用小学六年级,赋予音乐课堂新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将古诗知识巧妙融入音乐课堂,通过古诗音乐的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的魅力。
  2.通过学生古诗配乐、唱古诗歌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唱古诗、欣赏、配乐等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体验音乐与诗歌的艺术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力度变化方面探索诗歌与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
  教学设计:把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会让音乐具有更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的机会。在本课中, 把音乐与古诗进行巧妙设计整合,通过猜诗激趣导入→学唱感受→探索讨论→音乐体验→欣赏延伸这些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获得直接的感受、体验,领悟艺术魅力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借鉴和利用古诗知识与形式,目的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古诗知识,或音乐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把语文学科的古诗内容融入到音乐的教学, 既拓展了教师的设计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感受鉴赏力、观察能力,激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毕竟培养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教学过程:(课前背景音乐、古诗新唱歌《咏鹅》《春晓》等……)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几首歌,熟悉吗?歌名知道吗?
  生1:熟悉。是唐诗《咏鹅》《春晓》。
  生2:知道。我们最熟悉的《咏鹅》《春晓》。
  师:你们对唐诗宋词喜欢吗?(生齐回答: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古诗词,而且还特爱唱古诗词的歌。今天这节音乐课就是和古诗词有关,同学们想了解吗?
  生答:想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猜歌名导入,由于这个知识点是学生掌握的,学生都争着回答,它一下子把音乐和学生的实际拉进了,通过flash的音响画面,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感情共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欣赏感受
  
  师:这里有一首老师很喜欢的词。作曲家给它谱曲后,成为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请你们听听,说说你的感觉并讲出是哪首词,好吗?(初听歌曲《虞美人》 课件出示)
  生1:歌曲感觉是忧伤的,是《 虞美人》。
  生2:歌曲比较慢,很哀愁,唐朝李煜的《 虞美人》。
  师 :对于这首词,请那位同学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1:哀愁的。
  生2:非常哀伤的。
  生3:表现了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
  师:谁能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首词?(邀请一位有朗诵能力的学生配乐朗诵)
  师:能让你们感动吗?好在哪里?
  生1:很好、很感动。
  生2:很有感情。
  生3:他朗诵抑扬顿挫、很慢,完全表现出思念和哀愁之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通过较慢的速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握住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后主李煜在亡国后对故国的无比怀念和哀愁之情。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和词所表现的情绪吻合吗?
  生齐答:吻合。
  师:请大家细细再听歌曲,了解歌曲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有三个问题请你们考虑。
  (再听 课件出示歌曲《虞美人》和思考题)
  思考:1.歌曲是慢速、平稳的还是快速、多变的?用这样的速度节奏表达好吗?
  2.演唱是清脆明亮的还是柔和低沉的?这样合适吗?
  3.通过这结些音乐表现手法能表达诗歌的情绪或意境吗?
  播放同时请学生跟唱歌曲 (本曲旋律学唱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较容易,可直接哼唱。)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是慢速平稳的还是快速多变的?
  生1:慢速平稳的。
  生2:是慢速平稳的。
  师:用这样的速度节奏能表达哀愁之情吗?
  生3:可以。
  师:如果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哀伤的情绪,我们来感受一下,合适吗?
  (师范唱几句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
  生(大笑)齐答:不合适。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1:人在情绪低落伤感时,就是动作、语气都是很慢的。
  生2:我们听过的有些歌曲很忧伤,表现的速度也较慢,比较平稳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要表现哀伤的情绪通常要慢速平稳的速度和节奏来表达。
  (板书哀伤……慢速平稳 )
  师:歌曲是清脆明亮的还是柔和低沉的?
  生1:柔和低沉的。
  师:歌曲表达了无尽的哀愁,用清脆明亮的语调还是柔和低沉的声语调表现比较合适?
  生2:用柔和低沉的语气比较合适。
  生3:情绪低落哀伤时,讲话都是慢慢吞吞,很轻的。
  师:说的真好!
  (板书柔和低沉)
  师:音乐通过速度、节奏和力度这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能表达词的情绪或意境吗?
  生1:能。通过较慢的速度、平缓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和低沉的语调深刻地表现出无限哀愁。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朗诵同学是怎样表现词的情绪的呢?
  生2:速度也是较慢,抑扬顿挫。
  生3:语调低沉。
  师: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诗和音乐的表现一样。
  生: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等和音乐表现手法相似的。
  生:……
  (归纳得出: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等和音乐表现手法相通的结论。)
  大家一起唱唱(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音乐聆听与哼唱中感悟无尽的哀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起伏等,这些基本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
  
  三、拓展实践
  
  师:同学们了解到音乐通过速度、节奏、旋律和声音的高低强弱这些基础的表现手法,也能恰当表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意境。 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音乐片段,请大家聆听、感受,再找找表现的情绪、意境和它相似的古诗,好吗?
  (一) 听片段配诗
  (分别播放三个音乐片段课件出示古诗《绝句》《满江红》《游子吟》 )
  师:谁来说说你对三个片段的感受并配上合适的诗?为什么?
  生1:片段A我觉得很激烈,好象在打仗。配岳飞的《满江红》合适。
  (上接第127页)
  生2:片段B清脆、明亮,配《绝句》合适。
  生3:片段C很慢、很低沉忧伤的,配《游子吟》合适。
  板书A多变激烈强劲有力← 《满江红》
  B清新明亮 ← 《绝句》
  C慢速平缓低沉←《游子吟》
  (二)分别复听三个片段配乐朗诵感受
  师:现在我们配上这三段音乐,并请几位同学来朗诵,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好吗?
  (略)
  (三)加深理解
  师:现在,如果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三首古诗唱出来,你们会怎样唱呢?
  生1:《绝句》的速度节奏欢快些,声音明亮,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满江红》的力度强劲有力,短促多变,表现出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
  生3:《游子吟》的速度较慢,节奏平稳,语调要低沉,表现出思念忧伤之情。
  ……
  师:老师带来了这三首歌,你们想听吗?
  生(齐答):想。
  师:我们来仔细聆听,对于歌曲的处理同学们的意见和作曲家的想法会一样吗?
  (分别播放《绝句》《精忠报国》《游子吟》课件)
  (学生开始听得很认真,后来课堂上热闹极了。尤其放《精忠报国》时,跟着都大声唱了起来……)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被作曲家采纳,我们也都是小作曲家了呢。
  (设计意图:体验实践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甚至创造才有可能成功。在本环节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诗歌在速度、语调、力度上相通的结论。培养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
  
  四、 延伸
  
  师:我们一起欣赏了几首古诗歌曲。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古诗词本来就是吟唱的, 但由于时代久远,曲调基本已消失了。现在后人把一些古诗词的内容、风格等融入现代音乐中,创作产生了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歌曲。同学们还能找出那些歌曲隐含古诗词影子的呢?
  分组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后,抢着回答:《涛声依旧》、《枉凝眉》、《别亦难》……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启发学生回忆想象。同学们充分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交流,开阔了大家的音乐视野。)
  结束: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希望同学们以后能从音乐中了解更多、更多!
  (作者简介:许敏 ,女,汉族 ,1971年出生,籍贯嘉善,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嘉善县音乐教研大组骨干,第二、第五届县级教学能手。多次获得“先进教师”“教坛新秀”称号,曾取得嘉兴市“双高课”“优质课”一、二等奖,承担过多次市、县音乐观摩课和汇报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高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的熏陶,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是由语文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
期刊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倡导体验,把体验作为一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体验来经历学习的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学习方式和途径,丰富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经验,学会主动学习,其价值不可低估。体验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体验式学习是建立在学生感性认识之上,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形成的过程。可见,巧
期刊
摘 要:教与学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处理的好了,师生之间不仅关系融洽,而且加速教学促进教学进程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重复、气氛、训练    从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上看,对舞蹈基本能力的获得,不仅有“先天”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后天”的训练。训练是学生自身协调能力与心智配合能力形成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途径。为了让学生在动作训练中达到规范与标准,训练就意味着不断重复,而只有不断
期刊
摘要: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核心,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改方法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本文针对课程的具体特点,结合传统教学的各个环节,探讨了现代化教学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方法和尝试。  关键词: 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创新人才    教学工作是学院经常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学院各项改革的核心。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
期刊
摘要:现代教材是现代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信息载体,也是育人信息的们主要载体。Go for it 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的系列教材,是在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社集团最新出版的Go for it教材的基础上,由人教社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社集团合作改编而成的,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初一年级英语分上下册,共30个单元,其中4个复习单元,2
期刊
摘要:张闻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战士,他以笔为武器,批判封建纲常道德,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张闻天创作的小说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可以探其思想变迁的轨迹,以及为找寻生命的真意义,为探得一条光明的道路而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精神。  关键词:封建礼教;民主;科学;封建婚姻;自由恋爱     张闻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胆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在五四运动以后,他不仅创作了8
期刊
摘要: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讲述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在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字:虚拟仪器Labview 自动化检测  Abstract: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expound the factual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期刊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期刊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的总结和评价。它是传统教学过程“五环节”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教十年来,本人教学业务的长进,教学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注重授后教学自我总结。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
期刊
语文教学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就只在教学过程中把“朗读、积累、玩味、拓展”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  (一)朗读  朱熹有言:“凡读书……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就是对朗读的作用所做的最好的诠释。由此看来朗读是走进文章的最基础条件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