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确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的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以读者为本;和谐;图书馆
“和谐”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第九版《新华字典》表述为:“和:相安,谐调。谐:和,配合的适当。”可以说,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亂、危机、冲突和对抗相区别,指一个系统内部结构的均衡、稳定、运行安全有序、自我调节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在古代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舟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
一、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基础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关心人、重视人、依靠人、尊重人、团结人、服务人、发展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诚为本,对人以诚相待,相信人、理解人、体谅人、宽厚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密切而愉悦的人际关系;以和为贵,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通过协调,做到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关系和谐,达到管理的最佳和谐状态;以情为本,消除情感障碍,减少人际摩擦,建立和谐、奋进、有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用心区管理心,创造健康的心态、最佳的情绪,树立起爱馆如家、馆荣我荣、馆败我耻、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图书馆形象。有资料表明,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源占20%,图书馆员占75%。我国图书馆界历来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服务工作的宗旨,并始终不渝地探索着实现这一宗旨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我们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实现“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宗旨,真正做到“把读者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读者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读者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赫尔博斯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二、以读者为中心,营造和谐阅读环境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的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机体。”这一论断揭示了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服务至上”的图书馆理念。图书馆只有牢固树立起“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才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与发展,将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话题。
1、创造和谐的读者阅读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图书馆书库的书架排列整齐规范、阅览室的资料摆放有序,将对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地借阅条件;图书馆的环境布置与装饰上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置典雅清爽,布局设计大器,色彩搭配合理。走廊墙壁上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置花卉,使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幽雅的陈设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在制度建设上,应变更那些损害读者利益的条文,使图书馆各项管理条款人性化、科学化;在服务上,图书馆员应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2、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其工作人员本身”。“以读者为本”的管理方式是,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读者进行,馆员要认真研究读者,了解读者,预测和识别读者的需求倾向,及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购读者之所需,解读者之所难,位读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图书馆规章制度应坚持“尽可能有利于读者,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的原则,馆员承担起“读者服务者”角色。
可以让读者置身其中就体会到高尚典雅;图书馆四周干净整洁,馆内安静安全,可以给读者创造安心静心阅读环境。
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已任,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其次,设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方便读者随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把不和谐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在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之外,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三、以馆员为本,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广大图书馆员作为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传递者,是知识信息与读者间传递的桥梁纽带,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与繁荣,都必须依靠广大图书馆员。牢固树立以馆员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建设的目的,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1、构建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
马克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关系,首先要建立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图书馆领导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策划者,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同心协力,才能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遵从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潜能,提高员工素质为主要管理任务,以尊敬人、重视员工的合理需求为管理宗旨,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
2、建立和谐专业人才队伍。馆员即使图书管理员又是知识导航员,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图书馆专业技能及服务创新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存在诸多制约图书馆教育、信息职图书馆继续的人才进不来,现有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调出者大多是高学历者或是业务骨干。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培养高素质知识型官员为核心,目标是提高专业人员信息组织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为切实开展多成次、多形式文献信息服务创照条件。和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注意整体素质提高,把图书馆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抓紧在职学习,通过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选择基础素质好的年轻馆员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地培训,可采取攻读学位、专业进修等形式,培养具有图书馆专业素质馆员后备人力量。
创建一个管理民主、公平阅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曹亚梅以读者为本提升图书馆人的亲和力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罗辛 韩继.章更新教育理念共创和谐氛围——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与阅读环境的思考 当代图书馆2005年(3).
[4]华凌.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举措《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年(6).
[5]胡萍.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推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策略 《图书馆》2008年(2).
关键词:以读者为本;和谐;图书馆
“和谐”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第九版《新华字典》表述为:“和:相安,谐调。谐:和,配合的适当。”可以说,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亂、危机、冲突和对抗相区别,指一个系统内部结构的均衡、稳定、运行安全有序、自我调节有效顺畅,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在古代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舟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
一、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基础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关心人、重视人、依靠人、尊重人、团结人、服务人、发展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诚为本,对人以诚相待,相信人、理解人、体谅人、宽厚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密切而愉悦的人际关系;以和为贵,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通过协调,做到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关系和谐,达到管理的最佳和谐状态;以情为本,消除情感障碍,减少人际摩擦,建立和谐、奋进、有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用心区管理心,创造健康的心态、最佳的情绪,树立起爱馆如家、馆荣我荣、馆败我耻、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图书馆形象。有资料表明,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源占20%,图书馆员占75%。我国图书馆界历来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服务工作的宗旨,并始终不渝地探索着实现这一宗旨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我们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实现“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宗旨,真正做到“把读者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读者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读者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赫尔博斯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二、以读者为中心,营造和谐阅读环境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的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机体。”这一论断揭示了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服务至上”的图书馆理念。图书馆只有牢固树立起“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才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与发展,将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话题。
1、创造和谐的读者阅读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图书馆书库的书架排列整齐规范、阅览室的资料摆放有序,将对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地借阅条件;图书馆的环境布置与装饰上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置典雅清爽,布局设计大器,色彩搭配合理。走廊墙壁上适当装饰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过道上随季节变化放置花卉,使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幽雅的陈设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在制度建设上,应变更那些损害读者利益的条文,使图书馆各项管理条款人性化、科学化;在服务上,图书馆员应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渗透落实到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带微笑、礼貌热情地接待好每一位读者,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感染每位读者,创建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
2、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其工作人员本身”。“以读者为本”的管理方式是,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读者进行,馆员要认真研究读者,了解读者,预测和识别读者的需求倾向,及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购读者之所需,解读者之所难,位读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图书馆规章制度应坚持“尽可能有利于读者,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的原则,馆员承担起“读者服务者”角色。
可以让读者置身其中就体会到高尚典雅;图书馆四周干净整洁,馆内安静安全,可以给读者创造安心静心阅读环境。
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馆员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图书馆要在全体馆员中树立以人为中心、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方便读者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已任,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其次,设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方便读者随时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把不和谐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在做好传统的借阅服务之外,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三、以馆员为本,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广大图书馆员作为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传递者,是知识信息与读者间传递的桥梁纽带,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与繁荣,都必须依靠广大图书馆员。牢固树立以馆员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建设的目的,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关键。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1、构建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
马克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内部管理关系,首先要建立和谐的领导与馆员管理关系。图书馆领导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策划者,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同心协力,才能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遵从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开发馆员潜能,提高员工素质为主要管理任务,以尊敬人、重视员工的合理需求为管理宗旨,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
2、建立和谐专业人才队伍。馆员即使图书管理员又是知识导航员,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图书馆专业技能及服务创新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存在诸多制约图书馆教育、信息职图书馆继续的人才进不来,现有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调出者大多是高学历者或是业务骨干。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培养高素质知识型官员为核心,目标是提高专业人员信息组织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为切实开展多成次、多形式文献信息服务创照条件。和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注意整体素质提高,把图书馆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抓紧在职学习,通过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选择基础素质好的年轻馆员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地培训,可采取攻读学位、专业进修等形式,培养具有图书馆专业素质馆员后备人力量。
创建一个管理民主、公平阅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曹亚梅以读者为本提升图书馆人的亲和力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罗辛 韩继.章更新教育理念共创和谐氛围——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与阅读环境的思考 当代图书馆2005年(3).
[4]华凌.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举措《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年(6).
[5]胡萍.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推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策略 《图书馆》2008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