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正在发展当中,许多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教学工作研究表明,对话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适用于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对话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了解学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面对枯燥的公式记忆和刻板的解题思路,学生更会感到无形的压力.对话教学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探讨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对话教学的优越性
(一)对话教学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新知識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而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循序渐进的语言引导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情境下,教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还能够在对话中观察学生,从而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重点辅导,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好数学.
(二)对话教学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羞于主动提出问题,往往按照教师给予的固定模式接受知识、解决问题.对话教学可以在师生互动中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主动思考,敢于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背诵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学生喜欢横向背诵还是竖向背诵,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式,以此作为记忆的开端.当学生掌握其中一种记忆方式后再让他们去学习另一种记忆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对话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极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对话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互动,学生会在求知欲的驱使下紧跟教师节奏,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这样的课堂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形成集中思维的惯性,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对话教学的实践应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对话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设置问题,避免问题难度过大或问题之间的跨度过大,以期学生能够在层次渐进的逻辑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关键作用,还可以利用对话教学承上启下,在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发了解下堂课即将讲授的知识.对话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需要教师在课后安排适当的习题,以巩固教学效果.只有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够彻底显现出来.在对话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分组,让学生感受到棋逢对手,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三、对话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想通过对话教学了解学生,就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教师在实践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离开自己的权威位置,以学生的思维和状态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空间,更要以谦和的态度来引导学生放飞思维、大胆思考.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应注意采用一对多和一对一的方式.一对一对话可以重点关注特殊学生,促进双方沟通,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而一对多对话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并且通过多人对比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应用对话教学来讲授课堂内容,更应该注意不要拘泥于这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对话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式,一方面,会降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因对话教学方式的频繁出现导致学生对此类教学方式脱敏.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对话教学成为“枯燥”的教学方式,从而降低其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达到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束语
新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随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迈上新台阶.新的教学方法必将取代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全新尝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发挥了解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注意力的作用,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对话教学仅仅是新型教学方法的一种,要真正做到改革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价值导向,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创新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卢晗.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研究[J].才智,2018(30):62.
[2]冯伟伟.师生对话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2017(9):89-91.
[3]王得圣.试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中旬,2016(10):66-67.
[4]范咏梅.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12):54.
[5]姚春梅.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2):56.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对话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了解学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面对枯燥的公式记忆和刻板的解题思路,学生更会感到无形的压力.对话教学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探讨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对话教学的优越性
(一)对话教学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新知識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而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循序渐进的语言引导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情境下,教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还能够在对话中观察学生,从而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重点辅导,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好数学.
(二)对话教学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羞于主动提出问题,往往按照教师给予的固定模式接受知识、解决问题.对话教学可以在师生互动中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主动思考,敢于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背诵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话了解学生喜欢横向背诵还是竖向背诵,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式,以此作为记忆的开端.当学生掌握其中一种记忆方式后再让他们去学习另一种记忆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对话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极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对话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互动,学生会在求知欲的驱使下紧跟教师节奏,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这样的课堂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形成集中思维的惯性,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对话教学的实践应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对话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设置问题,避免问题难度过大或问题之间的跨度过大,以期学生能够在层次渐进的逻辑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关键作用,还可以利用对话教学承上启下,在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发了解下堂课即将讲授的知识.对话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需要教师在课后安排适当的习题,以巩固教学效果.只有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够彻底显现出来.在对话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分组,让学生感受到棋逢对手,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三、对话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想通过对话教学了解学生,就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教师在实践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离开自己的权威位置,以学生的思维和状态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空间,更要以谦和的态度来引导学生放飞思维、大胆思考.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应注意采用一对多和一对一的方式.一对一对话可以重点关注特殊学生,促进双方沟通,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而一对多对话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并且通过多人对比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应用对话教学来讲授课堂内容,更应该注意不要拘泥于这一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对话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式,一方面,会降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因对话教学方式的频繁出现导致学生对此类教学方式脱敏.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对话教学成为“枯燥”的教学方式,从而降低其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达到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束语
新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随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迈上新台阶.新的教学方法必将取代落后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全新尝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发挥了解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注意力的作用,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对话教学仅仅是新型教学方法的一种,要真正做到改革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价值导向,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创新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卢晗.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研究[J].才智,2018(30):62.
[2]冯伟伟.师生对话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2017(9):89-91.
[3]王得圣.试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中旬,2016(10):66-67.
[4]范咏梅.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12):54.
[5]姚春梅.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