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若干问题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目前的养老政策却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社会化既是一种政策,也是一种理念,它将为解决我国养老失业社会化问题提供解决途径,为养老事业的各个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多元化;老年红利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以社会共同责任本位为理念基础,通过社会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社会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最终实现福利对象的大众化。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全部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或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内涵与发展
  (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传统的福利国家为了解决危机,提出了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主张提倡福利主体与福利来源的多元化,倡导社会共同责任本位,因此它既不是政府“甩包袱”,也不等于社会福利市场化,更不是国家福利责任的转移。有学者提出福利多元理论是一种由市场、国家、社区和民间社会共同組成的福利多元组合体系。民间社会在其中扮演特殊的作用,它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在基于不同理念上的政府、市场、社区之间建立联系纽带,使私人与局部利益和公共利益相一致。
  (二)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不断增长的需求,民政部门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探索。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11各部门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由此确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该意见指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社会福利对象主要包含了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由于老年人口众多,涉及范围广,社会化服务需求旺盛,因此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点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养老复习体系规划中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基本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到2009年,我国的养老政策制定开始密集起来。首先是宣布了新的农村养老计划、并提出流动人口养老计划草案,2010年又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异地对接提出新方案等等。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实践,我国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践并不理想。社会福利社会化强化的个人责任主体地位是必须与国家结合才能得到确认和发挥作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问题,不能不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影响,很多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法施行,有的部分甚至要直接进入市场。但社会福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必须注重社会公平,不能简单的采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做法,市场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政府应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养老事业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缺位与越位
  政府、社会、市场作为养老服务的三大主要主体,必须把握好各自的角色和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功能。但目前来看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合作机制很难形成,分工与合作界限模糊,不能形成合力有效的福利分工与合作。政策对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养老问题都有所认同,但是缺乏深入的研究,现有的政策简单而零星的优惠支持,并非对养老事业社会化进行系统的规划,小型的民办机构很难成为规范化的养老场所,甚至“穷人养着穷人”,这说明政策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社会化说倡导的民办公助的福利服务发展道路没有明确界定什么事情政府应该管,什么事情政府不应该管。民办公助的涵义是民间福利机构是主要的服务提供者,而政府福利部门主要发挥服务引导、服务示范、服务资助和服务支持等功能。但很多地区的政府在政策的理解上总是将社会福利社会化等同于政府甩包袱,它们一方面退出哪些政策性强,需要借助行政权威执行的服务项目,而这些本应由政府直接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在有些领域它们则又过多地倾向于干预甚至直接介入福利服务业务。
  (二)适度普惠型的福利政策与权利与义务均衡原则
  适度普惠型的福利制度相对于补缺型的福利制度而言的。随着单位式的福利供给制的解体,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到来,单位和家庭满足人们服务需求的能力日趋减弱,需要社会化服务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2006年“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区分不同的服务对象,实施相应的保障内容和方式。对传统的‘三无’老人,保障他们得到无偿的照顾和服务。对享受低保标准的贫困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养老服务项目。对收入比较稳定的社会老人,提供有偿或低偿服务。”这是否体现了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权利义务的不均衡?研究一下日本的养老政策发现,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后,其中产阶层基本上成为主流社会阶层,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并不高。大多数人在中年时期开始购置家业,并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积累养老储蓄,因此政府的政策重点放在了开拓福利服务和提高质量上。而中国的老年人贫困问题是“未富先老”,社会贫富差距再加大。解决贫困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与兼顾中产接军老年人口对福利服务的需求是同等重要的,而后者往往是主要的纳税人。因此,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政策要体现权利义务的均衡只能是相对的,有偿或低偿的服务应该重点是福利服务质量上,应着力于满足老年人需求而非追求利润。对社会福利的着眼点应放在社会再分配范畴,出发点是扶危济困
  (三)筹资渠道匮乏
  社会福利社会化要求社会福利筹资渠道多元化,要求政府、个人和社会都要承担社会服务经费筹措的义务,并在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合理的经费负担机制,但我国目前社会福利服务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是服务收费和政府资助,社会化的筹资渠道尚未形成。日本和韩国都曾经通过制定制度和法令要求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捐赠和参与。大型企业和行业一般都设有基金会,为参与社会福利服务的民间团体和志愿者提供活动经费,同时也举办各种福利事业。   除了社会捐助、政府拨款外,如何将老龄危机转化为老龄人口红利,也就是如何使养老事业自己产生经济贡献应当是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值得研究的问题。养老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应当满足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基本需求,同时又具有市场性,应当满足不同阶层老年人的需要,养老服务即可以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市场化、产业化的形式出现,即事业养老与产业养老同时服务社会。养老不只是救济,更应该是保障和福利。养老服务不在于提供者的身份,而在于其功能定位、机构宗旨、服务对象和收费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国家发改委的基本养老服务规划中有一条是:“大多数中等收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社会公益性强,是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拓展领域,需要政府主导,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实践上来看,老龄危机转化为老龄红利是及有可能的。日本女子大学的一个调查团队经过调查测算,我国到2035年老龄人口可能带来的经济贡献包括至少增加1400万劳动人口;占届时GDP5.7%的税前消费能力及其对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按最低税率每亿年龄人口个人所得税缴纳能力接近286亿元;占资本市场价值30%的养老基金及其综合影响。
  三、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相关法律规制建设
  对于养老问题,我国更需要的是切实可能的法律规制,而非口号。早在1996年,我国就已经开始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发达国家并没有这样的法律,它们更多的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实施的《老年福利法》,而我国甚至还没有开始设想。《老年福利法》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权利性原则,是将老年人接受福利待遇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来进行规定。当然在探讨该法的制定时应当注意福利政治的民主化程度,应当使尽可能多的民众参与到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中。
  此外,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中养老服务行业准入相关法律规定的建立健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养老服务现行的行政许可渊源的有效性值得推敲。《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方式设定行政许可;该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設定行政许可,省级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而且,根据该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因此,养老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准入许可,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来设定。而事实是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许可法律渊源包含了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部门行政规章《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只是部门规章,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理应无权设定行政许可的,但现在却作为政府设定准入门槛的主要依据。在此必须提高养老服务许可的立法层次,尽快的制定与《行政许可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
  参考文献:
  [1]孙昀、贾连峰.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中的政府角色[J].北京:经济界,2007:2.
  [2]张秀兰、徐月宾.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及途径探讨[J].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6:2.
  [3]窦玉沛.在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R].民政部网站.
  [4]田北海.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J].武汉:学习与实践.2008:6.
  [5]杨伟民. 论社会福利与国家福利的关系[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1.
  [6]彭华民、宋祥秀.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与政策反思[J].兰州:社会.2006:6.
  [7]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远部门的转型[J].天津:南开学报.2006:6.
  [8]艾伦·沃克.21世纪的社会政策:最低标准,抑或社会质量[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一旦学生犯了错误,就得批评教育。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但是,现实中有些学生因受批评采取极端行为来对抗老师,使班主任心存余悸,对犯错误的学生不知如何是好。我认为,批评能否作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正向教育功能,避免负面效应,取决于班主
期刊
摘 要:“学源于思,起于疑”。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于是,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经常设疑,使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启发高中生主动质疑、不断探究,提高了高中生的课堂学习效果。长此以往,高中生的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并且也能够养成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高中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质疑能力 
期刊
摘 要: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教学的需要。但是,无论何时,课堂教学效果始终是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利用小学语文课堂不断实践,终于找到些许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把自己当作传授知识的机器,小学生被迫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小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被泯灭,求
期刊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中学学校体育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一面, 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即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却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体育教学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失调发展。缩小了体育教育本职功能的内涵,片面地突出了体育的特性而忽视了教育的特性,使体育教育不同程度的走向了误区。从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基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它,而英语写作恰恰能够体现它的实践性,因此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运用策略  高中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是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基础上能够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英语写作的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写作能力。  一、英
期刊
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在各层次学历教育中属于较低水平,这其中包括英语成绩,除了个例,英语成绩不理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这是高职英语教学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许多学生为了完成学分,“被迫”学习英语,部分人甚至有厌学情绪,将英语当作苦差事去完成,带着消极情绪来上课,即使他们明白这门课的重要性,也缺少了学习的驱动力,造成学习 效果低下。因此,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转变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偏重于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注重运用精准的眼光看待事物,通过数字来表现世界,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变为了主流的教学模式,被推广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作了几方面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合作学习  一、不断改进教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要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旧的教学方式以完全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带入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利于学生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背诵;阅读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信息化将积极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应抓住教育信息化的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育的信息化的关键也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
期刊
摘 要:正确认识独立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是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对独立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而后分析影响独立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1引言  贫困生,即家庭经济困难生,指的是“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据有关调查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