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师的引导方式
1.情境式引导
教师应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醒目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直观画面和背景音乐,来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问题当中。例如“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沿墙角围成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求需要材料的长度”,等等。将这些知识通过课件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一目了然。今后如遇类似的问题,他们也可以举一反三。这样的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变得更加细心,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式引导使问题自然而然的生活化了,使学生感到数学有用,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身边处处有数学。
2.问题式引导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选取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问题进行引导,同时问题还应该注重环环相扣。教师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自己分析问题时,也要多自问自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3.探索式引导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到“数学好玩”,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要有效地开展探索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在探索中,学生常常是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主动进行学习的。他们非常愿意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衔接性和探索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并掌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实现“探索引导”的教学模式。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假如教师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例题通过课件呈现给学生,最后直接出示规律,然后再解释,那么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的解释,认为教师的讲解有道理。可是等问题一变,有的学生就不会做或者不敢做了。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学生记忆几遍就可以背熟一句或一段话,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理解了规律的内涵。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通过探索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试着找出规律。等总结出规律后,趁热打铁,出示随堂练习做一做,巩固知识。经过教师不断引导、纠正和讲解后,之前没理解的学生,对自身的迷茫和疑惑之处,也就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应该着重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验证——寻找规律”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及合作能力,从中体验发现数学的乐趣,感到“数学好玩”,感悟其中蕴涵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合作式引导
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有多种解题条件的题目,教师可采取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同时又分组竞争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每个学生因其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学生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以及学习动机等。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选用什么方法是他自己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一种标准答案,要多角度、全方位,甚至在异想天开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去传授知识,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也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笔算除法》中“试商”的教学,教师应该提前精心设计几道类似的数学题,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一下,最后找几名学生谈一谈是怎样做出来的,从而总结出规律,知道除数被估大或估小,导致商可能小或大。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律,他们接受得快,教师再从旁适时表扬,授课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教师要做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及时表扬有独创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无论学生意见正确与否,只要他们能发表意见,愿意交流,都要鼓励表扬,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无形之中得到提升。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既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不能让学生的思考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教师要能放能收,收发自如,打造高效课堂,达成教学目标。
5.“生成”式引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教师的“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如师生交互、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也便于教师二次备课,不断反思改进教学。
三、引导应注意的几点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实现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
再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引导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下,课堂教学应更加自由、开放、互动和高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更加和谐统一,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加有效发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师的引导方式
1.情境式引导
教师应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醒目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直观画面和背景音乐,来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问题当中。例如“过直线外一点,如何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沿墙角围成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求需要材料的长度”,等等。将这些知识通过课件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一目了然。今后如遇类似的问题,他们也可以举一反三。这样的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变得更加细心,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式引导使问题自然而然的生活化了,使学生感到数学有用,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身边处处有数学。
2.问题式引导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选取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问题进行引导,同时问题还应该注重环环相扣。教师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自己分析问题时,也要多自问自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3.探索式引导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到“数学好玩”,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要有效地开展探索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在探索中,学生常常是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主动进行学习的。他们非常愿意寻找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衔接性和探索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并掌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实现“探索引导”的教学模式。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假如教师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例题通过课件呈现给学生,最后直接出示规律,然后再解释,那么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的解释,认为教师的讲解有道理。可是等问题一变,有的学生就不会做或者不敢做了。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学生记忆几遍就可以背熟一句或一段话,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理解了规律的内涵。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通过探索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试着找出规律。等总结出规律后,趁热打铁,出示随堂练习做一做,巩固知识。经过教师不断引导、纠正和讲解后,之前没理解的学生,对自身的迷茫和疑惑之处,也就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应该着重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验证——寻找规律”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及合作能力,从中体验发现数学的乐趣,感到“数学好玩”,感悟其中蕴涵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合作式引导
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有多种解题条件的题目,教师可采取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同时又分组竞争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每个学生因其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学生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信念以及学习动机等。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选用什么方法是他自己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一种标准答案,要多角度、全方位,甚至在异想天开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去传授知识,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也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笔算除法》中“试商”的教学,教师应该提前精心设计几道类似的数学题,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一下,最后找几名学生谈一谈是怎样做出来的,从而总结出规律,知道除数被估大或估小,导致商可能小或大。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律,他们接受得快,教师再从旁适时表扬,授课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教师要做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及时表扬有独创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无论学生意见正确与否,只要他们能发表意见,愿意交流,都要鼓励表扬,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无形之中得到提升。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既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不能让学生的思考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教师要能放能收,收发自如,打造高效课堂,达成教学目标。
5.“生成”式引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教师的“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如师生交互、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也便于教师二次备课,不断反思改进教学。
三、引导应注意的几点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实现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
再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引导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下,课堂教学应更加自由、开放、互动和高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更加和谐统一,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加有效发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