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如此简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民主性的现象,针对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理念切实地解决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研究,指出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民主性 教师理念 教师师德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民主性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人格、主体的地位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全面尊重的现象。这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的表现,更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这一过程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选择的权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新型的教学模式更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对教师的学识与教学的理念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树立了新的学生观与教师观,努力实现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
  我近日听了《湖心亭看雪》的一段课堂实录。生:我认为“问其姓氏,乃金陵人,客此。”答话与问话不一致。师:你们赞同吗?不赞同的请举手,说出理由。生:这句话很平常的问话,两人都在夜晚去赏雪,两人相见时的一句问候的话语,没有什么特别意义所在。师:我看理由也很充分。生:我认为不对,我是这样理解的,这是答非所问,如果我去赏雪遇到一个人,我一定会很高兴的,而且还是在晚上,惊讶之余的语言才会前后不一致。生:我觉得他说得对,张岱这样的文学家,能与他相同个性的人这么少,而且“乃”字解释为“是”,就肯定地告诉我们,姓什么,是金陵人,前后就是矛盾。生:对了,这恰恰说明,遇到知己时高兴,赏雪之后又要分离的失落。师:噢!这位同学说的很透彻。我赞同这种说法,我刚才真的理解错了,向同学们道歉。接着响起一片掌声。师:我得向同学们学习很善于发现问题。我也发现“金陵人”中的“金陵”原来是明朝的故都。还有课后积累二题中提到的“崇祯五年”……
  从这一段课堂实录中让我惊喜地看到了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
  从这节课的环节处理上来看:一方面,我们看出教师一个小小的误解击起了课堂千层浪,最后教师处理的也很恰当。究其原因是教师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思维习惯和生活阅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让我想起《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P2-3页)这一句话是说没有尊重就没有精彩的生成资源。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写道:“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P31页)课堂由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的理論,变成了今天课堂上的“同学相长”的现实,也就是师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本节课的环节中是教师的点拔及时、有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正好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写到的:“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拔,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P22页)这样的用意就让学生从看似平淡的语句里读出背后的深意。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说得好:“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P41)学生也就能获得从内容到情感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写作内容的安排,情感的表达不正是一个有效的思维训练吗?
  从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不再有语文课堂“一言不发”、“一字不写”、“一点想法也没有”的现象了。老师纠结的症因,完全在于教师能恰当地疏流导渠,才能真正的解放自己,开启孩子智慧的心灵,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语文教师。
  从教师的师德上来看:教师没有一下子压住学生,统一答案,而是及时地改正错误,这一点也赢得了学生的肯定。保罗·弗莱雷说道:“缺乏对世界,对人的挚爱,对话就不能存在。”(P38页)这对话中有教师的谦虚,对学生的信任、希望,这给了所有的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孰非圣人,孰能无过。”改得及时,更改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学生在知识上有了收获,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师德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静下心来想一想:尊重如此简单。究其原因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在作怪,我们低不下头,放不下架子,心中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不相信学生。真正尊重学生,就是从心底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只要给他们搭建合适的平台,学生就会展示自我的精彩。这要才能形成一个长期民主、自主、自信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保罗·弗莱雷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见到,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不断在加大公益广告上的投入,从另一个侧面上已经显示出我国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公益广告是以人民大众的公共利益为受众群体的,这就需要一种公益观念的传递,途径就是借助相应的影响资料的传播,来实现呼吁公众对某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通过影像资料的积极的导向功能,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衡量和检讨
期刊
英语写作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不了解,甚至头脑里觉得英语写作只是九年级的事情,理解为是中考的最后一道考题,在低年级教学中不训练和渗透,造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指导出现严重脱节现象。我所任教过的几所农村学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写作技能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现就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几点见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数学的检测中,笔者对几所学校四年级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并重点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答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题目的内容如下:  为了保护环境,减轻废电池对人类的危害,四(1)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收集废电池比赛。全班一共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  学生的解答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174+159+226=233+226=459  
期刊
【摘 要】 新刑诉法修改的一个最突出亮点,就是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继宪法法律条文规定之后,我国部门法第一次对人权保障的明文规定,直接体现了宪法精神,彰显出人权保障理念在立法层面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 新刑诉法 人权保障  人权保障,是指在刑事诉讼法中,保障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免受非法侵害,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刑事诉讼法》规定了
期刊
【摘 要】 有效的口语交际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和扎实的交际训练指导。本文针对当今交际训练中的“虚假”现象,重点探讨如何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创设真实的语境,扎实地进行交际历练。在“有实际意义”的大交际环境中,让学生放下包袱,大量练习,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 口语交际训练 求真 务实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口语交际训练透露
期刊
当班集体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没有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时,班主任往往会怨声载道,归咎于人,说学生太坏啦,班干部不得力啦,等等。但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纪律,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起来吗?我认为,班主任不应一味埋怨学生,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赶紧放下架子,改变不合时宜的教育方法。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1 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多数班集体内都有几
期刊
一名地理老师,注定了只能成为文科班主任的命运,带了文科普通班,感受颇深,既有苦闷和失落,也有喜悦和欣慰。文普的孩子和班级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管理学生、管理班级?下面我将这些问题结合我所带的班级略谈一二,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  1 文科普通班的特点  1.1 文普的孩子心态敏感、脆弱,有自卑情绪。刚分班的时候表现尤为明显,觉得学文科就表示不够聪明,没有考进文科重点班
期刊
对于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我们不仅应该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将那些传统的“伊玛堪”曲目通过博物馆的方式保护起来。另一方面,或在普遍意义上来说,更需要的是跟上时代的发展,采取动态保护。因为动态保护其目的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出路。但这并不仅仅只是赫哲族民众的事情,更是旅游中的各种力量,包括政府、当地村民和学者等都应该携起手来,通力合作。  1 政府管理
期刊
无论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还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堂教学都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从情境中激发学生情感,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要善于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吸引学生,要通过巧妙地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一堂好課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掌声》一课时,有几位同事来我班听课,上课时我首先说:“今天有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与冲击,在教学改革中,一线教师的摸索过程各有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让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少走弯路,让教学变得切实可行,有不当之处也望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误区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一线教师面对新课改在迷茫中开始摸索,刚开始有盲从,必然存在曲解,这也是改革所以付出的代价。但随着课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