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人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的重要举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实践,也是基于历代学人对“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学术讨论和建构形成的中国文化生态理论体系的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研究走向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生态理论体系形成脉络及总结当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态势以及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及实践的指向性意义等问题进行回应.
民间文学是一门集文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相互交织的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性与复合性.在现今学科体系中,民间文学下设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往往被以单纯的文学视角进行审视与讲授,这既模糊了民间文学的特性,也限制了其活力与发展.在互通互联的信息时代,顺应新文科的理念和趋势,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森严的界限,凸显自身复合性和生活性,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与方式,民间文学才能展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担负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时代使命.
格萨尔马背藏戏是以演述格萨尔史诗故事为题材的少数民族戏剧.格萨尔史诗在传承过程中,演述类型及其文本形态呈现出多样性,马背藏戏演述形态便是一种特殊的戏剧类型.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依据,从人类学层面阐述格萨尔史诗从生成到转向藏戏演述模式,不仅关注格萨尔史诗口头艺术文本在特定语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和其形式的研究,更关注在特定语境中考察格萨尔史诗与戏剧叙事的演述及其意义,包括格萨尔原型、神话传说、信仰、说唱到戏剧表演等,藏族将其与当地民俗交融,使戏剧演述成为民族情感的纽带,乃至于在遗产化语境中,呈现了藏戏演述在地方知
近年来,捕诉一体改革成为当前司法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从表面上看,捕诉一体模式仅涉及检察机关内部职能的调整,与审前辩护关联不大;但实质上,它却与审前阶段诉讼格局的重整、逮捕权与起诉权的运行息息相关,这必将会对审前辩护产生影响.捕诉一体模式存在控辩失衡的潜在风险,它不仅没有改善现有控辩关系情况,反而强化了公权力的行使,使得本就保障不足的辩方权利更是雪上加霜.其具体表现为审前阶段辩护权保障的缺失、逮捕中立性弱化、起诉辩护流于形式等问题.为实现审前阶段权力与权利的相对平衡,应保障审前阶段辩护律师权利,强化逮捕的中立
《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一书全面、深入探讨了宋、元至民国九百余年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以及与之同步发生的区域社会转型,较系统地展示了武陵地区的移民史以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程.该书具有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运用合理、充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结论独特的特点,是一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兼有的学术专著,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启示意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群体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数量庞大而默默无闻的民间传承群体以集体身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之中,以群体合力稳固着“非遗”所根植的土壤,以文化自觉意识推动着“非遗”的传播发展.作为“非遗”特殊门类之一的传统戏曲,其天然蕴含着鲜明的群众属性,这既表现在传统戏曲艺术以“群体表演”为基础的创作演出模式,也反映在传统戏曲艺术中表演群体与观众群体所形成的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戏曲观演系统.由此需要剖析群体传承在传统戏剧类“非遗”保护传承中突显的主体意识和场域特征,反思当前“非遗”代表性
深度伪造具有的虚拟现实特性使其正逐渐成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并不断冲击着人们“眼见为实”的事实认知观念.实践中,深度伪造具有向司法领域渗透的高度现实风险,司法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面临严重的挑战.对此,一是司法机关应当适应深度伪造技术的威胁,完善视频证据准入和审查制度;二是强化深度伪造技术法律规制,明确其使用规范和法律责任,确保技术合法使用;三是依托新兴技术,推进深度伪造风险治理的智能化、技术化;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法律+技术”的双料复合型法治人才队伍.
本文以李泽厚的晚年哲学思想为视角,重新梳理其哲思历程、逻辑进路、理论成就和后期体系,着重论析了“情本体”概念的不同层次、复杂内涵及其传统渊源.李泽厚主体性哲学的实践历史性不仅决定了此“主体”的生存论性质,而且决定了此主体性的历史生成性质,即“前主体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发展过程.作为内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继承了中国“一个世界”的传统,具有此岸性、神圣性、历史性、普世性,李泽厚期望以此回应西方形而上学没落所导致的虚无主义问题.作为外在情理结构的“情本体”试图以宗教性道德或人性建设主导、超越现代
当下是民俗学科新的学术生长点,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专长与研究领域出发,回应民俗学的学科转向.在此背景之下,施爱东提出了“事件民俗学”研究,《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是对该研究方法的具体呈现,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民俗事件,将每一则非常事件都视为有待侦破且自成体系的故事系统,借助故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事件的程式性规律,借此探析社会百态,发挥民俗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作者也将从研究中得出的经验反哺于民俗学,提出学术研究应持守求真底线,也要避免滥用话语霸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