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后,黔江区水田乡水田村的养猪场热闹不已。42岁的饲养员郑素梅身着黑色皮制围裙,推着满载饲料的“四轮车”,步入猪舍。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猪崽们兴奋地挤上来,等着享用美味的午餐。
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2000头。
“多亏了生猪产业互助组,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找到了生活的价值。”笑容堆在郑素梅憨厚的脸上。
生猪产业互助组只是黔江991个“土家姐妹”互助组之一。2011年初,黔江区已有5100名留守妇女参加“土家姐妹”互助组。
留守妇女之困
2010年春节前夕,郑素梅谢绝了所有乡亲吃刨猪汤的邀请。
“咱家已经五年没杀年猪了。”郑素梅的脸上愁云满布。
几年前,为了给大儿子筹上大学的学费,郑素梅向村里九户人家借了钱,一直没能还上。
上有老,下有少,一家人全靠丈夫在采石场打工的2000元钱月薪支撑。为了帮补家用,郑素梅养了两头大肥猪,“过几天就把两头猪卖了,先把借的钱还上一部分”。
郑素梅也想过出去打工,可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上高中的老幺。
不过,外出打工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外打工近20年,不知不覺已经40岁了。人老了,工厂就不要我们了。”无奈之下,沙坝乡万庆村村民陈清兰只好落叶归根,回家种地。
在外闯荡20年,见多识广的陈清兰曾经想发展林下养鸡,但按了一番计算器后,陈清兰还是果断地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养土鸡风险太大了,万一闹个鸡瘟就全完蛋了。”陈清兰说,“请个技术员吧,每个月要付3000元工资,都抵得上我老公的工资了。”
雄心被浇灭后,陈清兰还是像大多数留守妇女那样,把自家的几亩地耕种起来。
“农活做完了,精神空虚,就只能去打牌。”陈清兰说。
在黔江农村,像郑素梅、陈清兰这样的留守妇女有2.87万人。她们居住分散,缺少文化和技术,致富能力较弱,一天到晚只能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带来的是贫穷和愚昧。
这引起了黔江区妇联的高度关注。
“如何发挥留守妇女的作用呢?”在区妇联主席杨桂兰的带领下,经过调研,黔江区妇联决心帮助近三万留守妇女“突围”。
姐妹互助之益
2011年初,水田村的女能人程之燕找到了郑素梅。
“素梅,加入‘土家姐妹’互助组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动员。
原来,经过调查研究,区妇联依托当地女能人、女大户、女妇女干部和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发动各个村组建“土家姐妹”互助组。
按照区妇联的计划,“土家姐妹”互助组推出三大模式。
第一种是集体互助模式。互助组内谁需要帮助,其余妇女就集体给予帮助。
第二种是“1+X”互助模式。由一个女大户或妇女干部规模化发展产业,吸收其他留守妇女为其务工,留守妇女从中获取报酬。
第三种是专业合作社互助模式。各专业合作社吸收留守妇女为其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由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种养和加工所需物资,统一回收产品。
程之燕是水田村的生猪养殖大户,区妇联动员她组建一个互助组。程之燕欣然应允。
程之燕说干就干,一下子就动员了30多个留守妇女加入互助组。顾虑重重的郑素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互助组。
不过,此时郑素梅正在为两个孩子的8000元学费犯愁。
程之燕得知郑素梅家的情况后,立即召集互助组的姐妹们商议。
“我们先凑点钱给素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钱就从素梅的工资里扣吧。”程之燕的提议获得了姐妹们的一致同意。
“谢谢,谢谢!”郑素梅拿着厚厚的一叠钱,嘴里不停地说。
石会镇中元村的焦丛朗也享受到村里互助组的“福利”。
2011年10月16日,焦丛朗家的孩子刚满月,办满月酒成了焦家的头等大事。
“可是眼下哪去请人来办席呀?”焦丛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妻子立即打电话给村里的“土家姐妹”互助组组长杨银香。
“放心,我马上给你联系姐妹来帮忙。”杨银香一下子就喊来八个姐妹到焦丛朗家帮忙,且分文不取。
勤劳致富之力
陈清兰终于告别了麻将桌。
2011年初,沙坝乡西泡村的高敏借助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土家刺绣互助组,陈清兰被吸收进互助组。
组员不投资一分钱,其生产、加工服务由互助组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物资,统一回收产品,每绣一双鞋垫给予80元至100元的加工费。
“现在,我一个月可以绣十双鞋左右。”陈清兰乐呵呵地说,“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呢。”
如今,陈清兰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不用遭受日晒雨淋,生活也充实了很多。
城南街道香水社区的残疾人陈雪琴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双手残疾的陈雪琴加入互助组后,认真学习刺绣,已经挣了5000多元了。
如今,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区建了13个基地,培训留守妇女3000余人,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今年,在浙江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展销会上,高敏成功地与外商签订了50万元的土家手工刺绣销售合同。
不过,各个互助组各自为政,留守妇女的增收幅度毕竟有限。
对此,程之燕又有了新想法。
2011年11月12日下午,程之燕来到邻村龙桥村的蚕桑互助组,找到组长白国显。
“姐,我们合作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随着加入互助组的姐妹越来越多,互助组也出现了增收瓶颈。为了提高互助组组员的收入,程之燕希望同白国显联手,统筹组员的使用。
“我们把农忙和农闲的季节错开。”程之燕说,“你忙的时候,我们到你那支援;我忙的时候,你们来我这打突击,这样可让姐妹们多些收入。”
“行!”白国显一口答应下来。
如今,蚕桑互助组姐妹达50人,每年可人均增收12000元。生猪产业互助组有组员50余人,年出栏商品猪三万余头,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上。
烤烟互助组、蔬菜互助组、巾帼健身互助组……“土家姐妹”互助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今,黔江30个街道、镇、乡和218个村(居)委,组建了“土家姐妹”互助组991个,参加互助组的留守妇女4500人,占全区留守妇女总数的15.7%。
留守妇女无所事事的困局已经破解。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猪崽们兴奋地挤上来,等着享用美味的午餐。
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2000头。
“多亏了生猪产业互助组,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找到了生活的价值。”笑容堆在郑素梅憨厚的脸上。
生猪产业互助组只是黔江991个“土家姐妹”互助组之一。2011年初,黔江区已有5100名留守妇女参加“土家姐妹”互助组。
留守妇女之困
2010年春节前夕,郑素梅谢绝了所有乡亲吃刨猪汤的邀请。
“咱家已经五年没杀年猪了。”郑素梅的脸上愁云满布。
几年前,为了给大儿子筹上大学的学费,郑素梅向村里九户人家借了钱,一直没能还上。
上有老,下有少,一家人全靠丈夫在采石场打工的2000元钱月薪支撑。为了帮补家用,郑素梅养了两头大肥猪,“过几天就把两头猪卖了,先把借的钱还上一部分”。
郑素梅也想过出去打工,可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上高中的老幺。
不过,外出打工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外打工近20年,不知不覺已经40岁了。人老了,工厂就不要我们了。”无奈之下,沙坝乡万庆村村民陈清兰只好落叶归根,回家种地。
在外闯荡20年,见多识广的陈清兰曾经想发展林下养鸡,但按了一番计算器后,陈清兰还是果断地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养土鸡风险太大了,万一闹个鸡瘟就全完蛋了。”陈清兰说,“请个技术员吧,每个月要付3000元工资,都抵得上我老公的工资了。”
雄心被浇灭后,陈清兰还是像大多数留守妇女那样,把自家的几亩地耕种起来。
“农活做完了,精神空虚,就只能去打牌。”陈清兰说。
在黔江农村,像郑素梅、陈清兰这样的留守妇女有2.87万人。她们居住分散,缺少文化和技术,致富能力较弱,一天到晚只能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带来的是贫穷和愚昧。
这引起了黔江区妇联的高度关注。
“如何发挥留守妇女的作用呢?”在区妇联主席杨桂兰的带领下,经过调研,黔江区妇联决心帮助近三万留守妇女“突围”。
姐妹互助之益
2011年初,水田村的女能人程之燕找到了郑素梅。
“素梅,加入‘土家姐妹’互助组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动员。
原来,经过调查研究,区妇联依托当地女能人、女大户、女妇女干部和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发动各个村组建“土家姐妹”互助组。
按照区妇联的计划,“土家姐妹”互助组推出三大模式。
第一种是集体互助模式。互助组内谁需要帮助,其余妇女就集体给予帮助。
第二种是“1+X”互助模式。由一个女大户或妇女干部规模化发展产业,吸收其他留守妇女为其务工,留守妇女从中获取报酬。
第三种是专业合作社互助模式。各专业合作社吸收留守妇女为其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由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种养和加工所需物资,统一回收产品。
程之燕是水田村的生猪养殖大户,区妇联动员她组建一个互助组。程之燕欣然应允。
程之燕说干就干,一下子就动员了30多个留守妇女加入互助组。顾虑重重的郑素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互助组。
不过,此时郑素梅正在为两个孩子的8000元学费犯愁。
程之燕得知郑素梅家的情况后,立即召集互助组的姐妹们商议。
“我们先凑点钱给素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钱就从素梅的工资里扣吧。”程之燕的提议获得了姐妹们的一致同意。
“谢谢,谢谢!”郑素梅拿着厚厚的一叠钱,嘴里不停地说。
石会镇中元村的焦丛朗也享受到村里互助组的“福利”。
2011年10月16日,焦丛朗家的孩子刚满月,办满月酒成了焦家的头等大事。
“可是眼下哪去请人来办席呀?”焦丛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妻子立即打电话给村里的“土家姐妹”互助组组长杨银香。
“放心,我马上给你联系姐妹来帮忙。”杨银香一下子就喊来八个姐妹到焦丛朗家帮忙,且分文不取。
勤劳致富之力
陈清兰终于告别了麻将桌。
2011年初,沙坝乡西泡村的高敏借助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土家刺绣互助组,陈清兰被吸收进互助组。
组员不投资一分钱,其生产、加工服务由互助组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物资,统一回收产品,每绣一双鞋垫给予80元至100元的加工费。
“现在,我一个月可以绣十双鞋左右。”陈清兰乐呵呵地说,“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多元呢。”
如今,陈清兰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不用遭受日晒雨淋,生活也充实了很多。
城南街道香水社区的残疾人陈雪琴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双手残疾的陈雪琴加入互助组后,认真学习刺绣,已经挣了5000多元了。
如今,高幺妹土家刺绣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区建了13个基地,培训留守妇女3000余人,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今年,在浙江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展销会上,高敏成功地与外商签订了50万元的土家手工刺绣销售合同。
不过,各个互助组各自为政,留守妇女的增收幅度毕竟有限。
对此,程之燕又有了新想法。
2011年11月12日下午,程之燕来到邻村龙桥村的蚕桑互助组,找到组长白国显。
“姐,我们合作吧。”程之燕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随着加入互助组的姐妹越来越多,互助组也出现了增收瓶颈。为了提高互助组组员的收入,程之燕希望同白国显联手,统筹组员的使用。
“我们把农忙和农闲的季节错开。”程之燕说,“你忙的时候,我们到你那支援;我忙的时候,你们来我这打突击,这样可让姐妹们多些收入。”
“行!”白国显一口答应下来。
如今,蚕桑互助组姐妹达50人,每年可人均增收12000元。生猪产业互助组有组员50余人,年出栏商品猪三万余头,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上。
烤烟互助组、蔬菜互助组、巾帼健身互助组……“土家姐妹”互助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今,黔江30个街道、镇、乡和218个村(居)委,组建了“土家姐妹”互助组991个,参加互助组的留守妇女4500人,占全区留守妇女总数的15.7%。
留守妇女无所事事的困局已经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