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峥嵘有涯,有为者行者无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言,“知所從来,方明所去”,毛主席曾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私以为“从头越”应是觅得一处起点,于此重新出发。我辈有为青年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重温这波澜壮阔的共产党奋斗史诗,便是手握明烛守本心,眼观四海看风云,延续先辈步伐,奔涌青春后浪。
  百年前,一艘红船在南湖上游弋,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们用纸和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构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蓝图。在那个事皆可为的年代,他们将书生意气和爱国的热血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汇入民族历史的苍穹。自此,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豪情,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坚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让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穿越时空,浸润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那艘红船从南湖出发,一路穿过井冈山顶、越过遵义城头、跨越延安高原……一行行足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行舟图。百年救国路上,进步的有为青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我们读《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我们学习雷锋、焦裕禄、钱学森……先辈的豪情、坚毅、奉献随时代的红船一路播扬,给予了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今日复兴路上,有为青年如你我,响应了时代召唤,聚焦“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聚焦“六新”,突破“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彼时长河落照,满目疮痍,华夏大地留下了铁骑肆虐的斑驳印痕;彼时的无知国人碌碌无为,漠然如欲颓的残阳。但是“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的斗士们在街头冲破枪弹的奔走,拨云欲见日的“呐喊”,成了唤醒国人精神的一剂良药。然而,血肉之躯填得住炮火,却无法填满灵魂的空洞。于是,陈独秀站出来,李大钊站出来,毛泽东站出来了,他们从根子上把国人的精神气提领于混沌泥沼间,那群有为的青年,开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一百年峥嵘有涯,有为者行者无疆。亲爱的有为青年们,我们应有“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有“十年饮冰,赤诚肝胆”的热血之志。有为的时代先辈们自觉担当起了历史使命,身处大有可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弘其情,扬其志。“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里的蓬勃朝气,当属你我!须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为青年!

■名师点评


  1.标题精练,提纲挈领。一个优秀的作文标题是一篇好作文的前提。本文的标题工整而典雅,将全文的主题做了高度概括,结合材料揭示了时代“有为”与青年“可为”的关系,通过有效的内在联系将材料和素材结合起来,让读者一览即可得知主题。
  2.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时代可为”与“青年有为”有内在逻辑关系,文章采用分论点的结构方式,首先借助情境紧扣任务,从重温党史的角度来引出时代与青年的奋斗,接着对共产党的发展做了简明概括,再次点出有为青年对时代的贡献,最后再总结时代青年身处可为的时代要勇于担当,思路非常清晰。
  3.文采翩然,富有张力。本文语言表达上相当出色,像“觅得一处起点,于此重新出发”、“手握明烛守本心,眼观四海看风云”“一行行足印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行舟图”“血肉之躯填得住炮火,却无法填满灵魂的空洞”“从根子上把国人的精神气提领于混沌泥沼间”等,将材料和素材结合了起来,有效增强了文章的张力。
  (点评人:黄雅丽)
其他文献
没有大地,草木无处扎根,屋宇无处立身,世界无以存在,人类无以存活。  姹紫嫣红的社会,或光怪陆离的尘世,昌盛也好,衰败也罢,圣洁也好,恶俗也罢,究其实质,无一不是地表的附着物。比起大地的恒久、博大和厚实来,地表上的哭哭笑笑,都宛若流星划过,飞絮飘逝。  大地是宽厚的,仁慈的,也是内敛的,谦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只有承受,不曾抱怨。肤浅的人稍有业绩,就头昏脑胀地自我膨胀,五颜六色地自我粉饰,夸
期刊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共八套试卷九道作文题目(北京卷作文为二选一),可谓百花齐放,蔚为壮观。各题目均追求超强的价值引导性,又各有千秋。如全国甲卷细数红色节日、歌曲、英雄榜样,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引导考生思考“可为与有为”,北京卷罗列出不同人在同一时代中的不同态度,但要求考生“论生逢其时”,可谓开门见山大气磅礴;又如全国乙卷以射箭为喻谈理想追求,新高考Ⅰ卷以“体育之效”论强弱转换,新高考Ⅱ卷以描红为喻谈
期刊
书一人生,法一世界,横竖撇捺的弧线中充满了生命的伟力;意至笔随的草书行云流水,充满了生命的激情;一丝不苟的楷书堂堂正正,显露做人的骨气;藏首掖尾的隶书端庄持重,体现人生的含蓄;质朴意拙的篆书古朴典雅,彰显人性的淳朴与真意。练笔实练心,其事虽小,却关乎道,今以“人”字为例,让我们共悟那撇捺间蕴含的哲理与伟力。  “逆锋起笔,藏而不漏”蕴涵着 “忍”的睿智与境界。  逆锋为藏锋。锋芒早露易成昙花一现,
期刊
传言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人”之一字便只有简单的一撇一捺。然而,“写人”容易,“做人”却蕴含了一生一世之真理。奋斗,便是支撑“人”之精神气脉的主线。人之一生,须沉潜方能飞跃,要厚积才可薄发。恰如写“人”之一字,年轻时需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年时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最后方可迎来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之日。  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间线拉长,青年学子便如新苗破土,恰是逆锋起笔的年华,往往藏不住锋
期刊
毛泽东曾说过:“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告诉我们,弱者如果勤自锻炼,艰苦奋斗,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者。  就拿中国自身的成长史来看,古老悠久的中国经历过王朝盛世的繁荣,也遭遇过八国联军的重创。自那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中国变得所到之处皆是创伤,甚至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那时候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弱势国。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奋
期刊
从古至今,人们都信仰“有志者,事竟成”一说。凡胸有大志者,不在少矣,然而能成事者却不过凤毛麟角,究其根本,不成事者或手中无利弓以中靶,或有弓不会使。少年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天地大矣,前途辽矣,吾辈青年定当修身、矫思、立义以赴中国未来无限之光。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世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个人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
期刊
华夏少年意气扬,理想在前,谁能挡?只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把高屋建瓴的理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需要的是行动的加持。作为当代青年,当以修身为本,思想加以引之,以义为其目标。  修身为本,提升内在,始出发。人若没有修养,在世上就如水上浮萍一般,无根无源,谈何理想?被世人称为“伟人”的列宁,在遇到端水上楼的女工时,选择请女工先上楼,不因自己地位高贵而无礼,是其修养的外现
期刊
在我看来,成功等于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要确立自我价值之所在。  对于人生而言,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能做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定位,才不至于迷失人生的航向。比如唐僧,他在自我介绍时总是这样说:“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很明显,他既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才能九死而仍未悔。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心
期刊
五千年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三千年文明史见证了文化之路。在中华文化中,书法是必然无法避开的高峰。书法之道乃是天道,融入的是阴阳应和、相辅相成的自然之道,书法之义在于人文,承载和传递了千年以来文明演进历程的密码。天道与人文的思想在毛笔描红“人”字中展现无遗,人生必然无法处处顺遂,所以我们要学会“藏而不露”,处世待人的人际之道,要诀在于“不偏不倚”,行为中正,人生漫漫,须学会耐心等待,谋而后动,才可以“缓
期刊
公元805年,永贞革命失败,辘辘南去车轮带走了昂扬的理想,时代的强音转眼变得微弱喑哑。一  梦得兄:  见字如晤。  愚弟今已至永州,其間惶惶无所栖身,只得暂时寄身于庙宇。想当初你我同科登第,琼林宴中意气风发,畅想“致君尧舜上”,吾兄赞我为“矫世厉俗”之强者。尔后王叔文革新时追随其后,意气扬扬。谁能料人命不能违天,才高不如势强,“欲为圣明除弊事”今成空谈。  永州荒僻之地,愚弟无所事事,乏味的官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