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是一个道家哲学的超级发烧友,尤其对于庄学,亦更是推崇至极。但他总是对《庄子》佚失的篇目深感惋惜。
一天,他在路上悠闲地散步,看着车来人往,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远远地看见有一处地摊,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卖古玩的地摊,摆放有青铜塑的龙、罗盘、念珠、铜镜以及几本破烂的书。他对于玩物似乎少了些兴趣,只是翻了翻那些不起眼的书,无非就是一些像《金刚经》《心经》之类的佛教著作罢了。只是有一本书,更准确地说是竹简,他打开时就在竹简上看见两个字:××。这两个字很奇怪,而竹简中的字更怪:有中国字的神韵,却又不同于汉字的书写,它不是方形的,而是六角形的,有些甚至是由若干个同心圆所构成的;它有点类似于甲骨文,却又没有象形的味道。亦当即决定买下这竹简,打算带回家继续研究。而卖者说:“没有人能读懂这本书。”
只是他那博学的祖父说这本书的前几部分看起来有些熟悉,特别是谋篇布局。亦隐约感觉到,这个竹简里似乎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任他如何端详,也无法看懂这文字。于是,这竹简就被搁在角落里了。
几个月后,亦和朋友去了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在那里亦突然看到了一本书,不,是一套书,一套卷帙浩繁的书——《四库全书》。他取下第一卷,在前言中了解到《四库全书》的编者为将数量庞大的各类文化典籍编得更有条理,就将资料分为四个部分:经、史、子、集。联想到那本怪书,他决定在书名上来做一番推断:××的第一个字笔画较多,大概为上下结构;第二个字笔画较少,几乎是两三笔带过,从而可以得出该书应归于“子”部。亦的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庄子。想到这里,他马上放下书,一路狂奔回家。
竹简依然在那儿,上面没有灰尘。
他拿出竹简,对照《庄子》结果发现每大段文字的字数基本吻合,这就可以大大增强这竹简就是《庄子》的可能性了。他忽然想到,自己可以就着通行的《庄子》版本,字字对译,将这本天书译出来。
兴奋。
一开始,翻译工作相当轻松,字字对译嘛,太简单!可是后来他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在《逍遥游》里,“鲲”字的字形在××里几乎没有相同的字,第一个“鲲”像“鲦”,第二个“鲲”像“鮸”,第三个“鲲”像“鲧”,第四个“鲲”像“稣”,第五个……而“道”第一次出现时为一滴浓墨滴成的点,第二次则是一个圈,第三次是一个点加一个圈……“莫若以明”一句中的“明”在天书中是太阳辐射光芒状,这又与汉字的“明”的左右结构不相符。最奇怪的是,在庄周梦蝶后面,有一段多出来的文字,翻译难度极大,因为它的字形又与所有已译出的字不一样,如果勉强加上主观理解来译的话,大概是“庄……蝶之变……庄子实……蝶也。以庄子之梦……其为蝶也活于……”在第一个省略号间有一个字,而其他省略号间甚至连有多少个字都无法辨清了,看似两个,又像三个,四个也说得通。亦在这种情况下,想到用甲骨文来疏通这一段,并且找出甲骨文与这字之間的或形似或神似的联系。
最后,大概可以把它译成:“庄周……蝶之变……庄子实非梦蝶也,庄子本为蝶……”亦在写下这段文字后,松了口气,却发现接下来的译文更像谶语,在“浑沌”死了后又复生,在颜渊对孔子说坐忘时身体时隐时现,最后的几大段是《庄子》中所没有的,大概就是《庄子》佚失的内容。
亦越译越恐惧,这时期他快崩溃了。译到后面,他就知道真相了,道的真相,庄子的真相。但这是他无法面对的,即使是瞥见也足以令人不寒而栗。所以《庄子》未见于世人的篇章是无法见人的,人一旦看见它,也就看见了魔鬼与灵魂。
亦成了名副其实的鬼魅。而那本书,连同他的译作,深埋在我家的院子中。我知道,它见不得光,任何人在见到它的第一眼就会变成鬼魂,如同见到美杜莎就会变成石头一样。所以我在运输它的过程中,一直用布蒙着眼,却仍感到它有时像巨石一样重,有时又像纸片一样轻。
【点评】
哲学是真相之学。作者很喜欢哲学,以为哲学能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些。有一天,他却跑来告诉我,结果发现自己不但没有明白,反而陷入更深的迷惘。小说想表达的恐怕就是这种由迷惘带来的生命焦虑。
(指导教师 周甲津)
一天,他在路上悠闲地散步,看着车来人往,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远远地看见有一处地摊,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卖古玩的地摊,摆放有青铜塑的龙、罗盘、念珠、铜镜以及几本破烂的书。他对于玩物似乎少了些兴趣,只是翻了翻那些不起眼的书,无非就是一些像《金刚经》《心经》之类的佛教著作罢了。只是有一本书,更准确地说是竹简,他打开时就在竹简上看见两个字:××。这两个字很奇怪,而竹简中的字更怪:有中国字的神韵,却又不同于汉字的书写,它不是方形的,而是六角形的,有些甚至是由若干个同心圆所构成的;它有点类似于甲骨文,却又没有象形的味道。亦当即决定买下这竹简,打算带回家继续研究。而卖者说:“没有人能读懂这本书。”
只是他那博学的祖父说这本书的前几部分看起来有些熟悉,特别是谋篇布局。亦隐约感觉到,这个竹简里似乎存在着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任他如何端详,也无法看懂这文字。于是,这竹简就被搁在角落里了。
几个月后,亦和朋友去了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在那里亦突然看到了一本书,不,是一套书,一套卷帙浩繁的书——《四库全书》。他取下第一卷,在前言中了解到《四库全书》的编者为将数量庞大的各类文化典籍编得更有条理,就将资料分为四个部分:经、史、子、集。联想到那本怪书,他决定在书名上来做一番推断:××的第一个字笔画较多,大概为上下结构;第二个字笔画较少,几乎是两三笔带过,从而可以得出该书应归于“子”部。亦的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庄子。想到这里,他马上放下书,一路狂奔回家。
竹简依然在那儿,上面没有灰尘。
他拿出竹简,对照《庄子》结果发现每大段文字的字数基本吻合,这就可以大大增强这竹简就是《庄子》的可能性了。他忽然想到,自己可以就着通行的《庄子》版本,字字对译,将这本天书译出来。
兴奋。
一开始,翻译工作相当轻松,字字对译嘛,太简单!可是后来他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在《逍遥游》里,“鲲”字的字形在××里几乎没有相同的字,第一个“鲲”像“鲦”,第二个“鲲”像“鮸”,第三个“鲲”像“鲧”,第四个“鲲”像“稣”,第五个……而“道”第一次出现时为一滴浓墨滴成的点,第二次则是一个圈,第三次是一个点加一个圈……“莫若以明”一句中的“明”在天书中是太阳辐射光芒状,这又与汉字的“明”的左右结构不相符。最奇怪的是,在庄周梦蝶后面,有一段多出来的文字,翻译难度极大,因为它的字形又与所有已译出的字不一样,如果勉强加上主观理解来译的话,大概是“庄……蝶之变……庄子实……蝶也。以庄子之梦……其为蝶也活于……”在第一个省略号间有一个字,而其他省略号间甚至连有多少个字都无法辨清了,看似两个,又像三个,四个也说得通。亦在这种情况下,想到用甲骨文来疏通这一段,并且找出甲骨文与这字之間的或形似或神似的联系。
最后,大概可以把它译成:“庄周……蝶之变……庄子实非梦蝶也,庄子本为蝶……”亦在写下这段文字后,松了口气,却发现接下来的译文更像谶语,在“浑沌”死了后又复生,在颜渊对孔子说坐忘时身体时隐时现,最后的几大段是《庄子》中所没有的,大概就是《庄子》佚失的内容。
亦越译越恐惧,这时期他快崩溃了。译到后面,他就知道真相了,道的真相,庄子的真相。但这是他无法面对的,即使是瞥见也足以令人不寒而栗。所以《庄子》未见于世人的篇章是无法见人的,人一旦看见它,也就看见了魔鬼与灵魂。
亦成了名副其实的鬼魅。而那本书,连同他的译作,深埋在我家的院子中。我知道,它见不得光,任何人在见到它的第一眼就会变成鬼魂,如同见到美杜莎就会变成石头一样。所以我在运输它的过程中,一直用布蒙着眼,却仍感到它有时像巨石一样重,有时又像纸片一样轻。
【点评】
哲学是真相之学。作者很喜欢哲学,以为哲学能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些。有一天,他却跑来告诉我,结果发现自己不但没有明白,反而陷入更深的迷惘。小说想表达的恐怕就是这种由迷惘带来的生命焦虑。
(指导教师 周甲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