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敦煌艺术的再生,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寻敦煌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关照当代广大民众精神审美需求的转向以及在文化经济强国的世界浪潮中为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提供理论的指导。作为敦煌艺术再生的典范,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为我们如何在当代实现文化艺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艺术再生;《丝路花雨》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32-02
作为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地,敦煌境内有诸多无与伦比、灿耀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宝。莫高窟便是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保存有2000余身塑像,4.5万多平方米壁画,另外,还有风格各异的建筑、包罗万象的文书、精美绝伦的织绣和绢画等。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作为佛教艺术的圣地和人类文明的殿堂,有“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等美誉。
一、《丝路花雨》成为艺术再生的成功范例
自1900年藏经洞被偶然发现以来,伴随着一段屈辱、伤痛的劫掠史,敦煌壁画、文书、绢画、彩塑等逐渐走出尘封千余年的洞窟,走进当代人的视野,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关注,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学也应运而生。迄今为止,敦煌学已在艺术学、考古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重大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就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来说,学术研究是基础性的,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寻敦煌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关照当代广大民众精神审美需求的转向以及在文化经济强国的世界浪潮中,如何发展、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就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分析,以求为敦煌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传播理念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丝路花雨》是甘肃省歌舞剧院于1979年编排的一部以敦煌文化艺术为主色调的品牌舞剧。首演以来,经久不衰,30多年来在国内外共演出1800多场,受众达400多万,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2004年10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2007年,荣获中国国家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王建疆先生通过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认为,《丝路花雨》是敦煌艺术再生的“典范”。
所谓艺术的再生是指“源自经典艺术品作为灵感之源启发新的艺术生成或派生出新的艺术品种,产生新的艺术流派,或使这种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价值增值”,①敦煌艺术的再生就是“通过敦煌艺术和文化题材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丝路花雨》就是在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敦煌文化元素的有机组合、整体升华,实现了静态艺术的动态复活,宗教艺术的世俗普及,是敦煌原生艺术的再生,使得原生艺术也获得了新生。
二、《丝路花雨》成为艺术再生成功范例的原因
(一) 舞蹈方面
剧中主人公英娘的舞蹈动作就是从100多幅敦煌壁画千姿百态的造型中加工、升华,结合我国古典舞素材精心设计出来的。反弹琵琶造型就是取自112窟南壁伎乐菩萨,经过编导者节奏化、舞蹈化而形成的主要独舞。《霓裳羽衣舞》就是在148窟、156窟启发中再生出来的。第一场中的“百戏杂耍”场景则源自于莫高窟361窟和159窟北壁《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画面。其他如“伎乐天”、“荷花童子舞”、“长绸舞”等都是从壁画的造型演化、发展而来。《丝路花雨》在舞蹈方面的创作并不是机械地复原,而是在深入壁画内涵的前提下,灵活、巧妙地进行敦煌壁画舞蹈元素的嫁接、组合、提升,最终形成源于壁画而超越壁画、师古而不拟古、忠实原作而推陈出新的审美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文化艺术的再生不仅产生出《丝路花雨》这样的精品舞台艺术,而且也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舞蹈美学价值的中华古典舞蹈优秀品种——敦煌舞。具有现代审美气息的“S”(俗称三道弯)造型是敦煌舞的标志造型,而舞剧《丝路花雨》也通过复活敦煌壁画,创造以敦煌文化为核心、自成体系的舞蹈语汇而誉满全球。
(二)故事情节方面
主人公神笔张就是敦煌千万劳苦画工的真实写照,神笔张的女儿英娘也是根据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艺伎程佛儿的艺术再造,父女二人的命运遭遇则取材于藏经洞中保存的一张典契《乙末年塑匠赵僧子典儿契》(P.3964)。“波斯商人伊努斯遇强盗”的情节以420窟、45窟“胡商遇盗”为雏形。最后一幕“二十七国交易会”是敦煌文献中记载的隋炀帝西巡的真实事件,惩恶扬善的大使有敦煌县令仓慈的影子,也有敦煌节度使裴矩的影子。诸如此类,多不胜举。
(三)音乐方面
《丝路花雨》的音乐是剧组编导们通过对中国古典乐谱《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浔阳琵琶》、《夕阳箫鼓》、《月儿高》等和日本现存的唐代雅乐录音的研究以及席臻冠对敦煌文献中的古乐谱破译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此外,《丝路花雨》在服装艺术、化妆造型、舞美道具、幕布背景等方面对敦煌壁画、敦煌地域文化的复原和再现也是很明显的。
三、《丝路花雨》艺术再生的当代启示
(一)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艺术再生伴随着价值增值,这种价值的增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再生的舞台艺术产品不断在文化市场上走俏,供小于求的经济规律势必会导致其票房的增加;第二,观众通过对再生艺术产品的享受与接纳,必然会引发对原生艺术的关注,这就会刺激当地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复苏与兴盛,从而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丝路花雨》就是这样,不仅为国内外的观众提供了一场艺术的盛宴,而且也为人们了解敦煌、解读敦煌打开了一扇审美之门。
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再生的敦煌艺术产品以其新鲜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宠,受到大众的青睐。 不言而喻,再生的艺术品所具有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潜力是原生文化艺术不能望其项背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音乐剧《敦煌古乐》,京剧《丝路花雨》,大型民族交响乐《音画敦煌》等一批再生的敦煌艺术的走俏文化市场就是不争的事实。
(二)对当前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省都立足本地文化生态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大省建设活动。纵观各省的具体实践情况,几乎没有走出地方文化保护、传播的传统道路,有的地方甚至讲求短期效应,不仅没有实现文化强省的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脆弱的文化生态。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文化建设理论指导。
显然,敦煌艺术再生理论的提出,对于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
首先,它打破了为保护而建设的传统模式,将保护与传承、创意与弘扬、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文化大省,首先要研发独创的理论。结合文化大省建设实际,重点关注文化创意理论、艺术再生理论、再生艺术增值理论、冠名保护理论、派生艺术授权理论、文化符号理论、文化元素嫁接创新理论的研究。敦煌艺术再生理论无疑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视野。
其次,敦煌艺术再生与价值增值理论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会促成敦煌传统宗教文化与世界文化相对话、相适应的发展体系,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的需要。不争的事实,甘肃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产业大省。因此,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足文化、创意文化、再生文化。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借鉴《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的成功先例,再生理论的同时再生艺术产品、艺术流派。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艺术与文化共同传承。“敦煌艺术从原生到再生,不仅仅是个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源与流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意义生成和审美价值增值过程。”②这种“文化意义的生成和审美价值的增值”会刺激新一轮的经济繁荣,成为甘肃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亮点。如随着《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成为世界品牌,已有数以百计的企、事业单位和商标以“敦煌”和“飞天”冠名,借助敦煌再生艺术的品牌效应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龙头。
再次,敦煌艺术再生不仅仅是再生敦煌文化艺术的特有理论,同样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因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各地文化的共同繁荣。多样的文化,再生多样的艺术品种,只有把地方传统文化从传统中再生出来,使其物尽其用,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才能共同推动甘肃文化大省的建设,为甘肃构建华夏文明圈的宏伟目标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敦煌艺术;艺术再生;《丝路花雨》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32-02
作为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地,敦煌境内有诸多无与伦比、灿耀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宝。莫高窟便是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保存有2000余身塑像,4.5万多平方米壁画,另外,还有风格各异的建筑、包罗万象的文书、精美绝伦的织绣和绢画等。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作为佛教艺术的圣地和人类文明的殿堂,有“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等美誉。
一、《丝路花雨》成为艺术再生的成功范例
自1900年藏经洞被偶然发现以来,伴随着一段屈辱、伤痛的劫掠史,敦煌壁画、文书、绢画、彩塑等逐渐走出尘封千余年的洞窟,走进当代人的视野,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关注,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学也应运而生。迄今为止,敦煌学已在艺术学、考古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重大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就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来说,学术研究是基础性的,是必要的,但也是有限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寻敦煌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关照当代广大民众精神审美需求的转向以及在文化经济强国的世界浪潮中,如何发展、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就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分析,以求为敦煌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传播理念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丝路花雨》是甘肃省歌舞剧院于1979年编排的一部以敦煌文化艺术为主色调的品牌舞剧。首演以来,经久不衰,30多年来在国内外共演出1800多场,受众达400多万,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2004年10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2007年,荣获中国国家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王建疆先生通过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认为,《丝路花雨》是敦煌艺术再生的“典范”。
所谓艺术的再生是指“源自经典艺术品作为灵感之源启发新的艺术生成或派生出新的艺术品种,产生新的艺术流派,或使这种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价值增值”,①敦煌艺术的再生就是“通过敦煌艺术和文化题材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丝路花雨》就是在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敦煌文化元素的有机组合、整体升华,实现了静态艺术的动态复活,宗教艺术的世俗普及,是敦煌原生艺术的再生,使得原生艺术也获得了新生。
二、《丝路花雨》成为艺术再生成功范例的原因
(一) 舞蹈方面
剧中主人公英娘的舞蹈动作就是从100多幅敦煌壁画千姿百态的造型中加工、升华,结合我国古典舞素材精心设计出来的。反弹琵琶造型就是取自112窟南壁伎乐菩萨,经过编导者节奏化、舞蹈化而形成的主要独舞。《霓裳羽衣舞》就是在148窟、156窟启发中再生出来的。第一场中的“百戏杂耍”场景则源自于莫高窟361窟和159窟北壁《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画面。其他如“伎乐天”、“荷花童子舞”、“长绸舞”等都是从壁画的造型演化、发展而来。《丝路花雨》在舞蹈方面的创作并不是机械地复原,而是在深入壁画内涵的前提下,灵活、巧妙地进行敦煌壁画舞蹈元素的嫁接、组合、提升,最终形成源于壁画而超越壁画、师古而不拟古、忠实原作而推陈出新的审美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文化艺术的再生不仅产生出《丝路花雨》这样的精品舞台艺术,而且也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舞蹈美学价值的中华古典舞蹈优秀品种——敦煌舞。具有现代审美气息的“S”(俗称三道弯)造型是敦煌舞的标志造型,而舞剧《丝路花雨》也通过复活敦煌壁画,创造以敦煌文化为核心、自成体系的舞蹈语汇而誉满全球。
(二)故事情节方面
主人公神笔张就是敦煌千万劳苦画工的真实写照,神笔张的女儿英娘也是根据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艺伎程佛儿的艺术再造,父女二人的命运遭遇则取材于藏经洞中保存的一张典契《乙末年塑匠赵僧子典儿契》(P.3964)。“波斯商人伊努斯遇强盗”的情节以420窟、45窟“胡商遇盗”为雏形。最后一幕“二十七国交易会”是敦煌文献中记载的隋炀帝西巡的真实事件,惩恶扬善的大使有敦煌县令仓慈的影子,也有敦煌节度使裴矩的影子。诸如此类,多不胜举。
(三)音乐方面
《丝路花雨》的音乐是剧组编导们通过对中国古典乐谱《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浔阳琵琶》、《夕阳箫鼓》、《月儿高》等和日本现存的唐代雅乐录音的研究以及席臻冠对敦煌文献中的古乐谱破译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此外,《丝路花雨》在服装艺术、化妆造型、舞美道具、幕布背景等方面对敦煌壁画、敦煌地域文化的复原和再现也是很明显的。
三、《丝路花雨》艺术再生的当代启示
(一)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艺术再生伴随着价值增值,这种价值的增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再生的舞台艺术产品不断在文化市场上走俏,供小于求的经济规律势必会导致其票房的增加;第二,观众通过对再生艺术产品的享受与接纳,必然会引发对原生艺术的关注,这就会刺激当地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复苏与兴盛,从而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丝路花雨》就是这样,不仅为国内外的观众提供了一场艺术的盛宴,而且也为人们了解敦煌、解读敦煌打开了一扇审美之门。
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再生的敦煌艺术产品以其新鲜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宠,受到大众的青睐。 不言而喻,再生的艺术品所具有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潜力是原生文化艺术不能望其项背的。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音乐剧《敦煌古乐》,京剧《丝路花雨》,大型民族交响乐《音画敦煌》等一批再生的敦煌艺术的走俏文化市场就是不争的事实。
(二)对当前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省都立足本地文化生态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大省建设活动。纵观各省的具体实践情况,几乎没有走出地方文化保护、传播的传统道路,有的地方甚至讲求短期效应,不仅没有实现文化强省的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脆弱的文化生态。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文化建设理论指导。
显然,敦煌艺术再生理论的提出,对于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
首先,它打破了为保护而建设的传统模式,将保护与传承、创意与弘扬、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文化大省,首先要研发独创的理论。结合文化大省建设实际,重点关注文化创意理论、艺术再生理论、再生艺术增值理论、冠名保护理论、派生艺术授权理论、文化符号理论、文化元素嫁接创新理论的研究。敦煌艺术再生理论无疑为甘肃建设文化大省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视野。
其次,敦煌艺术再生与价值增值理论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会促成敦煌传统宗教文化与世界文化相对话、相适应的发展体系,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的需要。不争的事实,甘肃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产业大省。因此,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足文化、创意文化、再生文化。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借鉴《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的成功先例,再生理论的同时再生艺术产品、艺术流派。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艺术与文化共同传承。“敦煌艺术从原生到再生,不仅仅是个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源与流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意义生成和审美价值增值过程。”②这种“文化意义的生成和审美价值的增值”会刺激新一轮的经济繁荣,成为甘肃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亮点。如随着《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成为世界品牌,已有数以百计的企、事业单位和商标以“敦煌”和“飞天”冠名,借助敦煌再生艺术的品牌效应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龙头。
再次,敦煌艺术再生不仅仅是再生敦煌文化艺术的特有理论,同样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因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各地文化的共同繁荣。多样的文化,再生多样的艺术品种,只有把地方传统文化从传统中再生出来,使其物尽其用,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才能共同推动甘肃文化大省的建设,为甘肃构建华夏文明圈的宏伟目标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