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3日,笔者来到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华丰村8424西瓜种植基地,只见瓜棚外的田间小道上停着数辆运瓜的货车,一筐筐西瓜摆放在地头正在称重准备装车,浙江瓜农苏先才正忙着跟客商结账,1.5元/斤的批发价,让满脸是汗的老苏难掩心中的喜悦。
“老苏,你的瓜怎么能卖出这样的高价?”
“你们先尝尝这瓜,尝过就知道了”,老苏顺势拿起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瓜,让笔者品尝。
离老苏的瓜棚不远的高流镇瓜农徐明昌见笔者夸老苏的瓜甜,也送过来一个瓜,颇不服气地说,尝尝我的瓜,和老苏的比一比,看谁的好吃。
只见这瓜皮薄少籽、瓤红多汁、口感甜脆,两个人的瓜真是不相上下。
看到众人皆夸这瓜品质好,老苏也打开了话匣子。
50多岁的老苏,来自浙江台州三门县,种瓜已有30多个年头,早年曾在浙江、上海一带种瓜,然而不断上涨的土地租金,成了老苏职业生涯的一道坎,机缘巧合,2007年6月,经给他打工的新沂农民介绍,他来到高流镇考察。看到这里地多肥沃,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搞得又好,非常适合种植大棚西瓜,高流镇政府每亩800元的土地补贴更是让老苏坚定了信心,当年底,就在高流镇租地30亩种起了绿丰8424设施大棚西瓜。
在大棚里种西瓜,对于祖祖辈辈种露天瓜的村民算是开了眼了,他们替老苏合计,一亩地光大棚建设费用和土地租金就达4000多元,他老苏不亏才怪!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目瞪口呆,纷纷称奇:大棚里的西瓜可从5月一直摘到10月,每亩产量6000多公斤,扣除各种成本,一年下来,老苏30亩地起码赚了20多万元。
同样辛苦种瓜,大棚种植绿丰8424,亩均效益近万元,是露天种瓜的10倍。这西瓜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本地瓜农纷纷转而求教于老苏。
为了扩大8424西瓜的种植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打造西瓜产业的大市场,老苏对前来求教的瓜农甚是欢迎,并将其种瓜的“小机密”和盘托出。
原来,同样的一根瓜藤,本地瓜只能摘一茬,而浙江瓜一藤却能摘5-6茬。然而两地瓜农在种瓜前后的备耕、选种及茬口、密度上并无二致,诀窍就在6月初头茬西瓜采摘后,浙江瓜农就开始挥剪整枝;未过一周,老瓜藤重现生机,进而二次开花结果;再过20多天,又一茬西瓜成熟上市。而在其他西瓜种植基地纷纷败藤之际,他们的第三茬西瓜再一次悄悄进入市场。这还不算,8月下旬采摘下第三茬西瓜不久,瓜棚里很快又藤青叶绿。老苏告诉笔者:“后两茬瓜的亩产量还将有四五千斤,保守估计效益也会在每亩3000元以上。”
浙江瓜农神奇的种瓜术,让高流本地瓜农心悦诚服,纷纷整理土地跟随老苏改种大棚西瓜。老苏一时也成了大忙人,当起了瓜农们的技术指导员,从翻地、挖沟、搭棚、铺地膜,到育苗、移栽,再到疏枝、配花,老苏都一一指点,在病虫害的防治,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方面更是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
提起老苏,瓜农老王充满了感激。去年,老王的西瓜出现了白粉病,急匆匆找到老苏求救,然而按照老苏的法子喷洒农药后,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是叶子接二连三地发黄凋落,老苏得知迅速赶到老王的瓜棚,才发现农药失效,原来整个瓜棚因排水不利西瓜都浸在水里,农药遇水则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让老王避免了2万元的损失。
2008年国庆节,高流8424西瓜在其他西瓜下市时机悄然以高价上市,这让第一年种植大棚西瓜的本地瓜农赚了个盆满钵满,瓜农们都对这个操着吴侬软语的干瘦老汉竖起了大拇指。华丰村民鲍农业按照老苏的路子5年赚了40多万元,今年他总共承包了30亩,第一茬西瓜卖完已经收回了成本,以后的几茬就净是纯利润了。
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几年的种植,当地瓜农不仅熟练掌握了技术,还摸索出自己的种植方法,竟然也敢于挑战师傅,与老苏来了个西瓜pk。
离老苏的瓜棚不远,当地瓜农徐明昌正忙着将采摘下来的西瓜装车,只见他的西瓜个头个顶个的大,比老苏的西瓜要大上一圈。徐明昌告诉笔者,这还不算大的,他前几天摘得最大的西瓜有30斤重呢。
问起他的西瓜种植方法,他告诉笔者,技术还是遵循老苏的路子,只是在用肥上有所不同,他施肥略多于老苏,这也是他种瓜多年摸索出的一点经验,产量上能比老苏多出10%。
然而老苏也不示弱,看到当地瓜农种瓜水平日益提高,老苏决定尝试引进新品种,今年他引进了8424西瓜新品种1713已经上市,老苏告诉笔者,这个品种在含糖量上比原来的绿丰低一点,但是仍然达到了12,口感差不了多少,产量却能高出20%。
正是在南北瓜农的互不服输,互相较量中,高流镇的西瓜产业日益红火,“仙润”牌8424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目前高流镇绿丰8424西瓜已有6000亩,同时也带动周边镇和邳州市、东海县发展绿丰8424西瓜1.5万亩。农民流转土地每亩的费用也由过去的700元左右,到现在的1200元,300多名农民在瓜田打工,每天也有50元的收入。
目前,新沂三门瓜农的擂台赛还在继续,老苏告诉笔者,新沂土地租金比江浙一带便宜很多,农忙时节人工也要比江浙一带便宜一半,也有农业开发资金的扶持,他决定扎根新沂。新沂的瓜农说,种瓜的技术基本掌握,他们要结合本地实际,把以前的经验和三门瓜农的技术结合起来,自己的瓜一定会超过浙江三门的瓜农。
“老苏,你的瓜怎么能卖出这样的高价?”
“你们先尝尝这瓜,尝过就知道了”,老苏顺势拿起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瓜,让笔者品尝。
离老苏的瓜棚不远的高流镇瓜农徐明昌见笔者夸老苏的瓜甜,也送过来一个瓜,颇不服气地说,尝尝我的瓜,和老苏的比一比,看谁的好吃。
只见这瓜皮薄少籽、瓤红多汁、口感甜脆,两个人的瓜真是不相上下。
看到众人皆夸这瓜品质好,老苏也打开了话匣子。
50多岁的老苏,来自浙江台州三门县,种瓜已有30多个年头,早年曾在浙江、上海一带种瓜,然而不断上涨的土地租金,成了老苏职业生涯的一道坎,机缘巧合,2007年6月,经给他打工的新沂农民介绍,他来到高流镇考察。看到这里地多肥沃,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搞得又好,非常适合种植大棚西瓜,高流镇政府每亩800元的土地补贴更是让老苏坚定了信心,当年底,就在高流镇租地30亩种起了绿丰8424设施大棚西瓜。
在大棚里种西瓜,对于祖祖辈辈种露天瓜的村民算是开了眼了,他们替老苏合计,一亩地光大棚建设费用和土地租金就达4000多元,他老苏不亏才怪!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目瞪口呆,纷纷称奇:大棚里的西瓜可从5月一直摘到10月,每亩产量6000多公斤,扣除各种成本,一年下来,老苏30亩地起码赚了20多万元。
同样辛苦种瓜,大棚种植绿丰8424,亩均效益近万元,是露天种瓜的10倍。这西瓜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本地瓜农纷纷转而求教于老苏。
为了扩大8424西瓜的种植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打造西瓜产业的大市场,老苏对前来求教的瓜农甚是欢迎,并将其种瓜的“小机密”和盘托出。
原来,同样的一根瓜藤,本地瓜只能摘一茬,而浙江瓜一藤却能摘5-6茬。然而两地瓜农在种瓜前后的备耕、选种及茬口、密度上并无二致,诀窍就在6月初头茬西瓜采摘后,浙江瓜农就开始挥剪整枝;未过一周,老瓜藤重现生机,进而二次开花结果;再过20多天,又一茬西瓜成熟上市。而在其他西瓜种植基地纷纷败藤之际,他们的第三茬西瓜再一次悄悄进入市场。这还不算,8月下旬采摘下第三茬西瓜不久,瓜棚里很快又藤青叶绿。老苏告诉笔者:“后两茬瓜的亩产量还将有四五千斤,保守估计效益也会在每亩3000元以上。”
浙江瓜农神奇的种瓜术,让高流本地瓜农心悦诚服,纷纷整理土地跟随老苏改种大棚西瓜。老苏一时也成了大忙人,当起了瓜农们的技术指导员,从翻地、挖沟、搭棚、铺地膜,到育苗、移栽,再到疏枝、配花,老苏都一一指点,在病虫害的防治,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方面更是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
提起老苏,瓜农老王充满了感激。去年,老王的西瓜出现了白粉病,急匆匆找到老苏求救,然而按照老苏的法子喷洒农药后,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是叶子接二连三地发黄凋落,老苏得知迅速赶到老王的瓜棚,才发现农药失效,原来整个瓜棚因排水不利西瓜都浸在水里,农药遇水则效果大打折扣,正是这个问题的解决,让老王避免了2万元的损失。
2008年国庆节,高流8424西瓜在其他西瓜下市时机悄然以高价上市,这让第一年种植大棚西瓜的本地瓜农赚了个盆满钵满,瓜农们都对这个操着吴侬软语的干瘦老汉竖起了大拇指。华丰村民鲍农业按照老苏的路子5年赚了40多万元,今年他总共承包了30亩,第一茬西瓜卖完已经收回了成本,以后的几茬就净是纯利润了。
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几年的种植,当地瓜农不仅熟练掌握了技术,还摸索出自己的种植方法,竟然也敢于挑战师傅,与老苏来了个西瓜pk。
离老苏的瓜棚不远,当地瓜农徐明昌正忙着将采摘下来的西瓜装车,只见他的西瓜个头个顶个的大,比老苏的西瓜要大上一圈。徐明昌告诉笔者,这还不算大的,他前几天摘得最大的西瓜有30斤重呢。
问起他的西瓜种植方法,他告诉笔者,技术还是遵循老苏的路子,只是在用肥上有所不同,他施肥略多于老苏,这也是他种瓜多年摸索出的一点经验,产量上能比老苏多出10%。
然而老苏也不示弱,看到当地瓜农种瓜水平日益提高,老苏决定尝试引进新品种,今年他引进了8424西瓜新品种1713已经上市,老苏告诉笔者,这个品种在含糖量上比原来的绿丰低一点,但是仍然达到了12,口感差不了多少,产量却能高出20%。
正是在南北瓜农的互不服输,互相较量中,高流镇的西瓜产业日益红火,“仙润”牌8424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目前高流镇绿丰8424西瓜已有6000亩,同时也带动周边镇和邳州市、东海县发展绿丰8424西瓜1.5万亩。农民流转土地每亩的费用也由过去的700元左右,到现在的1200元,300多名农民在瓜田打工,每天也有50元的收入。
目前,新沂三门瓜农的擂台赛还在继续,老苏告诉笔者,新沂土地租金比江浙一带便宜很多,农忙时节人工也要比江浙一带便宜一半,也有农业开发资金的扶持,他决定扎根新沂。新沂的瓜农说,种瓜的技术基本掌握,他们要结合本地实际,把以前的经验和三门瓜农的技术结合起来,自己的瓜一定会超过浙江三门的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