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要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应抓好课前预习。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预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的预习能够产生一定的疑惑,进而思考,以解疑惑。由此可见,预习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英语学习过程之中,为他们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分析现状,对症下药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针对英语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种片面认识:一是“怀疑型”,认为让学生们预习英语是不可能的;二是“随意型”,英语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但只是空洞地说一句“回去把明天的新课预习一下”,而不做具体指导和要求;三是“翻译型”,课前预习就是翻译英语课文,学生们要么对英语课前预习感到无从下手,要么抄袭译文应付了事。就预习而言,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得不到改进,反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进行预习效果最佳
1.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小组
教师在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合作小组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出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使小组成员具有分布式的专长。成员的专长不同,可使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互为资源,彼此取长补短,促进个人知识及集体知识的增长。
2.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制定好预习案
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预习的重点、难点及预习的内容。预习的内容包括:需要学生课前查阅哪些资料、了解哪些知识、准备课堂内需要的什么物品;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单词、短语、句型,课前需要阅读哪段短文或对话,在短文或对话中需要理解并回答哪些问题。我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在研究使用学生预习案,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学生结合预习案进行预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同时,学生按照学生预习案的步骤学习的时候,也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预习过程中要做好预习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把不懂的或容易混淆的单词、短语以及很难理解的句子记录在预习笔记上。譬如:哪些名词复数要加s,哪些要加es?哪些动词后可加宾语,哪些动词后不可加?哪些词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形式?不少同学对这些问题就像乱麻一团,茫无头绪,但如加以整理,做在预习笔记上,经常记忆,便能化难为易,很轻松地掌握了。
4.课前预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疑
预习过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如: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渗透了哪些语言现象?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课文是用什么时态来写的?这样的发散思维一定会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他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老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动词-ing形式时,通过预习课本上的对话,同学们了解到get的ing形式是双写t再加ing,很多同学提出:sit、put的ing形式是不是也应该双写t再加ing?
通过预习,我所教班的学生都提高了听课的效率,上课特别专心,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句话,爱说话、做小动作的毛病也都改掉了。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做练习题时,遇到不会的单词都会主动地查词典,并把单词的汉语意思、用法、音标标注在单词的旁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检查
任何方法,无论多么有效,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作保障,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作引导,就很可能流于形式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检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检查预习的效果,也可在课前十分钟巡视学生的预习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于学生在预习中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问题,老师应重点讲解。如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时,先学的是单音节的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等级的变化,出现加more的情况时,在预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列出学过的形容词和副词,再列出它们的比较级,通过分类、对比,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在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时,主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以保持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使学生在预习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总之,英语课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平台,是学生积累英语学习方法的良好契机。通过英语课课前预习能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中启发思维、开启智慧、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学会自学英语。行动起来,相信学生,让学生在预习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
一、分析现状,对症下药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针对英语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种片面认识:一是“怀疑型”,认为让学生们预习英语是不可能的;二是“随意型”,英语教师布置了课前预习,但只是空洞地说一句“回去把明天的新课预习一下”,而不做具体指导和要求;三是“翻译型”,课前预习就是翻译英语课文,学生们要么对英语课前预习感到无从下手,要么抄袭译文应付了事。就预习而言,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得不到改进,反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进行预习效果最佳
1.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小组
教师在帮助学生成立预习合作小组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出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使小组成员具有分布式的专长。成员的专长不同,可使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互为资源,彼此取长补短,促进个人知识及集体知识的增长。
2.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制定好预习案
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预习的重点、难点及预习的内容。预习的内容包括:需要学生课前查阅哪些资料、了解哪些知识、准备课堂内需要的什么物品;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单词、短语、句型,课前需要阅读哪段短文或对话,在短文或对话中需要理解并回答哪些问题。我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在研究使用学生预习案,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学生结合预习案进行预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同时,学生按照学生预习案的步骤学习的时候,也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预习过程中要做好预习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把不懂的或容易混淆的单词、短语以及很难理解的句子记录在预习笔记上。譬如:哪些名词复数要加s,哪些要加es?哪些动词后可加宾语,哪些动词后不可加?哪些词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用不同形式?不少同学对这些问题就像乱麻一团,茫无头绪,但如加以整理,做在预习笔记上,经常记忆,便能化难为易,很轻松地掌握了。
4.课前预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疑
预习过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如: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渗透了哪些语言现象?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课文是用什么时态来写的?这样的发散思维一定会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他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老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动词-ing形式时,通过预习课本上的对话,同学们了解到get的ing形式是双写t再加ing,很多同学提出:sit、put的ing形式是不是也应该双写t再加ing?
通过预习,我所教班的学生都提高了听课的效率,上课特别专心,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句话,爱说话、做小动作的毛病也都改掉了。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做练习题时,遇到不会的单词都会主动地查词典,并把单词的汉语意思、用法、音标标注在单词的旁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检查
任何方法,无论多么有效,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作保障,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作引导,就很可能流于形式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检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检查预习的效果,也可在课前十分钟巡视学生的预习案,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于学生在预习中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问题,老师应重点讲解。如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时,先学的是单音节的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等级的变化,出现加more的情况时,在预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列出学过的形容词和副词,再列出它们的比较级,通过分类、对比,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在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时,主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以保持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使学生在预习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总之,英语课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平台,是学生积累英语学习方法的良好契机。通过英语课课前预习能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中启发思维、开启智慧、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学会自学英语。行动起来,相信学生,让学生在预习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