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学会求知、学会发现、学会做人,从而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多种能力,继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道德情感 课程改革 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以育人为目标,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只有抓住《品德与生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把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放在第一位,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才能让品生课充满活力,使它成为学生生活的导航灯,每一个学生在导航灯的引领下能扬帆起航,到达正确的人生彼岸。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呢?
一、 从“教材唯一”走向“生活为本”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如教科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它学科等。教材是引发儿童活动的一种工具,是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牢牢把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虽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但这并不能说明教材就是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缩影版,它仍然有待完善。教师要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丰富、拓展或压缩、删改,将更多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整合进入教材,以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联系实际,靠近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品德课程更加注重这一点。因此,品德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联系实际,使教学的内容尽量有效地靠近目标。
1.联系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从整套教材的高度审视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制定恰当、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要联系学生能够直接感受体验到的生活、学生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活和将来要经历的生活等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情境,不是生活场景在课堂上的简单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是在准生活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将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正面的正确指导,以及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精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和感到困惑的问题等等。例如爱心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从大的方面联系学生能够直接体验和感到的生活;小的那就是学生家庭生活中起居、饮食、长幼、邻里、社区等等方面的细节都可联系。
三、及时反馈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性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出发,引导他们反思、提高、创造自己的生活,把课堂的品德学习和现实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青 小学品德课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大学出版社,2003。
[4]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评价观[J].教育研究,2002,(5),3-7。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道德情感 课程改革 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以育人为目标,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只有抓住《品德与生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把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放在第一位,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才能让品生课充满活力,使它成为学生生活的导航灯,每一个学生在导航灯的引领下能扬帆起航,到达正确的人生彼岸。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呢?
一、 从“教材唯一”走向“生活为本”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如教科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它学科等。教材是引发儿童活动的一种工具,是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牢牢把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虽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但这并不能说明教材就是这个纷繁复杂世界的缩影版,它仍然有待完善。教师要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丰富、拓展或压缩、删改,将更多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整合进入教材,以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联系实际,靠近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品德课程更加注重这一点。因此,品德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联系实际,使教学的内容尽量有效地靠近目标。
1.联系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从整套教材的高度审视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制定恰当、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要联系学生能够直接感受体验到的生活、学生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活和将来要经历的生活等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情境,不是生活场景在课堂上的简单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是在准生活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将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正面的正确指导,以及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精神生活或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和感到困惑的问题等等。例如爱心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从大的方面联系学生能够直接体验和感到的生活;小的那就是学生家庭生活中起居、饮食、长幼、邻里、社区等等方面的细节都可联系。
三、及时反馈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性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出发,引导他们反思、提高、创造自己的生活,把课堂的品德学习和现实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把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放在第一位。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青 小学品德课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大学出版社,2003。
[4]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评价观[J].教育研究,20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