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与荷兰:机遇在敲门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刚刚步入新的一年:羊年。恰巧我也属羊。与荷兰的华人社区交流中,我得知中国有个成语:三阳(羊)开泰。在我即将访问中国并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之际,这真是吉言吉语。我们共同展望未来时,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
  尽管中国和欧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就在几十年前,双方的经济联系还十分有限。1975年中欧建交之后,情况迅速产生了变化。如今,欧盟(EU)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商品贸易额达到近4300亿欧元。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增长,每年已超过500亿欧元。这些数字表明,中欧关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已变得多么密切。目前正在进行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是向前迈出的下一步。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崛起,书写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故事。转瞬之间,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同时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虽然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但从欧洲的视角来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7.5%的增速仍然非常令人羡慕。


  中国眼下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让这种增长从自然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角度变得可以持续。作为合作伙伴,中国和欧盟在这方面有许多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各自的具体情况可能大不相同,但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其含义超越了单纯经济关系的范畴。2013年制定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20 Strategic Agenda for Cooperation)关注对中欧双方都十分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从和平与安全、更便利的市场准入,到可持续发展,以及知识、人力和文化交流。
  在中欧关系中,荷兰的地位向来较为特殊。早在17世纪,荷兰商人就经常往返于通往远东的贸易线路,途中便经过今天的海南省,即博鳌亚洲论坛的所在地。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再次巩固了两国间的这种特殊关系。
  那是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成员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他指出,荷兰是中国同欧洲开展合作的门户。荷兰的确名副其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和欧洲最大海港鹿特丹,都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文化方面,两国关系也很特别,这尤其要感谢在荷兰十分活跃的华人社区。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期间,中荷签署了一份在荷兰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荷兰希望,未来继续作为中国与欧洲合作的门户,因此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上投入巨大。贸易数据就能够说明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荷商品贸易规模已从约25亿欧元升至400亿欧元。逾450家中国企业已在荷兰开设分支机构,华为、美的、中国货运航空等享誉世界的企业都在荷兰设立了欧洲总部。各类中国投资者都在进军荷兰。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体育策划推广商合力万盛(United Vansen)买下了我家乡海牙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这在荷兰成了头条新闻。
  两国人民的交流,也能看到同样的趋势。荷兰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在稳步增长,目前有大约6700人。荷兰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得比其他地方都要快。去年,有25.5万中国游客到荷兰旅游,预计10年内这一数字将超过80万。有意思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阿姆斯特丹以外的地方旅游,荷兰热烈欢迎他们。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羊角村(Giethoorn)甚至提供中文旅游信息。
  值得一提的另一重要事实是,中国与荷兰都参与了国际水域的打击海盗行动,还参与了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MINUSMA)的军事合作,帮助马里实现稳定。采取这些行动是在保护共同利益,因为安全的贸易线路和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这些例子也证明了在解决全球问题时,中国作为大国和全球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正在承担的责任。荷兰对此表示欢迎,并将继续在这一领域作为活跃而可靠的合作伙伴而尽力。
  所以,目前有诸多因素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希望我的访华之旅将进一步提升两国合作——我确信,机遇正在敲门。展望未来,我认为两国面临相同的挑战: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膨胀的全球人口供应充足的安全食品?2050年的能源来自何处?这些以及其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都要从水、生命科学、粮农和能源等经济领域寻找答案。荷兰的相关领域都高度发达。与中国伙伴合作并分享知识,将帮助两国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将两国的经济带到新的高度。
  荷兰企业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热情很高。荷兰也张开双臂欢迎中国企业。就稳定性和竞争力而言,荷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财政、创新和投资环境都极具吸引力。选择荷兰作为业务基地,就是选择了高教育水平和高生产率的劳动力、优良的运输枢纽,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与中国人的生意头脑相契合的国家。
  考虑在荷兰设立业务的中国企业家,当然可以信赖我们为高技术移民设置的快速签证程序,并在荷兰各驻华外交使团获取必要的支持。荷兰最近刚刚在重庆开设了总领事馆,在华总领事馆已达4家,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另有6个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处。中国近期则在荷兰王国的自治国库拉索的首府威廉斯塔德设立了总领事馆。此外,还有更多的例证表明两国都愿意为牢固的合作关系而努力。将陪同我访华的荷兰企业代表同我一样,热情期盼增强两国现有关系,并探求共同合作的新机遇。我真诚地希望,羊年会如中国成语所祝愿的那样带来好运,使两国经济和两国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历时十年,2014年11月,谈判终于成功结束——中国和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FTA)。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买主,占澳大利亚2013-2014年出口的32.5%。 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客户——日本,不到中国购买量的一半。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澳大利亚铁矿石为原料生产的钢铁。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澳大利亚铁矿石占了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57.9%。  中澳自贸
期刊
中国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供单身男女聚会或同病相怜的日子。近几年,电商巨头阿里巴巴(Alibaba)将“双11”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购物节。别去找真人互相安慰了,为什么不去网上的虚拟商城和店铺买点最划算的东西宠爱一下自己呢?  2015年的“双11”倒计时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一场长达四个小时、向全国直播的电视晚会邀请了亚洲和西方一线明星助阵,包括风度翩
期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国际合作的新纪元,一个旨在穿越中亚、西亚、中东以及非洲地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新时代。显然,这样的全球性倡议将推动世界发展,连接那些具有巨大经济潜力国家的新市场,从而创造新的机遇。对于所有认同通过更多的开放与包容实现增长的国家来讲,是一个双赢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将塑造未来  凭借其经济上的分量,这一倡议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还
期刊
“我会滑向冰球要到的地方,而不是它到过的地方”  冰球巨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这句名言被商界、管理咨询界和学术界引用得太多,都快成了一句陈词滥调。但我迄今还找不出别的名言,能够如此精准地把握前瞻管理的精髓。  投资的关键在于预期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市场所关注的那枚“冰球”就是资金。资金的流向很可能将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十多年来,鉴于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人们应该通过预测中国
期刊
物联网领导的新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工业公司的所有重要功能,并以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流程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问题是,谁会具备成为这些深刻变革的成功先驱者的资格?在此背景下,人们不仅应该考量新科技带来的机遇,还应考量并评估经济实体是否做好了抓住新机遇的准备。  以德国为例,在工业公司的数字化方面,德国处于有利的起点。汽车、电气、化学和机械工程等工业及其供应商都在创新,并准备迎接“大变革”(Big Chang
期刊
在未来二十年里,预计亚洲国家会继续依赖石油进口。按照预期,中、印及东南亚国家会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占很大比例。此外,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其海岸线总长仅次于加拿大——面临着海平面上升、风暴加剧,及气候变化造成的其他风险。  亚洲各国领导人愈发认识到改进能源及气候政策的重要性。面临上述挑战,亚洲各国领导人也应当对石油——尤其是进口石油——设置极高的环境标准。要求产油国和出口国提供更多关于石油的信息是
期刊
一带一路计划的启动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投行)的创立,是本世纪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两个重大发展。尽管“旧世界”中的许多人迅速出面否认这两大创举的重要性,但它们的出现突显出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已经确立了新风尚。  一带一路与旧丝绸之路不同,后者主要是通过中亚与欧洲相连,直到奥斯曼帝国和蒙古帝国崛起,“切断”了欧洲与东方之间活跃的贸易联系。一带一路的路线涵盖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欧亚大陆,还囊
期刊
大学在创造、解读并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早已作为教学与研究功能的组成部分确立下来 ;而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概念的出现,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期待:大学能够、也应该在创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的出现,也推动了人们这种思维的转变。国家创新体系推助了以下观念:即创新是在由一系列交叉互动的机构所组成的体系内培育出来的。  较为传统的观点是,大学通过培养具备技能的毕业生和专业人才这些人力资本和提供科
期刊
“一带一路”计划是中国希望看到的图景,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倡议并管理的共同市场。其将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一起,创设出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和特别经济区(SEZ)网络,核心是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洋北部的港口,以及陆地上贯穿中亚和欧洲大陆的地区。  这一倡议并非一国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别国,而是一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中国家,基于共性和共同发展经济的目标而作出的选择;这一倡议旨在建立新
期刊
到2050年,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劳动人口将是现在的两倍,达到12.5亿。到2035年,非洲进入15-64岁劳动年龄段的人数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如果世界想要避免社会、经济和生态崩溃,就必须为未来十年加入劳动大军的1亿非洲劳动者提供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非洲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与中国和印度二十年前的情况相似:如何创造经济增长来吸纳急剧增加的劳动力。此外,非洲15岁以下人口占总失业人口的大约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