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每一个学科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学科学课也不例外。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熟悉《大纲》,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每个学科的教学大纲,是该学科的总领,是该学科教学的导航。在教学中,如果不把握大纲,我们的教学将会偏离航向,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之前,就要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和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大纲的编写原则,把握教材的主要特点和结构体系。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要求。
  方法是为过程和结果服务的,而全新的教学理念又是为方法的选择服务的。科学课的教学,在方法的选择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科学课中对于知识的传授,相当部分是靠实验操作、探究合作来获取的,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就要特别重视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和提炼。很多抽象性的知识要形象化、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方法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更爱科学。
  科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活动数量多、活动类型全、活动可操作性强,而且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如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涉及了50多个活动,其中还有10多个拓展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参加这些活动,活动类型全,如“搜集天气资料”、“调查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养小鸡”、“种茄子”、“发布天气消息”等等。学生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活动可操作性强,如四年级下册书中“水的三态变化”、“蒸发”、“小水珠从哪里来”、“固体、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混合”、“分离”、“混合的变化”、“燃烧”、“生锈”等等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寻找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学生非常喜欢。
  四、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组织他们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科学学科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对周围世界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其科学素养。科学课的这个特点强调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就不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六、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研究,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实践、探究的活动课程。
  小学生天真、活泼,单靠课堂教学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这样的教学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课堂束缚。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山区特点,让学生在校园、家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如: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我给学生确定了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实验,并在一周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很浓,明白了植物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与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自体验”,并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试验教学,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科学课真正富有失效,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正确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其他文献
一、在积极的角色转变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改变以往教师独霸课堂的状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把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期刊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考时不仅要考课内文言,还要考课外文言,学生不能掌握好课内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去读懂课外文言是不行的。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生,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何况考试还要加深。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寻找
期刊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思想,一个重要的涵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自我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我实践——自我认识的往复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成长。“参与——发展”作为一种学习策略,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拓展了广阔天地。  “参与——发展”,就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参与”,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我理解、议论、质题、见解和结论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方法。  通过多年在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首先,关注学困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帮助
期刊
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的语文教育为了能够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变革,这场变革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人,其言谈,其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要做学习的权威,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创造
期刊
摘 要: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实践活动 教学 空间  一、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如何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是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教学效率不高,收效不大,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是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确实也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浅析之:  误区之一:唯“教材”、“教参”论。  有人认为有“教材”、“教参”,教材上又有要求,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探讨。那么,教授课文,要不要以“教材
期刊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下面就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
期刊
新课改强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新课改倡导回归生活,不但肯定了真实生活世界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而且强调了学生自身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可替代性。传统的作文教学却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学生们的作文常常千篇一律。高中生正处于感情充沛、思想活跃、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渴望的时期,作为“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有何难?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