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几乎每次作文都有抄袭应付的现象。我发现他们不愿写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
关键词:倡导 构筑对话平台 激发 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几乎每次作文都有抄袭应付的现象。我发现他们不愿写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构筑对话平台,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与生活环境对话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应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应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当然,根据所教年级段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为他们确定一部分对话对象,再由他们自主选择一部分对话对象;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当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个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二、阅读课上,组织学生跟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勿用置疑。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所以我每讲一篇课文都要让他们进行一次对话,然后适时地进行小练笔。
三、鼓励学生之间真诚对话
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真诚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常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四、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既要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氛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为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为此我努力做到:首先,教师营造一种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师生对话的情境,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对话,师生活动中增强与教师对话的信心,发挥自己在对话中的主动性;其次,教师积极地转变观念,主动地向学生介绍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交流的话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悄悄话信箱”、“我向老师提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最后,教师应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问、自想、自读、自悟、自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乐意的事。
五、扩展生活范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就是说让学生扩展生活范围,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灵气,增添一些阅历。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文学技巧等多种因素。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季节性的天气变化,我总是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带领他们走上社会,走进大自然,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去感悟生活,点燃他们的创作灵感。如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明月星辰或者风吹草动都能牵动着他们那稚嫩而又敏锐的心灵,并升华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诉说着他们的心声,表达着他们的内心感受。
关键词:倡导 构筑对话平台 激发 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几乎每次作文都有抄袭应付的现象。我发现他们不愿写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构筑对话平台,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与生活环境对话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应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应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当然,根据所教年级段的不同,教师为学生选择对话的对象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差,可选择一些粗浅、直观、带有漫画性质的事物;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对一些事物能较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为他们确定一部分对话对象,再由他们自主选择一部分对话对象;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自主、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教师可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话的对象。当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对话应贯穿到每个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将对话的语言再逐步引向规范、准确。
二、阅读课上,组织学生跟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勿用置疑。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所以我每讲一篇课文都要让他们进行一次对话,然后适时地进行小练笔。
三、鼓励学生之间真诚对话
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真诚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常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四、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既要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文本的解读提供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又要起引导、点拨作用,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形成互动氛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敢也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因为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为此我努力做到:首先,教师营造一种师生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师生对话的情境,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对话,师生活动中增强与教师对话的信心,发挥自己在对话中的主动性;其次,教师积极地转变观念,主动地向学生介绍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小练笔中,可以增加一些师生交流的话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悄悄话信箱”、“我向老师提建议”,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最后,教师应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自问、自想、自读、自悟、自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乐意的事。
五、扩展生活范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就是说让学生扩展生活范围,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灵气,增添一些阅历。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文学技巧等多种因素。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季节性的天气变化,我总是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带领他们走上社会,走进大自然,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去感悟生活,点燃他们的创作灵感。如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明月星辰或者风吹草动都能牵动着他们那稚嫩而又敏锐的心灵,并升华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诉说着他们的心声,表达着他们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