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步行巴土”walking bus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新教材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一到开学季,学校周边的道路都会变得拥堵不堪,送孩子上学的车里三层外三层,看着都让人心里堵得慌。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英国近几年就开始推广“学生步巴土”计划,鼓励学生步行上下学,由家长轮流护送。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人堵车,而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真可谓是“一举三得”。rn步行巴士(walkingbus)指一群孩子在两个以上大人的护送下步行上下学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既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参与“步行巴士”的家长会自发组织起来轮流护送孩子们,
其他文献
真晦气,我长水痘了。星期五的下午,我正在写作业,忽然感觉肚子上奇痒无比.就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挠,结果越挠越痒。我掀开衣服,发现肚馒王竟然长了好几个红色的小疹子,每个小疹子的顶?端
2013年底,广东省首届初中物理示范教研组展示交流活动在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笔者所在学校物理教研组荣获“广东省优秀示范教研组”称号.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的40多所学校参与展示和角逐,这是省内初中教育层面首次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在为期两天的省展示交流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物理教研组以“立足校本课程,发展师生特长,彰显学科特色,提升教研品位”为主题,围绕教研组成果及特
一、单词  1. comment ⑴n. 评论。常构成短语no comment(通常用于回答记者)。eg:  Do you have any comment about this? 你对此有何评论?  ——Will you criticize the manager? 你会批评经理吗?  ——No comment! 无可奉告!  ⑵v. 评论,表达意见。常构成短语comment on sth.。e
期刊
Ⅰ. 根据汉语及首字母提示,写出各单词的正确形式。(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David is thirteen ____(年) old.   2. “What’s the ____(日期) today?” “It’s June fifth.”   3. This is my ____(外祖母) bag.   4. Let’s ____(看) the volleyball ga
期刊
1问题  如图1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绳中的张力如何变化?  (1)B端移动到B1位置  (2)B端移动到B2位置  (3)B端在杆上位置不变,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
新课程强调创新与生成,课堂教学是复杂的,且具生成性的,新课程强调新的教学过程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倡导多元化、过程化的教学过程,注重生成.那么,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何要强调生成性教学,又该如何组织生成性教学呢?本文就该话题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1 生成性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新课改要提高教学的效果首先就必须
一、why not的口语用法  why not在口语中主要有以下用法:  1.表示同意或赞成,意为:好的;可以呀;为什么不可以呢。如:  ——May I go with you? 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  ——Why not? 可以呀。  ——Let’s go out for dinner tonight. 今晚我们出去吃吧。  ——Yes, why not? 那好啊。  ——I wonder if
期刊
2013年9月1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证实,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Voyager1)无人太空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现时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
“s”是个简单的英文字母,可以加在可数名词后面,表复数形式;也可以用在一般现在时态动词的后面,表示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如:   1. 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2. Mary gets up early every morning.   3. That woman often talks loudly.   除了把单数名词变成复数名词以及表示单数第三人称之外,“
期刊
2011年颁布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再次将实验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能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众所皆知实验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等要素,然而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