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问题能否被有效利用、科学实施,直接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减负”的本意和实质,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合理、合法、合情地重视教学中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作业问题,研究、优化作业,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鉴于此,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第一,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充分认识到的。而在英语教学中设计作业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课后巩固的效果更好。优化作业的设计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从而让他们从作业这一环节收获更多。
第二,通过作业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驱动力,因此要提升英语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作业的设计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英语,知识是多种多样的,从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要点
1、实效性
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有关服装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连一连,涂一涂,说一说”的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复习所学的服装类和颜色类的词汇,另一方面练习句子,使学生有话可说。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字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教具摆出字母的形状或动手制作字母卡片。通过这项作业,学生既复习巩固了当天所学内容,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学习动物的单词之后,让学生进行手工拼贴制作,并用英语贴上标签。
3、实践性
语言具有交际性,只有在实践过程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体现出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体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理念。例如在学完有关生日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家庭成员的生日;在学习有关标识的内容后,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并说出其用途。
4、层次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各层次的学生。如学习了“职业”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项作业:(1)说一说———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的职业;(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3)猜一猜———根据职业特点,设计成英语谜语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布置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各种创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师教育和培训方而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优化作业形式,扩大学生探究作业的可能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一些口语任务。可以阅读一些英文的童话故事,例如《Snow White》的经典桥段:”The queen guides snow white to eat the poisonous apple. Snow White is poisoned and Faints,until the prince comes back and kisses snow white”让学生回家进行阅读这类童话,让学生在童话中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并记录下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在第二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台进行口语练习,朗读完布置的童话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口语能力。
2、关注个性发展
提到让学生动手,很多人会疑惑不解,认为作业本身就是需要动手做的,不必再过于强调让学生动手。此处的动手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应该让学生能体现出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此可以设计一些 DIY 作业,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例如,词汇迷宫,绘制一份迷宫图,每一条道路都有相应的单词,走到这里需要明确讀出单词,才能继续前行,否则就要换一条路走。
英语大富翁,英语知识闯关类,这也需要具体的游戏图纸,学生需要对于所学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这样一份游戏图纸。
此外还有一种是比较常见的,那便是词汇卡片,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制作成卡片,可以加上自己的思考,为其标注色彩加上一些图画,从而更好的理解。还可以对词汇卡片进行升级,让他们设计单词卡片,然后组合形成新的词汇。
以上提到的作业类型都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加上动手制作这些作业需要耗费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但是效果会更好。而且当学生逐渐熟悉相关知识内容之后,他们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做这些作业的速度就会越快,质量也会更高。而且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明确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思多想,而不是机械式地对单词进行抄写,对句型进行背诵。因此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个性化英语作业,重点是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科思维,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也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
3、重视思维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会选择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从而对于本单元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进行个性化作业的设置时,还应该以重视思维启发为重要方法依据,可以设计读后续写类作业。还有故事新编作业,对话设计类作业。这些作业类型都能极大的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的教学中。就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编写故事。要用到本单元一些基础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故事中,能够弱化这一部分理论知识所带来的枯燥感以及难度。例如教材中给出的句子有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这些句子涉及过去时这一语法知识点,如果生硬地给学生讲解过去时应该如何运用,包括一些动词的词形变化等,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将这些内容融合到课后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可以描述一下自己今天吃了什么,父母今天吃了什么,将这些内容写出来,如:“My mother had noodles for dinner”。这样一来,学生就无形中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而且他们还需要对故事内容不断地拓展深化,这样能够极大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4、鼓励自主探究
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不能只以记忆为手段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也可将作业设计为语言内在规律的发掘。
例如,布置这样的作业:总结bedroom、bathroom、living-room、classroom等单词的共性,并额外找到一些该类单词,分析其表达规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现这些单词都是以“room”结尾,在寻找同类单词时,就会先关注“room”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发现表达房间、室内等区域的单词时基本会采用该后缀,于是restroom、 washroom、 workroom、chatingroom等单词很容易被发掘出来。在总结规律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去发掘这样类似的规律,学生在了解这些规律后,就会发现英语也是有迹可循的一门学科,这样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将发现单词规律提升到发现句型规律上来。比如在表达“A的B”时,往往会使用“the B of A”的句型,其实这就已经涉及思维模式下的表达习惯,“重点先说”的思维模式可让学生在表达中的思维更加明晰准确,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某些重要的工作汇报场合。
四、结语
为了适应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以及保证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创新多种作业形式,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功能,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自己的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 金厅. 减负增效,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成长,2019(5):93-93,95.
[2] 霍雪. 淺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及优化方案[J]. 明日,2019(38):0352.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第一,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充分认识到的。而在英语教学中设计作业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课后巩固的效果更好。优化作业的设计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从而让他们从作业这一环节收获更多。
第二,通过作业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驱动力,因此要提升英语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作业的设计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英语,知识是多种多样的,从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要点
1、实效性
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有关服装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连一连,涂一涂,说一说”的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复习所学的服装类和颜色类的词汇,另一方面练习句子,使学生有话可说。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2、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字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教具摆出字母的形状或动手制作字母卡片。通过这项作业,学生既复习巩固了当天所学内容,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学习动物的单词之后,让学生进行手工拼贴制作,并用英语贴上标签。
3、实践性
语言具有交际性,只有在实践过程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体现出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体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理念。例如在学完有关生日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家庭成员的生日;在学习有关标识的内容后,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并说出其用途。
4、层次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各层次的学生。如学习了“职业”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项作业:(1)说一说———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的职业;(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3)猜一猜———根据职业特点,设计成英语谜语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布置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各种创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师教育和培训方而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优化作业形式,扩大学生探究作业的可能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一些口语任务。可以阅读一些英文的童话故事,例如《Snow White》的经典桥段:”The queen guides snow white to eat the poisonous apple. Snow White is poisoned and Faints,until the prince comes back and kisses snow white”让学生回家进行阅读这类童话,让学生在童话中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并记录下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在第二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台进行口语练习,朗读完布置的童话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口语能力。
2、关注个性发展
提到让学生动手,很多人会疑惑不解,认为作业本身就是需要动手做的,不必再过于强调让学生动手。此处的动手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应该让学生能体现出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此可以设计一些 DIY 作业,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例如,词汇迷宫,绘制一份迷宫图,每一条道路都有相应的单词,走到这里需要明确讀出单词,才能继续前行,否则就要换一条路走。
英语大富翁,英语知识闯关类,这也需要具体的游戏图纸,学生需要对于所学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这样一份游戏图纸。
此外还有一种是比较常见的,那便是词汇卡片,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制作成卡片,可以加上自己的思考,为其标注色彩加上一些图画,从而更好的理解。还可以对词汇卡片进行升级,让他们设计单词卡片,然后组合形成新的词汇。
以上提到的作业类型都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加上动手制作这些作业需要耗费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但是效果会更好。而且当学生逐渐熟悉相关知识内容之后,他们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做这些作业的速度就会越快,质量也会更高。而且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明确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思多想,而不是机械式地对单词进行抄写,对句型进行背诵。因此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个性化英语作业,重点是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科思维,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也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
3、重视思维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会选择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从而对于本单元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进行个性化作业的设置时,还应该以重视思维启发为重要方法依据,可以设计读后续写类作业。还有故事新编作业,对话设计类作业。这些作业类型都能极大的启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的教学中。就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编写故事。要用到本单元一些基础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点。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故事中,能够弱化这一部分理论知识所带来的枯燥感以及难度。例如教材中给出的句子有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这些句子涉及过去时这一语法知识点,如果生硬地给学生讲解过去时应该如何运用,包括一些动词的词形变化等,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将这些内容融合到课后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可以描述一下自己今天吃了什么,父母今天吃了什么,将这些内容写出来,如:“My mother had noodles for dinner”。这样一来,学生就无形中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句型。而且他们还需要对故事内容不断地拓展深化,这样能够极大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4、鼓励自主探究
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不能只以记忆为手段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也可将作业设计为语言内在规律的发掘。
例如,布置这样的作业:总结bedroom、bathroom、living-room、classroom等单词的共性,并额外找到一些该类单词,分析其表达规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现这些单词都是以“room”结尾,在寻找同类单词时,就会先关注“room”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发现表达房间、室内等区域的单词时基本会采用该后缀,于是restroom、 washroom、 workroom、chatingroom等单词很容易被发掘出来。在总结规律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去发掘这样类似的规律,学生在了解这些规律后,就会发现英语也是有迹可循的一门学科,这样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将发现单词规律提升到发现句型规律上来。比如在表达“A的B”时,往往会使用“the B of A”的句型,其实这就已经涉及思维模式下的表达习惯,“重点先说”的思维模式可让学生在表达中的思维更加明晰准确,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某些重要的工作汇报场合。
四、结语
为了适应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以及保证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创新多种作业形式,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功能,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自己的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 金厅. 减负增效,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成长,2019(5):93-93,95.
[2] 霍雪. 淺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及优化方案[J]. 明日,2019(38):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