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储蓄——投资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在分析储蓄——投资机制的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模式以及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启示。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转换模式
作者简介 杨肖锋(1982—),女,江西农业大学助教;宋玮(1981—),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助教。(江西南昌 330045)
一、储蓄——投资机制的概念分析
储蓄——投资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处所讲的储蓄和投资是从大经济循环的角度来讲的,具有广泛的含义。储蓄是指一国常驻机构单位(含居民)收入和支出账户上?[总所有现期收入和支出后平衡的余额,包括总储蓄和净储蓄。总储蓄包括固定资产消耗(折旧价值)、资本转移和净储蓄;净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收入中未用于现期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全部剩余。储蓄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为了将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而进行价值积累的过程。一般而言,从事经济活动交易的各利益主体都有可能成为储蓄主体,从而形成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包括政府部门的资产折旧、转移收入中未用于现期支出的剩余等;企业储蓄包括企业资产折旧和一部分未分配利润及提取的各种基金等。居民储蓄包括居民在银行的各类存款、购买的股票和债券、手持现金、合伙或独自开办企事业的投资、以各种形式参加的社会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外币存款等。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收益,预先垫付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经营某项事业的经济行为,这是一种资本积累行为。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含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投资也分为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在于形成未来的生产能力,以便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存货投资由三部分组成: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原材料积累、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积累和企业持有的最后产成品的积累。净投资永远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
二、储蓄——投资的转化模式分析
储蓄向投资转化有两大模式:直接转化形式和间接转化形式。直接转化即经济主体按其投资意愿进行自我储蓄、自我投资,实现封闭式的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储蓄者与投资者是同一经济主体。储蓄——投资机制的直接转化是以经济主体的自我储蓄和自我投资为基础的。转化比较直接,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见效快,成本低。但直接转化经济主体自我储蓄能力的约束差。另外,由于储蓄和投资的非均衡性,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如果投资需求大于储蓄能力,则投资需求不可能得到正常满足,潜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如果投资需求小于储蓄能力,则又会导致储蓄资源的闲置,进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正常转化。储蓄——投资的间接转化是指通过第三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借助于某种特殊的信用工具而实现的储蓄——投资转化,其典型特征是信用活动(包括间接信用和直接信用)介入储蓄——投资转化过程。金融机构成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集中代表,把储蓄者的资金有效的动员起来,再分配到投资者手中,实现储蓄——投资的转化。在一般情况下,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储蓄者行为结构与投资者行为结构的吻合程度及储蓄供给结构和投资需求结构的吻合程度。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的多样性,这两者又是不易吻合的。在没有第三者介入的情况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是不高的,即使采用直接信用方式,由储蓄者和投资者在市场上直接见面也是如此。金融机构的介入,对于化解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矛盾,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储蓄向投资的间接转化,主要就是通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而完成的。从国际经验和历史发展趋势看,间接转化形式更具有优势,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的储蓄——投资转换机制分析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的变换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导形式是“财政预算拨款制”;二是改革开放后以银行为中介,通过国家银行信贷计划为主导的“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储蓄——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是“财政预算拨款制”。国家为了集中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尽快实现工业化,实行了“藏富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税收和征收利润的方式,掌握了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实行集中储蓄、集中投资。企业与居民的储蓄能力、储蓄水平极低,且不具备独立的投资主体地位。因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国家计划,以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实施的直接转化。在这种直接转化形式下,投资具有较强的实物性特征,计委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为“藏富于民”,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逐年提高,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媒介信用的功能得以恢复和发展。在当时金融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是以银行为中介,通过国家银行信贷计划而实现的。“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储蓄一一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为储蓄向投资的多渠道转化提供了基础。随着市场化改革取向的逐步推进,计划手段在明显减弱,市场导向作用逐步加强。
目前,我国社会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转化,主要是通过在金融体系中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国家银行是居民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导金融中介。虽然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在我国GDP中消费率很低、投资率很高,因而储蓄率较高。但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要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成本,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如果能高效率的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储蓄的使用效率就越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越高,社会资金运行状况就更为健康。按以上分析,在当前我国效率低下的储蓄——投资机制下,经济增长应表现乏力,但由于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数额巨大的货币发行收益和金融剩余,虽然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发挥关键性的支持作用,但经济改革起步阶段的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和非国有经济向国家提供的巨额金融剩余成为近些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动力源泉,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弥补了储蓄——投资机制的低效率。
四、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的分析,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从长期看应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或刺激经济增长,提高资本形成率有一定的合理性。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金融市场为中介,以多种信用工具为载体的“市场融通制”作为我国储蓄——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完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即通过金融体系将储蓄从盈余部门转向短缺部门,实现资本形成生产能力、收入的增长。逐步认识到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加速一国资本形成,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条件。
责任编辑:李丽娜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转换模式
作者简介 杨肖锋(1982—),女,江西农业大学助教;宋玮(1981—),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助教。(江西南昌 330045)
一、储蓄——投资机制的概念分析
储蓄——投资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处所讲的储蓄和投资是从大经济循环的角度来讲的,具有广泛的含义。储蓄是指一国常驻机构单位(含居民)收入和支出账户上?[总所有现期收入和支出后平衡的余额,包括总储蓄和净储蓄。总储蓄包括固定资产消耗(折旧价值)、资本转移和净储蓄;净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收入中未用于现期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全部剩余。储蓄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为了将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而进行价值积累的过程。一般而言,从事经济活动交易的各利益主体都有可能成为储蓄主体,从而形成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包括政府部门的资产折旧、转移收入中未用于现期支出的剩余等;企业储蓄包括企业资产折旧和一部分未分配利润及提取的各种基金等。居民储蓄包括居民在银行的各类存款、购买的股票和债券、手持现金、合伙或独自开办企事业的投资、以各种形式参加的社会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外币存款等。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收益,预先垫付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经营某项事业的经济行为,这是一种资本积累行为。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含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投资也分为总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在于形成未来的生产能力,以便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存货投资由三部分组成: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原材料积累、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积累和企业持有的最后产成品的积累。净投资永远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
二、储蓄——投资的转化模式分析
储蓄向投资转化有两大模式:直接转化形式和间接转化形式。直接转化即经济主体按其投资意愿进行自我储蓄、自我投资,实现封闭式的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储蓄者与投资者是同一经济主体。储蓄——投资机制的直接转化是以经济主体的自我储蓄和自我投资为基础的。转化比较直接,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见效快,成本低。但直接转化经济主体自我储蓄能力的约束差。另外,由于储蓄和投资的非均衡性,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如果投资需求大于储蓄能力,则投资需求不可能得到正常满足,潜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如果投资需求小于储蓄能力,则又会导致储蓄资源的闲置,进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正常转化。储蓄——投资的间接转化是指通过第三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借助于某种特殊的信用工具而实现的储蓄——投资转化,其典型特征是信用活动(包括间接信用和直接信用)介入储蓄——投资转化过程。金融机构成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集中代表,把储蓄者的资金有效的动员起来,再分配到投资者手中,实现储蓄——投资的转化。在一般情况下,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储蓄者行为结构与投资者行为结构的吻合程度及储蓄供给结构和投资需求结构的吻合程度。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的多样性,这两者又是不易吻合的。在没有第三者介入的情况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是不高的,即使采用直接信用方式,由储蓄者和投资者在市场上直接见面也是如此。金融机构的介入,对于化解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矛盾,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储蓄向投资的间接转化,主要就是通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而完成的。从国际经验和历史发展趋势看,间接转化形式更具有优势,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的储蓄——投资转换机制分析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的变换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导形式是“财政预算拨款制”;二是改革开放后以银行为中介,通过国家银行信贷计划为主导的“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储蓄——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是“财政预算拨款制”。国家为了集中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尽快实现工业化,实行了“藏富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税收和征收利润的方式,掌握了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实行集中储蓄、集中投资。企业与居民的储蓄能力、储蓄水平极低,且不具备独立的投资主体地位。因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国家计划,以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实施的直接转化。在这种直接转化形式下,投资具有较强的实物性特征,计委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为“藏富于民”,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逐年提高,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媒介信用的功能得以恢复和发展。在当时金融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是以银行为中介,通过国家银行信贷计划而实现的。“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储蓄一一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计划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为储蓄向投资的多渠道转化提供了基础。随着市场化改革取向的逐步推进,计划手段在明显减弱,市场导向作用逐步加强。
目前,我国社会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转化,主要是通过在金融体系中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国家银行是居民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导金融中介。虽然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在我国GDP中消费率很低、投资率很高,因而储蓄率较高。但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要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成本,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如果能高效率的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储蓄的使用效率就越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越高,社会资金运行状况就更为健康。按以上分析,在当前我国效率低下的储蓄——投资机制下,经济增长应表现乏力,但由于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数额巨大的货币发行收益和金融剩余,虽然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发挥关键性的支持作用,但经济改革起步阶段的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和非国有经济向国家提供的巨额金融剩余成为近些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动力源泉,支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弥补了储蓄——投资机制的低效率。
四、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的分析,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从长期看应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或刺激经济增长,提高资本形成率有一定的合理性。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金融市场为中介,以多种信用工具为载体的“市场融通制”作为我国储蓄——投资机制的主导形式。完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即通过金融体系将储蓄从盈余部门转向短缺部门,实现资本形成生产能力、收入的增长。逐步认识到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加速一国资本形成,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条件。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