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能否就业,其质量和数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大学生就业的方向已经不拘泥于国企,而是选择到了民营企业去发展,因此,民营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之一,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已经选择到民企发展的大学生工作的状况,以及他们对当下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面的意见,从而改变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已经在民企工作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民营企业;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9-2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全部收回,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进入山西上西民企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在民企工作的时间不等;问卷共设试题15个,全部为单项选择,利用SPSS19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
2 统计结果分析
2.1 民企薪资普遍不高
调查显示,有61.8%的毕业生薪金在1500-3500元之间,3.6%的毕业生薪金在3500-4500元之间,薪金在5500元以上的人群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5%,这表明民企的薪资依旧不高。
2.2 民企的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学毕业生无法安心工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企的基本保障不健全,特别是医疗、住房等关系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不完善。即使大学生已经在民企就业,也不能安心工作。数据表明,45.5%的毕业生最担心的是民企制度不完善,生病无保障,另有21.8%的人感觉薪资不稳,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如果有机会跳槽依然有54.5%的人想跳槽。这也成为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民企工作的主要原因。
2.3 民企的管理体制灵活,重能力、轻学历的用人理念是其最大的优势
统计表明,民企的优势在于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人性化,有58.2%的毕业生认为,民企不排资论辈,部门职位流动快,能力提升的空间大,这也成为民企吸引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有41.8%的毕业生认为民企用人不论学历,而是依据专业和职位进行评定。21.8%的人觉得学历根本就不重要。
2.4 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动手能力欠缺,工作中普遍缺乏经验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50.9%的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不善于总结,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手高眼低的现实状况还存在,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较少地考虑企业发展空间,50.9%的人希望自己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和实现自我价值,有36.4%的人就业时考虑自己的发展空间。
3 原因分析
3.1 山西省民营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虽然民企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新的形式,民企的发展也存在很多困难,各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先进省份。一是发展总量仍不够大。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在中部六省中,山西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和占比均处于最后一位。二是总体竞争力不够强。2013年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仅8家,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在中部六省排倒数第二位。产品档次低,缺乏拳头产品,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三是新兴产业实力不够足。8家500强企业中,除通达集团从事装备制造业外,其余7家都属煤焦钢铁企业。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150家民营企业中,主业属新兴产业的不到20%。总体发展的落后,是导致民企薪资低,缺乏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不能安心工作的根本因素。
3.2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核心的就业价值观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党和国家学术界都高度重视,并多角度、多途径研究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有学者提出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素养、观念上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毕业生仍然缺乏工作经验、实践经验,学生依旧不能一毕业就上岗。对于民企来说,企业需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他们需要毕业能直接上岗的人才,因此,民企很难招到可用之人。
3.3 高校的教学注重理论,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而成熟的理论教学体系,但是却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实践培训。首先,从时间上来讲,理论课程的教学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而给予学生实习、实验、实践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尤其是英语、高数等公共课程;其次,实习方面,学生很少能找到与自己对口的专业实习,一方面由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单位编制处于饱和的状态,因此他们已经不愿意为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例如采矿、建筑等行业的单位不愿意为在校学生担负安全责
任,也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因此,许多学生在毕业旗舰不能进行专业实习,只能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所代替。第三,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很快,只靠学校有限的教学,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专业如计算机专业,几乎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企业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
4 建议与对策
4.1 国家、地方应加大对民企的投入与支持,改善民企的工作环境
为了支持民企的发展,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例如: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和利率;简化审批,保障民营企业的用地;省政府设立每年20亿元规模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的重组扶持、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等优惠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民企的发展,然而,民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还应在职工的医保、养老等基本保障上支持,减轻企业的包袱,使大学生能安心地在民企里工作。对于民企来说,一方面应该很好地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自力更生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凡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为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4.2 加大对民企的正面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真真切切地了解民企
事实证明,民企是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用人不论资排辈,重视职员的能力,对员工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企,他们的管理模式、保障制度十分健全,但是却缺乏宣传,许多大学生对他们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应该经常深入民企对其进行调研,鼓励学生到民企实习、工作,树立优秀的员工作为榜样,同时加大民企的相关知识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例,让学生更加了解民企,转变就业观念。
4.3 加大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投入
从学校层面来首,学校应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强投入。一方面要保障学生实验、实训的资金的投入,改善实验实训的条件,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实习。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动手,少一些无用的说教;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邀请企业中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等知名人士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对老师来说,也应定期该深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加大对理论实践做出贡献的教师的奖励。
因此,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并不只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大学生才能转变就业观念,更安心地在民企中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2013年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http://www.sxsgsylhh.org/dybg/1506.htm.
[2] 储著源,周小华.核心价值观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破解的路径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9-133.
[3] 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2013年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http://www.sxsgsylhh.org/dybg/1506.htm.
关键词:民营企业;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9-2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全部收回,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进入山西上西民企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在民企工作的时间不等;问卷共设试题15个,全部为单项选择,利用SPSS19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
2 统计结果分析
2.1 民企薪资普遍不高
调查显示,有61.8%的毕业生薪金在1500-3500元之间,3.6%的毕业生薪金在3500-4500元之间,薪金在5500元以上的人群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5%,这表明民企的薪资依旧不高。
2.2 民企的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学毕业生无法安心工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企的基本保障不健全,特别是医疗、住房等关系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不完善。即使大学生已经在民企就业,也不能安心工作。数据表明,45.5%的毕业生最担心的是民企制度不完善,生病无保障,另有21.8%的人感觉薪资不稳,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如果有机会跳槽依然有54.5%的人想跳槽。这也成为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民企工作的主要原因。
2.3 民企的管理体制灵活,重能力、轻学历的用人理念是其最大的优势
统计表明,民企的优势在于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人性化,有58.2%的毕业生认为,民企不排资论辈,部门职位流动快,能力提升的空间大,这也成为民企吸引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有41.8%的毕业生认为民企用人不论学历,而是依据专业和职位进行评定。21.8%的人觉得学历根本就不重要。
2.4 大学生就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动手能力欠缺,工作中普遍缺乏经验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50.9%的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不善于总结,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手高眼低的现实状况还存在,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较少地考虑企业发展空间,50.9%的人希望自己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和实现自我价值,有36.4%的人就业时考虑自己的发展空间。
3 原因分析
3.1 山西省民营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虽然民企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新的形式,民企的发展也存在很多困难,各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先进省份。一是发展总量仍不够大。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在中部六省中,山西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和占比均处于最后一位。二是总体竞争力不够强。2013年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仅8家,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在中部六省排倒数第二位。产品档次低,缺乏拳头产品,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三是新兴产业实力不够足。8家500强企业中,除通达集团从事装备制造业外,其余7家都属煤焦钢铁企业。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150家民营企业中,主业属新兴产业的不到20%。总体发展的落后,是导致民企薪资低,缺乏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不能安心工作的根本因素。
3.2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核心的就业价值观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党和国家学术界都高度重视,并多角度、多途径研究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有学者提出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素养、观念上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毕业生仍然缺乏工作经验、实践经验,学生依旧不能一毕业就上岗。对于民企来说,企业需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他们需要毕业能直接上岗的人才,因此,民企很难招到可用之人。
3.3 高校的教学注重理论,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而成熟的理论教学体系,但是却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实践培训。首先,从时间上来讲,理论课程的教学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而给予学生实习、实验、实践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尤其是英语、高数等公共课程;其次,实习方面,学生很少能找到与自己对口的专业实习,一方面由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单位编制处于饱和的状态,因此他们已经不愿意为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例如采矿、建筑等行业的单位不愿意为在校学生担负安全责
任,也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因此,许多学生在毕业旗舰不能进行专业实习,只能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所代替。第三,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很快,只靠学校有限的教学,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专业如计算机专业,几乎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企业抱怨学生动手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
4 建议与对策
4.1 国家、地方应加大对民企的投入与支持,改善民企的工作环境
为了支持民企的发展,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例如: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和利率;简化审批,保障民营企业的用地;省政府设立每年20亿元规模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的重组扶持、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等优惠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民企的发展,然而,民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还应在职工的医保、养老等基本保障上支持,减轻企业的包袱,使大学生能安心地在民企里工作。对于民企来说,一方面应该很好地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自力更生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凡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为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4.2 加大对民企的正面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真真切切地了解民企
事实证明,民企是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用人不论资排辈,重视职员的能力,对员工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企,他们的管理模式、保障制度十分健全,但是却缺乏宣传,许多大学生对他们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应该经常深入民企对其进行调研,鼓励学生到民企实习、工作,树立优秀的员工作为榜样,同时加大民企的相关知识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例,让学生更加了解民企,转变就业观念。
4.3 加大对学生实践课程的投入
从学校层面来首,学校应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强投入。一方面要保障学生实验、实训的资金的投入,改善实验实训的条件,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实习。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动手,少一些无用的说教;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邀请企业中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等知名人士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对老师来说,也应定期该深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加大对理论实践做出贡献的教师的奖励。
因此,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并不只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大学生才能转变就业观念,更安心地在民企中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2013年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http://www.sxsgsylhh.org/dybg/1506.htm.
[2] 储著源,周小华.核心价值观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破解的路径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9-133.
[3] 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2013年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http://www.sxsgsylhh.org/dybg/1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