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实践出发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合作教学的具体实施,阐述了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问题的设置,学生围绕合作问题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最后进行多样化评价。作者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实际的课堂教学,创设了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课堂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讨论;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1-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并以评价小组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成长。
一、组建合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的差异、行为习惯等将学生分成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制定合作计划,安排学习任务。督察员负责督察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当组员出现意见分歧时,协调好内部关系,避免矛盾产生以及监督成员自觉遵守讨论规则。记录员负责将组员的意见看法逐条记录,并将之分析,带领大家将合作讨论向纵深方向深入开展。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意见整合,将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才能。一段时间后,职务可以轮换,这样最大限度锻炼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每一次互换都是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支持的过程。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又让他们能在合作中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组间的均衡,为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提供可能性。“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可以发现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创设合作情境,给出合作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出示的合作问题不能偏离或背离新课标的要求,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低于学生的能力,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而且问题之间要有联系,也要有拓展。要让合作学习真正地开展起来,选题精当非常关键,我们应选择探究性、比较性、规律性、思辨性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让学生时刻感觉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学生内心的需要。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置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掌握知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给学生某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掌握方法进而学会学习。因此在学习中规律性的知识点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总结,群策群力归纳得会更全面,只有自己总结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并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课堂合作的问题还需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思辨性的问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讨论合作不一定是为了给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会质疑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生通过辩论会更通透地理解问题,认真地对待生活,这是一种成长。
三、独立思考是前提,合作讨论最关键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独立深入全面地思考了问题,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才能在讨论中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而使得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的发展。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这时的讨论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与其说是讨论的结果,不如说是独立思考的結果,学生说出第一思考结果之后,就会无所适从,讨论无法深入。最后只能由个别领悟力高的同学与老师对话,其他更多的学生又回归到了听众的位置。因此每个人在明确要学习的任务后,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个环节是不能省略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独立思考后先交流,然后汇总讨论、辨析、总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课堂,了解每一小组的讨论状况和进程,在必要的时候给与指导、点拨,切实提高合作效率,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准确把握,当学生刚一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着急就介入,因为学生有时是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的,学生自己拨乱反正最终获得成功会更喜悦,那么曾经走的弯路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学生偏离课堂主题,或讨论遭遇瓶颈时,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纠正引导。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可以引领他们探讨更深入的问题,或者去帮助其他小组。组内合作学习后要形成小组结论性意见,然后在班级交流。
四、成果展示,对话彰显真我风采
小组成员将本小组的结论性意见在班级中交流汇报,展示成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一是口头汇报,可以由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组员的合作讨论成果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另外补充。该小组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必须认真聆听,等到该小组交流完毕时,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也可以摆明自己的不同观点。面对疑问可以由发言人一人解释,也可以组员共同释疑。在班级交流过程中,会引发学生的二次阅读,使讨论变得更深刻,学生在对话后,对问题的理解会更透彻。一段时间后,小组发言人轮换,这样每个组员都能得到相同的锻炼的机会。二是以书报等形式展示。小组成员可以将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制成手抄报、黑板报等张贴在教室里,供全体学生阅读学习,并负责答疑解问。
五、多角度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有所不同,它不但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知识、能力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技巧进行评价,要评价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写作、总结问题、发现问题等能力,还要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参与积极性、是不是在讨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有没有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中是否具备将讨论推进一层的能力、是否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否平等地对待组员。不但要评价学习结果,更应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只要态度积极,某方面能力在合作中得到了提高都应该给予鼓励性评价。合作小组不仅评价个人,更要评价整体,任何一个组员的成功都可能使得小组赢得最后的胜利。对小组的正面评价又会增强小组成员的信心。要有生生互评,小组的发言是否全面,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楚,条理是否清晰,能否解释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疑问,态度是否友好等等。既可以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发言小组进行评价,也要对提问小组进行评价。如果缺少对提问的小组有效的评价,这个小组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可能就不听而忙于自己小组的问题了,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必要的。它可以为课堂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平等地交流、讨论、协作、探索,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不断成长,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人生百态。合作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了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唐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叶伟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
[3]张太松.浅析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合作性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2).
[4]代小艳.“探究—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09,(7).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讨论;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1-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并以评价小组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成长。
一、组建合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学习能力、性格特征、性别的差异、行为习惯等将学生分成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小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制定合作计划,安排学习任务。督察员负责督察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当组员出现意见分歧时,协调好内部关系,避免矛盾产生以及监督成员自觉遵守讨论规则。记录员负责将组员的意见看法逐条记录,并将之分析,带领大家将合作讨论向纵深方向深入开展。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意见整合,将小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为小组贡献自己的才能。一段时间后,职务可以轮换,这样最大限度锻炼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每一次互换都是组员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支持的过程。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又让他们能在合作中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组间的均衡,为小组间的平等竞争提供可能性。“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可以发现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创设合作情境,给出合作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出示的合作问题不能偏离或背离新课标的要求,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低于学生的能力,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而且问题之间要有联系,也要有拓展。要让合作学习真正地开展起来,选题精当非常关键,我们应选择探究性、比较性、规律性、思辨性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让学生时刻感觉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学生内心的需要。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置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掌握知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给学生某个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掌握方法进而学会学习。因此在学习中规律性的知识点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总结,群策群力归纳得会更全面,只有自己总结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并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课堂合作的问题还需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思辨性的问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讨论合作不一定是为了给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会质疑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生通过辩论会更通透地理解问题,认真地对待生活,这是一种成长。
三、独立思考是前提,合作讨论最关键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独立深入全面地思考了问题,在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才能在讨论中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而使得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的发展。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这时的讨论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与其说是讨论的结果,不如说是独立思考的結果,学生说出第一思考结果之后,就会无所适从,讨论无法深入。最后只能由个别领悟力高的同学与老师对话,其他更多的学生又回归到了听众的位置。因此每个人在明确要学习的任务后,先进行独立思考,这个环节是不能省略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独立思考后先交流,然后汇总讨论、辨析、总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课堂,了解每一小组的讨论状况和进程,在必要的时候给与指导、点拨,切实提高合作效率,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准确把握,当学生刚一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着急就介入,因为学生有时是具备自我纠错的能力的,学生自己拨乱反正最终获得成功会更喜悦,那么曾经走的弯路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学生偏离课堂主题,或讨论遭遇瓶颈时,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纠正引导。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可以引领他们探讨更深入的问题,或者去帮助其他小组。组内合作学习后要形成小组结论性意见,然后在班级交流。
四、成果展示,对话彰显真我风采
小组成员将本小组的结论性意见在班级中交流汇报,展示成果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一是口头汇报,可以由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组员的合作讨论成果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另外补充。该小组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必须认真聆听,等到该小组交流完毕时,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也可以摆明自己的不同观点。面对疑问可以由发言人一人解释,也可以组员共同释疑。在班级交流过程中,会引发学生的二次阅读,使讨论变得更深刻,学生在对话后,对问题的理解会更透彻。一段时间后,小组发言人轮换,这样每个组员都能得到相同的锻炼的机会。二是以书报等形式展示。小组成员可以将本组的合作学习结果制成手抄报、黑板报等张贴在教室里,供全体学生阅读学习,并负责答疑解问。
五、多角度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有所不同,它不但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知识、能力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技巧进行评价,要评价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写作、总结问题、发现问题等能力,还要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参与积极性、是不是在讨论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有没有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中是否具备将讨论推进一层的能力、是否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否平等地对待组员。不但要评价学习结果,更应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只要态度积极,某方面能力在合作中得到了提高都应该给予鼓励性评价。合作小组不仅评价个人,更要评价整体,任何一个组员的成功都可能使得小组赢得最后的胜利。对小组的正面评价又会增强小组成员的信心。要有生生互评,小组的发言是否全面,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楚,条理是否清晰,能否解释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疑问,态度是否友好等等。既可以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发言小组进行评价,也要对提问小组进行评价。如果缺少对提问的小组有效的评价,这个小组在交流时其他小组可能就不听而忙于自己小组的问题了,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必要的。它可以为课堂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平等地交流、讨论、协作、探索,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不断成长,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人生百态。合作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了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唐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叶伟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
[3]张太松.浅析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合作性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2).
[4]代小艳.“探究—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