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高段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笔者听过众多的语文课,其中既有常规课,也有名师观摩课,欣喜地看到阅读教学的视角转换到了“语用能力培养”上,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但喜中又有忧,常规课堂上,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教学模式”却没有根本的改变,依然存在耗时低效等问题。
  关键词:生态课堂 导入新课 问题设计 批注式阅读
  笔者听过众多的语文课,其中既有常规课,也有名师观摩课,欣喜地看到阅读教学的视角转换到了“语用能力培养”上,又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但喜中又有忧,常规课堂上,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教学模式”却没有根本的改变,依然存在耗时低效等问题。针对现状,笔者立足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循问题之“道”而导,增加阅读厚度
  导入新课是教学环节中的起始步骤,每一节语文课开始阶段,学生对新学内容总是充满期待,好的课堂导入定会与整堂课的设计融为一体,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為实施语文学习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如何导入新课才算合理?
  二、教学反思
  (1)归类阅读,触类旁通。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逐渐接触到更多的文本,梳理不同时间呈现的文本,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或是同一作者的不同课文,或是题材相近的课文,或是表达方法上相似的课文……如果教师从中发现相同或者相近的“元素“,进而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切入点导入,唤醒学生更多“似曾相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学会联系阅读、归类阅读,触类旁通,以一篇带动多篇,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和阅读厚度。笔者对第三学段人教版课文做了一些比对,发现: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借物喻人的写法与五年级下册《白杨》如出一辙,可以从“物”导入;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与《为人民服务》在说理方法上接近……此外,课内所学与课外所用都有联系。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唤醒高段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在教学的“收官”阶段,再引导学生比较相近课文的异同,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厚度,提高其阅读品味。
  (2)以生为本,优势入手。明朝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在学生阅读新课文时,教师若能从学生产生疑问之处入手,让他们在强烈的探知欲望驱使下,引导其顺其自然深入阅读。
  教学《 小草和大树 》《轮椅上的霍金》这两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解析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读《小草和大树》时,学生质疑:“很多人写文章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做题目,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小草和大树’做题目呢?”读《轮椅上的霍金》,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题目不说‘伟大的霍金’,而偏偏突出‘轮椅上的霍金’呢?”这样的问题从学生而来,当他们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时,阅读的感悟必然非常深刻。
  一篇新的课文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导入时就要消除课文和学生间的“隔阂“,引导学生乐于和课本对话,形成真切的阅读体验。要想将导入新课这座桥梁的作用发挥好,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三、循问题之“质”而提,唤醒阅读智慧
  教育最佳境界是教师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冲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又如何巧设问题,唤醒学生的阅读智慧?
  (1)问在迷津之处,建立新旧连结。如《唯一的听众》(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笔者对学生说:“每当作者面对的是成千上百的观众,为什么却说老夫人是唯一的听众呢?”学生们马上对这个问题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地帮助,使作者树立了信心,最终获得成功;有的说老夫人的鼓励让作者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渐渐奏出了真正的音乐;有的说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有的说我们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教师在教学结束前回扣课题安排一个质疑的环节,使学生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并利用已有的情感体验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使教师有机会将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感谢的一个人。
  (2)问在误解之处,促成认知转化。《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急需教师引导点拨之处——文本的含蕴处,重点内容处,内容矛盾处,内容变化处,让学生先读,再质疑,之后教师才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这才是给学生送去的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
  由于受知识水平、阅读经验等制约,对文本中有些精妙的词句,学生不仅不能品味语言的韵味,还感悟不到构思的巧妙,有时还会产生误解。这是,教师应通过智慧的教学问题引导点拨,让学生欣赏被误解的语言风景。
  三、循问题之“真”而写,品位阅读魅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整合度较高、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以其独特的优越型与科学性,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实践。在高段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阅读、注解、圈解、感悟,似乎阅读批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批注式阅读的认识并不深刻,无法有效实施,于是学生所作批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真知灼见,但为什么学生的批注却是统一的套路呢?究其原因,面对着不同主体不同题材的文本,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缺少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因为批注时总是跳不出“套路”,大多言之无物、言之无理、言之无据,总是大而化之、苍白无力,难以切中要害,也难以个性的表达观点。这种情况下的批注阅读,自然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细细品味,深层体验。文本的细枝末梢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而这些细微之处又往往蕴藏独特的审美意蕴,也许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词语,一个触动心灵的句子,甚至是一处巧妙的标点,都可以去赏析、批注。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将文章读“厚”,讲感情内化,从而获得深层的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迁移运用,拓展深化。批注既是一种可横向,亦可纵向的拓展深化批注,既可以对原有的批注进行补充、巩固和提高,也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采用作者的写法,为文本的空白处作联想式补充,还可以针对文本中某些精彩片段、写作技巧等仿写。这样既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学生迁移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片段:由此可见,批注式阅读凭借着其“让”的特性与气质,为学生自主探究能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品味语言的精华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白金声著《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中国林业出版社
  (2)2013.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
  (3)2011.9《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刊社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更有效呢?结合本次教研活动和自身的实践,我从以下五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打好基础  
期刊
“两案”是指“学案”和“教案”。“两案”是以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知识—方法—题目”为“问题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阅读教学,我认为应从如下做起,才能有效果。  一、首先要弄清目前的阅读现状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两种现象:(1)传统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到写法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
期刊
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
期刊
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的舞台,课堂教学是每个主角都必须积极参与一个双边过程,演绎是否成功,效果如何。首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潜能作用,真正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注入原动力,教师教得也轻松自如,学生学得也得心应手。要使每位学生不知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
期刊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引领学生丰富社会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个性成长的主要渠道。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站在学生理解的高度上,而不能不顾学生自己在那儿唱高调,或者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偷袭”。提问时机把握不好,最好的问题都不能发挥作用,学生照样一问三不知,毫无参与热情,甚至变得厌。本文就“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品德 社会课 生本化 课堂提问时机  
期刊
内容摘要: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或是一个错误,或是一段困惑。为此,教师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其实,数学课堂中的“错误”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错误”资源 突破难点 创新思维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在课堂
期刊
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怎样“激趣、引活、巧练”,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目的呢?在此谈谈本人多年来新授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以“激趣”为前提,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
期刊
摘要:标点符号是一种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在书面语言的表述中,与文字一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跟文字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一些学生或不重视标点符号,或不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习作中常常造成语句不通,读来费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意义,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促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标点符号 阅读教学 品味 情感  标点符号简称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