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完善道德价值观念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研究。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中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简单分析讨论,然后提出了加强诵读的相关措施方法,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师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代经典作品 诵读 存在问题 措施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其语言积累,还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鉴于经典文学作品诵读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小學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当前诵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与之对应的诵读策略,促进诵读的成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诵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
首先,没有完善的诵读计划。诵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当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诵读计划,也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规划诵读。这就使得诵读或从处在无序的状态之中,其开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即课堂上有时间就进行诵读,没时间就不进行诵读。如此随意的诵读活动自然无法让学生通过诵读明确文学作品的内涵思想,作用不高。
其次,教师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站在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规范。但是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基本的指引和规范,完全让学生处在自主无序的诵读模式中。比如在诵读《春晓》的时候,有的学生断句错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纠正。如若不然,就会导致学生诵读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后,在诵读中缺乏情感的融入,仅仅是局限在文字表面,像复读机一样对课文进行朗读。比如在诵读《山行》的时候,诗作本身表现了深秋出行的快乐。但是有的学生读来冷冰冰的,完全没有体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此就使得诵读活动太过表面和简单,难以发挥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策略
1.制定完善的诵读计划
要保证诵读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诵读计划予以规范指导。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恰当的诵读计划。第一,应该明确诵读的基本原则。在诵读活动中,原则上应该遵循共同诵读和自主诵读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所谓共同诵读就是全班学生共同进行某篇文章的诵读,比如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而自主诵读就是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在诵读活动中,就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以共同诵读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诵读氛围,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诵读,针对性进行提高。第二,要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进度。对于诵读时间,最好安排在课前或是课后这两个时间段,在课前进行集体诵读,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在课后进行诵读,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出现浪费。在进度方面,可以针对一个篇目在一周时间内反复诵读,然后在下一周开始新的篇目。第三,合理安排作品难易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可以将诵读作品分为必读型和选读型两类,必读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诵读的文章,这以《草》、《春晓》这类课本上的作品为主。选读型可以由教师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主选择。
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诵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教师自身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对学生的读音进行纠正。在诵读中,一些学生难免会对某些字词的读音弄错。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纠正,避免读错的学生影响到其他学生。例如针对《草》这首诗进行诵读时,有的学生将“离离原上草”的“草”字读成了“chao”音,这明显就是错误的。教师这时就需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将其读作“cao”音。其次,对学生的断句、重音进行指导。比如还是在诵读《草》的时候,部分学生断句存在问题,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导致听来非常怪异。这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在断句出略作停顿,引起学生注意,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正确诵读。
3.增强诵读的情感融入
在诵读中一定要融入情感,才能体会作品中的意蕴内涵。对此,教师就可以改变诵读方式,利用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的方式,利用视频播放长江悠悠流淌的景象,同时播放撑船、说再见的声音,然后再让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如此学生就可以将诗句和多媒体营造的环境对应起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再比如,在针对《春晓》进行诵读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春天到了,处处都是鸟叫,一天夜里下起了雨,而你在被窝里静静听着雨声,就不知不觉睡着了。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浸入情境之中感受春夜风雨,然后进行古诗诵读,如此自然可以挖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增强对古诗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诵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提升的积极意义,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做好诵读计划的设计、加强诵读中的指导、增强诵读的情感,切实提高诵读的效果,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朱长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才智,2016,(25):25.
[2]李伟.论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24):8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代经典作品 诵读 存在问题 措施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其语言积累,还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鉴于经典文学作品诵读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小學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当前诵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与之对应的诵读策略,促进诵读的成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诵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
首先,没有完善的诵读计划。诵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当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诵读计划,也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规划诵读。这就使得诵读或从处在无序的状态之中,其开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即课堂上有时间就进行诵读,没时间就不进行诵读。如此随意的诵读活动自然无法让学生通过诵读明确文学作品的内涵思想,作用不高。
其次,教师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站在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规范。但是在诵读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基本的指引和规范,完全让学生处在自主无序的诵读模式中。比如在诵读《春晓》的时候,有的学生断句错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纠正。如若不然,就会导致学生诵读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后,在诵读中缺乏情感的融入,仅仅是局限在文字表面,像复读机一样对课文进行朗读。比如在诵读《山行》的时候,诗作本身表现了深秋出行的快乐。但是有的学生读来冷冰冰的,完全没有体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此就使得诵读活动太过表面和简单,难以发挥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策略
1.制定完善的诵读计划
要保证诵读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诵读计划予以规范指导。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恰当的诵读计划。第一,应该明确诵读的基本原则。在诵读活动中,原则上应该遵循共同诵读和自主诵读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所谓共同诵读就是全班学生共同进行某篇文章的诵读,比如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而自主诵读就是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诵读。在诵读活动中,就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以共同诵读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诵读氛围,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诵读,针对性进行提高。第二,要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进度。对于诵读时间,最好安排在课前或是课后这两个时间段,在课前进行集体诵读,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在课后进行诵读,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出现浪费。在进度方面,可以针对一个篇目在一周时间内反复诵读,然后在下一周开始新的篇目。第三,合理安排作品难易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可以将诵读作品分为必读型和选读型两类,必读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诵读的文章,这以《草》、《春晓》这类课本上的作品为主。选读型可以由教师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主选择。
2.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诵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教师自身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对学生的读音进行纠正。在诵读中,一些学生难免会对某些字词的读音弄错。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纠正,避免读错的学生影响到其他学生。例如针对《草》这首诗进行诵读时,有的学生将“离离原上草”的“草”字读成了“chao”音,这明显就是错误的。教师这时就需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将其读作“cao”音。其次,对学生的断句、重音进行指导。比如还是在诵读《草》的时候,部分学生断句存在问题,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导致听来非常怪异。这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在断句出略作停顿,引起学生注意,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正确诵读。
3.增强诵读的情感融入
在诵读中一定要融入情感,才能体会作品中的意蕴内涵。对此,教师就可以改变诵读方式,利用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的方式,利用视频播放长江悠悠流淌的景象,同时播放撑船、说再见的声音,然后再让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如此学生就可以将诗句和多媒体营造的环境对应起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再比如,在针对《春晓》进行诵读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春天到了,处处都是鸟叫,一天夜里下起了雨,而你在被窝里静静听着雨声,就不知不觉睡着了。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浸入情境之中感受春夜风雨,然后进行古诗诵读,如此自然可以挖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增强对古诗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诵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增强提升的积极意义,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做好诵读计划的设计、加强诵读中的指导、增强诵读的情感,切实提高诵读的效果,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朱长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才智,2016,(25):25.
[2]李伟.论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5,(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