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一集团的资产在10万元的时候,是我个人的三一;到了100万元的时候,就是‘企业的三一’;到了100亿时,就该是‘国家的三一’。”梁稳根曾如此描述自己和三一集团的关系。因为三一,他拥有了“中国首富”的美名,如今三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重工业代表。可以说,这个55岁的湖南男人和这家有22年历史的企业相互成就了彼此。
2011年10月8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三一集团内部采访参观,探寻出了梁稳根的治企方略。
探访三一集团总部
三一集团总部位于长沙市东北部的长沙县,距长沙市区20公里。在去长沙县的路上,两边拔地而起的楼盘数不胜数,很多都是三一集团自己兴建的。三一集团在长沙县拥有占地数千亩的厂房、联排宿舍区、豪华办公区、别致休息区,与县城质朴的气质大相径庭。
记者赶到三一集团总部的时候,员工们刚进行完每天必修的“早课”:早上7时45分,整个集团按照部门分类会在各自办公楼前做早操。宣传文化部的周娜向记者介绍:“尽管早操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但我们每天都会整齐列队、认真完成。大家都觉得这是强身强心的好事,没有一个人会去敷衍。”早操之后,员工们还要参加升国旗仪式。8点整数万人注目国旗升起的场面,甚是壮观。
在厂区的大门口,记者和集团媒介主管小杨被一个20岁出头的保安拦在门外。保安面无表情地要求小杨必须出具“三证”才能进入——宣传部门开具的出入证明、保卫部门的协调函和记者的登记证明。小杨说:“我们已经和保卫部打过招呼了。”保安依旧严肃地回答:“不行!必须开‘三证’。”无奈之下,小杨只得去开证。就在记者等候小杨的时候,恰好一位集团领导开车出门,保安大喊一声:“领导!对不起,请您接受检查。”并飞奔到车窗处行礼,认真地把车里看了个遍,才放这位领导离去。记者问保安:“你这么盘查,遇到特殊情况不会耽误事情吗?”他回答:“在这里,只有三一的事情才是特殊情况,其他的事都要让路。”
记者来到1号主楼,在过道里,梁稳根获得“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巨幅照片十分醒目;在厂区街道上的宣传栏里,贴着梁稳根陪同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中央领导视察的照片。这位“特殊人”无处不在。
但他同时又是低调的。据集团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梁董一直希望淡化自己的色彩,突出三一这个品牌。曾经有一些领导希望以梁董个人化的东西作为企业文化,被他严辞拒绝。”
数十年不变的管理团队
民间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三大最倔强的人群:英国的爱尔兰人,德国的普鲁士人,中国的湖南人。梁稳根这位外表儒雅的湖南人,也具备这样的性格特征。他儿子梁冶中说:“我觉得他有点像林肯。林肯为了理想不断地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暗示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变成下意识和条件反射了。这是一种强大的意志力,我爸也是这样。他和他的同事们都有一种极其伟大的信念和理想,觉得这就是他人生的最终价值。他对于自己的目标简直有一种膜拜。”
在三一集团管理层心中,梁稳根是一个“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追梦人”。据说,他在大学时代就有一个梦想,通过改变中国制造业落后的现状,实现民族复兴之梦。1991年,梁稳根等人将他们的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意为创造三个“一流”,即“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集团的主业是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等。随着集团的几经更名,业务也越做越大。如今拥有6万余名员工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亿,足以傲视国内市场,很多产品远销欧洲和日本。在国内,三一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等五大产业园。在全球,三一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150个国家。目前,三一已在美国、德国和印度相继投资建设了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集团连续获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财富》中文版十大“最受赞赏中国公司”、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等。
梁稳根常说,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三一?是人。一位三一的员工告诉记者,梁稳根治理企业的秘笈之一就是“治人”:重用高端人才、激励普通员工。
记者看到,在三一集团的车间里,竖着醒目的标语“四要五不”。“四要”的第一条就是“要尊重员工”;“五不”的第一条就是“不准拉帮结派”,由此可见梁稳根在管理方面的用心。
三一集团有明显的家族企业性质,梁稳根的很多亲戚都在三一集团任要职。他的弟弟梁正根任总裁助理,主管审计监察工作。儿子梁冶中任集团副总裁、财务总部总监,中国共青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团委书记。另外,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等多位中层领导都与梁稳根等四位创业元老有亲属关系。
但家庭成员并不是三一集团的核心构成。一位集团副总裁告诉记者:“梁董最大的魅力就是知人善任,延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有人说我们是家族企业,但放眼中国,有几个家族化的民营企业会重用职业经理人?梁董对向文波(三一重工总裁)的重用,不是因为他是亲戚或元老,而是因为他有才。”
三一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在中国商界是出了名的。从一起下海的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到创业初期加入的周福贵、易小刚、王佐春,再到慢慢做大提拔的向文波和翟登科,“三一八大管理精英”数十年不变。从家庭成员到亲密伙伴,可以说,整个三一高层都对梁稳根十分尊重。他不事必躬亲,但可以将自己的意图最大限度地传递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西汉“文景之治”时的“削藩制度”也被梁稳根活学活用在了企业中。即便是核心管理层的人,他也会不断将其调动部门。这样既能保持管理团队数量和人员不变,又能使“兵无常将”,避免拉帮结派。
让员工“跳起来摘桃子”
对待普通员工,梁稳根更是用心。
2007年4月,梁稳根公布了新的薪酬体系,新入职的本科生起薪3000元,研究生起薪6000元。在那年的招聘市场上,提薪效应的好处立即显现。一位招聘人员说:“长沙属于中部城市,不具备地域竞争优势。在校园招聘时,一些我们看上的毕业生几经权衡,最终没有来三一。提薪之后,应聘三一的人马上多了好几倍。”一位企业同行甚至给三一高层打来电话开玩笑说:“你们这么做,我们怎么招得到人啊?”
年轻人愿意来三一,还有一个原因是看中了它的“狂妄”。2005年,向文波在当年销售额约50亿元时立下“5年后总销售额达到500亿元”的目标。2008年2月,梁稳根与集团各子公司总经理签下2010年中长期合约,约定2010年销售额若能达到500亿元,各子公司将获得高达7.6亿元的股权奖励。
“当时,三一还沉浸在销售过百亿的喜悦中,500亿对我们来说像个天文数字。”一位研发人员这样回忆当时的感受。但这7.6亿元股权奖励,就像个娇艳欲滴的桃子,高高挂在眼前。要想摘到,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比起短期激励来,中长期激励力度更大,也更能长久地激发员工的动力,但难度自然也大。只有将目标的‘桃子’挂得恰好,员工努力跳起来就能摘到,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应。”三一集团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部长黄建峰这样说。
梁稳根的“桃子”挂得恰到好处。2010年,三一集团实现了50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各子公司奖励也如期兑现。原先的“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在的“创造奇迹”。
此外,梁稳根设立了“金牌制度”,对员工进行鼓励,并亲自将纯金的奖牌戴在受表彰员工脖子上。还有一次,一位三一的技术骨干在工作期间患病逝世,梁稳根补偿了其家属数千万元。
2011年10月8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三一集团内部采访参观,探寻出了梁稳根的治企方略。
探访三一集团总部
三一集团总部位于长沙市东北部的长沙县,距长沙市区20公里。在去长沙县的路上,两边拔地而起的楼盘数不胜数,很多都是三一集团自己兴建的。三一集团在长沙县拥有占地数千亩的厂房、联排宿舍区、豪华办公区、别致休息区,与县城质朴的气质大相径庭。
记者赶到三一集团总部的时候,员工们刚进行完每天必修的“早课”:早上7时45分,整个集团按照部门分类会在各自办公楼前做早操。宣传文化部的周娜向记者介绍:“尽管早操过程只有不到10分钟,但我们每天都会整齐列队、认真完成。大家都觉得这是强身强心的好事,没有一个人会去敷衍。”早操之后,员工们还要参加升国旗仪式。8点整数万人注目国旗升起的场面,甚是壮观。
在厂区的大门口,记者和集团媒介主管小杨被一个20岁出头的保安拦在门外。保安面无表情地要求小杨必须出具“三证”才能进入——宣传部门开具的出入证明、保卫部门的协调函和记者的登记证明。小杨说:“我们已经和保卫部打过招呼了。”保安依旧严肃地回答:“不行!必须开‘三证’。”无奈之下,小杨只得去开证。就在记者等候小杨的时候,恰好一位集团领导开车出门,保安大喊一声:“领导!对不起,请您接受检查。”并飞奔到车窗处行礼,认真地把车里看了个遍,才放这位领导离去。记者问保安:“你这么盘查,遇到特殊情况不会耽误事情吗?”他回答:“在这里,只有三一的事情才是特殊情况,其他的事都要让路。”
记者来到1号主楼,在过道里,梁稳根获得“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巨幅照片十分醒目;在厂区街道上的宣传栏里,贴着梁稳根陪同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中央领导视察的照片。这位“特殊人”无处不在。
但他同时又是低调的。据集团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梁董一直希望淡化自己的色彩,突出三一这个品牌。曾经有一些领导希望以梁董个人化的东西作为企业文化,被他严辞拒绝。”
数十年不变的管理团队
民间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三大最倔强的人群:英国的爱尔兰人,德国的普鲁士人,中国的湖南人。梁稳根这位外表儒雅的湖南人,也具备这样的性格特征。他儿子梁冶中说:“我觉得他有点像林肯。林肯为了理想不断地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暗示的次数越来越多,就变成下意识和条件反射了。这是一种强大的意志力,我爸也是这样。他和他的同事们都有一种极其伟大的信念和理想,觉得这就是他人生的最终价值。他对于自己的目标简直有一种膜拜。”
在三一集团管理层心中,梁稳根是一个“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追梦人”。据说,他在大学时代就有一个梦想,通过改变中国制造业落后的现状,实现民族复兴之梦。1991年,梁稳根等人将他们的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意为创造三个“一流”,即“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集团的主业是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等。随着集团的几经更名,业务也越做越大。如今拥有6万余名员工的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亿,足以傲视国内市场,很多产品远销欧洲和日本。在国内,三一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等五大产业园。在全球,三一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150个国家。目前,三一已在美国、德国和印度相继投资建设了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集团连续获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财富》中文版十大“最受赞赏中国公司”、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等。
梁稳根常说,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三一?是人。一位三一的员工告诉记者,梁稳根治理企业的秘笈之一就是“治人”:重用高端人才、激励普通员工。
记者看到,在三一集团的车间里,竖着醒目的标语“四要五不”。“四要”的第一条就是“要尊重员工”;“五不”的第一条就是“不准拉帮结派”,由此可见梁稳根在管理方面的用心。
三一集团有明显的家族企业性质,梁稳根的很多亲戚都在三一集团任要职。他的弟弟梁正根任总裁助理,主管审计监察工作。儿子梁冶中任集团副总裁、财务总部总监,中国共青团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团委书记。另外,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后勤等多位中层领导都与梁稳根等四位创业元老有亲属关系。
但家庭成员并不是三一集团的核心构成。一位集团副总裁告诉记者:“梁董最大的魅力就是知人善任,延揽天下之才为我所用。有人说我们是家族企业,但放眼中国,有几个家族化的民营企业会重用职业经理人?梁董对向文波(三一重工总裁)的重用,不是因为他是亲戚或元老,而是因为他有才。”
三一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在中国商界是出了名的。从一起下海的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到创业初期加入的周福贵、易小刚、王佐春,再到慢慢做大提拔的向文波和翟登科,“三一八大管理精英”数十年不变。从家庭成员到亲密伙伴,可以说,整个三一高层都对梁稳根十分尊重。他不事必躬亲,但可以将自己的意图最大限度地传递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西汉“文景之治”时的“削藩制度”也被梁稳根活学活用在了企业中。即便是核心管理层的人,他也会不断将其调动部门。这样既能保持管理团队数量和人员不变,又能使“兵无常将”,避免拉帮结派。
让员工“跳起来摘桃子”
对待普通员工,梁稳根更是用心。
2007年4月,梁稳根公布了新的薪酬体系,新入职的本科生起薪3000元,研究生起薪6000元。在那年的招聘市场上,提薪效应的好处立即显现。一位招聘人员说:“长沙属于中部城市,不具备地域竞争优势。在校园招聘时,一些我们看上的毕业生几经权衡,最终没有来三一。提薪之后,应聘三一的人马上多了好几倍。”一位企业同行甚至给三一高层打来电话开玩笑说:“你们这么做,我们怎么招得到人啊?”
年轻人愿意来三一,还有一个原因是看中了它的“狂妄”。2005年,向文波在当年销售额约50亿元时立下“5年后总销售额达到500亿元”的目标。2008年2月,梁稳根与集团各子公司总经理签下2010年中长期合约,约定2010年销售额若能达到500亿元,各子公司将获得高达7.6亿元的股权奖励。
“当时,三一还沉浸在销售过百亿的喜悦中,500亿对我们来说像个天文数字。”一位研发人员这样回忆当时的感受。但这7.6亿元股权奖励,就像个娇艳欲滴的桃子,高高挂在眼前。要想摘到,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比起短期激励来,中长期激励力度更大,也更能长久地激发员工的动力,但难度自然也大。只有将目标的‘桃子’挂得恰好,员工努力跳起来就能摘到,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应。”三一集团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部长黄建峰这样说。
梁稳根的“桃子”挂得恰到好处。2010年,三一集团实现了50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各子公司奖励也如期兑现。原先的“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在的“创造奇迹”。
此外,梁稳根设立了“金牌制度”,对员工进行鼓励,并亲自将纯金的奖牌戴在受表彰员工脖子上。还有一次,一位三一的技术骨干在工作期间患病逝世,梁稳根补偿了其家属数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