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银行在传统发展模式中迫切需要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盈利模式、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性、多样化、立体式的转型升级。如何选择创新力高、适应性强与特色化明的转型之路,实现有效快速的变身转型。
一、强化政策支持增加基建投入
助农金融服务具有便民性、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特征,对助农金融服务的长远发展政府及人行应从多角度予以支持。一是加大乡村的网络覆盖范围,政府从“十个全覆盖”方面使一些网上银行、“云”POS机可以畅通支付。二是金融机构应该加大POS机、ATM机的布放力度,把农民将手中存折,引导其都更换成银行卡。三是应按照交易量予以区分人行对助农服务点的补贴,对于明显涉农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支付环境的服务点应该设立奖励机制,各方开办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升。
二、合理设点布局,提高使用效能
我支行应适当调整网点布局合理增设一些业务,需求量大或距离现有服务点较远,在现有的网点全覆盖基础上当根据各涉农金融的服务点分布格局、辐射范围,以及受到辐射较弱的业务网点。同时服务点布设力度要加大,鼓励农行和邮储,尤其是农行除了投放14个助农金融服务点外在乡村签约100多台只能提供取款服务的POS机,对于这些潜在“服务点”早日使具备实力的商户配备验钞机、保险箱、告示牌等“五个一要求”设施,以“积极鼓励+适当补贴”的方式,通过人民银行批准将相应数据纳入到监测口径中来。除此之外,逐步增加助农金融服务站的各项功能要在不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例如,代理涉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代收日常缴费以及收据可用金融数据为个人征信、银行业务决策提供信息,使农民获得更大的便利以及使商业银行和签约商户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电商思路
一是充分利用村落广播、宣传海报、知识讲座、走村串户散发传单等多媒介宣传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非现金支付手段的种种便捷通过畅通电商物流配送渠道,加强电子商务的思维培养和操作培训使农民养成互联网消费的行为习惯。并且举一反三,利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将该地区特有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形成“品牌”,打开网络销售渠道,是非现金支付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金融工具。
四、努力树立典型,形成模范效应
可以考虑在一些交易量大、受众面广、服务质量高的精品服务点中将“助农金融服务点”简单分级化,按地理分布筛选出一些“中心模范点”通过不同的补贴津费、支持力度让普通服务点看到前进的经济动力和发展方向,达到分类指导、示范推动以点带面的作用。
五、防范运营风险,健全收费制度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和应急维修制度,对POS机具、验钞机等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的巡查、维护,对出现紧急故障的支付设备应立即抢修且在密码保护、资金管理、台账保管、機具自检等方面进行定期培训。避免服务点的运营停转。建立风险内控制度且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更换密码与设置资金上限,资金达到上限后台账按月份上交银行营业网点保存,一定要上缴银行营业网点。建立健全合理的收费制度。各涉农机构的现金存取业务而其它异地转账、跨行取款等金融服务都要收取金额不等的结算费用基本是不收费的,这使一些农民想要汇款返乡的常年进城打工的感受到交易成本。
六、优化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机制
根据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原则努力因地制宜要拓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推动大小额支付系统向其他支付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以及移动运营商开放接口也要做到。可按汇划金额不同采取先开通小额支付系统逐步开通大额支付系统的办法推进。整合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对条件尚不具备的分支机构推进进一步畅通农村信用社内部汇路,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突破农村信用社多法人、多系统的障碍。完善农村银行卡网络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服务中的主力作用,丰富农村银行卡功能。建议建立和完善涉农补贴银行卡发放信息系统为单位进行推广其他家庭成员使用副卡,为家庭主要成员配备主卡,农村银行卡以户所有的补贴一卡发放实行一户一卡,同时在授信额度内所有的费用一卡缴纳,确保小额信贷循环使用的实现,争取借贷合一、一卡多用。
七、优化信贷引导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品种,完善信贷管理方式,提高新增存款并加大引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力度,解决其用于当地贷款的比例,提高农村种养经济的收益水平且提高农业产业的金融保障能力,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影响和建议能力也要提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户利用当地农村资源禀赋,发展实体经济采取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要积极在当地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鼓励民间资本流向当地产业化项目和实体经济增加对“三农”经济投资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让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在当地投资获利,扩大农村投资容量有资可投,达到资金外流的降低,使得良好的农村支付外部生态环境得以构建。
八、结语
市场经济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模存在着客观规律,农村经济尤其是具体到县域范围内成为其主要课题。当前,在三大支柱产业的前提下解决其交易障碍的工作,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打破城市、农村二元制经济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
一、强化政策支持增加基建投入
助农金融服务具有便民性、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特征,对助农金融服务的长远发展政府及人行应从多角度予以支持。一是加大乡村的网络覆盖范围,政府从“十个全覆盖”方面使一些网上银行、“云”POS机可以畅通支付。二是金融机构应该加大POS机、ATM机的布放力度,把农民将手中存折,引导其都更换成银行卡。三是应按照交易量予以区分人行对助农服务点的补贴,对于明显涉农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支付环境的服务点应该设立奖励机制,各方开办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升。
二、合理设点布局,提高使用效能
我支行应适当调整网点布局合理增设一些业务,需求量大或距离现有服务点较远,在现有的网点全覆盖基础上当根据各涉农金融的服务点分布格局、辐射范围,以及受到辐射较弱的业务网点。同时服务点布设力度要加大,鼓励农行和邮储,尤其是农行除了投放14个助农金融服务点外在乡村签约100多台只能提供取款服务的POS机,对于这些潜在“服务点”早日使具备实力的商户配备验钞机、保险箱、告示牌等“五个一要求”设施,以“积极鼓励+适当补贴”的方式,通过人民银行批准将相应数据纳入到监测口径中来。除此之外,逐步增加助农金融服务站的各项功能要在不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例如,代理涉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代收日常缴费以及收据可用金融数据为个人征信、银行业务决策提供信息,使农民获得更大的便利以及使商业银行和签约商户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电商思路
一是充分利用村落广播、宣传海报、知识讲座、走村串户散发传单等多媒介宣传手段,向广大农民宣传非现金支付手段的种种便捷通过畅通电商物流配送渠道,加强电子商务的思维培养和操作培训使农民养成互联网消费的行为习惯。并且举一反三,利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将该地区特有的农产品推广出去,形成“品牌”,打开网络销售渠道,是非现金支付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金融工具。
四、努力树立典型,形成模范效应
可以考虑在一些交易量大、受众面广、服务质量高的精品服务点中将“助农金融服务点”简单分级化,按地理分布筛选出一些“中心模范点”通过不同的补贴津费、支持力度让普通服务点看到前进的经济动力和发展方向,达到分类指导、示范推动以点带面的作用。
五、防范运营风险,健全收费制度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设备巡查制度和应急维修制度,对POS机具、验钞机等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的巡查、维护,对出现紧急故障的支付设备应立即抢修且在密码保护、资金管理、台账保管、機具自检等方面进行定期培训。避免服务点的运营停转。建立风险内控制度且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更换密码与设置资金上限,资金达到上限后台账按月份上交银行营业网点保存,一定要上缴银行营业网点。建立健全合理的收费制度。各涉农机构的现金存取业务而其它异地转账、跨行取款等金融服务都要收取金额不等的结算费用基本是不收费的,这使一些农民想要汇款返乡的常年进城打工的感受到交易成本。
六、优化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机制
根据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原则努力因地制宜要拓展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推动大小额支付系统向其他支付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畅通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渠道,以及移动运营商开放接口也要做到。可按汇划金额不同采取先开通小额支付系统逐步开通大额支付系统的办法推进。整合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对条件尚不具备的分支机构推进进一步畅通农村信用社内部汇路,依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突破农村信用社多法人、多系统的障碍。完善农村银行卡网络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服务中的主力作用,丰富农村银行卡功能。建议建立和完善涉农补贴银行卡发放信息系统为单位进行推广其他家庭成员使用副卡,为家庭主要成员配备主卡,农村银行卡以户所有的补贴一卡发放实行一户一卡,同时在授信额度内所有的费用一卡缴纳,确保小额信贷循环使用的实现,争取借贷合一、一卡多用。
七、优化信贷引导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品种,完善信贷管理方式,提高新增存款并加大引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力度,解决其用于当地贷款的比例,提高农村种养经济的收益水平且提高农业产业的金融保障能力,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影响和建议能力也要提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户利用当地农村资源禀赋,发展实体经济采取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要积极在当地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鼓励民间资本流向当地产业化项目和实体经济增加对“三农”经济投资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让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在当地投资获利,扩大农村投资容量有资可投,达到资金外流的降低,使得良好的农村支付外部生态环境得以构建。
八、结语
市场经济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模存在着客观规律,农村经济尤其是具体到县域范围内成为其主要课题。当前,在三大支柱产业的前提下解决其交易障碍的工作,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打破城市、农村二元制经济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