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并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个性潜能。美术教学内容也应体现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美术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关键词 审美个性 能力差异 师生关系 教材编制
现代美术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优秀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美术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审美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审美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本文拟就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并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
从人格教育的目的出发,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个性要尊重,而这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
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环节,都要以此为旗帜,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甚至干涉学生独特的审美习惯。备课时,注意适应不同学生的审美喜好,准备欣赏艺术作品时,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上课时,切忌讲解用语绝对化,对某家某派的作品要客观分析,指出其优劣所在,让学生在认识时或学习时能有所选择。指导学生练习时,应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去引导的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表现的对象,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也不应千篇一律。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先应该肯定每位学生在作品中流露的优点,然后指出其在表现手法上的不足,引导学生分析并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最后还应鼓励学生勇于用作品表达自己的对物体的审美感受。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就应该明确“所有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是有天赋的、有才能的。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人才能、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
师生关系与审美个性的培养
美术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体验与美的享受,所以美术课备受学生喜爱。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同老师一起来欣赏美继而创造美的。传统教育观点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知识。教师仅仅被作为具有知识传授功能的人而存在,学生则仅仅被看成是缺乏知识的不成熟的人,是知识的接受器。所以,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与接受的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式、互相影响、共同前进的。首先,教师无论怎样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总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总会在他的讲授中流露出来,影响到学生。其次,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所透露出的某种稚气,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某些艺术感受,甚至引发其创作的灵感。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这种影响向良好方向发展做了保障。再次,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交流关系,充满了和谐和轻松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价值,对其人格形成也大有利处。
在教材编制上充分考虑适应每位学生审美个性
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传统美术教材,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分重视教材本身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不考虑每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在有限的美术课上,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一种技法,教师又转向另一种技法的传授,致使孩子觉得美术课难度很大,从而逐渐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我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编制美术教材应该遵循以下两点:(1)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要求对部分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2)选择内容要体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外化表达能力,使学生确立自我对美术文化的认识与表达的自信。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以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中小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会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出现美术馆或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动向,已能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决大多数美术馆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尚停留在展示作品的层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美术馆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美术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相衔接,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
在我的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审美个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除美术之外的许多学科,如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同时,社会环境对其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美术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全社会人们观念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
关键词 审美个性 能力差异 师生关系 教材编制
现代美术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优秀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美术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审美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审美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本文拟就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并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
从人格教育的目的出发,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个性要尊重,而这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
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环节,都要以此为旗帜,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甚至干涉学生独特的审美习惯。备课时,注意适应不同学生的审美喜好,准备欣赏艺术作品时,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上课时,切忌讲解用语绝对化,对某家某派的作品要客观分析,指出其优劣所在,让学生在认识时或学习时能有所选择。指导学生练习时,应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去引导的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表现的对象,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也不应千篇一律。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先应该肯定每位学生在作品中流露的优点,然后指出其在表现手法上的不足,引导学生分析并客观评价自己的作品,最后还应鼓励学生勇于用作品表达自己的对物体的审美感受。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就应该明确“所有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是有天赋的、有才能的。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人才能、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
师生关系与审美个性的培养
美术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体验与美的享受,所以美术课备受学生喜爱。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同老师一起来欣赏美继而创造美的。传统教育观点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知识。教师仅仅被作为具有知识传授功能的人而存在,学生则仅仅被看成是缺乏知识的不成熟的人,是知识的接受器。所以,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与接受的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式、互相影响、共同前进的。首先,教师无论怎样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总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总会在他的讲授中流露出来,影响到学生。其次,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所透露出的某种稚气,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某些艺术感受,甚至引发其创作的灵感。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这种影响向良好方向发展做了保障。再次,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交流关系,充满了和谐和轻松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价值,对其人格形成也大有利处。
在教材编制上充分考虑适应每位学生审美个性
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传统美术教材,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分重视教材本身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不考虑每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在有限的美术课上,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一种技法,教师又转向另一种技法的传授,致使孩子觉得美术课难度很大,从而逐渐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我认为,为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编制美术教材应该遵循以下两点:(1)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要求对部分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2)选择内容要体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外化表达能力,使学生确立自我对美术文化的认识与表达的自信。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以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中小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会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始出现美术馆或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动向,已能充分认识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对于培养大众及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决大多数美术馆所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尚停留在展示作品的层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美术馆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美术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相衔接,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
在我的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审美个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除美术之外的许多学科,如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同时,社会环境对其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美术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全社会人们观念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