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历史新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的错位;教学评估机制的滞后;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手段与方法
从2007年下学期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湖南省全面展开,之后3年的暑假期间,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高中各科教师进行了培训。当时,可以说是雾里看花,而后感觉新鲜,充满了期待。现在,高中新课程教学进行了七年,做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我感受颇多。本文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1.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
1.1 理念更新
教育的目的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变化为培养受教育者掌握获得前人积累的知识的方法,教育的要求从对所有人共同要求变化为使每位受教育者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学有所得,让人选择教育。
1.2 课程标准新
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统一性,转变为分层次、具备选择性,强调有利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自由发展,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要求。
1.3 教材版本多样化
从一纲一本到多本,教材使用的决定权下放到地方,由省或州统一指定教材。教材的编辑思想、体例、选材都不相同,各在特色。
1.4 评价理念
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注重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以展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2.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存在一些不足
2.1 课程内容较散,学生难以系统把握历史知识
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的亮点。现行人教版教材是按专题来编写的,必修内容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同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出现,知识支离破碎,讲授起来重复但又不系统。如"三民主义"这内容,在学习必修一"辛亥革命"时,教材只字未提,但做为辛亥革命的纲领,教学时必须要加以分析,而必修三文化史第六单元"20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又重复学习。 "洋务运动"编写在必修二第9 课《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而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却又编写在必修三第14课。同样的知识点还有不少: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三个模块都有涉及,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散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等。很多学生都说,有些历史事件搞不清是在哪个模块学的。
2.2 单元知识结构的跨度大, 脱离学生实际
《历史必修Ⅰ》就涵盖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其中包括8个单元27课,古今中外,相互交错。由于是以专题为单元的课程结构,注重历史发展过程,所以每课内容的时空跨度,小则几十年,中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如此悠久的历史,自然课程内容就广博深厚。教材没有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或来龙去脉作出必要的概括性说明,没有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作出明确的解释。表面上看书越编越薄,知识越写越精炼,起到了减负作用,但实际上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加深了学生学、老师教的难度,让师生感到困惑。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初中升上来的稚气未脱的高中生,而且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储备相当空乏。所以缺乏因果联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就很难让学生理解、把握该事件或现象发生的根源和本质。同时,微言大义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晦涩难懂,要让学生理解,这就成了无源之水,似乎天外来物。所以也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达到理性的思维。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人教版必修①的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关于"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也是"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等都不足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
2.3 课题或子目标题表述不严谨,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发生了困惑
如必修1的第10课《鸦片战争》,这课书的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而通常所讲的"鸦片战争"是指第一次。第7课的第一要目"光荣革命",这一要目讲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而"光荣革命"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这样的标题易使学生误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光荣革命。
2.4 中国古代民族史内容的缺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史,但现行高中人教版教材丝毫没有提到中国古代的民族发展情况,学生初中所学的内容大多已忘记,导致很多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权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如:唐朝设节度使,导致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唐睿宗为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再如北宋过分地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地方边境空虚,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拢,但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具体情况如何?与北宋政权关系怎样?便不知道了
3.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发生了错位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造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理性的思考,表现在: 3.1 灌输式教学仍普遍存在
有的教师虽然按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路理解历史课程理念,但是现行教材编写过于精练,学生储备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很多内容只通过教材是无法了解的,而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用老方法讲课,讲解详细的知识点,有的教师在教新教材时还需要为学生补充知识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接受
3.2 将历史课程的理念片面理解为'学生中心
于是在历史课堂上,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的参与;一节课热热闹闹,学生讨论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中心主题,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有掌握。
3.3 有的教师将历史课程的理念理解为'贴近生活
因而在历史课堂上过分地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明显地削弱了学生对历史本身的学习。
3.4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
有的历史老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就必须用多媒体教学,否则就不叫新课程。把课件做得太详细,把课件当板书,在课件里用色彩,语言强调的重点知识,只要一翻页,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和来不及抄笔记的学生,就可能马上忘掉了老师所讲的内容
4.教学评价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新课程强调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评价改革上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评价功能、原则、主体、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4.1 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4.2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
4.3 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
在改革传统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注意采用质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4.4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
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作用,尊重和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
4.5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的结果
也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6 控制和适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活动中去。
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滞后已经成为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的最大障碍,成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分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按新课程要求,模块学业成绩的评价不应只有终结性成绩体验,应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在内,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学科活动记录档案袋、单项评价、操作测试等。学分认定应与模块学业成绩挂钩。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模块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同时高中将不再进行毕业会考。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没有发挥学分制的积极作用,确实教师在评定时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一般教师也不愿为难学生,因此教师在评定时基本上给所有的学生每个学块都是2分。现在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主要是每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否合格,于是各级又下达毕业考试合格率的要求,因此,新课改只是很多学校在高一阶段进行一些尝试而已,进入高二高三又成了应试教育。。
2、高考仍是教学的指挥棒,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就是高考上线人数,于是各级领导下达高考指标,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新课改只是公开课上的作秀而已。事实上仍然是一切向分数看,社会、、领导、家长都是如此。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再回到从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灌输知识,强化练习,反复考试。而高考试题一年比一年难,超越教材,玩文字游戏。很多教师感叹: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手段与方法
从2007年下学期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湖南省全面展开,之后3年的暑假期间,市教育局组织全市高中各科教师进行了培训。当时,可以说是雾里看花,而后感觉新鲜,充满了期待。现在,高中新课程教学进行了七年,做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我感受颇多。本文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1.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
1.1 理念更新
教育的目的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变化为培养受教育者掌握获得前人积累的知识的方法,教育的要求从对所有人共同要求变化为使每位受教育者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学有所得,让人选择教育。
1.2 课程标准新
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统一性,转变为分层次、具备选择性,强调有利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自由发展,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要求。
1.3 教材版本多样化
从一纲一本到多本,教材使用的决定权下放到地方,由省或州统一指定教材。教材的编辑思想、体例、选材都不相同,各在特色。
1.4 评价理念
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注重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以展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2.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存在一些不足
2.1 课程内容较散,学生难以系统把握历史知识
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的亮点。现行人教版教材是按专题来编写的,必修内容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同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出现,知识支离破碎,讲授起来重复但又不系统。如"三民主义"这内容,在学习必修一"辛亥革命"时,教材只字未提,但做为辛亥革命的纲领,教学时必须要加以分析,而必修三文化史第六单元"20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又重复学习。 "洋务运动"编写在必修二第9 课《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而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却又编写在必修三第14课。同样的知识点还有不少: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三个模块都有涉及,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散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等。很多学生都说,有些历史事件搞不清是在哪个模块学的。
2.2 单元知识结构的跨度大, 脱离学生实际
《历史必修Ⅰ》就涵盖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其中包括8个单元27课,古今中外,相互交错。由于是以专题为单元的课程结构,注重历史发展过程,所以每课内容的时空跨度,小则几十年,中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如此悠久的历史,自然课程内容就广博深厚。教材没有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或来龙去脉作出必要的概括性说明,没有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作出明确的解释。表面上看书越编越薄,知识越写越精炼,起到了减负作用,但实际上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加深了学生学、老师教的难度,让师生感到困惑。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初中升上来的稚气未脱的高中生,而且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储备相当空乏。所以缺乏因果联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就很难让学生理解、把握该事件或现象发生的根源和本质。同时,微言大义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晦涩难懂,要让学生理解,这就成了无源之水,似乎天外来物。所以也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达到理性的思维。新教材用模块专题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本意是使教学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主题,但导致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人教版必修①的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关于"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初中的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也是"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其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经验积累等都不足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
2.3 课题或子目标题表述不严谨,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发生了困惑
如必修1的第10课《鸦片战争》,这课书的内容包括两次鸦片战争,而通常所讲的"鸦片战争"是指第一次。第7课的第一要目"光荣革命",这一要目讲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而"光荣革命"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这样的标题易使学生误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光荣革命。
2.4 中国古代民族史内容的缺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史,但现行高中人教版教材丝毫没有提到中国古代的民族发展情况,学生初中所学的内容大多已忘记,导致很多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权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如:唐朝设节度使,导致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唐睿宗为加强西部与北部边防,于710年开始设节度使,以掌管地方军政。。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募兵制的实行,使边将得以专兵。再如北宋过分地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地方边境空虚,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拢,但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具体情况如何?与北宋政权关系怎样?便不知道了
3.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发生了错位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造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理性的思考,表现在: 3.1 灌输式教学仍普遍存在
有的教师虽然按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路理解历史课程理念,但是现行教材编写过于精练,学生储备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很多内容只通过教材是无法了解的,而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用老方法讲课,讲解详细的知识点,有的教师在教新教材时还需要为学生补充知识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接受
3.2 将历史课程的理念片面理解为'学生中心
于是在历史课堂上,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的参与;一节课热热闹闹,学生讨论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中心主题,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有掌握。
3.3 有的教师将历史课程的理念理解为'贴近生活
因而在历史课堂上过分地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明显地削弱了学生对历史本身的学习。
3.4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
有的历史老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就必须用多媒体教学,否则就不叫新课程。把课件做得太详细,把课件当板书,在课件里用色彩,语言强调的重点知识,只要一翻页,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和来不及抄笔记的学生,就可能马上忘掉了老师所讲的内容
4.教学评价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新课程强调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评价改革上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评价功能、原则、主体、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4.1 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4.2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
4.3 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
在改革传统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注意采用质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4.4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
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作用,尊重和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
4.5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的结果
也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6 控制和适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活动中去。
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滞后已经成为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的最大障碍,成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分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按新课程要求,模块学业成绩的评价不应只有终结性成绩体验,应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在内,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学科活动记录档案袋、单项评价、操作测试等。学分认定应与模块学业成绩挂钩。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模块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同时高中将不再进行毕业会考。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没有发挥学分制的积极作用,确实教师在评定时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一般教师也不愿为难学生,因此教师在评定时基本上给所有的学生每个学块都是2分。现在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主要是每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否合格,于是各级又下达毕业考试合格率的要求,因此,新课改只是很多学校在高一阶段进行一些尝试而已,进入高二高三又成了应试教育。。
2、高考仍是教学的指挥棒,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就是高考上线人数,于是各级领导下达高考指标,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新课改只是公开课上的作秀而已。事实上仍然是一切向分数看,社会、、领导、家长都是如此。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再回到从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灌输知识,强化练习,反复考试。而高考试题一年比一年难,超越教材,玩文字游戏。很多教师感叹: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