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非常多,其中对于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但一般集中在苗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研究上。本文介绍佤族的服饰,并对其审美特征和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关 键 词:佤族服饰 审美特征 文化意蕴
民族服饰不仅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艺技术水平,而且也浓缩积淀着民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宗教的诸多文化意蕴,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体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佤族为西南少数民族之一,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佤族服饰虽然不像苗族、彝族、白族等服饰一样纷繁复杂、色彩艳丽、寓意丰富,但它不仅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显示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同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
一、佤族服饰简介
佤族历史悠久,佤族服饰也是最古老的服饰种类之一,据说佤族的纺织已有200年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佤族先民仅用麻布,木棉布做成的一块遮盖布和短裙,他们普遍穿上衣裙,最近一百多年的事,佤山边缘区(即沧源大部,耿马、双江、澜沧、孟连以及西双版纳和佤族),镇康地区(即镇康、永德、景东等地的佤族)则更早一些。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的下裙,多用黑、红、燕、紫、黄或白的彩线,混合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单管木鼓房的大头人(多为建寨人及其后代)或头人,魔巴(巫师)和猎人头“英雄”。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褲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男子一般没有更多的妆饰,个别地方有戴项圈,右手戴手镯的,外出时,身挎背袋,长刀、火枪、弓弩、梭标,腿缠裹腿,是一副古代壮汉勇士的形象。
佤族老年妇女,多缠黑色包头,上衣与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坠有圆筒形或圈状的银制耳环,有的却坠着粗短的木制耳塞,因为耳环较重,天常日久,坠耳垂肩,脖上喜戴1~3个大小不等的银项圈,手戴银镯。裙子一般为黑色或彩色衣裙,腿裹护腿布。中青年妇女的服饰较为复杂,各地差异较大,以头饰为例,有披长发,戴银发箍的;有披长发戴银泡幅的,也有用彩线缠头,盘绕头顶,缀饰毛线彩球的,服饰款式也因地而异,有近似汉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最古老、最具佤族本色的是佤山中心区(即西盟地区)的妇女服饰,这个地区的妇女,喜留长发披肩,头戴女箍、耳坠耳垂,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带有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佤族服饰的审美特征
对于任何民族而言,作为实用的衣服是为保护身体,御寒保暖而制作的,但也是为举行婚礼、葬礼,各种仪式和聚会等社会功能的需要而制作的,所以仅仅从使用条件和社会条件来研究服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服饰往往包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无集识的人内心深处沉淀下来的审美个性,审美心理,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作为一元结构型艺术审美的佤族,也同样如此。
1.尚红尚黑的色彩美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政治经济学批判》),可见色彩对于服饰美的重要性。佤族崇尚黑、红两种颜色,其服饰只以这两种颜色为主色,甚至牙齿和皮肤都以黑为美,认为是勤劳的象征,对其它颜色例如灰、绿等基本不涉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佤族对红色和黑色的崇尚来自于他们对于土地和火的崇拜。红色是火光、太阳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更是原始先民战胜乱人、捕猪野兽、赖以生存的武器,沧源崖画上佤人以红色作画,也是对于红色崇拜的一种体现。黑色是土地的象征,佤人尚黑,因为他们本身是黑肤、黑发、黑眼睛。②佤族对服饰色彩的偏好也符合了他们自身的特点,佤族人皮肤幽黑,在穿衣装饰时并不适宜用明亮的或是冷色调的颜色来搭配,故土红色和黑色则是搭配他们肤色的最好选择。③佤族人服饰的色彩体现出了一种野性美,佤族男子英武彪悍,好野性、干练,而红色代表着热烈,黑色代表深沉,恰好印证了他们的民族性格,这与傣族尚水,喜好淡色,冷色服装,展现似水亲情的民族性格等是不相同的。
2.简洁对称的形式美
佤族服饰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对襟上衣,统裙,发箍,没有过多的绒浅,银饰,刺绣等的装饰,与苗族、景颇族、白族等色彩艳丽、装饰绚目的传统服饰相比较,简洁明快得多,甚至连装饰的花朵刺绣也没有,这与佤族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佤族人个性直爽、干练有很大关系,而服饰中又处处体现出整齐一律的对称的形式美。整齐一律,是最简单的形式美,佤族服饰的对襟上衣,衣物对称地点缀着牛头,葫芦等图案,无一不是对称的,体现佤人最为质朴的审美规则。形式美的最高法则是多样统一,即和谐。佤族服饰中从头人到老百姓,服饰复杂多样,但总体风格则是惊人的一致,一套衣服在穿着者身上,不仅上下协调,完美一体,而且与穿着者的性别年龄,身份是那样合拍,同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衣服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感情意愿,这不仅是服饰自身色彩,形式的统一,还是服饰与穿着者情感和心理的统一。
3.跨越时空的直观美和动态美
民族的风格具有一种根基,它不是短时间的时髦,不会象今天来自海外的最新时代式样,明天就会抛弃,它美感常在,民族特色的美具有柏拉图的“形式的终极性”。这就是民族服饰美感永驻的奥秘。
不须经过有意识的推理过程就能即刻作出的判断的美是直观美,如白族服装的明丽、傣族服装的妩媚、景颇族服装的凝集等直观性的直感一样,佤族服饰同样具有野性而质朴的美感,这种美能透过每一件服饰表现出来,扑面而来。让人马上就可以感受得到,而且,佤族服饰的这种直观性的美是跨越世界而不变的,它的许多元素至今还能成为潮流,例如大圆圈耳珠,短褂短裙,及膝的护腿,以及银手镯至今在大街上依然是流行美的元素而长盛不衰,并且由佤族服饰改变创新出许多新的流行式样。 同时,佤族服饰的动态美在佤族人民劳作和舞蹈时能得到体现,例如阿佤人在种谷时往往举行栽秧赛,劳动场面充满欢乐和紧张,而穿着短褂的青年男女甩开手臂,一双双栽插的手闪电般地移动,手臂上的银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叮当作响,裙裾翻飞,红色或黑色衣服与不断延展的绿茵相映,美不胜收。在剽牛舞上,人民穿着节日盛装,整齐划一地以强而有力且双膝屈伸的韵律,带动全身弹动,再加以甩毛舞蹈,服饰因动作而更显出野性与力量,女性的衣裙更显着柔美而富有弹性的健康苗条的美。再如大力舞,显示出佤族男子的刚性美,无袖短褂露出结实幽黑的肌肉,宽大的裤腿随力量而振颤,更富有野性的刚毅美。
三、佤族服饰的文化意蕴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象特征,佤族服饰属于百濮民族服饰类型,具有它们的共同的缠头,藤篾腰箍和佩刀的特征。同样,佤族服饰也具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1.佤族服饰除了他们自认为以保存祖传的“阿佤理”即民族历史外,还通过神话,宗教等方式保存了本民族的共同意识——传统民族精神。
太阳、月亮、蜥蜴等都是佤族神话与宗教中崇拜的图腾,佤族头人和各种官人都共同保留着其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于头的习俗,部落酋长头人衣服上还饰有太阳、星星、月亮、双龙和牛头,且双龙含红日的图形锈在内衣上,这与佤人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体内含蕴伟大神灵“格依格”的灵气,他创造生命、月亮则是繁星和地球的堆积者也有灵气,也是佤族崇拜的大神之一,星星象征繁衍与众多,它们是太阳和月亮的儿女,佤族希望自己的儿孙像繁星一样繁多,牛头图案象征着谦和良善,牛是佤族老祖母安桂的良伴益友,自然也是大神梅依格最喜悦的祭品,佤人常在服装上饰有牛头图案,内衣饰有双龙图其意义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对司?雨水的大神龙公主安荣的感恩,也有传说是“天父龙母”的格言的传承,至今没有准确的考證。但这些都说明佤族服饰传承着其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因为这些服饰还喻示着对某些特定角色的社会责任以及品质的要求,这也是比较独特的一点。
另外,有些支系的佤头人还要在衣服上饰两道大门,据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负责宋司岗门的人,而且他们自称是佤族的根,守望阿佤山,这也体现了佤族服饰的神话和宗教意蕴。
佤族服饰中床单,棉毯等织物上的图案也蕴涵着佤族文化特点。如战胜洪水之大神——蜥蜴经常出现在大头人的罩单上,这是传说洪水淹没大地时,是蜥蜴排干了洪水,还把大力神的大葫芦送到人类女始祖手中,才让女始祖的女儿安桂原落在神山莱姆山得极,还有蜥蜴还帮助人创造谷穗及小米穗。因此蜥蜴受佤人崇拜、供奉。
2.佤族服饰包含着口承历史的记录。
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不仅以外显的形制,装饰承载着各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信仰与图腾宗拜,而且还以其特殊的方式记录着无文字民族的口承历史,佤族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代表之一。
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中描述了人类从石洞里出来后,与动物为伍,经历了频繁的迁徒,开始从狩猎和游牧生活走向农业种植,从母亲社会到文字社会的漫长历史,“司岗”有岩洞的意思,也有葫芦的意思,各地的传说就有差异,但佤族服饰中就有把两道大门描述的司岗穿在衣服上,也有孩子的帽子上饰有葫芦的传统,这在这个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里,口头传承同时还以服饰的方式来进行历史传承的,再例如《火》、《太阳、月亮、星星》等创世造物的作品。同样在佤族服饰中得以体现。
服饰对于历史的反映还不仅是在创世纪的远古的年代,它同样对于现实的历史也有传承。例如佤族的佤奴姆的服饰上就有他们的神山莱姆山的图案,佤固德的服饰有两个特点:一是挎包上必饰芦谷花簇,二是编织法要倒针,倒针法象征佤固德先民在清迈(泰)、景栋(缅)被掸人打败后,没有远循北上,而是停留在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下游的山林地带的那段历史,而佤固德也即留下的人们的意思。
3.佤族服饰体现着佤族天人和谐的理念。
万物与人共存,人与万物相亲,质朴的少数民族总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力追求自己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天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在其服饰上,便是服饰款式尤其是织绣纹样,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伴相亲,和谐发展,佤族也是如此。佤族有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信仰,对于一草一木、屋里屋外的物什,都是敬若神明,认为有神明附在上面。佤族服饰中年轻女子衣边有些绣有花朵,小孩子的帽子上绣有葫芦,有些男子包头上饰有羽毛等物,喜欢把天然圆珠行果实或石头串成串呆在手上或项上等,这些都体现了佤人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人通过自然之物来与神灵发生着联系,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的境界。再者,佤族服饰不同样式代表了不同的年龄身份和社会角色,同样也是服饰与社会、与天命人生等相同的一种表现,例如只要数腿上的藤篾圈数就知道女孩子的年龄,这种将人的年龄特征、身份特征等外化为服饰的形式,也是一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种体现。
4.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佤族服饰作为佤族文化的一个文化因子,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变异、互借、趋同的发展历程。
文化因子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他种民族文化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佤族服饰的各种特征就是他们的文化因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趋同或消亡, 例如头人服饰中的包头和上衣饰有牛头等图案、跣足、佩刀、藤篾圈等,受到新社会的法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的影响,渐渐消失,而传统佤族服饰越来越被汉化,变成现在的时髦服装;而衣服的样式和装饰品与其他民族的风格相融合,又形成一道道亮丽的、时尚的风景,例如银制耳塞、露脐紧身女上衣、及膝短裙等在现代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这些是佤族服饰变化而来的结果。
总之,每个民族都有它的独特性,佤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是西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M魏德明(尼嘎):《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C格桑顿珠主编:《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佤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M施惟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M毕坚:《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录》,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
[5]M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M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M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关 键 词:佤族服饰 审美特征 文化意蕴
民族服饰不仅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艺技术水平,而且也浓缩积淀着民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宗教的诸多文化意蕴,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体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佤族为西南少数民族之一,有着古老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佤族服饰虽然不像苗族、彝族、白族等服饰一样纷繁复杂、色彩艳丽、寓意丰富,但它不仅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显示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同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
一、佤族服饰简介
佤族历史悠久,佤族服饰也是最古老的服饰种类之一,据说佤族的纺织已有200年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佤族先民仅用麻布,木棉布做成的一块遮盖布和短裙,他们普遍穿上衣裙,最近一百多年的事,佤山边缘区(即沧源大部,耿马、双江、澜沧、孟连以及西双版纳和佤族),镇康地区(即镇康、永德、景东等地的佤族)则更早一些。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的下裙,多用黑、红、燕、紫、黄或白的彩线,混合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单管木鼓房的大头人(多为建寨人及其后代)或头人,魔巴(巫师)和猎人头“英雄”。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褲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男子一般没有更多的妆饰,个别地方有戴项圈,右手戴手镯的,外出时,身挎背袋,长刀、火枪、弓弩、梭标,腿缠裹腿,是一副古代壮汉勇士的形象。
佤族老年妇女,多缠黑色包头,上衣与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坠有圆筒形或圈状的银制耳环,有的却坠着粗短的木制耳塞,因为耳环较重,天常日久,坠耳垂肩,脖上喜戴1~3个大小不等的银项圈,手戴银镯。裙子一般为黑色或彩色衣裙,腿裹护腿布。中青年妇女的服饰较为复杂,各地差异较大,以头饰为例,有披长发,戴银发箍的;有披长发戴银泡幅的,也有用彩线缠头,盘绕头顶,缀饰毛线彩球的,服饰款式也因地而异,有近似汉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最古老、最具佤族本色的是佤山中心区(即西盟地区)的妇女服饰,这个地区的妇女,喜留长发披肩,头戴女箍、耳坠耳垂,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带有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佤族服饰的审美特征
对于任何民族而言,作为实用的衣服是为保护身体,御寒保暖而制作的,但也是为举行婚礼、葬礼,各种仪式和聚会等社会功能的需要而制作的,所以仅仅从使用条件和社会条件来研究服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服饰往往包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无集识的人内心深处沉淀下来的审美个性,审美心理,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作为一元结构型艺术审美的佤族,也同样如此。
1.尚红尚黑的色彩美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政治经济学批判》),可见色彩对于服饰美的重要性。佤族崇尚黑、红两种颜色,其服饰只以这两种颜色为主色,甚至牙齿和皮肤都以黑为美,认为是勤劳的象征,对其它颜色例如灰、绿等基本不涉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佤族对红色和黑色的崇尚来自于他们对于土地和火的崇拜。红色是火光、太阳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更是原始先民战胜乱人、捕猪野兽、赖以生存的武器,沧源崖画上佤人以红色作画,也是对于红色崇拜的一种体现。黑色是土地的象征,佤人尚黑,因为他们本身是黑肤、黑发、黑眼睛。②佤族对服饰色彩的偏好也符合了他们自身的特点,佤族人皮肤幽黑,在穿衣装饰时并不适宜用明亮的或是冷色调的颜色来搭配,故土红色和黑色则是搭配他们肤色的最好选择。③佤族人服饰的色彩体现出了一种野性美,佤族男子英武彪悍,好野性、干练,而红色代表着热烈,黑色代表深沉,恰好印证了他们的民族性格,这与傣族尚水,喜好淡色,冷色服装,展现似水亲情的民族性格等是不相同的。
2.简洁对称的形式美
佤族服饰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对襟上衣,统裙,发箍,没有过多的绒浅,银饰,刺绣等的装饰,与苗族、景颇族、白族等色彩艳丽、装饰绚目的传统服饰相比较,简洁明快得多,甚至连装饰的花朵刺绣也没有,这与佤族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佤族人个性直爽、干练有很大关系,而服饰中又处处体现出整齐一律的对称的形式美。整齐一律,是最简单的形式美,佤族服饰的对襟上衣,衣物对称地点缀着牛头,葫芦等图案,无一不是对称的,体现佤人最为质朴的审美规则。形式美的最高法则是多样统一,即和谐。佤族服饰中从头人到老百姓,服饰复杂多样,但总体风格则是惊人的一致,一套衣服在穿着者身上,不仅上下协调,完美一体,而且与穿着者的性别年龄,身份是那样合拍,同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衣服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感情意愿,这不仅是服饰自身色彩,形式的统一,还是服饰与穿着者情感和心理的统一。
3.跨越时空的直观美和动态美
民族的风格具有一种根基,它不是短时间的时髦,不会象今天来自海外的最新时代式样,明天就会抛弃,它美感常在,民族特色的美具有柏拉图的“形式的终极性”。这就是民族服饰美感永驻的奥秘。
不须经过有意识的推理过程就能即刻作出的判断的美是直观美,如白族服装的明丽、傣族服装的妩媚、景颇族服装的凝集等直观性的直感一样,佤族服饰同样具有野性而质朴的美感,这种美能透过每一件服饰表现出来,扑面而来。让人马上就可以感受得到,而且,佤族服饰的这种直观性的美是跨越世界而不变的,它的许多元素至今还能成为潮流,例如大圆圈耳珠,短褂短裙,及膝的护腿,以及银手镯至今在大街上依然是流行美的元素而长盛不衰,并且由佤族服饰改变创新出许多新的流行式样。 同时,佤族服饰的动态美在佤族人民劳作和舞蹈时能得到体现,例如阿佤人在种谷时往往举行栽秧赛,劳动场面充满欢乐和紧张,而穿着短褂的青年男女甩开手臂,一双双栽插的手闪电般地移动,手臂上的银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叮当作响,裙裾翻飞,红色或黑色衣服与不断延展的绿茵相映,美不胜收。在剽牛舞上,人民穿着节日盛装,整齐划一地以强而有力且双膝屈伸的韵律,带动全身弹动,再加以甩毛舞蹈,服饰因动作而更显出野性与力量,女性的衣裙更显着柔美而富有弹性的健康苗条的美。再如大力舞,显示出佤族男子的刚性美,无袖短褂露出结实幽黑的肌肉,宽大的裤腿随力量而振颤,更富有野性的刚毅美。
三、佤族服饰的文化意蕴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象特征,佤族服饰属于百濮民族服饰类型,具有它们的共同的缠头,藤篾腰箍和佩刀的特征。同样,佤族服饰也具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1.佤族服饰除了他们自认为以保存祖传的“阿佤理”即民族历史外,还通过神话,宗教等方式保存了本民族的共同意识——传统民族精神。
太阳、月亮、蜥蜴等都是佤族神话与宗教中崇拜的图腾,佤族头人和各种官人都共同保留着其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于头的习俗,部落酋长头人衣服上还饰有太阳、星星、月亮、双龙和牛头,且双龙含红日的图形锈在内衣上,这与佤人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体内含蕴伟大神灵“格依格”的灵气,他创造生命、月亮则是繁星和地球的堆积者也有灵气,也是佤族崇拜的大神之一,星星象征繁衍与众多,它们是太阳和月亮的儿女,佤族希望自己的儿孙像繁星一样繁多,牛头图案象征着谦和良善,牛是佤族老祖母安桂的良伴益友,自然也是大神梅依格最喜悦的祭品,佤人常在服装上饰有牛头图案,内衣饰有双龙图其意义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对司?雨水的大神龙公主安荣的感恩,也有传说是“天父龙母”的格言的传承,至今没有准确的考證。但这些都说明佤族服饰传承着其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因为这些服饰还喻示着对某些特定角色的社会责任以及品质的要求,这也是比较独特的一点。
另外,有些支系的佤头人还要在衣服上饰两道大门,据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负责宋司岗门的人,而且他们自称是佤族的根,守望阿佤山,这也体现了佤族服饰的神话和宗教意蕴。
佤族服饰中床单,棉毯等织物上的图案也蕴涵着佤族文化特点。如战胜洪水之大神——蜥蜴经常出现在大头人的罩单上,这是传说洪水淹没大地时,是蜥蜴排干了洪水,还把大力神的大葫芦送到人类女始祖手中,才让女始祖的女儿安桂原落在神山莱姆山得极,还有蜥蜴还帮助人创造谷穗及小米穗。因此蜥蜴受佤人崇拜、供奉。
2.佤族服饰包含着口承历史的记录。
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不仅以外显的形制,装饰承载着各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信仰与图腾宗拜,而且还以其特殊的方式记录着无文字民族的口承历史,佤族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代表之一。
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中描述了人类从石洞里出来后,与动物为伍,经历了频繁的迁徒,开始从狩猎和游牧生活走向农业种植,从母亲社会到文字社会的漫长历史,“司岗”有岩洞的意思,也有葫芦的意思,各地的传说就有差异,但佤族服饰中就有把两道大门描述的司岗穿在衣服上,也有孩子的帽子上饰有葫芦的传统,这在这个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里,口头传承同时还以服饰的方式来进行历史传承的,再例如《火》、《太阳、月亮、星星》等创世造物的作品。同样在佤族服饰中得以体现。
服饰对于历史的反映还不仅是在创世纪的远古的年代,它同样对于现实的历史也有传承。例如佤族的佤奴姆的服饰上就有他们的神山莱姆山的图案,佤固德的服饰有两个特点:一是挎包上必饰芦谷花簇,二是编织法要倒针,倒针法象征佤固德先民在清迈(泰)、景栋(缅)被掸人打败后,没有远循北上,而是停留在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下游的山林地带的那段历史,而佤固德也即留下的人们的意思。
3.佤族服饰体现着佤族天人和谐的理念。
万物与人共存,人与万物相亲,质朴的少数民族总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力追求自己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天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在其服饰上,便是服饰款式尤其是织绣纹样,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伴相亲,和谐发展,佤族也是如此。佤族有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信仰,对于一草一木、屋里屋外的物什,都是敬若神明,认为有神明附在上面。佤族服饰中年轻女子衣边有些绣有花朵,小孩子的帽子上绣有葫芦,有些男子包头上饰有羽毛等物,喜欢把天然圆珠行果实或石头串成串呆在手上或项上等,这些都体现了佤人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人通过自然之物来与神灵发生着联系,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的境界。再者,佤族服饰不同样式代表了不同的年龄身份和社会角色,同样也是服饰与社会、与天命人生等相同的一种表现,例如只要数腿上的藤篾圈数就知道女孩子的年龄,这种将人的年龄特征、身份特征等外化为服饰的形式,也是一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种体现。
4.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佤族服饰作为佤族文化的一个文化因子,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变异、互借、趋同的发展历程。
文化因子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他种民族文化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佤族服饰的各种特征就是他们的文化因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少数民族文化受到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趋同或消亡, 例如头人服饰中的包头和上衣饰有牛头等图案、跣足、佩刀、藤篾圈等,受到新社会的法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的影响,渐渐消失,而传统佤族服饰越来越被汉化,变成现在的时髦服装;而衣服的样式和装饰品与其他民族的风格相融合,又形成一道道亮丽的、时尚的风景,例如银制耳塞、露脐紧身女上衣、及膝短裙等在现代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这些是佤族服饰变化而来的结果。
总之,每个民族都有它的独特性,佤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是西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M魏德明(尼嘎):《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C格桑顿珠主编:《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佤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M施惟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M毕坚:《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录》,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
[5]M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M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M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