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在的发展对策是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以工业化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重点培养环渤海城市带、环北京城市圈和山前城市链,与京津构成京津冀城市群。
【关键词】城镇化;环渤海城市带;环北京城市圈;山前城市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08-01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加速推进,我省城镇化率已经得到极大提高。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进我省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对重点城镇进行重点培育是我们给出的答案。
一、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镇率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末,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只有唐山市、石家庄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市空间布局“不够优”,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
一方面,大城市偏少,缺乏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河北省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只有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与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的中心城市相比,规模偏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全国城镇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另一方面,中等城市断档,小城市彼此封闭,城市间经济互动性、开放对接性偏弱,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难以获得“1+1>2”的集群发展效益。
(三)对中高端产业聚集能力较弱。
我省城市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11个设区市创造的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而浙江省11个设区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一半左右。从城市产业结构看,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凝聚、培育不足,尚未形成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态势。
二、构建京津冀城市群
内环京津是河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京津冀在经济、能源、交通、生态等各方面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因此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根据环首都、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分布、产业基础、经济联系和交通条件,统筹区域发展资源,突出重点地区,把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布局的主体形态。
(一)环渤海城市带。
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河北省委提出了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口号,伴随着渤海新区和曹妃甸新区的发展壮大,河北省经济要素向沿海地区急剧聚集,这两个地区也真正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据报道,2011年,秦唐沧地区城镇化率达到47.84%,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4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发布,河北省地级市城镇化质量唐山、秦皇岛、沧州位列前三甲。河北沿海地区要对接天津,构筑沿海城市带,以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为主体,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重要出海口的优势,培育壮大唐山湾国际生态城、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同时重点发展昌黎、乐亭、迁安、遵化、青县等中小城市,有序扩大县城和中心镇规模,形成环渤海城市带。
(二)环北京城市圈。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北京现已面临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难题,其对外的溢出效应日益增强。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八届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要借势京津、置身沿海,抓好一批重点卫星城市和重点园区的建设。每个市都要重点建设一两个吸纳首都科技成果转化、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转移的基地,建设一批环京津的中小城市。为此,河北省提出推进环首都新区建设,整合三河、大厂、香河县资源,建设京东新区;整合涿州、涞水县资源,协调高碑店发展,建设京南新区;整合怀来、涿鹿,建设京北新区。环北京地区要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把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作为对接首都的切入点,着力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尤其是北京新机场选址在京廊交界处,为这一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得的机遇,河北省乘势而上,立即将廊坊、保定地区近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化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聚集区和辐射区,积极承接北京外溢优质要素,聚集高端产业,将其打造成为环京津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高地。
环渤海城市带与首都经济圈联合成片,形成大秦线以南,京广线以东,保沧高速、黄石高速以北,囊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东部、沧州北部在内的巨型城镇群。
(三)沿京广线城市链。
太行山脉以东,沿京广线两侧是我省传统的经济高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京广线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座城市一字排开,珠连玉串;涿州、定州、辛集、武安等小城市也发展迅速,初具规模,成为这条城市链上的重要结点;铁路两侧,众多小城市和城镇星罗棋布,密集分布。冀中南地区要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城市职能分工,加快城市群发展,形成太行山前一条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城镇化水平高的城市链。
京广线城市链以保定为接点与环京津城市带连为一体,连同环渤海城市带,共同组成名副其实的京津冀城市群。
三、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中小城市数量少,小城镇规模小、发展质量不高,城市集群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河北省缺乏特大城市,城镇化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足。因此,要做大做好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居于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两翼的副中心城市,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要增长极。其他地级市也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县域重要空间资源,带动县城扩容升级,重点培养迁安、任丘等县城或县级市,使之发展成为高标准的中等城市;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着力建设四个区域性的小城镇群落,一是京津保沧地区,二是以石家庄为中心的京广、石德、石太线为轴心的“+”字形区域,三是以唐山秦皇岛二市为中心的冀东地区,四是以邯郸、邢台为中心的冀南地区。
(二)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只会是“空城”,要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让城镇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旺盛生命力,有效避免缺乏产业的“空心城镇化”。环首都经济圈要全面承接首都产业和功能转移,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向沿海转移,以临港产业聚集区为切入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冀中南地区则要抓住冀中南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努力建设成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能源基地。
(三)新型城镇化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拆迁改建,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因此,要完成人的城镇化,让进城农民真正转变成“城里人”,就要破除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二是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统筹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培训、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让进城农民真正能在城镇安居乐业。
【关键词】城镇化;环渤海城市带;环北京城市圈;山前城市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08-01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加速推进,我省城镇化率已经得到极大提高。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进我省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对重点城镇进行重点培育是我们给出的答案。
一、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镇率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末,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8%,只有唐山市、石家庄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市空间布局“不够优”,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
一方面,大城市偏少,缺乏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河北省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只有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与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的中心城市相比,规模偏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全国城镇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另一方面,中等城市断档,小城市彼此封闭,城市间经济互动性、开放对接性偏弱,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难以获得“1+1>2”的集群发展效益。
(三)对中高端产业聚集能力较弱。
我省城市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11个设区市创造的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而浙江省11个设区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一半左右。从城市产业结构看,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凝聚、培育不足,尚未形成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态势。
二、构建京津冀城市群
内环京津是河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京津冀在经济、能源、交通、生态等各方面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因此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根据环首都、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分布、产业基础、经济联系和交通条件,统筹区域发展资源,突出重点地区,把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布局的主体形态。
(一)环渤海城市带。
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河北省委提出了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口号,伴随着渤海新区和曹妃甸新区的发展壮大,河北省经济要素向沿海地区急剧聚集,这两个地区也真正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这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据报道,2011年,秦唐沧地区城镇化率达到47.84%,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24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发布,河北省地级市城镇化质量唐山、秦皇岛、沧州位列前三甲。河北沿海地区要对接天津,构筑沿海城市带,以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为主体,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重要出海口的优势,培育壮大唐山湾国际生态城、北戴河新区、黄骅新城,同时重点发展昌黎、乐亭、迁安、遵化、青县等中小城市,有序扩大县城和中心镇规模,形成环渤海城市带。
(二)环北京城市圈。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北京现已面临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难题,其对外的溢出效应日益增强。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八届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要借势京津、置身沿海,抓好一批重点卫星城市和重点园区的建设。每个市都要重点建设一两个吸纳首都科技成果转化、承接高端产业要素转移的基地,建设一批环京津的中小城市。为此,河北省提出推进环首都新区建设,整合三河、大厂、香河县资源,建设京东新区;整合涿州、涞水县资源,协调高碑店发展,建设京南新区;整合怀来、涿鹿,建设京北新区。环北京地区要坚持吸纳承接、融合提升、重点推进、统筹发展,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把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作为对接首都的切入点,着力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尤其是北京新机场选址在京廊交界处,为这一地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得的机遇,河北省乘势而上,立即将廊坊、保定地区近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化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聚集区和辐射区,积极承接北京外溢优质要素,聚集高端产业,将其打造成为环京津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高地。
环渤海城市带与首都经济圈联合成片,形成大秦线以南,京广线以东,保沧高速、黄石高速以北,囊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东部、沧州北部在内的巨型城镇群。
(三)沿京广线城市链。
太行山脉以东,沿京广线两侧是我省传统的经济高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京广线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座城市一字排开,珠连玉串;涿州、定州、辛集、武安等小城市也发展迅速,初具规模,成为这条城市链上的重要结点;铁路两侧,众多小城市和城镇星罗棋布,密集分布。冀中南地区要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城市职能分工,加快城市群发展,形成太行山前一条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城镇化水平高的城市链。
京广线城市链以保定为接点与环京津城市带连为一体,连同环渤海城市带,共同组成名副其实的京津冀城市群。
三、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中小城市数量少,小城镇规模小、发展质量不高,城市集群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河北省缺乏特大城市,城镇化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足。因此,要做大做好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居于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两翼的副中心城市,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要增长极。其他地级市也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县域重要空间资源,带动县城扩容升级,重点培养迁安、任丘等县城或县级市,使之发展成为高标准的中等城市;建设一批特色重点镇,着力建设四个区域性的小城镇群落,一是京津保沧地区,二是以石家庄为中心的京广、石德、石太线为轴心的“+”字形区域,三是以唐山秦皇岛二市为中心的冀东地区,四是以邯郸、邢台为中心的冀南地区。
(二)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只会是“空城”,要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让城镇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旺盛生命力,有效避免缺乏产业的“空心城镇化”。环首都经济圈要全面承接首都产业和功能转移,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向沿海转移,以临港产业聚集区为切入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冀中南地区则要抓住冀中南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努力建设成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能源基地。
(三)新型城镇化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拆迁改建,而是对传统工业化和小农经济的彻底改造,因此,要完成人的城镇化,让进城农民真正转变成“城里人”,就要破除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户籍限制。二是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统筹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培训、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让进城农民真正能在城镇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