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中,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承载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学校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改革
我国《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2002〕13号]文件说明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要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相信通过在各级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1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21世纪的各级学校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体育课程方面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体育课程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及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学生)对身体发展的需求,需求的变化则导致体育课程发展的变化,抓住了需求,就是抓住了体育课程发展的脉络。[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生活目标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和引导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价值需求,更加关注自身个性的发展与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体育课程应该在关注学生基本体育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兼顾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和特长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地位的培养。体育课程改革依据为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变化,而学校体育应以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为导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在需求中获得发展,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社会需求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取向,个体需求决定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因此,课程指导纲要形成以后,作为一个学校和教师在编订具体的课程方案之时,就要更多的思考一下学生的个体需求。[2]个体需求主要包括体育知识的需求、健身的需求、健美的需求、娱乐需求、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需求,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动机和必经之路。
首先,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最基本的是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当代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还有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方面的需求,如: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美学、健康教育学等知识的体系。其次,是健身的需求。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以及身体健康教育的加强,学生健身的主体意识必将大大加强,这就有可能使国家、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得到内在的统一和协调。再次,是健美和娱乐的需求。
体育课程改革核心的内容就是开发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课程资源。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打破了原来的不管区域性差异而造成的体育课程内容使用上的差强人意的做法和清规戒律,充分考虑到学校当地局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特色因素,一些符合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民族风情韵味的体育运动项目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走进体育课程,这些脱胎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内容,经由学生的流动所带来的发扬广大可反过来促进当地的体育文化建设,尤其是那些在地方尚未得以开发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富含民族底蕴的运动项目的开发,可以发挥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辐射功能,为当地体育文化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3]。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分类
体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人类古代原始的生产活动、日常和娱乐,早期的宗教活动及军事战争等[1]。
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和形式之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贵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冯胜刚教授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为分类标准,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成如下三个大类:一是具有成熟程度不同的竞赛规则的竞赛项目,如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抵杠,拉祜族和哈尼族的打陀螺,及广泛流传于多个少数民族中的射箭、射弩、摔跤等项目;二是在民族节日和民族庆典活动中主要用于烘托气氛、增加喜庆色彩的表演项目,如苗族的高跷,仡佬族的高台舞狮,彝族的斗牛舞等项目;三是广泛存在于民俗活动和日常文化生活之中、与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交织在一起并因其具有程度不同的体育性而可称之为民俗体育的传统项目,如苗族的跳芦笙,贵州毕节地区彝族的乌蒙铃;此外,还有存在于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中与本民族传统舞蹈尚未发生清晰分离的各种形式的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自己的特征。首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一定地域内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处于同一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是本民族所特有的。即便是同一体育项目,也各有本民族的特色。其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民俗性和广泛的普及性。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习惯。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即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有促进了传统体育的发展。再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始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文化、智慧、信仰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文化,其项目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发展的。原始的元素已经在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中成为基本的要素呈现出来。[4]最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因为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存发展。那么,出于人们对自身体魄和闲暇时间以及充实民俗节日内容等需求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生产活动相剥离,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性、娱乐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并提高了其项目作用于参与者的健身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传统体育在本民族内的普及程度,被人们所喜闻乐见。[5]
民族传统体育所富有的民族性、区域性、娱乐性以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是现代体育所不具有的,相对普及性较高的现代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动作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原生性及附加民族服饰和道具的新奇性等给现代人类以更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受到了人们的追崇与欢迎。[6]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教学必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扬光大,对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少數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的实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实践为体育课程改革开创了新的模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补充和完善现代竞技体育,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少数民族体育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群体性,符合青少年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而且技术简单易学,使所有参加者心情舒畅,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情景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体验运动,享受快乐,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健康发展。[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表现生产生活的,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有表现民族风情风俗的,也有满足民
族群众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
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性,而且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趣味性、表演性、健身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和质朴的民族精神内涵。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开发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这些流传久远,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是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宝库。[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来讲,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和发展也是其重要内容。我们坚信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日渐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我们更加坚信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加强,[9]作为我国民族瑰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会日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红.大学体育课程的需求导向[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崔瑞雪.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0(2):55-56.
[3] 田菁.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21页
[4]冯胜刚等.全球化之下——我们在哪里[J].中国民族,2008(8):5-7.
[5]张国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代社会价值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20-121.
[6]崔乐泉.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5.(3):68-69.
[7]郑重.我国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D].重庆:西南大学,2009.
[8]宋卫. 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体育学刊,2007(6):56-58.
[9]徐金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2-114.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学校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改革
我国《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2002〕13号]文件说明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要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相信通过在各级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1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21世纪的各级学校教育正在向国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向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体育课程方面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体育课程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及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学生)对身体发展的需求,需求的变化则导致体育课程发展的变化,抓住了需求,就是抓住了体育课程发展的脉络。[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生活目标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和引导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价值需求,更加关注自身个性的发展与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体育课程应该在关注学生基本体育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兼顾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和特长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地位的培养。体育课程改革依据为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变化,而学校体育应以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为导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在需求中获得发展,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社会需求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取向,个体需求决定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因此,课程指导纲要形成以后,作为一个学校和教师在编订具体的课程方案之时,就要更多的思考一下学生的个体需求。[2]个体需求主要包括体育知识的需求、健身的需求、健美的需求、娱乐需求、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需求,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动机和必经之路。
首先,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最基本的是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当代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还有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方面的需求,如: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美学、健康教育学等知识的体系。其次,是健身的需求。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以及身体健康教育的加强,学生健身的主体意识必将大大加强,这就有可能使国家、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得到内在的统一和协调。再次,是健美和娱乐的需求。
体育课程改革核心的内容就是开发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课程资源。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打破了原来的不管区域性差异而造成的体育课程内容使用上的差强人意的做法和清规戒律,充分考虑到学校当地局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特色因素,一些符合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民族风情韵味的体育运动项目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走进体育课程,这些脱胎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内容,经由学生的流动所带来的发扬广大可反过来促进当地的体育文化建设,尤其是那些在地方尚未得以开发的运动项目,通过这些富含民族底蕴的运动项目的开发,可以发挥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辐射功能,为当地体育文化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3]。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分类
体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人类古代原始的生产活动、日常和娱乐,早期的宗教活动及军事战争等[1]。
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和形式之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贵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冯胜刚教授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方式为分类标准,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成如下三个大类:一是具有成熟程度不同的竞赛规则的竞赛项目,如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抵杠,拉祜族和哈尼族的打陀螺,及广泛流传于多个少数民族中的射箭、射弩、摔跤等项目;二是在民族节日和民族庆典活动中主要用于烘托气氛、增加喜庆色彩的表演项目,如苗族的高跷,仡佬族的高台舞狮,彝族的斗牛舞等项目;三是广泛存在于民俗活动和日常文化生活之中、与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交织在一起并因其具有程度不同的体育性而可称之为民俗体育的传统项目,如苗族的跳芦笙,贵州毕节地区彝族的乌蒙铃;此外,还有存在于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中与本民族传统舞蹈尚未发生清晰分离的各种形式的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自己的特征。首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一定地域内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处于同一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是本民族所特有的。即便是同一体育项目,也各有本民族的特色。其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民俗性和广泛的普及性。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习惯。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即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有促进了传统体育的发展。再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始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文化、智慧、信仰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文化,其项目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发展的。原始的元素已经在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中成为基本的要素呈现出来。[4]最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因为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存发展。那么,出于人们对自身体魄和闲暇时间以及充实民俗节日内容等需求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生产活动相剥离,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性、娱乐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并提高了其项目作用于参与者的健身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传统体育在本民族内的普及程度,被人们所喜闻乐见。[5]
民族传统体育所富有的民族性、区域性、娱乐性以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是现代体育所不具有的,相对普及性较高的现代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动作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原生性及附加民族服饰和道具的新奇性等给现代人类以更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受到了人们的追崇与欢迎。[6]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程教学必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扬光大,对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少數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的实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实践为体育课程改革开创了新的模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补充和完善现代竞技体育,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少数民族体育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群体性,符合青少年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而且技术简单易学,使所有参加者心情舒畅,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情景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体验运动,享受快乐,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健康发展。[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表现生产生活的,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有表现民族风情风俗的,也有满足民
族群众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
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性,而且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趣味性、表演性、健身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和质朴的民族精神内涵。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开发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这些流传久远,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是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宝库。[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来讲,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和发展也是其重要内容。我们坚信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日渐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我们更加坚信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加强,[9]作为我国民族瑰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会日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红.大学体育课程的需求导向[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崔瑞雪.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J].教育探索,2010(2):55-56.
[3] 田菁.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21页
[4]冯胜刚等.全球化之下——我们在哪里[J].中国民族,2008(8):5-7.
[5]张国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代社会价值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20-121.
[6]崔乐泉.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5.(3):68-69.
[7]郑重.我国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D].重庆:西南大学,2009.
[8]宋卫. 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体育学刊,2007(6):56-58.
[9]徐金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