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年龄30-69岁,样本量共422人。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表2为研究对象的职称学历情况。
本研究的样本时间为2011年10-12月分别从河南省各个高等院校,科研所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样得来,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对象的职称学历情况的划分依据为有职称者按职称,无职称者按学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随机抽样调查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获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健康以及亚健康的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对工作(家庭生活)满意程度、心理压力自我感觉等方面的情况。
2.专家访问法
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他们健康的原因访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等手段收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健康调查资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
二、分析与讨论
2005年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在体检中共检查出60多种疾病,其中331人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或病变,占参加体检统计总人数的78.8%,其中有明显疾病状态的占21.5%。其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代谢紊乱综合症(如高血脂症、脂肪肝、高血糖等);职业病(如颈椎病、咽喉炎、肩周炎、痔疮等);退型性病变(如白内障、前列腺肥大、腰椎病等)。内科方面以高脂血症(35.83%)、高血压(28.54%)、脂肪肝(13.83%)、心脏疾患(16.92%)、糖尿病(12.43%)、支气管炎(8.19%)等为主。此次体检还查出:肝功能(肝细胞受到损伤的指标)异常21人,甲胎球(检测早期肝癌指标)阳性5人,怀疑肿瘤3人,血常规异常69人,血尿、蛋白尿(提示泌尿道、肾结石或肾脏疾病)32人。统计资料显示,内科疾病问题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有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左室外膜高电压、ST-T段的改变、T波改变、异常Q波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
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13.83%的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报告的平均9.58%的发病率,并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此次研究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以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一些慢性病的前临床症状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动态的病理变化状态,如果引起重视,根据国家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得当,身体可以向健康方面发展;反之,则患病。
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获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健康以及亚健康的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对工作(家庭生活),满意程度、心理压力自我感觉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422份,回收402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回收率93.3%。
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较差,知道、听说过和不知道亚健康的各占三分之一。有39%的很关注自己的身体,有55.7%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关注一般,还有5.3%的人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只有16%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保护意识较强,有44%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去看病。有58.6%的高层次人才是因工作忙,抽不出时间进行锻炼;有8.4%的人因缺乏锻炼的氛围和没有锻炼伙伴;12.3%的高层次人才工因家务缠身、无场地器材、无人组织等因素没有进行体育锻炼。
调查表明,河南省相当多的高层次人才生活没有规律,生活方式不合理。有44.2%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在晚上10-12点休息,有15.5%的教职员工在晚上12点以后睡觉,过度的工作导致教职员工睡眠不足。还有49.3%的教职员工经常在双休日加班。68.3%的男性教师有抽烟、喝酒的不良行为。24.5%的教职员工有不吃早餐的习惯。
另外,由于人事分配制度、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学改革、科研任务等,给相当一部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有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社会心理因素较差,缺乏朋友交谈,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期不开心;有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因住房条件不好,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原因所形成的心理因素压力,这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水平。调查还显示,有33.6%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压力来自申请科研课题,有32.1%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感觉任务太重,有19.3%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觉得科研任务重,还有42.0%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因职称晋升要发表论文感觉压力很大。30.2%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对自己的住房不满意。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46.5%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为配偶的期望值较高,致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53.8%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教学和科研任务后,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
通过健康体检和调查不难看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影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的因素时,有必要弄清楚健康、亚健康的概念,这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现代健康观的形成、正确的自我保健手段的应用以及促进健康措施的采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健康观念将影响着自我保健目标,左右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调查了心脏病、癌症、中风、车祸、其他意外事件、流感肪炎、糖尿病、肝硬化、自杀、他杀等10个最常见死因的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环境因素、不良的遗传因素、不良的医疗服务),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除因流感肺炎、糖尿病以外其他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对亚健康认识上的不足,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为亚健康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国际上己经将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疾病控制和健康教育专家说,“亚健康”状态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就像互相衔接的区间车一样,从健康驶向疾病。其中,與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为“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调查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这种“失调”的约占21%-25%。如果患者放任这种失调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潜伏着向疾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处于这类状态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超过30%,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症状的表现被专家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表现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健康体检中显示教职员工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还有超过10%的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处于“前临床”状态,即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而未曾诊断。此外,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心理问题严重因人事分配制度、职称评定及职务晋升、教学改革、科研任务、住房分配、配偶期望值过高等,给相当一部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近半数以上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感觉到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夜间无法入睡等心理问题症状。
影响高层次人才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生活方式是重要方面。生活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行为。“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1]。”生活方式与人类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并称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2]。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健康的四种因素在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重。关于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已在六七十年代得以科学证实。从1967年起,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reslow及加州公共卫生局人口实验室的Belloc对6828名成年美国人进行了为期五年半的随访观察,发现7项简单而基本的行为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及良好的健康有显著的相关[3]。这7项内容是:
(1)每日正常规律的三餐而不吃零食;(2)每日吃早餐;(3)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4)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5)不吸烟;(6)保持适当的体重;(7)不饮酒或少饮酒。
前人对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主要从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睡眠时间、吃早餐状况和体育锻炼状况等方面的主观可控因素进行探讨。
(一)吸烟和饮酒对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由于吸烟和饮酒对高层次人才的影响主要是男性,所以此次研究只对男性高层次人才进行研究。
这一因素主要是指男教师过量饮酒与长期抽烟的不良习惯。一次饮酒过量和长期嗜酒,会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使人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本次调查中,有32.30%的男教师喜欢饮酒;吸烟,是一种能导致多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的不良行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在几年和几十年里缓慢破坏肌体组织,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脑血管病和肺癌等疾病。吸烟危害健康是许多国家的科学上作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也影响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也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吸烟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4.90%的男教师有抽烟的习惯,其中抽烟男教师年龄分布情况如表3,41-50岁年龄段教师抽烟比率最高占33.85%,31-40次之,30岁以下和51-60教师的抽烟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部分男教师特别是年轻与年老教师己经意识或尝受到了吸烟的危害,戒除了吸烟的不良习惯。
1.总体吸烟状况和健康状况
表4反映的是被调查的总体吸烟状况。从不吸烟者123人,占30.6%;偶尔吸烟者38人,占9.5%;经常吸烟者216人,占53.7%:已戒烟者35人,占9.0%。
反映的是男性不同吸烟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偶尔吸烟者健康状况最好,健康好的百分比最高,为30.7%,健康差的百分比最低,为25.8%;已戒烟者的健康状况其次;经常吸烟者的健康状况最差,健康好的百分比仅为22.9%,而健康差的百分比则高达34.7%。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不吸烟者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排在偶尔吸烟者和己戒烟者之后,仅列第三位,这一结果到底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还是一种假象?就本研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还无法作出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2.总体饮酒状况和健康状况
表6反映的是被调查总体的饮酒状况(402)。从不饮酒者435人,占36.1%;偶尔饮酒者590人,占48.9%;经常饮酒者105人,占8.7%;每天饮酒者64人,占5.3,占1.0%。
反映的是不同饮酒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很明显,偶尔饮酒者的健康状况最好,健康好的占28.8%,健康中的占47.8%,健康差的占23.4%;从不饮酒者健康居中,健康好的占26.2%,健康中的占45.7%,健康差的占28.0%经常饮酒和已戒酒者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已戒酒者健康状况最差,健康好的百分比仅占20.3%,健康差的百分比则高达35.9%。这一结果与“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的结论”相一致。偶尔饮酒者的健康状况好于从不饮酒者,说明适度饮酒有一定益处。
(二)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1.总体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睡眠时间构成。每晚睡眠时间为3-4小时的19人,占1.2%;5-6小时的176人,占41.9%;7-8小时的204人,占48.6%;9小时以上的18人,占4.23%;不详17人,占4.05%。每晚睡眠时间为7-8小时的人最多48.6%。
2.不同睡眠时间人群的健康状况
表9反映的是不同睡眠时间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明显看出,每晚睡眠时间5-6小时的人健康状况较好,健康好的百分比最高,为28.4%健康差的百分比最低为25.2%;每晚睡眠时间7-8小时的人健康状况追好与5-6小时的人接近,健康状况好与健康状况差人群的百分比分别为27.2%和26.0%;睡眠时间为3-4小时和9小时以上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5-6小时和7-8小时的人,尤其是睡眠时间为3-4小时的人,健康状况最差,差健康的百分比高达42.1%。
睡眠是人生十分重要的生理现象,是消除疲劳、保持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生命方式,人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时间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为8小时左右,过多或过少对健康都无益。长期睡眠不足,使生理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失调,轻者使工作能力下降,重者将导致全身性疾病。日本学者獭户教授的研究表明[4],学生熬夜与患疾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零时就寝的学生中,身体有不适感的约占30%,零时至2时就寝的约占75%,2时以后就寝的有95%感到不适。睡眠过多,对身体同样有害。睡眠过多会使睡眠中枢处于过度抑制状态,使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器官功能减弱,使人精神懒散,思维迟钝,疲乏无力。中医有“久卧伤气”之说。成年人每晚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7-8小时的人高80%,而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比睡7-8小时的人死亡率也高80%。可见睡眠对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三)总体吃早餐情况
吃早餐对身体营养上的贡献已无须赘言,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营养专家指出,每天吃一顿营养早餐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对学习能力与品行的影响近年来也已得到证实。有专家对1000名3-6年级小学生考试成绩的研究指出:吃早餐的学生比不吃早餐的学生成绩好。而且早餐的分量和内容也和学习成绩有关。
对成年人而言,吃早餐还可有助体重的维持。一项以52名肥胖女人作为调查对象的报告指出,吃早餐减少了全日脂肪的摄取量和吃零食的次数。早餐与血胆固醇也有关系。有两个实验报告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血胆固醇高。一项以9岁到19岁青年为对象的研究报告指出,吃高纤维早餐的比不吃的血胆固醇低。近来,为了让群众吃上放心的早餐,国家提出了健康营养早餐的“放心早餐工程”,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济南、南宁等10余个城市推广。经过漫漫长夜,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这时急需补充能量与营养。然而不少人不重视早餐的食用,经常只是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这样的确省事,不过可能使你一整天都会精神不振,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专家认为,是否食用早餐,如何搭配早餐的品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极其重要。许多高层次人才由于早上上班时间比较紧迫,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而有些人就算吃早餐,也是很马虎,吃的早餐营养成分不均衡,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1.总体吃早餐对健康的影响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吃早餐状况。从不吃早餐的24人,占2.0%;偶尔吃早餐的107人,占8.9%;经常吃早餐的269人,占22.3%;每天吃早餐的802人,占66.2%;不详4人,占0.3。可见;高层次人才中仅(60.04%)每天吃早餐。
2.吃早餐人群的健康状况
表11反映的是不同吃早餐状況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看出,每天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最好,健康状况的百分比最高,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最低,占24.2%;经常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其次。偶尔吃早餐的人虽然好健康的百分比较高(27.1%),但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39.3%),且中等健康的百分比也较少。所以从总体上讲,偶尔吃早餐者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从不吃早餐者健康状况最差,健康状况好的百分比仅占16.3%,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却高达45.8%。可见吃早餐状况与中老年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好的原因,除与营养因素有关外,还与这部分人一般生活较有规律有关。
(四)体育锻炼状况对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从生理角度看: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2.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3.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心理的角度看: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3.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4.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尽管体育锻炼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众所周知,但是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总体体育锻炼状况并不好。
1.总体体育锻炼状况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体育锻炼状况。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13人,占3%;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者156人,占37.1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165人,占39.29%;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者86人,占20.5%。
2.不同体育锻炼人群的健康状况
反映的是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经常锻炼者和每天锻炼者的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偶尔锻炼者,从不锻炼者人数较少在此不进行研究。每天锻炼者好健康的百分比(34.7%),虽然高于经常锻炼者(33.9%),但差健康的百分比每天锻炼者(20.8%)也高于经常锻炼者(17.4%)。所以,从总体上讲经常锻炼者的健康状况与每天锻炼者相当。
(五)工作压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竞争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竞争也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从高校环境来看,高校引进竞争机制后,没有了按资排辈,实行优胜劣汰,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教师不管职称、收入高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忙于各项科研工作,面临着激烈的工作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快速的知识更新以及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获得更大生存空间,不得不继续学习来提升知识、学历,工作、学习任务繁重,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从其它科研单位来看都存在这种情况。在本次调查的对象大部分为高校教师。
调查发现,有8.47%的教师认为日常的压力非常大,50.68%的教师认为日常压力比较大。在对“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一项的问询中,有70.50%的教师认为压力来自工作。在对“生活节奏”的调查中,有5.75%的教师认为生活节奏非常快,83.06%的教师认为生活节奏比较快,9.98%的教师认为正常,1.21%的教师认为有点慢。适度的压力能引人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造成身心失调,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的工作是依靠大量的、严密的、逻辑性极强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运作来完成的。科研工作的连续性、累积性以及工作空间的无限性,使教师们的工作时间在延长,由于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基本上超过10个小时,余暇时间得不到保证,不能进行合理的休息与消遣娱乐活动,使知识分子经常处于高强度的紧张状态之中,身心很难获得完全的放松。工作时间的延长,免不了要长期熬夜,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精力不济,本次调查发现,3.63%的教师感觉在工作和学习时总是力不从心;55.07%的教师觉得精力不够;38.88%的教师觉得精力比较充沛;2.42%的教师感觉总是精力旺盛。而且,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也会增加颈肩僵硬,颈椎和腰椎等疾病的发生机率。
(六)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如缺乏朋友谈心、遇到不愉快的事长时间不开心、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工作进展不顺利、与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等也是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倾诉是一种感情排遣方式,是一种简单有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通过和朋友谈心,及时向亲友、同事、朋友倾诉,可以排淤化結,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劝导,重获心理的平衡和人生的支点。广东省教育工会对广东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的分析报告中显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不开心者出现亚健康的可能性比一笑了之或很快就会忘记者大7倍。因此良好的心境能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保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心情总是很好的占12.56%;比较好的占76.24%;不太好占9.98%;经常不好占1.21%。另外,在商品社会中,由于功利观念、利己思想的影响,使一些教师、领导之间缺乏交流,关系淡漠,这也不利于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
另外,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很强,追求事业有成,人生价值能得以体现,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被领导同事认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等,这也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七)生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坚实后盾,是物质基础,是身心得以放松、休憩的港湾。住房是最起码的生活条件。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解决好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住房问题,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快了教职工住房建设,使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九五”期间,河南省高校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7平方米。近来,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已有较大幅度提高。据数十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从1988年到2001年,教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由1.2万多元增加到2.4万多元,3年就翻了一番。在城镇,2000年全国教职工平均居住面积为10.81平方米。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住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对高校教师来讲,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备课、搞科学研究,住房条件的改善也同时意味着学习、工作条件的改善。优美、舒适、宽敞的生活环境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反之,教师在承受工作压力之余,又增添心理压力。因此,各级单位、部门在继续普遍改善全体教师住房条件的同时,妥善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使他们真正能“居有所,安于职,乐于教”,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三、促进高层次人才健康的措施探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高层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在工作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身心负担。如果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不佳,就很难有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和科研的各项活动,就很难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科研理论,科教兴国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长期以来,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一片呼吁声中,却很少听到为高层次人才减负的声音;而高层次人才身陷教学、科研的的压力,高层次人在的身心健康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现在人们常常把高层次人才也比做蜡烛,“照亮了他人,燃烧了自己”。在许多文艺影视作品中高层次人才也经常被描写成过度疲劳、身心憔悴的形象,有的甚至由于劳累过度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必须修正传统中的高层次人才在职业形象,必须将无私奉献、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态度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劳逸结合,重视高层次人才的身心素质提高。同样希望高层次人在健康问题能引起社会、宣传媒体更为广泛的关注,如同目前对学生素质教育等改革问题的关注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一)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工作与生活、紧张与放松等生活节奏的协调配合;是健康的生理与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全面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简单地说就是,“管住一张嘴,迈开两条腿;若要想长寿,切莫多忧虑[5]。高层次人在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而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增强,生理功能的促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特殊的效应,同时也可为预防各种疾病、治疗慢性病起到积极的作用。高层次人才只有把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才能有效地改善健康现状。
根据高层次人才的职业特点,高层次人在应从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行为开始,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上班坐公交车时提前两站下车,然后快步行走,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当然,高层次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包括正规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打球、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还包括体力活动,像走路、做家务等。此外,东方传统的太极拳、导引养生功、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各类养生术[6],比较适合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对高层次人在而言,还可以充分利用紧张工作中的零碎时间,找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进行锻炼,如多做仰头、举臂、扩胸、挺腰、甩腿的动作。如果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运动,其中有10分钟的心率在130次左右,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由多种食物构成,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并且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利于吸收和利用,达到满足人体需要的动态过程的平衡[7]。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1997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当时我国营养学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吸收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它强调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以促进健康,其要点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3.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是戒烟。在各种癌症发病率中,肺癌居首,占死亡总数的70%,而在肺癌死亡者中,有60.3%的人是吸烟者。吸烟患肺癌的危险度为50%~90%。目前肺癌的死亡率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二是饮酒不可过量。适量饮酒,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过量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可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由兴奋到抑制,增加肝脏负担。
三是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作息、进食,工作与休息时间相对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应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节假日为契机,组织高层次人在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充满浓郁时代气息和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如郊游、文体活动、娱乐竞赛、趣味运动会、访革命圣地等,尽可能的丰富高层次人在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健身意识与生活质量。学校也可以根据高层次人才们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购买了一些适合高层次人在健身的器械,由体育部高层次人在与校工会联合组建了“高层次人在健身俱乐部”,分时间段、分年龄组开设健身项目。还可以为了满足高层次人在们不同的需求,针对男女高层次人在的比例,以及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健身效果,分时间段、分场地开放高层次人在健身场馆,由学校体育部的高层次人在做专业指导。
(二)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现在大部分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意识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在的健康观念以及健康行动没有切实的改变,健康知识缺乏。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层次人在们除了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方式之外,还必须有科学的健康知识。而健康知识的获得与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求学时期,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8]。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对教职员工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整体教育优势和充足的教育资源。拓宽高层次人才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在高校卫生保健部门的组织与指导下,印发各种健康知识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在校内发行健康资讯、保健园地期刊,争取人手一份;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高校卫生保健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咨询和图片展;通过校园闭路电视和网络进行电化教学等。
(三)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高层次人在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特别是到中年以后,发病率相对增高,大多存在“六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体重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偏低。如果定期做好心电图、胸部透视、B超、测量体重、血压、查尿糖和血液中的血脂、胆固醇、血糖、甲胎蛋白等,就可发现癌症、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变,从而及时预防、治疗,有效地降低高层次人在的患病率,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生命质量。如果怕麻烦、怕浪费时间、金钱,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判断猜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将会为你留下程度不同的隐患。
因此,学校以及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在组织好每年度的体检之外,还可为高层次人才建立保健档案,为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提供指导和帮助。当然,高层次人才的体检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对40岁以上的高层次人在包括女高层次人在进行每年度体检,而40岁以下的高层次人在则两年一次。
(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社会地位
据调查,因受场地限制,高层次人在们的锻炼方式往往仅限于跑步和打球,专为高层次人在而设的娱乐设施寥寥可数。某些老师说:“尽管想坚持锻炼,但由于场地所限,有时就作罢了。”同时,学校应当将关心高层次人在的健康状况提到议事日程,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且加强校医院硬件设施和校区运动场所建设。
从我国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看,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社会地位。高层次人在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社会应当给予高层次人在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而这种关爱不是形式上的,也不是口头上的,需要落到实处,并且需要新闻媒体的关注与监督。
(五)开展各种减压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通过调查发现,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排除烦恼的重要方式。大部分高层次人才能够积极采用倾诉来消除烦恼,但仍有部分高层次人才对倾诉持保留态度。久而久之,压力和烦恼会使人郁闷,会导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与复发。因此,针对高层次人在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身心紧张的职业特点,学校在聘请心理学专家来校授课普及心理知识的同时,还专门为高层次人在和学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高层次人在解答心理问題、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另外,可以分部门组织各种减压活动,如组织趣味运动会、近距离的外出旅游、举办卡拉OK音乐会以及舞会等。
高层次人才本人也应该学会在繁重的工作中调节自己的身心,更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学校、家庭所带来的压力。不能将自己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书房、厨房,在工作之余,抽出部分时间改善家庭生活,或者携带全家老小外出旅游放松,这样既放松了自己的神经,又改善了家庭关系,使自己在工作时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去面对,而回家时又在宽松、愉快的环境放松自己,减轻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始终保持一种愉快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高层次人在不会在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过早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四、结论
(一)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是:代谢紊乱综合症(如高血脂症、脂肪肝、高血糖等);职业病(如颈椎病、咽喉炎、肩周炎、痔疮等);退型性病变(如白内障、前列腺肥大、腰椎病等)。内科方面以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心脏疾患、糖尿病、支气管炎等为主。此外,肝功能损伤,甲胎球阳性,怀疑肿瘤,血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内科疾病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有心电图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
(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13.83%的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报告的平均9.58%的发病率,并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三)造成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佳的个人的生活方式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和睡眠、体育锻炼状况等。
(四)造成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佳的社会及其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家庭生活状况等)。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4.
[2] 张枢贤.社区医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0.
[3] 傅华临.床预防医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0.
[4] 陈明达.实用健康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34.
[5] 汪哗君.浅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在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06.
[6] 君雯.高校高层次人在亚健康现状分析及运动处方对策[J].教育探索.2004(7):119.
[7] 夏云建,等.学校卫生学营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李祥等.健康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年龄30-69岁,样本量共422人。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表2为研究对象的职称学历情况。
本研究的样本时间为2011年10-12月分别从河南省各个高等院校,科研所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抽样得来,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对象的职称学历情况的划分依据为有职称者按职称,无职称者按学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随机抽样调查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获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健康以及亚健康的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对工作(家庭生活)满意程度、心理压力自我感觉等方面的情况。
2.专家访问法
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他们健康的原因访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等手段收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健康调查资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
二、分析与讨论
2005年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在体检中共检查出60多种疾病,其中331人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或病变,占参加体检统计总人数的78.8%,其中有明显疾病状态的占21.5%。其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是:代谢紊乱综合症(如高血脂症、脂肪肝、高血糖等);职业病(如颈椎病、咽喉炎、肩周炎、痔疮等);退型性病变(如白内障、前列腺肥大、腰椎病等)。内科方面以高脂血症(35.83%)、高血压(28.54%)、脂肪肝(13.83%)、心脏疾患(16.92%)、糖尿病(12.43%)、支气管炎(8.19%)等为主。此次体检还查出:肝功能(肝细胞受到损伤的指标)异常21人,甲胎球(检测早期肝癌指标)阳性5人,怀疑肿瘤3人,血常规异常69人,血尿、蛋白尿(提示泌尿道、肾结石或肾脏疾病)32人。统计资料显示,内科疾病问题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有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左室外膜高电压、ST-T段的改变、T波改变、异常Q波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
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13.83%的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报告的平均9.58%的发病率,并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此次研究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以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一些慢性病的前临床症状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动态的病理变化状态,如果引起重视,根据国家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得当,身体可以向健康方面发展;反之,则患病。
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获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对健康以及亚健康的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对工作(家庭生活),满意程度、心理压力自我感觉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422份,回收402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回收率93.3%。
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较差,知道、听说过和不知道亚健康的各占三分之一。有39%的很关注自己的身体,有55.7%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关注一般,还有5.3%的人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只有16%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保护意识较强,有44%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去看病。有58.6%的高层次人才是因工作忙,抽不出时间进行锻炼;有8.4%的人因缺乏锻炼的氛围和没有锻炼伙伴;12.3%的高层次人才工因家务缠身、无场地器材、无人组织等因素没有进行体育锻炼。
调查表明,河南省相当多的高层次人才生活没有规律,生活方式不合理。有44.2%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在晚上10-12点休息,有15.5%的教职员工在晚上12点以后睡觉,过度的工作导致教职员工睡眠不足。还有49.3%的教职员工经常在双休日加班。68.3%的男性教师有抽烟、喝酒的不良行为。24.5%的教职员工有不吃早餐的习惯。
另外,由于人事分配制度、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学改革、科研任务等,给相当一部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有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社会心理因素较差,缺乏朋友交谈,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期不开心;有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因住房条件不好,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原因所形成的心理因素压力,这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水平。调查还显示,有33.6%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压力来自申请科研课题,有32.1%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感觉任务太重,有19.3%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觉得科研任务重,还有42.0%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因职称晋升要发表论文感觉压力很大。30.2%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对自己的住房不满意。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46.5%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为配偶的期望值较高,致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53.8%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在忙完一天的工作、教学和科研任务后,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
通过健康体检和调查不难看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影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的因素时,有必要弄清楚健康、亚健康的概念,这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现代健康观的形成、正确的自我保健手段的应用以及促进健康措施的采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健康观念将影响着自我保健目标,左右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调查了心脏病、癌症、中风、车祸、其他意外事件、流感肪炎、糖尿病、肝硬化、自杀、他杀等10个最常见死因的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环境因素、不良的遗传因素、不良的医疗服务),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除因流感肺炎、糖尿病以外其他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对亚健康认识上的不足,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为亚健康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国际上己经将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疾病控制和健康教育专家说,“亚健康”状态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就像互相衔接的区间车一样,从健康驶向疾病。其中,與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为“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调查显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这种“失调”的约占21%-25%。如果患者放任这种失调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潜伏着向疾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处于这类状态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超过30%,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症状的表现被专家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表现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健康体检中显示教职员工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还有超过10%的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处于“前临床”状态,即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而未曾诊断。此外,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心理问题严重因人事分配制度、职称评定及职务晋升、教学改革、科研任务、住房分配、配偶期望值过高等,给相当一部分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近半数以上的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感觉到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夜间无法入睡等心理问题症状。
影响高层次人才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生活方式是重要方面。生活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健康有关的行为。“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1]。”生活方式与人类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并称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2]。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健康的四种因素在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重。关于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已在六七十年代得以科学证实。从1967年起,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reslow及加州公共卫生局人口实验室的Belloc对6828名成年美国人进行了为期五年半的随访观察,发现7项简单而基本的行为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及良好的健康有显著的相关[3]。这7项内容是:
(1)每日正常规律的三餐而不吃零食;(2)每日吃早餐;(3)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4)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5)不吸烟;(6)保持适当的体重;(7)不饮酒或少饮酒。
前人对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主要从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睡眠时间、吃早餐状况和体育锻炼状况等方面的主观可控因素进行探讨。
(一)吸烟和饮酒对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由于吸烟和饮酒对高层次人才的影响主要是男性,所以此次研究只对男性高层次人才进行研究。
这一因素主要是指男教师过量饮酒与长期抽烟的不良习惯。一次饮酒过量和长期嗜酒,会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使人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本次调查中,有32.30%的男教师喜欢饮酒;吸烟,是一种能导致多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的不良行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在几年和几十年里缓慢破坏肌体组织,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脑血管病和肺癌等疾病。吸烟危害健康是许多国家的科学上作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也影响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也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吸烟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4.90%的男教师有抽烟的习惯,其中抽烟男教师年龄分布情况如表3,41-50岁年龄段教师抽烟比率最高占33.85%,31-40次之,30岁以下和51-60教师的抽烟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部分男教师特别是年轻与年老教师己经意识或尝受到了吸烟的危害,戒除了吸烟的不良习惯。
1.总体吸烟状况和健康状况
表4反映的是被调查的总体吸烟状况。从不吸烟者123人,占30.6%;偶尔吸烟者38人,占9.5%;经常吸烟者216人,占53.7%:已戒烟者35人,占9.0%。
反映的是男性不同吸烟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偶尔吸烟者健康状况最好,健康好的百分比最高,为30.7%,健康差的百分比最低,为25.8%;已戒烟者的健康状况其次;经常吸烟者的健康状况最差,健康好的百分比仅为22.9%,而健康差的百分比则高达34.7%。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不吸烟者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排在偶尔吸烟者和己戒烟者之后,仅列第三位,这一结果到底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还是一种假象?就本研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还无法作出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2.总体饮酒状况和健康状况
表6反映的是被调查总体的饮酒状况(402)。从不饮酒者435人,占36.1%;偶尔饮酒者590人,占48.9%;经常饮酒者105人,占8.7%;每天饮酒者64人,占5.3,占1.0%。
反映的是不同饮酒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很明显,偶尔饮酒者的健康状况最好,健康好的占28.8%,健康中的占47.8%,健康差的占23.4%;从不饮酒者健康居中,健康好的占26.2%,健康中的占45.7%,健康差的占28.0%经常饮酒和已戒酒者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已戒酒者健康状况最差,健康好的百分比仅占20.3%,健康差的百分比则高达35.9%。这一结果与“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的结论”相一致。偶尔饮酒者的健康状况好于从不饮酒者,说明适度饮酒有一定益处。
(二)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1.总体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睡眠时间构成。每晚睡眠时间为3-4小时的19人,占1.2%;5-6小时的176人,占41.9%;7-8小时的204人,占48.6%;9小时以上的18人,占4.23%;不详17人,占4.05%。每晚睡眠时间为7-8小时的人最多48.6%。
2.不同睡眠时间人群的健康状况
表9反映的是不同睡眠时间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明显看出,每晚睡眠时间5-6小时的人健康状况较好,健康好的百分比最高,为28.4%健康差的百分比最低为25.2%;每晚睡眠时间7-8小时的人健康状况追好与5-6小时的人接近,健康状况好与健康状况差人群的百分比分别为27.2%和26.0%;睡眠时间为3-4小时和9小时以上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5-6小时和7-8小时的人,尤其是睡眠时间为3-4小时的人,健康状况最差,差健康的百分比高达42.1%。
睡眠是人生十分重要的生理现象,是消除疲劳、保持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生命方式,人生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时间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为8小时左右,过多或过少对健康都无益。长期睡眠不足,使生理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失调,轻者使工作能力下降,重者将导致全身性疾病。日本学者獭户教授的研究表明[4],学生熬夜与患疾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零时就寝的学生中,身体有不适感的约占30%,零时至2时就寝的约占75%,2时以后就寝的有95%感到不适。睡眠过多,对身体同样有害。睡眠过多会使睡眠中枢处于过度抑制状态,使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器官功能减弱,使人精神懒散,思维迟钝,疲乏无力。中医有“久卧伤气”之说。成年人每晚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7-8小时的人高80%,而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比睡7-8小时的人死亡率也高80%。可见睡眠对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三)总体吃早餐情况
吃早餐对身体营养上的贡献已无须赘言,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营养专家指出,每天吃一顿营养早餐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对学习能力与品行的影响近年来也已得到证实。有专家对1000名3-6年级小学生考试成绩的研究指出:吃早餐的学生比不吃早餐的学生成绩好。而且早餐的分量和内容也和学习成绩有关。
对成年人而言,吃早餐还可有助体重的维持。一项以52名肥胖女人作为调查对象的报告指出,吃早餐减少了全日脂肪的摄取量和吃零食的次数。早餐与血胆固醇也有关系。有两个实验报告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血胆固醇高。一项以9岁到19岁青年为对象的研究报告指出,吃高纤维早餐的比不吃的血胆固醇低。近来,为了让群众吃上放心的早餐,国家提出了健康营养早餐的“放心早餐工程”,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济南、南宁等10余个城市推广。经过漫漫长夜,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这时急需补充能量与营养。然而不少人不重视早餐的食用,经常只是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这样的确省事,不过可能使你一整天都会精神不振,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专家认为,是否食用早餐,如何搭配早餐的品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极其重要。许多高层次人才由于早上上班时间比较紧迫,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而有些人就算吃早餐,也是很马虎,吃的早餐营养成分不均衡,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1.总体吃早餐对健康的影响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吃早餐状况。从不吃早餐的24人,占2.0%;偶尔吃早餐的107人,占8.9%;经常吃早餐的269人,占22.3%;每天吃早餐的802人,占66.2%;不详4人,占0.3。可见;高层次人才中仅(60.04%)每天吃早餐。
2.吃早餐人群的健康状况
表11反映的是不同吃早餐状況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看出,每天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最好,健康状况的百分比最高,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最低,占24.2%;经常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其次。偶尔吃早餐的人虽然好健康的百分比较高(27.1%),但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39.3%),且中等健康的百分比也较少。所以从总体上讲,偶尔吃早餐者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从不吃早餐者健康状况最差,健康状况好的百分比仅占16.3%,健康状况差的百分比却高达45.8%。可见吃早餐状况与中老年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吃早餐的人健康状况好的原因,除与营养因素有关外,还与这部分人一般生活较有规律有关。
(四)体育锻炼状况对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从生理角度看: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2.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3.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从心理的角度看: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3.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4.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尽管体育锻炼对人体有许多好处众所周知,但是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总体体育锻炼状况并不好。
1.总体体育锻炼状况
反映的是被试总体的体育锻炼状况。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13人,占3%;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者156人,占37.1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165人,占39.29%;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者86人,占20.5%。
2.不同体育锻炼人群的健康状况
反映的是不同体育锻炼状况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经常锻炼者和每天锻炼者的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偶尔锻炼者,从不锻炼者人数较少在此不进行研究。每天锻炼者好健康的百分比(34.7%),虽然高于经常锻炼者(33.9%),但差健康的百分比每天锻炼者(20.8%)也高于经常锻炼者(17.4%)。所以,从总体上讲经常锻炼者的健康状况与每天锻炼者相当。
(五)工作压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竞争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竞争也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从高校环境来看,高校引进竞争机制后,没有了按资排辈,实行优胜劣汰,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教师不管职称、收入高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忙于各项科研工作,面临着激烈的工作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快速的知识更新以及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获得更大生存空间,不得不继续学习来提升知识、学历,工作、学习任务繁重,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从其它科研单位来看都存在这种情况。在本次调查的对象大部分为高校教师。
调查发现,有8.47%的教师认为日常的压力非常大,50.68%的教师认为日常压力比较大。在对“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一项的问询中,有70.50%的教师认为压力来自工作。在对“生活节奏”的调查中,有5.75%的教师认为生活节奏非常快,83.06%的教师认为生活节奏比较快,9.98%的教师认为正常,1.21%的教师认为有点慢。适度的压力能引人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造成身心失调,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的工作是依靠大量的、严密的、逻辑性极强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运作来完成的。科研工作的连续性、累积性以及工作空间的无限性,使教师们的工作时间在延长,由于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基本上超过10个小时,余暇时间得不到保证,不能进行合理的休息与消遣娱乐活动,使知识分子经常处于高强度的紧张状态之中,身心很难获得完全的放松。工作时间的延长,免不了要长期熬夜,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精力不济,本次调查发现,3.63%的教师感觉在工作和学习时总是力不从心;55.07%的教师觉得精力不够;38.88%的教师觉得精力比较充沛;2.42%的教师感觉总是精力旺盛。而且,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也会增加颈肩僵硬,颈椎和腰椎等疾病的发生机率。
(六)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如缺乏朋友谈心、遇到不愉快的事长时间不开心、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工作进展不顺利、与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等也是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倾诉是一种感情排遣方式,是一种简单有效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通过和朋友谈心,及时向亲友、同事、朋友倾诉,可以排淤化結,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劝导,重获心理的平衡和人生的支点。广东省教育工会对广东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的分析报告中显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长时间不开心者出现亚健康的可能性比一笑了之或很快就会忘记者大7倍。因此良好的心境能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对保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心情总是很好的占12.56%;比较好的占76.24%;不太好占9.98%;经常不好占1.21%。另外,在商品社会中,由于功利观念、利己思想的影响,使一些教师、领导之间缺乏交流,关系淡漠,这也不利于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
另外,知识分子的成就动机很强,追求事业有成,人生价值能得以体现,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被领导同事认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等,这也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七)生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坚实后盾,是物质基础,是身心得以放松、休憩的港湾。住房是最起码的生活条件。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解决好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住房问题,是稳定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快了教职工住房建设,使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九五”期间,河南省高校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7平方米。近来,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已有较大幅度提高。据数十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从1988年到2001年,教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由1.2万多元增加到2.4万多元,3年就翻了一番。在城镇,2000年全国教职工平均居住面积为10.81平方米。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住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对高校教师来讲,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备课、搞科学研究,住房条件的改善也同时意味着学习、工作条件的改善。优美、舒适、宽敞的生活环境使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反之,教师在承受工作压力之余,又增添心理压力。因此,各级单位、部门在继续普遍改善全体教师住房条件的同时,妥善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使他们真正能“居有所,安于职,乐于教”,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三、促进高层次人才健康的措施探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高层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在工作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身心负担。如果高层次人才的健康状况不佳,就很难有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和科研的各项活动,就很难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科研理论,科教兴国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长期以来,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一片呼吁声中,却很少听到为高层次人才减负的声音;而高层次人才身陷教学、科研的的压力,高层次人在的身心健康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现在人们常常把高层次人才也比做蜡烛,“照亮了他人,燃烧了自己”。在许多文艺影视作品中高层次人才也经常被描写成过度疲劳、身心憔悴的形象,有的甚至由于劳累过度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必须修正传统中的高层次人才在职业形象,必须将无私奉献、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态度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劳逸结合,重视高层次人才的身心素质提高。同样希望高层次人在健康问题能引起社会、宣传媒体更为广泛的关注,如同目前对学生素质教育等改革问题的关注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一)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工作与生活、紧张与放松等生活节奏的协调配合;是健康的生理与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全面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简单地说就是,“管住一张嘴,迈开两条腿;若要想长寿,切莫多忧虑[5]。高层次人在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而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增强,生理功能的促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特殊的效应,同时也可为预防各种疾病、治疗慢性病起到积极的作用。高层次人才只有把体育锻炼融入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才能有效地改善健康现状。
根据高层次人才的职业特点,高层次人在应从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行为开始,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上班坐公交车时提前两站下车,然后快步行走,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当然,高层次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包括正规的体育运动,如游泳、打球、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还包括体力活动,像走路、做家务等。此外,东方传统的太极拳、导引养生功、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各类养生术[6],比较适合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对高层次人在而言,还可以充分利用紧张工作中的零碎时间,找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进行锻炼,如多做仰头、举臂、扩胸、挺腰、甩腿的动作。如果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运动,其中有10分钟的心率在130次左右,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由多种食物构成,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并且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利于吸收和利用,达到满足人体需要的动态过程的平衡[7]。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1997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当时我国营养学的发展和实际情况,吸收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它强调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以促进健康,其要点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3.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是戒烟。在各种癌症发病率中,肺癌居首,占死亡总数的70%,而在肺癌死亡者中,有60.3%的人是吸烟者。吸烟患肺癌的危险度为50%~90%。目前肺癌的死亡率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二是饮酒不可过量。适量饮酒,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过量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可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由兴奋到抑制,增加肝脏负担。
三是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作息、进食,工作与休息时间相对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应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节假日为契机,组织高层次人在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充满浓郁时代气息和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如郊游、文体活动、娱乐竞赛、趣味运动会、访革命圣地等,尽可能的丰富高层次人在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健身意识与生活质量。学校也可以根据高层次人才们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购买了一些适合高层次人在健身的器械,由体育部高层次人在与校工会联合组建了“高层次人在健身俱乐部”,分时间段、分年龄组开设健身项目。还可以为了满足高层次人在们不同的需求,针对男女高层次人在的比例,以及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健身效果,分时间段、分场地开放高层次人在健身场馆,由学校体育部的高层次人在做专业指导。
(二)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现在大部分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意识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在的健康观念以及健康行动没有切实的改变,健康知识缺乏。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层次人在们除了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方式之外,还必须有科学的健康知识。而健康知识的获得与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求学时期,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8]。因此,我们同样可以对教职员工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整体教育优势和充足的教育资源。拓宽高层次人才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在高校卫生保健部门的组织与指导下,印发各种健康知识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在校内发行健康资讯、保健园地期刊,争取人手一份;举办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高校卫生保健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咨询和图片展;通过校园闭路电视和网络进行电化教学等。
(三)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高层次人在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特别是到中年以后,发病率相对增高,大多存在“六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体重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偏低。如果定期做好心电图、胸部透视、B超、测量体重、血压、查尿糖和血液中的血脂、胆固醇、血糖、甲胎蛋白等,就可发现癌症、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变,从而及时预防、治疗,有效地降低高层次人在的患病率,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生命质量。如果怕麻烦、怕浪费时间、金钱,仅凭自己的“感觉”去判断猜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将会为你留下程度不同的隐患。
因此,学校以及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在组织好每年度的体检之外,还可为高层次人才建立保健档案,为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提供指导和帮助。当然,高层次人才的体检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对40岁以上的高层次人在包括女高层次人在进行每年度体检,而40岁以下的高层次人在则两年一次。
(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社会地位
据调查,因受场地限制,高层次人在们的锻炼方式往往仅限于跑步和打球,专为高层次人在而设的娱乐设施寥寥可数。某些老师说:“尽管想坚持锻炼,但由于场地所限,有时就作罢了。”同时,学校应当将关心高层次人在的健康状况提到议事日程,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且加强校医院硬件设施和校区运动场所建设。
从我国高层次人才健康状况看,提高高层次人在的社会地位。高层次人在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社会应当给予高层次人在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而这种关爱不是形式上的,也不是口头上的,需要落到实处,并且需要新闻媒体的关注与监督。
(五)开展各种减压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通过调查发现,倾诉是缓解心理压力、排除烦恼的重要方式。大部分高层次人才能够积极采用倾诉来消除烦恼,但仍有部分高层次人才对倾诉持保留态度。久而久之,压力和烦恼会使人郁闷,会导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与复发。因此,针对高层次人在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身心紧张的职业特点,学校在聘请心理学专家来校授课普及心理知识的同时,还专门为高层次人在和学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高层次人在解答心理问題、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另外,可以分部门组织各种减压活动,如组织趣味运动会、近距离的外出旅游、举办卡拉OK音乐会以及舞会等。
高层次人才本人也应该学会在繁重的工作中调节自己的身心,更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学校、家庭所带来的压力。不能将自己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书房、厨房,在工作之余,抽出部分时间改善家庭生活,或者携带全家老小外出旅游放松,这样既放松了自己的神经,又改善了家庭关系,使自己在工作时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去面对,而回家时又在宽松、愉快的环境放松自己,减轻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始终保持一种愉快平和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高层次人在不会在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过早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四、结论
(一)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是:代谢紊乱综合症(如高血脂症、脂肪肝、高血糖等);职业病(如颈椎病、咽喉炎、肩周炎、痔疮等);退型性病变(如白内障、前列腺肥大、腰椎病等)。内科方面以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心脏疾患、糖尿病、支气管炎等为主。此外,肝功能损伤,甲胎球阳性,怀疑肿瘤,血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内科疾病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有心电图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
(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13.83%的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报告的平均9.58%的发病率,并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三)造成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佳的个人的生活方式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和睡眠、体育锻炼状况等。
(四)造成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身体状况不佳的社会及其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家庭生活状况等)。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4.
[2] 张枢贤.社区医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0.
[3] 傅华临.床预防医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0.
[4] 陈明达.实用健康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34.
[5] 汪哗君.浅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在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06.
[6] 君雯.高校高层次人在亚健康现状分析及运动处方对策[J].教育探索.2004(7):119.
[7] 夏云建,等.学校卫生学营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李祥等.健康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