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703年避暑山庄肇建后,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增强八旗军队战斗力等方面,避暑山庄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特别是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随围朝觐、外藩出使、处理政务等几方面表现的相当突出。
【关键词】:乾隆 避暑山庄 随围朝觐 处理政务 外藩出使
清帝出边巡幸的序幕自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丁卯顺治皇帝幸边外行猎开启,这当然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量。“从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此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尔等诸臣咸宜知之。”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可见一般。在从京师至木兰围场的漫漫行程中,通过修建众多行宫来解决皇帝及其随员的生活起居问题。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上营行宫只是这些行宫中的一座,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康熙皇帝的目光,遂于1703年大规模改扩建此处行宫。后又经过乾隆皇帝数十年苦心经营,避暑山庄终于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遂有“康乾七十二景”之概。
从康熙四十七年起热河行宫规模大定后,在热河行宫驻跸时间大幅增加。皇帝每年在此处理国政,与在北京无异,在政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热河行宫俨然成了北京之外的临时政治中心。据统计,自乾隆六年首巡热河至乾隆六十年共55年间,巡幸避暑山庄共49次,其中乾隆十九年巡幸2次,巡幸年份实际为48年。历年巡幸时间最长达167天,最短也有55天,合计共4654天,每月以30天计,约有155个月,以48年分计,每年平均约有三个半月在热河。启跸时间,一般都在七八月份,自乾隆三十七年以后,启跸时间提前到了五月,日后遂以为常。
乾隆时期的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随围朝觐、外藩出使、处理政务等几方面。
一、随围朝觐
乾隆时期的随围情况为:乾隆十五年议定,喀尔喀四部落王公台吉随围分为四班,每班十人,轮班随行。二十七年,把在御前乾清门行走之喀尔喀汗及王等,分为两班轮流来京朝觐,两班轮流赴木兰随围。三十五年,又定喀尔喀厄鲁特辉特之王公扎萨克台吉,已出痘者分为六班,一年一班轮流来京朝觐;未出痘者,分为六班,按年轮赴木兰行围。三十九年议准,土尔扈特及回子伯克等分为六班,按年轮赴木兰随围。五十三年议准,伊犁所属之土尔扈特,科布多所属之杜尔伯特未出痘者分为四班,科布多所属之阿尔泰、乌梁海,乌里雅苏台所属之唐努乌梁海亦分为四班,按年轮赴木兰随围,又议准青海年班分四班外,另分四班赴木兰随围。一般时候这些随围的少数民族首领需要在波罗河屯迎候圣驾,而有时候因为他们瞻觐情切就在出古北口不远处的喀喇河屯恭迎皇帝。朝廷则会依爵秩赏给物品,以为褒奖。
乾隆时期到避暑山庄入觐的藩部属邦,除蒙古诸部外,还包括卫拉特的杜尔伯特、辉特、绰罗斯、和硕特、土尔扈特台吉;吐鲁番、回部、喀什噶尔郡王、阿奇木伯克;青海扎萨克郡王;哈萨克、布鲁特、朝鲜、缅甸、南掌、英吉利等国使臣;金川木坪宣慰司,台湾生番头目等。比起康熙朝来,不仅内属藩部的阵容加大,外属藩部的朝觐亦有在热河为之者。
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内的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卷阿胜境殿、万树园等处均为皇帝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及各邦使臣的主要场所。尤以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接见准噶尔部杜尔伯特三策凌、乾隆三十六年接见土尔扈特部东归英雄渥巴锡及乾隆四十五年接见藏传佛教首领六世班禅而著名。这些朝觐与接见活动,在宾主谈笑风生之间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得棘手的边疆事務得到处理,可谓皇帝睿智至极。
二、处理政务
乾隆每次到避暑山庄,除皇子皇孙、妃嫔随行外,文武官员、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皆陪同至此,宛若朝廷的大搬家。在避暑山庄门前,有两排东西相对的平房,其功能等同于北京紫禁城午门前的朝房,是为六部“值庐”,文武官员和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许多在北京举行的例行事务,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改在热河举行,不因巡幸而有所偏废。
一如官员的引见。清代规定,凡京察、大计、军政后或在一些官员的升迁调补中,照例由吏、兵二部带领觐见皇帝,由皇帝做最后的审定、核准,这种制度称为引见。对于中下级官员的引见,一般在乾清宫、养心殿或御门听政时成批进行。如遇皇帝巡幸热河时,下级官员由留守王大臣验看,“驻跸山庄数月,所有铨选人员,文职之佐杂、武职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即命留京王大臣验看”,而“文员知县以上,武员守备以上,职任较重,因令吏、兵两部每月各轮一人带至山庄引见,以昭慎重。所以,除北京之外,热河就成为一部分官员仕途是否顺畅的重要场所。
又如判处死刑案件的“勾到”仪式,也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在当地举行。“勾到”又称勾决,是秋审后的最后一道程序,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批准犯人的死刑执行。勾到的那一天,皇帝身着素服,在肃穆的气氛中,御北京的懋勤殿或热河的四知书屋,升座御案后,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学士、刑部尚书侍郎跪于右,记注官立于左,勾到题本由内阁学士宣读,皇帝或亲执朱笔,或命大学士执笔,按单勾到或免勾。勾到,就是在案犯的名字上面一勾,以此批准该犯死刑的执行,若免勾就不画了。勾到后即由刑部将死刑命令下达,免勾者,留待下年在行秋审。巡行热河时的勾到不仅在热河举行,在巡行途次也举行。例如乾隆三十年的上谕:“现在刑部九卿办理秋审已毕,应陆续具本进呈,将来自热河启跸后仍照往年之例,在途次勾到一二次,刘统勋现以大学士管理刑部,著传谕刘统勋令其赶赴行在办理勾到事宜。”又如乾隆四十七年的上谕:“朕自起銮回京所有应行勾到次数著仍照上年之例,于热河勾到两次,两间房、密云各勾到一次,……”从以上的记述可知,勾决这一司法终裁大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不因皇帝的巡行而有所偏废或假手他人,一方面反映政府运作随着皇帝巡行而有流动性的行在来处理,另方面行在所在地热河,就成了政治事务处理的地方,或称其为第二政治中心,或称为夏都,反映了热河一地在巡幸期间暂时代替了北京,成为处理政务的临时所在。
三、外藩出使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朝鲜锦城尉朴明源被任命为正使,郑元始为副使,赵鼎镇为书状官,组成使节团,赴中国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当时四十三岁的朴趾源应朴明源之邀,以观光客身份随行。回国后,撰成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对这次热河之行描写的很详细,对研究当年的这段历史很有借鉴意义。
乾隆五十五年,为乾隆80大寿,“朝鲜、琉球、安南、巴勒布(尼泊尔)皆谐阙祝釐。因复赐宴于御园。诸国正使,高宗皆手扈以赐。午刻宣示御制诗章,俾使臣能诗者恭和。于是朝鲜、安南、琉球三国使臣,皆拜效诵祝,得诗九章。”③这些使节先到山庄为乾隆祝寿,事后随乾隆返回北京,在圆明园再受到宴赏。据《乾隆朝上谕档》记载,十年到山庄为乾隆皇帝祝贺80寿诞的还有越南国王阮光平,以及缅甸、南掌使者、甘肃土司、台湾生番等。④西北外藩则有土尔扈特、和硕特等及各城回子伯克。
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在万树园觐见乾隆皇帝,根据当时马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的记录,可知当时万树园觐见的情形。八月初十日当天大清早,英国正副使由馆舍启程,经一个多小时到达避暑山庄园门,下马步行而入。在万树园中有一庄严的圆形大幄,圆周总长二十四至二十六码之间,四周架着镀金的花纹支柱,大幄装饰的非常华丽。大幄的前面竖起几个小的圆形帐篷,其中之一是使节等候皇帝休息的地方,其余几个是为等候在热河准备向皇帝祝寿的各属国君主、外藩使臣和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而设置的。这些人都在大幄前恭候皇帝。没过多久,皇帝在侍卫们的前呼后拥中,坐在由16人抬着的肩舆中,缓缓而来。皇帝升座后,使臣也跟随着进入御幄,呈上英王亲笔书函及礼物,皇帝回赠礼品,觐见完毕,在御幄赐宴。
纵观乾隆朝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频繁,规模大,影响深远,使得避暑山庄真正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关键词】:乾隆 避暑山庄 随围朝觐 处理政务 外藩出使
清帝出边巡幸的序幕自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丁卯顺治皇帝幸边外行猎开启,这当然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量。“从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此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尔等诸臣咸宜知之。”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可见一般。在从京师至木兰围场的漫漫行程中,通过修建众多行宫来解决皇帝及其随员的生活起居问题。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上营行宫只是这些行宫中的一座,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康熙皇帝的目光,遂于1703年大规模改扩建此处行宫。后又经过乾隆皇帝数十年苦心经营,避暑山庄终于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遂有“康乾七十二景”之概。
从康熙四十七年起热河行宫规模大定后,在热河行宫驻跸时间大幅增加。皇帝每年在此处理国政,与在北京无异,在政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热河行宫俨然成了北京之外的临时政治中心。据统计,自乾隆六年首巡热河至乾隆六十年共55年间,巡幸避暑山庄共49次,其中乾隆十九年巡幸2次,巡幸年份实际为48年。历年巡幸时间最长达167天,最短也有55天,合计共4654天,每月以30天计,约有155个月,以48年分计,每年平均约有三个半月在热河。启跸时间,一般都在七八月份,自乾隆三十七年以后,启跸时间提前到了五月,日后遂以为常。
乾隆时期的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随围朝觐、外藩出使、处理政务等几方面。
一、随围朝觐
乾隆时期的随围情况为:乾隆十五年议定,喀尔喀四部落王公台吉随围分为四班,每班十人,轮班随行。二十七年,把在御前乾清门行走之喀尔喀汗及王等,分为两班轮流来京朝觐,两班轮流赴木兰随围。三十五年,又定喀尔喀厄鲁特辉特之王公扎萨克台吉,已出痘者分为六班,一年一班轮流来京朝觐;未出痘者,分为六班,按年轮赴木兰行围。三十九年议准,土尔扈特及回子伯克等分为六班,按年轮赴木兰随围。五十三年议准,伊犁所属之土尔扈特,科布多所属之杜尔伯特未出痘者分为四班,科布多所属之阿尔泰、乌梁海,乌里雅苏台所属之唐努乌梁海亦分为四班,按年轮赴木兰随围,又议准青海年班分四班外,另分四班赴木兰随围。一般时候这些随围的少数民族首领需要在波罗河屯迎候圣驾,而有时候因为他们瞻觐情切就在出古北口不远处的喀喇河屯恭迎皇帝。朝廷则会依爵秩赏给物品,以为褒奖。
乾隆时期到避暑山庄入觐的藩部属邦,除蒙古诸部外,还包括卫拉特的杜尔伯特、辉特、绰罗斯、和硕特、土尔扈特台吉;吐鲁番、回部、喀什噶尔郡王、阿奇木伯克;青海扎萨克郡王;哈萨克、布鲁特、朝鲜、缅甸、南掌、英吉利等国使臣;金川木坪宣慰司,台湾生番头目等。比起康熙朝来,不仅内属藩部的阵容加大,外属藩部的朝觐亦有在热河为之者。
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内的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卷阿胜境殿、万树园等处均为皇帝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及各邦使臣的主要场所。尤以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接见准噶尔部杜尔伯特三策凌、乾隆三十六年接见土尔扈特部东归英雄渥巴锡及乾隆四十五年接见藏传佛教首领六世班禅而著名。这些朝觐与接见活动,在宾主谈笑风生之间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得棘手的边疆事務得到处理,可谓皇帝睿智至极。
二、处理政务
乾隆每次到避暑山庄,除皇子皇孙、妃嫔随行外,文武官员、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皆陪同至此,宛若朝廷的大搬家。在避暑山庄门前,有两排东西相对的平房,其功能等同于北京紫禁城午门前的朝房,是为六部“值庐”,文武官员和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许多在北京举行的例行事务,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改在热河举行,不因巡幸而有所偏废。
一如官员的引见。清代规定,凡京察、大计、军政后或在一些官员的升迁调补中,照例由吏、兵二部带领觐见皇帝,由皇帝做最后的审定、核准,这种制度称为引见。对于中下级官员的引见,一般在乾清宫、养心殿或御门听政时成批进行。如遇皇帝巡幸热河时,下级官员由留守王大臣验看,“驻跸山庄数月,所有铨选人员,文职之佐杂、武职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即命留京王大臣验看”,而“文员知县以上,武员守备以上,职任较重,因令吏、兵两部每月各轮一人带至山庄引见,以昭慎重。所以,除北京之外,热河就成为一部分官员仕途是否顺畅的重要场所。
又如判处死刑案件的“勾到”仪式,也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在当地举行。“勾到”又称勾决,是秋审后的最后一道程序,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批准犯人的死刑执行。勾到的那一天,皇帝身着素服,在肃穆的气氛中,御北京的懋勤殿或热河的四知书屋,升座御案后,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学士、刑部尚书侍郎跪于右,记注官立于左,勾到题本由内阁学士宣读,皇帝或亲执朱笔,或命大学士执笔,按单勾到或免勾。勾到,就是在案犯的名字上面一勾,以此批准该犯死刑的执行,若免勾就不画了。勾到后即由刑部将死刑命令下达,免勾者,留待下年在行秋审。巡行热河时的勾到不仅在热河举行,在巡行途次也举行。例如乾隆三十年的上谕:“现在刑部九卿办理秋审已毕,应陆续具本进呈,将来自热河启跸后仍照往年之例,在途次勾到一二次,刘统勋现以大学士管理刑部,著传谕刘统勋令其赶赴行在办理勾到事宜。”又如乾隆四十七年的上谕:“朕自起銮回京所有应行勾到次数著仍照上年之例,于热河勾到两次,两间房、密云各勾到一次,……”从以上的记述可知,勾决这一司法终裁大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不因皇帝的巡行而有所偏废或假手他人,一方面反映政府运作随着皇帝巡行而有流动性的行在来处理,另方面行在所在地热河,就成了政治事务处理的地方,或称其为第二政治中心,或称为夏都,反映了热河一地在巡幸期间暂时代替了北京,成为处理政务的临时所在。
三、外藩出使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朝鲜锦城尉朴明源被任命为正使,郑元始为副使,赵鼎镇为书状官,组成使节团,赴中国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当时四十三岁的朴趾源应朴明源之邀,以观光客身份随行。回国后,撰成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对这次热河之行描写的很详细,对研究当年的这段历史很有借鉴意义。
乾隆五十五年,为乾隆80大寿,“朝鲜、琉球、安南、巴勒布(尼泊尔)皆谐阙祝釐。因复赐宴于御园。诸国正使,高宗皆手扈以赐。午刻宣示御制诗章,俾使臣能诗者恭和。于是朝鲜、安南、琉球三国使臣,皆拜效诵祝,得诗九章。”③这些使节先到山庄为乾隆祝寿,事后随乾隆返回北京,在圆明园再受到宴赏。据《乾隆朝上谕档》记载,十年到山庄为乾隆皇帝祝贺80寿诞的还有越南国王阮光平,以及缅甸、南掌使者、甘肃土司、台湾生番等。④西北外藩则有土尔扈特、和硕特等及各城回子伯克。
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在万树园觐见乾隆皇帝,根据当时马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的记录,可知当时万树园觐见的情形。八月初十日当天大清早,英国正副使由馆舍启程,经一个多小时到达避暑山庄园门,下马步行而入。在万树园中有一庄严的圆形大幄,圆周总长二十四至二十六码之间,四周架着镀金的花纹支柱,大幄装饰的非常华丽。大幄的前面竖起几个小的圆形帐篷,其中之一是使节等候皇帝休息的地方,其余几个是为等候在热河准备向皇帝祝寿的各属国君主、外藩使臣和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而设置的。这些人都在大幄前恭候皇帝。没过多久,皇帝在侍卫们的前呼后拥中,坐在由16人抬着的肩舆中,缓缓而来。皇帝升座后,使臣也跟随着进入御幄,呈上英王亲笔书函及礼物,皇帝回赠礼品,觐见完毕,在御幄赐宴。
纵观乾隆朝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频繁,规模大,影响深远,使得避暑山庄真正成为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