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陶冶人类精神的摇篮,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工具,更是使学生的情感境界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天的教育界,自觉地探讨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对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视逐渐演变成一股清新的活力。小学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小学生年纪小,其心灵和情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人文情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人文情怀 写作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从阅读到感知再到写作的一个行为过程。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学生对学习与生活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从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写作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要重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情怀的培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鼓励学生写真话
我们看到,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采用统一的应试作文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生活的多元化,忽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忽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成了呆板的公式。学生在写作中喜欢写一些空话、套话、大话、假话,或者写一些从报纸、广播、电视上听来的话,有不少偏好文学的学生常常会随意地引用名言佳句、古诗宋词,少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真实的“我”往往不知行踪,要么就是举笔无言,表现得苦不堪言。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文时消极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人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缺乏的是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缺乏的是教师正确的指引。关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认为首先应有充实的生活,要使生活向着求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因为“作文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露。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心口如一”,①说自己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有些教师在学生写之前,就下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要求学生必须沿着老师规定的方向去写,将学生的思路限制死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谈何个性?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一次作文练习或考试中,不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位老师就跟我说,一次他们班写作文,题目是“那一天,我迟到了”全班五十人,竟有近一半的人是写自己在上学路上送被撞伤的老人上医院了。很显然,学生们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回忆,没写出自己真实的事情和感情。写作过程中,要提倡真,只要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又是健康的,应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学生的作文应该呈现出各自的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体现,在作文中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逻辑起点
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的表层活动虽然是语言活动,但它的实质是思维和情感的活动。激发写作欲望,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引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与肯定的情绪状态相联系的意识倾向。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活动有兴趣,能促使他细心观察生活、提出问题、潜心思考,保持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提高创造性的思维水平,从而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写作,兴趣浓厚,作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写作中去,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兴趣是写作的内驱力,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写作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题材去写,鼓励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人类的思考对象虽然包罗万象,但基本方向却只有两个: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而自己则是思考的起点。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写自己,就打开了他们思想的窗户,打开了他们抒发感受的阀门。
三、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口
写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和极具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写作有一个目标,就是创新,写作的目标应该和培养锻炼具有创造力的人格统一起来。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文体的开放性。在作文命题上,绝不能搞各种文体之间的单轨运行,而应该让各种文体立体交叉,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四通八达的思维空间。同一个命题,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几种文体来,只要没有离题,老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而不应该限制死学生应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如《我的文具盒》这一命题,学生既可以写说明文,介绍自己文具盒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及它的功能等;也可以从回忆的角度写自己文具盒的来历,它有何特殊意义,这就可能是记述一件事了,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我们就不能非得说怎么写才是正确的。
二是立意的多元性。在确定作文材料时,选择那些立意指向多元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创新意识的材料。
三是观点的新颖性。鼓励学生尽量发表不同的意见,新颖的意见,不要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四、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品尝人文素质教育的甜美果实
(一)搜集学生的名言,让学生在自我肯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写作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作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将那些有鲜明独到见解的精彩片段摘录下来,编成《学生名言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意向学生推荐。
(二)拓展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写作的冲浪中形成自我追求。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积极参赛,帮助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并指导他们在文学社团中的活动,另外还组织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加自己写作的信心。
(三)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影响人文价值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之外,教学评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应试为中心,仅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时还把教师作为衡量的主宰。在现代人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区分优劣,也不是对学生作一股的分类化等,而是要以现代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把学生培养成合乎时代需要的人才作为目标,真正发挥出评价的导向功能,既坚持开放、多元的评价,又使整个评价建立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综合性——即评价内容要全面广泛。评价的内容要从以往仅仅局限于认知的领域中跳出来,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意识、参与程度、反思能力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开放性——即评价方式要灵活,实现由“硬”向“软”的转变,现代人文背景下的评价着眼于软性的描述性评价,此种方式能更直观地评价出学生的优缺点。比如让学生多写一些具有开放性、可自由发挥的作文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自主性——我们认为要真正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种学生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可以是学生自己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评审小组评价,还可以是由师生共同评价,甚至可以扩展到请学生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喜好去做事,逐步学会客观地去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对社会各种现象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深入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让学生能从点滴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上升到理性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情感,挖掘学生心理世界,引导其在写作过程中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写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提高自身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71.
参考文献:
[1]于漪.站在大写的人字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许华银.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小学作文教学初探.科学教育,2007,(11).
[5]吴蓉瑾.小学写作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国德育,2006,(9).
[6]林碧鹤.小学写作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的探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人文情怀 写作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从阅读到感知再到写作的一个行为过程。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是学生对学习与生活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从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写作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要重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情怀的培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鼓励学生写真话
我们看到,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采用统一的应试作文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生活的多元化,忽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忽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成了呆板的公式。学生在写作中喜欢写一些空话、套话、大话、假话,或者写一些从报纸、广播、电视上听来的话,有不少偏好文学的学生常常会随意地引用名言佳句、古诗宋词,少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真实的“我”往往不知行踪,要么就是举笔无言,表现得苦不堪言。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文时消极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人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缺乏的是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缺乏的是教师正确的指引。关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认为首先应有充实的生活,要使生活向着求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因为“作文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露。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心口如一”,①说自己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有些教师在学生写之前,就下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要求学生必须沿着老师规定的方向去写,将学生的思路限制死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谈何个性?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一次作文练习或考试中,不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位老师就跟我说,一次他们班写作文,题目是“那一天,我迟到了”全班五十人,竟有近一半的人是写自己在上学路上送被撞伤的老人上医院了。很显然,学生们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回忆,没写出自己真实的事情和感情。写作过程中,要提倡真,只要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又是健康的,应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学生的作文应该呈现出各自的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体现,在作文中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逻辑起点
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的表层活动虽然是语言活动,但它的实质是思维和情感的活动。激发写作欲望,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引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与肯定的情绪状态相联系的意识倾向。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活动有兴趣,能促使他细心观察生活、提出问题、潜心思考,保持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提高创造性的思维水平,从而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写作,兴趣浓厚,作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写作中去,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兴趣是写作的内驱力,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写作的“内部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题材去写,鼓励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人类的思考对象虽然包罗万象,但基本方向却只有两个: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而自己则是思考的起点。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写自己,就打开了他们思想的窗户,打开了他们抒发感受的阀门。
三、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突破口
写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和极具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写作有一个目标,就是创新,写作的目标应该和培养锻炼具有创造力的人格统一起来。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文体的开放性。在作文命题上,绝不能搞各种文体之间的单轨运行,而应该让各种文体立体交叉,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四通八达的思维空间。同一个命题,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几种文体来,只要没有离题,老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而不应该限制死学生应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如《我的文具盒》这一命题,学生既可以写说明文,介绍自己文具盒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及它的功能等;也可以从回忆的角度写自己文具盒的来历,它有何特殊意义,这就可能是记述一件事了,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我们就不能非得说怎么写才是正确的。
二是立意的多元性。在确定作文材料时,选择那些立意指向多元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创新意识的材料。
三是观点的新颖性。鼓励学生尽量发表不同的意见,新颖的意见,不要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四、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品尝人文素质教育的甜美果实
(一)搜集学生的名言,让学生在自我肯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写作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作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将那些有鲜明独到见解的精彩片段摘录下来,编成《学生名言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意向学生推荐。
(二)拓展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写作的冲浪中形成自我追求。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积极参赛,帮助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并指导他们在文学社团中的活动,另外还组织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加自己写作的信心。
(三)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影响人文价值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之外,教学评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应试为中心,仅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时还把教师作为衡量的主宰。在现代人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区分优劣,也不是对学生作一股的分类化等,而是要以现代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把学生培养成合乎时代需要的人才作为目标,真正发挥出评价的导向功能,既坚持开放、多元的评价,又使整个评价建立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综合性——即评价内容要全面广泛。评价的内容要从以往仅仅局限于认知的领域中跳出来,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意识、参与程度、反思能力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开放性——即评价方式要灵活,实现由“硬”向“软”的转变,现代人文背景下的评价着眼于软性的描述性评价,此种方式能更直观地评价出学生的优缺点。比如让学生多写一些具有开放性、可自由发挥的作文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自主性——我们认为要真正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种学生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可以是学生自己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评审小组评价,还可以是由师生共同评价,甚至可以扩展到请学生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喜好去做事,逐步学会客观地去评价自己和别人,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对社会各种现象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深入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让学生能从点滴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上升到理性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情感,挖掘学生心理世界,引导其在写作过程中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写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提高自身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71.
参考文献:
[1]于漪.站在大写的人字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许华银.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小学作文教学初探.科学教育,2007,(11).
[5]吴蓉瑾.小学写作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国德育,2006,(9).
[6]林碧鹤.小学写作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的探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