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爵为例,详尽叙述文物在保护修复前的保存现状调研过程,包括原始信息收集、图像信息采集、具体病害状况评估、确定拟采样信息及样品分析预案等,试图描述一种科学、规范的文物保存现状调研工作模式。
关键词: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调研;保护修复
青铜器最初起源于夏,鼎盛于商周,后经秦汉发展,从生产生活工具到礼器、兵器,青铜器逐步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演变为一种文化和政权象征,再到宋代金石学诞生,青铜器作为“重器”、艺术,成为一种研究对象[1]。
河南博物院院藏青铜文物丰富,客观评价青铜文物的保存状况是文物修复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青铜器现状、历史,进而施行有效保护的基础。目前,关于青铜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仍未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之前的工作往往是基于科技考古或青铜文物病害的评估调查,工作的侧重点集中在文物病害的评估、处理部分,仅采集文物原始信息,通过观察和各种检测手段识别病害,判定病害的活动性质并评估,最后给出保护修复建议[2]。然而,这些工作并不能如实反映出文物本身所包含的全面信息,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不该局限于此,更多的历史痕迹需要被发现和展示,细致、全面的保存现状调研工作可以让文物修复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将以河南博物院院藏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调研项目中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爵的调研工作为例,诠释一种可能对青铜文物保存、修复更为科学、有效的保存现状调研的工作模式,尝试说明一套更为缜密、全面、系统化的保存现状研究的工作流程。
1 信息收集
1.1 基本信息
文物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1.2 图像信息
以摄像方式,记录文物保存状态,留存文物各个角度图像信息(图1为有銴侧图像)。拍摄过程中,加入标准色卡比对。
2 尺寸测量及轮廓图绘制
详细测量器物各部分尺寸,并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实测量尺寸数据,按比例绘制出器物各面的轮廓图。以有銴侧轮廓图为例,如图2所示。
3 保存现状信息收集
3.1 工作内容
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设备检测文物表面各元素组成,了解文物整体材质状况。然后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便携式显微照相,详尽掌握器物的实际保存状况,包括器物上的残缺、断裂、变形、锈蚀、表面着色以及可能存在的铭文或纹饰等,记录位置,留存图像信息,并根据观察结果,预设取样点。
在此过程中,将所掌握的信息不断补充到器物的轮廓图中,最终绘制出文物的保存现状图。该部分工作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器物残缺、开裂、变形等稳定病害;②观察器物表面的锈蚀,对不同类别、不同颜色的锈蚀加以区分,初步判断需要取样的锈蚀样品;③器物表面有着色的地方,观察判断其是器物本身所有还是后期附着;④器物上可能存在铭文或纹饰的区域,后续通过X光探伤验证;⑤绘制器物各面的保存现状图。
3.2 具体过程
以该件青铜爵有銴一侧为例,说明此部分工作。
3.2.1 稳定病害部分
①菌形柱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
②尾尖正下方腹体一洞,直径约0.5厘米,较深,因内部附着较厚土垢,尚不能确定是否穿透腹腔;
③正中间有洞,已穿透腹底。
3.2.2 锈蚀部分
器物通体锈蚀较严重,整体呈铜绿色,差异部分:
①流口向菌形柱方向延伸约5厘米,腹底以及銴下2厘米至中足上方偏右区域,锈蚀与土垢结合紧密,呈红色,掺杂部分黄、白色,腹部部分连珠纹及兽面纹被覆盖,纹饰不可见,拟取样;
②腹底中足与右足中间位置,有一蓝绿色泡状锈蚀,拟取样;
③銴上部及其右侧2厘米位置,存在两处浅绿色粉状锈蚀,拟取样;
④中足及右足上部区域存在双层锈蚀,上层为深绿色锈蚀,下层为浅绿色粉状锈,结合不紧密,拟分别取样;
3.2.3 表面着色部分
①銴下部及纹饰缝隙中均有大量黑色物质附着,拟取样;
②内壁菌形柱正下方黑色物质,附着在绿色锈蚀与土垢表面,拟取样。
3.2.4 其他
①銴中部有类似纤维类异物缠绕遗留痕迹,异物长期缠绕后与铜锈结合,附着在其表面,移除后留下痕迹;
②器身上与銴上半部重叠区域,有疑似刻痕。
3.2.5 绘制保存现状图
完成以上步骤后,绘制保存现状图。
4 取样及样品分析方法拟定
仍以有銴侧为例说明:根据之前工作确定该件青铜爵具体取样点,标签标记位置,留存位置及微观两张图像,并确定拟采用的样品分析方法。
①J-01:流中部土垢,距流口左侧2.5~4厘米区域、上部,泡状黄色硬质结构,拟分析方法为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
②J-04:内壁菌形柱正下方黑色物质,附着在绿色锈蚀表面,绿色锈蚀与土垢混合,厚度约1厘米,疑似有机物残留,拟分析方法为红外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分析(LRS)。
③J-08(1):腹底中足與右足中间位置,蓝绿色泡状锈蚀,拟分析方法为EDS、XRD;
④J-08(2):J-02(1)取样后,原位置正下方白色与浅绿色锈蚀,之前被J-02(1)覆盖,拟分析方法为EDS,LRS,Cl-等可溶性离子检测;
⑤J-14:銴下部黑色物质,下层为浅绿色粉状锈,结合不紧密,拟分析方法为EDS、LRS。
样品分析的侧重点在于:
①有害锈蚀的检测,为常规保护修复提供方向;
②覆盖器物纹饰部分的锈蚀检测,根据锈蚀的程度,判断是否可以适当去除,以还原器物表面纹饰,有利于其日后能够被更完整的展示;
③器物表面的使用痕迹,如有,须保留,这些样品分析的结果都将为日后该件青铜爵的保护修复提供依据。
5 讨论
文物保护修复的整个过程并不都是可逆的,所以在保护修复前,能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青铜文物的保存现状调研工作不仅是青铜文物修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帮助我们考量这件文物在政治、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价值的方法和出发点。保存现状调研为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具体方向和目标,而文物保护修复也需要明确目的,确定文物上哪些锈蚀、结垢需要被清除以有利于展示,哪些需要被保留以利于说明历史,有选择性的修复比修复本身更有意义。
文物保存现状调研工作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细微处体现的是我们对文物、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完善现有青铜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工作,早日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后续的保护修复工作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文献
[1]杜廼松.中国青铜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金属类文物[S].
关键词: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调研;保护修复
青铜器最初起源于夏,鼎盛于商周,后经秦汉发展,从生产生活工具到礼器、兵器,青铜器逐步被赋予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演变为一种文化和政权象征,再到宋代金石学诞生,青铜器作为“重器”、艺术,成为一种研究对象[1]。
河南博物院院藏青铜文物丰富,客观评价青铜文物的保存状况是文物修复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青铜器现状、历史,进而施行有效保护的基础。目前,关于青铜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仍未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之前的工作往往是基于科技考古或青铜文物病害的评估调查,工作的侧重点集中在文物病害的评估、处理部分,仅采集文物原始信息,通过观察和各种检测手段识别病害,判定病害的活动性质并评估,最后给出保护修复建议[2]。然而,这些工作并不能如实反映出文物本身所包含的全面信息,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不该局限于此,更多的历史痕迹需要被发现和展示,细致、全面的保存现状调研工作可以让文物修复做到有的放矢。本文将以河南博物院院藏青铜文物保存现状调研项目中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爵的调研工作为例,诠释一种可能对青铜文物保存、修复更为科学、有效的保存现状调研的工作模式,尝试说明一套更为缜密、全面、系统化的保存现状研究的工作流程。
1 信息收集
1.1 基本信息
文物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1.2 图像信息
以摄像方式,记录文物保存状态,留存文物各个角度图像信息(图1为有銴侧图像)。拍摄过程中,加入标准色卡比对。
2 尺寸测量及轮廓图绘制
详细测量器物各部分尺寸,并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实测量尺寸数据,按比例绘制出器物各面的轮廓图。以有銴侧轮廓图为例,如图2所示。
3 保存现状信息收集
3.1 工作内容
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设备检测文物表面各元素组成,了解文物整体材质状况。然后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便携式显微照相,详尽掌握器物的实际保存状况,包括器物上的残缺、断裂、变形、锈蚀、表面着色以及可能存在的铭文或纹饰等,记录位置,留存图像信息,并根据观察结果,预设取样点。
在此过程中,将所掌握的信息不断补充到器物的轮廓图中,最终绘制出文物的保存现状图。该部分工作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器物残缺、开裂、变形等稳定病害;②观察器物表面的锈蚀,对不同类别、不同颜色的锈蚀加以区分,初步判断需要取样的锈蚀样品;③器物表面有着色的地方,观察判断其是器物本身所有还是后期附着;④器物上可能存在铭文或纹饰的区域,后续通过X光探伤验证;⑤绘制器物各面的保存现状图。
3.2 具体过程
以该件青铜爵有銴一侧为例,说明此部分工作。
3.2.1 稳定病害部分
①菌形柱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
②尾尖正下方腹体一洞,直径约0.5厘米,较深,因内部附着较厚土垢,尚不能确定是否穿透腹腔;
③正中间有洞,已穿透腹底。
3.2.2 锈蚀部分
器物通体锈蚀较严重,整体呈铜绿色,差异部分:
①流口向菌形柱方向延伸约5厘米,腹底以及銴下2厘米至中足上方偏右区域,锈蚀与土垢结合紧密,呈红色,掺杂部分黄、白色,腹部部分连珠纹及兽面纹被覆盖,纹饰不可见,拟取样;
②腹底中足与右足中间位置,有一蓝绿色泡状锈蚀,拟取样;
③銴上部及其右侧2厘米位置,存在两处浅绿色粉状锈蚀,拟取样;
④中足及右足上部区域存在双层锈蚀,上层为深绿色锈蚀,下层为浅绿色粉状锈,结合不紧密,拟分别取样;
3.2.3 表面着色部分
①銴下部及纹饰缝隙中均有大量黑色物质附着,拟取样;
②内壁菌形柱正下方黑色物质,附着在绿色锈蚀与土垢表面,拟取样。
3.2.4 其他
①銴中部有类似纤维类异物缠绕遗留痕迹,异物长期缠绕后与铜锈结合,附着在其表面,移除后留下痕迹;
②器身上与銴上半部重叠区域,有疑似刻痕。
3.2.5 绘制保存现状图
完成以上步骤后,绘制保存现状图。
4 取样及样品分析方法拟定
仍以有銴侧为例说明:根据之前工作确定该件青铜爵具体取样点,标签标记位置,留存位置及微观两张图像,并确定拟采用的样品分析方法。
①J-01:流中部土垢,距流口左侧2.5~4厘米区域、上部,泡状黄色硬质结构,拟分析方法为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
②J-04:内壁菌形柱正下方黑色物质,附着在绿色锈蚀表面,绿色锈蚀与土垢混合,厚度约1厘米,疑似有机物残留,拟分析方法为红外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分析(LRS)。
③J-08(1):腹底中足與右足中间位置,蓝绿色泡状锈蚀,拟分析方法为EDS、XRD;
④J-08(2):J-02(1)取样后,原位置正下方白色与浅绿色锈蚀,之前被J-02(1)覆盖,拟分析方法为EDS,LRS,Cl-等可溶性离子检测;
⑤J-14:銴下部黑色物质,下层为浅绿色粉状锈,结合不紧密,拟分析方法为EDS、LRS。
样品分析的侧重点在于:
①有害锈蚀的检测,为常规保护修复提供方向;
②覆盖器物纹饰部分的锈蚀检测,根据锈蚀的程度,判断是否可以适当去除,以还原器物表面纹饰,有利于其日后能够被更完整的展示;
③器物表面的使用痕迹,如有,须保留,这些样品分析的结果都将为日后该件青铜爵的保护修复提供依据。
5 讨论
文物保护修复的整个过程并不都是可逆的,所以在保护修复前,能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青铜文物的保存现状调研工作不仅是青铜文物修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帮助我们考量这件文物在政治、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价值的方法和出发点。保存现状调研为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具体方向和目标,而文物保护修复也需要明确目的,确定文物上哪些锈蚀、结垢需要被清除以有利于展示,哪些需要被保留以利于说明历史,有选择性的修复比修复本身更有意义。
文物保存现状调研工作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细微处体现的是我们对文物、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完善现有青铜文物保存现状的调研工作,早日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有这样,后续的保护修复工作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文献
[1]杜廼松.中国青铜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金属类文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