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与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不同种类音乐作品的艺术质量、提升表演者的编创及表演能力,使表演者具有相应的能力来演绎不同的作品。着眼时下,国内各专业院校及综合性高等院校中的音乐实践型专业(MFA),都纷纷开设音乐“采风”课程或活动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编排、创作等能力。
不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性高等院校中的音乐实践型专业,“采风”这一创作活动通常出现在理论型专业的教学当中,而极少出现在偏实践型专业的教学范畴。2017年9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17级音乐专业(MFA)声乐方向的20名研究生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部落进行了为期12天的采风的活动。
笔者认为,音乐实践型专业(声乐方向)与理论型专业在“采风”中的区别在于,理论型专业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始音乐素材进行“提炼”后将其通过作曲技法发展和演变成为新的音乐作品。而实践型专业要求学生在采集原始音乐素材之后,不仅要对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归类,还要进行二度编创,作品最终由编创者自己搬上舞台进行演绎。也就是说创作者即表演者,这当中的所有环节都将经过自身的加工、编创和逻辑重组等一系列创作手法之后,自身再一次以另一个视角(即表演视角)来审视和呈现自己的作品,这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有着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利于提升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2017年9月,由笔者带队作为指导教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MFA)声乐方向研究生20人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深入到田间地头首次尝试实践型音乐专业学生的采风活动。
一、傣族章哈采风
傣族章哈又称"赞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流传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章哈”既是民间傣族歌手的称谓,也是作为傣族独有的曲种名称。在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每逢重大活动,如乔迁、结婚、庆丰收、小孩满月、节庆等,都会邀请“章哈”歌手到场演唱相应的曲目。
“章哈传习所”是由西双版纳当地高水平章哈歌手组成的一个以演唱、传播“章哈”为目的的民间社团。笔者将采风学生分成的四个创作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都安排一位章哈歌手作为学生的素材采集对象进行演唱并逐句带领学生进行模唱,这样一来学生便对自己所学曲目有了初步的概念和演唱记忆。
接下来便进入到了原始素材的整理阶段。由于章哈曲目属于民间说唱音乐,学生初步接触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对于声乐方向学生来说第一个困难来自于需将这种完全用傣语进行演唱,篇幅均较长,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都属于无调性、不规则、无规律状态的听觉内容转化成具有可视性的记谱。
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段落划分,并逐字逐句地反复听辨,将节奏、旋律、调性等用现代记谱法“翻译”出来。在有了曲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和声学知识为每首章哈编配和声,使之成为较为丰满的多声音乐。虽然耗时,但是记谱以及编配和声两项工作从实际出发训练了学生的音乐作曲理论相关知识的运用。
接下来学生的创作便进入到作品的排演阶段,作品从谱面跃然舞台上,变得立体生动。笔者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记谱进行唱谱和修改,使得乐曲更加符合声乐演唱习惯和大众听觉习惯,但同时也要求学生最大程度地保留傣族章哈音乐的原始特色。
之后,启发学生根据每首章哈不同的歌词内容,开始编写剧本、设置情景、定位角色,带领学生运用以往学习的各类声乐作品以及所学音乐知识,发挥想象、大胆关联进行创作。例如,《凤凰情歌》是傣族较有名的章哈之一,讲述一对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的故事。学生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为了表达“闺蜜向少女展示如何获取少年郎心意的种种方法”这一剧情时,学生运用的音乐表达手法不但没有局限于傣族音乐的范畴,而且还跳出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与西洋歌剧咏叹调《年轻姑娘应该懂得》(选自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结合了起来,使得在充满了傣族风情的舞台表演中,呈现出具有听觉冲击的独特唱段,效果奇妙非凡。
学生从记谱、编配和声、编排剧情到排练作品,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呈现出四首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根据傣族章哈进行二度创作的作品:《凤凰情歌》、《情定版纳》、《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以及《情》。这些作品不但音乐手法运用到位,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受,民族与世界的碰撞、古老与当代的融合,新颖又相得益彰。
“采风”对于实践型专业学生的教学意义
首先,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是音乐技术的重组与运用。学生将收集到的原始音樂素材进行整理和记谱,之后对其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了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声乐以及舞台表演等课程知识技能的运用和锻炼。如果不曾有过采风创作并且自行将作品搬上舞台的经历,也许大部分实践型专业的学生不会有机会综合地、大量地实际运用和训练到这些技能和知识,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将来毕业走向社会求职、工作和创作中不可缺失的能力。
其次,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使学生的多声部演唱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们此次进行二度创作的作品,很多部分都采用了多声部合唱的演唱形式,对于一个声乐(独唱)学习者来说,合唱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的多声听觉得到充分的训练,对自身音准的训练也是独唱这一演唱形式所难以达到的。
最后,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活动突破了舞台和书本的创作界限,学生走向田间地头以汲取民族民间这块肥沃土壤的养分。一般来说,实践型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大多仅为对过往声乐作品的舞台表演式的演唱实践,这对于学生音乐创新力而言,并无太多成长的空间。何不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碰触那些最真、最初的音乐形态,拿起创作之笔写下虽显稚嫩但富有创新精神的音符,挖掘关于音乐的N种思考与无限可能。
任何一个学科对创新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创造力需要“走出去”,“采风”无疑是高校声乐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一个突破口和创新点。如何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化的二度创作,如何将珍贵且稀有的优秀民族民间声乐素材进行再创作以更优的形式留存并传唱下去,这些都是深刻且值得一代又一代声乐同仁共同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
不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性高等院校中的音乐实践型专业,“采风”这一创作活动通常出现在理论型专业的教学当中,而极少出现在偏实践型专业的教学范畴。2017年9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2017级音乐专业(MFA)声乐方向的20名研究生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部落进行了为期12天的采风的活动。
笔者认为,音乐实践型专业(声乐方向)与理论型专业在“采风”中的区别在于,理论型专业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始音乐素材进行“提炼”后将其通过作曲技法发展和演变成为新的音乐作品。而实践型专业要求学生在采集原始音乐素材之后,不仅要对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归类,还要进行二度编创,作品最终由编创者自己搬上舞台进行演绎。也就是说创作者即表演者,这当中的所有环节都将经过自身的加工、编创和逻辑重组等一系列创作手法之后,自身再一次以另一个视角(即表演视角)来审视和呈现自己的作品,这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有着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利于提升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2017年9月,由笔者带队作为指导教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MFA)声乐方向研究生20人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深入到田间地头首次尝试实践型音乐专业学生的采风活动。
一、傣族章哈采风
傣族章哈又称"赞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流传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章哈”既是民间傣族歌手的称谓,也是作为傣族独有的曲种名称。在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每逢重大活动,如乔迁、结婚、庆丰收、小孩满月、节庆等,都会邀请“章哈”歌手到场演唱相应的曲目。
“章哈传习所”是由西双版纳当地高水平章哈歌手组成的一个以演唱、传播“章哈”为目的的民间社团。笔者将采风学生分成的四个创作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都安排一位章哈歌手作为学生的素材采集对象进行演唱并逐句带领学生进行模唱,这样一来学生便对自己所学曲目有了初步的概念和演唱记忆。
接下来便进入到了原始素材的整理阶段。由于章哈曲目属于民间说唱音乐,学生初步接触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对于声乐方向学生来说第一个困难来自于需将这种完全用傣语进行演唱,篇幅均较长,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都属于无调性、不规则、无规律状态的听觉内容转化成具有可视性的记谱。
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段落划分,并逐字逐句地反复听辨,将节奏、旋律、调性等用现代记谱法“翻译”出来。在有了曲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和声学知识为每首章哈编配和声,使之成为较为丰满的多声音乐。虽然耗时,但是记谱以及编配和声两项工作从实际出发训练了学生的音乐作曲理论相关知识的运用。
接下来学生的创作便进入到作品的排演阶段,作品从谱面跃然舞台上,变得立体生动。笔者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记谱进行唱谱和修改,使得乐曲更加符合声乐演唱习惯和大众听觉习惯,但同时也要求学生最大程度地保留傣族章哈音乐的原始特色。
之后,启发学生根据每首章哈不同的歌词内容,开始编写剧本、设置情景、定位角色,带领学生运用以往学习的各类声乐作品以及所学音乐知识,发挥想象、大胆关联进行创作。例如,《凤凰情歌》是傣族较有名的章哈之一,讲述一对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的故事。学生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为了表达“闺蜜向少女展示如何获取少年郎心意的种种方法”这一剧情时,学生运用的音乐表达手法不但没有局限于傣族音乐的范畴,而且还跳出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与西洋歌剧咏叹调《年轻姑娘应该懂得》(选自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结合了起来,使得在充满了傣族风情的舞台表演中,呈现出具有听觉冲击的独特唱段,效果奇妙非凡。
学生从记谱、编配和声、编排剧情到排练作品,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呈现出四首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根据傣族章哈进行二度创作的作品:《凤凰情歌》、《情定版纳》、《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以及《情》。这些作品不但音乐手法运用到位,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受,民族与世界的碰撞、古老与当代的融合,新颖又相得益彰。
“采风”对于实践型专业学生的教学意义
首先,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是音乐技术的重组与运用。学生将收集到的原始音樂素材进行整理和记谱,之后对其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了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声乐以及舞台表演等课程知识技能的运用和锻炼。如果不曾有过采风创作并且自行将作品搬上舞台的经历,也许大部分实践型专业的学生不会有机会综合地、大量地实际运用和训练到这些技能和知识,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将来毕业走向社会求职、工作和创作中不可缺失的能力。
其次,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使学生的多声部演唱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们此次进行二度创作的作品,很多部分都采用了多声部合唱的演唱形式,对于一个声乐(独唱)学习者来说,合唱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的多声听觉得到充分的训练,对自身音准的训练也是独唱这一演唱形式所难以达到的。
最后,实践型专业进行“采风”活动突破了舞台和书本的创作界限,学生走向田间地头以汲取民族民间这块肥沃土壤的养分。一般来说,实践型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大多仅为对过往声乐作品的舞台表演式的演唱实践,这对于学生音乐创新力而言,并无太多成长的空间。何不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碰触那些最真、最初的音乐形态,拿起创作之笔写下虽显稚嫩但富有创新精神的音符,挖掘关于音乐的N种思考与无限可能。
任何一个学科对创新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创造力需要“走出去”,“采风”无疑是高校声乐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一个突破口和创新点。如何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化的二度创作,如何将珍贵且稀有的优秀民族民间声乐素材进行再创作以更优的形式留存并传唱下去,这些都是深刻且值得一代又一代声乐同仁共同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