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发起了6次“301调查”,其中仅90年代就有4次。1991年,美国政府以中国的专利法存在缺陷为由,发起了第一次对华“301调查”。经历9个月的商讨后,中美双方签订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此后3次,双方或签署谅解备忘录,或达成协议,均以和解告终。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发起第五次“301调查”,双方最终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达成和解。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将调查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視性,以及是否对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限制,启动针对中国的第六次“301调查”。这一回,会是怎样的结果?
中国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
所谓“301调查”,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授权美国在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争端时,做出单边裁决,并采取不存在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单边措施。而在发起此次“301调查”前4个月,美国还对进口钢、铝制品发起过“232调查”——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授权,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束后,美国商务部认为,钢、铝进口损害国家安全,并向特朗普提出建议:对从所有经济体进口的钢、铝征收统一关税;对向美国出口钢、铝的主要经济体征收关税,并限定从其他经济体进口的数量不再增加;直接减少从所有经济体进口钢、铝的数量。特朗普选择了最严厉的第一条。2018年3月1日,他宣布对从所有经济体进口的钢、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3月21日,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美国贸易代表表示,欧盟要想避免美国对欧盟征收钢、铝关税,就必须和美国一起应对中国钢铁“倾销”。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道,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两天后,根据WTO《保障措施协定》,商务部发布了针对“232调查”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这是双方第一回合的较量。
几乎就在中国反击的同时,特朗普根据“301调查”结果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清单公布后,将有60天的公示磋商期。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相继表态,强烈谴责美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表示将对美国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中方不愿意打贸易战,因为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但我们也不怕打贸易战,如果有人坚持要打贸易战,我们奉陪到底。如果有人愿意谈,大门是敞开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对我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第二回合过后,火药味浓烈起来。
特朗普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于4月5日表示,考虑向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00亿美元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则在答记者问时再次强调:我们不想打,但不怕打贸易战;中方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贸易逆差不代表利益逆差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特朗普强调,美国要从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体现在数字上就是贸易平衡。其实美国多年来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等因素导致的正常现象,美国本来不在乎。可特朗普觉得,从‘美国优先’的原则出发,贸易逆差就是便宜都让别人占了,不能接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华尔街日报》的署名文章中表示:“把‘贸易逆差’当作一个伤害经济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各个经济体总是生产自己擅长的商品,进口那些自己不擅长的,‘贸易逆差’就这样出现了。中国的制造业对美国来说是‘贸易逆差’,但是美国的服务业对中国何尝不是‘贸易逆差’。”
事实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并没有特朗普想象得那么多。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额为5660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为3752亿美元。而美国企业的子公司在中国的商品和服务销售额达到2230亿美元,这些没有完全统计进美国对华贸易额。2016年,苹果公司在华的营业收入为480亿美元,而富士康公司代工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只能获利4美元左右;美国的苹果公司获得了大部分收益,但并未被算作美国对华出口额。马云也在文章中提及了手机的例子,“如果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收入顺差,那么应该说事实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利润顺差”。
正如有专家形象地指出,表面上的贸易逆差,并不代表实际上的“利益逆差”。“我们也想多进口美国的高精尖产品,可他们不卖。中国却在向美国输出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中国用大量优质商品支撑了美国人低成本、高福利的生活。”薛荣久说。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明确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如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而目前美国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种类,与其涉及行业内容高度重合,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