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小学语文”的智慧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行,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的教育趋势。“互联网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在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互联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建智慧课堂模式的作用,探讨利用“互联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智慧课堂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智慧课堂
  一、 “互联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建智慧课堂模式的作用
  (一) 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们,其身心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对待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在接受事物方面对于具体的形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要远远大于对抽象概念的感知能力,同时对于形象化的事物也更加容易产生好奇心与探索欲。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在“互联网 ”背景下,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更加利于学生当前身心发展阶段的教学素材,更好地进行课堂展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将抽象化的文字描述通过图片、动画、视频进行形象具体化,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二) 扩大课堂练习容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进行黑板板书教学展开,学生们在课堂上收到的信息反馈也仅仅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进行提问来展开,学生的精神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会产生拖沓,烦闷的效果。而在“互联网 ”背景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展开,使得学生能够保持高度注意力,同时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实现课堂教学问题的迅速呈现,大大拓宽了课堂练习容量,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发展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获取的过程中能够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教师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教学资源获取,这些使得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进行微课教学展开,或是电子白板,翻转课堂等等,而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利用分组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课堂模式的形成。
  (四) 增强师生互动
  在进行传统的语文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十分少,课堂上教师仅仅是作为一个传授者向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信息,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教学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而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播放技术,创建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师生互动的展开,抑或是通过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来促进师生互动的形成与展开,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 利用“互联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智慧课堂模式的策略
  (一) 搜集教学素材
  语文作为一门文科性学科,其相关的知识理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相关内容的更新换代也在发生,这些要求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固守于传统的教学大纲不放,而是需要实时寻找教学素材来进行课堂教学展开。而在传统的素材资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够通过查阅书籍报纸来进行所需知识的获取,能依靠的媒介也仅仅是电视广播,而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获取大量教学资源,而这些优秀的图片、视频、音频等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开,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在进行课堂课文讲解的过程中,以《静夜思》为例,教师在传统的教学展开中对于诗人的介绍仅仅只能口头叙述,而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诗人李白的相关图片,相关事迹视频,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诗人的形象,进而在进行诗词讲解的过程中也能更加容易理解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深度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能够给传统教学注入巨大生命力的便是多媒体教学,其在创建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讲,学生们对于形象化的事物的感知能力更强,理解能力也更强,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知识,较难理解的文章片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概念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来展现,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之更加生动具体,有利于提升课堂深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黄山奇石》教学的过程中,面对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黄山。没有见过黄山奇石的教学局面,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改善,如在网上进行相关图片,视频搜索,并利用课堂多媒體播放设备来向学生进行播放,进而使得学生充分了解黄山,进而更好的展开语文课堂学习,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 增强师生互动,促进课后交流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为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课后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通信软件的使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通信软件实时向教师进行学习反馈,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 ”创建智慧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互联网 ”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扩大课堂练习容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 ”搜索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深度,引导学生多方面展开思考,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智慧课堂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丁慧.“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127.
  [2]王新荣.利用“互联网 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40.
  [3]张永霞.“互联网 ”背景下小学语文“四学式”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58 60.
  [4]胡成军.“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分析[J].学周刊,2019(20):144.
  作者简介:
  葛飞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同合小学。
其他文献
北川: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不是地震,北川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缩影”。北川县县长经大中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正全力推进旅游“2233工程”,即:打造2个AAAA级风景区,2个AAA級风景区,3个AA级风景区,力争引进3千户城市居民到北川休闲居住。  然后这一切在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中戛然而止。  现在,北川新县城的规划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塔吊林立,机车、人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提出,身为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以下内容将从三个方面简单叙述一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小学生开始后天教育的学习过程,处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展开教学活动。  一、 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
摘 要:今年是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其中,新教材安排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方面比较广,练习题型比较灵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复习课;能力;灵活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复习工作,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 关注学生的学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变化,六年级的学生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