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并非遥不可及的梦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教育部2006年推出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坚定的而稳健的一步。
  
  从“免学费”到“两免一补”
  义务教育开新途
  
  国际公认的义务教育有三个必要条件,即免费、义务和强制。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义务教育一直是只免学费,学校每学期向每位学生收取一定的杂费和课本费。这一情况在2006年春季得到了改变,中国政府率先在西部地区农村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义务教育阶段不再收取课本费和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已经为此安排了近75亿资金,其中,中央财政占了65亿元。西部农村49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享受到了免杂费的政策,而且已经按国家标准获得了补助。今年开春,这一政策开始在全国农村地区推行。“免除学杂费,农民得实惠”成为新的流行语,孩子上学的负担明显减轻。西部一位贫困县的村民开学时到学校为儿子交学费,当知道不但杂费免了,课本费也不用交了,学校还补助生活费,随口编了一首打油诗:“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
  为了保障经费来源,新《义务教育法》第44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这次重大的制度改革,改变了过去以薄弱的县级财政为主的状况,使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得到了切实保障。在湖南省,每年的农村税费改革经费大部分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2006年,湘西自治州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新机制,张家界、益阳市沅江开展试点工作,先后安排13个试点县市区免杂费资金1.4亿元,免除了62.93万名学生的杂费,安排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补助资金752万元。地处中部的湖北省,也将在今年春季正式实施农村中小学免学杂费政策;免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170元,中学每生每年27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共同分担(中央:地方=6:4)。同时,面向151万家庭(含城市低保户)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免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70元,中学每生每年140元。这意味这全省6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将受惠于这一政策,29个贫困县的孩子只需15元钱就可以读完小学和初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新机制的实施,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为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保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从最大程度上和最大范围内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公平。”
  
  从“上学难”到“上学贵”教育公平常探索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教育发展了,优质资源扩大了,但老百姓反而抱怨“更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一些名校,使校际差距拉大,引发了一些城市炽热的“择校”之风。“上好学校难,上好学校贵”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人民群众反应强烈。2006年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禁止政策、资金、资源倾斜的政策,体现了全社会对实现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
  日前,安徽省政府已经行动起来,力争在3年内解决市、县城区内的“择校”问题,即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制度。同时,将教师工资统筹安排,同一市、县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应基本相同,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待遇不高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今年初,上海地区拟通过立法来解决“择校”问题:首先,拟规定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其次,高中阶段优质资源部分招生名额按比例均衡分配给本区县每所初级中学;再次,禁止以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和考核教师工作的指标;另外,政府部门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教育配套设置与住宅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减少、杜绝择校现象的发生。
  城镇教育公平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入学权。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近三年来,北京市共拨出专款3亿元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全市在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达到22.8万人,占就学的农民工子女的63%。江苏省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潜力,全省75%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仅苏州市各级财政每年用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经费达1亿多元。一些地方还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自从建立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有近40万学龄段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上海接受了义务教育,其中近一半孩子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不必缴纳杂费和借读费。部分区县与企业联手设立了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农民工子女。浙江省采取公办学校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结对帮扶、选派校长和教师指导教学工作、开展业务培训和提供办学补助经费等方式,扶持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浙江省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对农民工子女在评优评先、入团入队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武汉市一些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开展“多一份关爱、多一丝关注、多一声叮咛、多一次机会”的“四多”活动,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农民工子女成长进步。
  
   从“资助”到“奖励”
  非义务教育亦公平
  
  近几年来,针对公办高校贫困家庭的学生,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截至2005年12月底,已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人数206.8万,审批合同金额172.7亿元。在部属高校中,获得贷款学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为14.6%,学生的贷款申请基本得到了满足;在地方高校中,获得贷款学生数与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比例为8%。在2006年,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建设的步伐开始加快。9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规定,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或3年以上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今年,预计将有5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可以享受代偿资助。在全国实行“代偿制度”之前,湖北省已经先迈出了一步。湖北省规定,对自愿到全省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任教的大学生,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的,由省教育厅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奖励,用于偿还助学贷款。3年来,已有1000多名大学生奔赴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在职业教育领域,2006年政府出台了《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一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40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资金,每年约资助80万人,每人每学年可获得资助1000元。二是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充分调动省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有关企业捐资助学,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三是建立以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制度。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全国107所职业学校试点半工半读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自从2005年教育部长周济提出以“六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为准则的招生“阳光工程”后,各省教育负责人员相当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
  根据教育部规定,各地高校的本地和跨省招生计划全部实行网上管理、网上录取,对招生计划的调整也须使用专用系统软件在网上进行。对于扩招计划,一律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得点名录取。
  2006年“高招”工作开始前夕,湖北省教育厅给各高校的招生工作戴上了“紧箍咒”:凡是有违规招生行为的学校,不仅对其负责人进行停职处罚,而且相关高校还要扣减招生计划,情节严重的甚至撤销办学资格。据有关人员透露,近几年来,湖北省高校招生日趋规范,一本、二本院校已基本上不存在录低分不录高分的违规现象,各项公平公正公开措施也进一步到位,确保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公平”不等于“平等”
  “教育公平”不是梦
  
  去年,在主题为“教育公平与社会变革”的年度教育哲学年会上,国内外专家提出,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所谓起点的平等,不是抹杀地区及个人的差异和个性、过程与结果整齐划一的绝对平等。与会专家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因此,有质量的公平教育应该是建立一个教育的“百花园”,具有不同天赋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这方面,一些西方国家早有认识。英国学者摩尔说:“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待遇,而是平等的、恰当的待遇……任何人都很难否认应该依据儿童不同的教育需求来施教,所以,如果有人坚持教育上的绝对平等,那么这个人是有怪癖的。”北欧小国芬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着力推进个性化教学辅导,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进步,以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且成绩斐然。两次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排名第一,令其备受各国教育界关注。
  可喜的是,我国的一些地区也认识到了教育个性化是教育公平的成功一环。在湖南汨罗,教育工作始终坚持“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做法,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充分肯定。2006年6月,湖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汨罗素质教育论坛上,汨罗素质教育经验被全省推广。 2006年的高中课程改革也突出了学生的选择权。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改革,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例如,浙江省新课改强调过程评价、成长记录,实行“学习、科目、模块”三级教学,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中实行了几十年的“统一”课程表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表。
  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公平将不是梦。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距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理想国已经不远。
其他文献
2月6日至3月6日,应美国盲人协会邀请,江苏泰兴盲女吴晶访问了美国。其间,吴晶以优异的成绩和坚强自信的精神打动面试考官,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3所高校都表示愿意接受她入学,并承诺提供全额奖学金。    亚残运会上拿下三枚金牌     21岁的吴晶,2岁时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失明。7岁进入扬州盲校,14岁时转入南京盲校读书。2003年,她参加全国第六届残运会,勇夺两金一铜。2004年,她在
期刊
“讓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讲到的这句话,引起了与会代表及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共鸣!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语气凝重,掷地有声,令人振奋,引人遐思。  这是对“尊师重教”传统的复述和重申,它提醒社会各界勿忘传统。孔子曾在《礼记·学记》中率先提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到“
期刊
“择校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广东籍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建议,要求尽快取消公办学校收取“择校费”的做法(见3月5日《信息时报》)。   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每年都有代表和委员提交取消“择校费”的建议,“择校费”问题已成近年来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引发“择校”问题,没人怀疑取消“择校费”后会产生新的不公,但收取“择校费”未必就
期刊
春暖花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时节。但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里面很无奈”,学生对春游的期待似乎渐渐成了一种奢望。  众所周知,学生参加诸如春游之类的活动,对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不能因为这类活动有“风险”而一概禁止。  没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从何磨砺,又如何自强?我们强调安全,但不是禁绝一切活动。只有多参加活动,学生才能在锻炼中学
期刊
“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这是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闭幕后记者招待会的一段开场白。3月17日,这所小学——江西省赣州市滨江二小的师生们欣喜地来到学校,聆听了来自总理的回信。  位于赣州新老城区接合部的赣州市滨江二小,950多名学生中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今年,按照中央部署,江西同步免除城乡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对困难学生书本费也给
期刊
3月19日,记者从沈阳市教育局获悉,今年将在中小学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全市要创建五百所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分科技教育、外语、体育、艺术教育、学校自选的特色五种类型,每种特色学校创建100所。  ——《沈阳日报》    北京:今年拨款1亿元建设均衡初中学校    今年北京市将拨款1亿元建设初中学校。日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市除了实现基本条件的均衡
期刊
编者按:大学生创业倍受关注,但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稳固的创业教育体系却面临着许多难题。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当一些学生转变观念,选择独立创业时,才发现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时往往造成一腔热情却无处挥洒或是创业之后很快失败的局面。并不乐观的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2007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小冯的本命年,但金猪的喜庆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多
期刊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这是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难题:“疼爱”和“溺爱”、“自由”和“放任”,“引导”和“说教”都只有一层薄纸的距离,捅不捅破就看您是否具有为人父母的艺术了。     “我们没打算让他走‘艺术’这条道”    马云泽(化名),12岁,中南民族大学附小六年级学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大学教师。在他们眼里,马云泽学习中上等,但二胡拉得好,知道爱别人,心态健康,是个非常“让人心疼”的孩子。  
期刊
2007年来临,作为老百姓三大焦点之一的教育问题,依然是公众瞩目的焦点。  过去一年,教育稳中求变;今年开春,相关政策推向前台。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到实处,部属师范生教育再度免费。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两会中,教育公平的呼声依然热烈。  桃之夭夭丹华灼,春风送暖言兴教。金猪年,老百姓的教育路在何方?在你心中,教育的蓝图应该如何描绘?或许可以一言概之——  2007年,中国期待更好的教育
期刊
研究生延签一年留学生可兼职     英国政府最新推出一项利好留学措施“研究生一年延签工作计划”,每年为1000名中国毕业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工作机会,以鼓励中国学生赴英留学。今年入学的所有研究生以及紧缺行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都将可留在英国工作一年。此外,本科生和研究生适当条件可兼职工作,学生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还可延长到4至5年。这些利好政策必将吸引更多中国学生留学英国。    本科三年“浓缩”为两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