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从字节跳动到百度到滴滴
研一的时候我去了字节跳动实习。刚开始我还为去了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工作而激动不已,并且感叹字跳的工作条件真的是很不错。首先是比传统行业更高的实习工资,其次是免费的一日三餐,以及各种下午茶和无限制的小零食及咖啡,最重要的是同事都很年轻,沟通非常顺畅,同事之间关系也很融洽。
实习一周之后,我开始上手比较复杂的工作,从早上10点到晚上6点的工作时间开始变得不够用,我加入了同事们的加班大军中,开启了“996”工作模式。进互联网以前,我认为“996”不过是噱头,小看了这种工作强度,毕竟我可是在学校里每天学习至少14小时的。但是开始“996”之后,我发现不仅工作时间很长,工作内容也无比繁杂,每天都很累。有一次晚上我下班坐地铁回家,在地铁的电梯入口突然头晕目眩。至此我才明白为什么公司免费提供的健身器材、完备的健身场所平日里都没有人,原来是大家都已经上班累到不想锻炼了。
这是我的第一段互联网实习,我认为是因为在字跳从事的是行政工作,事情多而繁杂,所以才感觉累,感觉力不从心,要是换个更有创造性的岗位,成就感可能会抵消过度加班带来的无意义感。因此我去了百度,参与一个新APP的产品设计。由于产品经理的工作是我以前不熟悉的,所以除了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我还要抽出空余时间学习各种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产品的理论知识。经常加班到晚上11点,打开打车软件却发现打车需要排队,有100多号人。原来整个后厂村,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密集、单位面积上产出最高的地方,大家都是拼命加班很晚回家。后来我就干脆加班到凌晨2点,要是能打到车我就回家,不能打到车我就随便找一个会议室,拼两把椅子躺在上面睡一晚上。
最后我没有熬过去,生病了,一直耳鸣,去医院开了药之后,医生让平时多多休息,不然以后还会犯病。于是我工作上放慢了脚步,却因此拖慢了团队的进度。团队领导怀孕临近产期,每天挺着大肚子还是和我们一起加班。我又羞愧又难过,深感无力又无可奈何。于是在APP上线之后,我交接了工作,从百度退了出来。
此时学校也是学业繁重,又恰逢疫情来袭,过年的时候我没回家,待在宿舍学习。疫情时宿舍封闭,无法出入,我在宿舍从冬天待到了夏天。一个人在宿舍的100多天里面,我想清楚了很多事情。首先是我的身体确实跟不上互联网的快节奏,其次是我心里有一种无意义感,不明白这么拼命最后却也并没有特别的贡献,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是我在宿舍开始拍知识類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不错的流量,开始成为一名up主,我想或许我更适合传播知识。同时我认为最适合我的工作就是老师,因为我本科的时候在学校实习过,反思我的人生,还是教学生的成就感大,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个人成长都很直观,教师工作的编制、户口、寒暑假等也是现实的优势。
因此我开始考教资并准备在北京找教师工作,不过由于我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小有名气,北京卫视找到我,鼓励我参加一档在各大互联网大厂实习的真人秀,完成实习任务之后可以拿到offer。由于对放弃互联网的想法还是有一点点不甘心,我还是去了滴滴,开始一边真正实习,一边拍摄。说是拍摄,其实和真的实习一模一样,团队领导会布置任务,我们小组成员需要集思广益、合作完成。摄制组会将工作场景事无巨细,全部录进去再剪辑。在滴滴,我又找到了在互联网的那种工作热情,在最开始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直到有一次因为新项目,我们要去大兴机场调研,那一天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回家,我把做好的PPT发给团队领导看,接着便睡着了。没想到第二天起来发现领导凌晨2点给我发了微信视频,想要帮助我修改PPT。我一方面感激领导对我上心,另一方面感叹在互联网即使成为了领导,也是要一刻不停地奔忙,无止无休,这种生活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呢?我眼前又浮现在公司经常遇见的一些白发很多的年轻同事,这时心里更加难过了。不过最后一根稻草是之前和我有接触的部门在一周内整个被裁掉了,我感到巨大的不安。不是没有能力做到最好,不是没有信心以后身居高位不受公司变动的影响,只是我的意义感被消磨了。
我终止了在滴滴的实习,考了教资,开始找教师的工作。
找教师工作,从海淀到西城
回到学校后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因为疫情,招聘会上只有北大的学生,以及很多招聘会是线上投简历。我参加的第一场招聘会是一所小学的,只招个位数的新老师,场上却坐满了人。现场提交简历的时候旁边的同学正在咨询招聘人员,问博后有没有优势。招聘人员说今天都遇见过两个北大博后了,不过因为这所小学刚刚成立,初中部人很少,高中部还没建立,所以建议这个博后去教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接着我参加了深圳的中学来北京的招聘,深圳每个中学都吸引了200多人在现场投递简历。每一场深圳教师的招聘都人数爆满,要从后方挤到前面去才能见到招聘老师。我看了一眼已经投递的简历,发现每个人都学历耀眼、经历丰富、并且写明了愿意教小学。我心里有点沉重,觉得自己并没有多少优势,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教师工作。 在北大前前后后参加了十几场线下的招聘会和一些线上的,一共投了将近50份简历,从幼儿园到高中,最后一无所获。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认为我选择的路错了。教师工作,我虽然喜欢,但是不太适合。我在想是不是要读博呢,这样不管以后是就业还是搞学术会更有优势。不过我马上被我这个想法吓到了,文科博士最重要的就是对科研有兴趣和热情,要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去读博,过程将会很煎熬。而且以这个学历贬值的速度,等我博士毕业,恐怕很多工作门槛也是水涨船高,以前需要硕士的岗位是否开始要博士,我是否又成为了毫无优势的人呢?这些思考让我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不过我很快就调整过来,发现我最大的优势是认真细致,勤奋有耐心,以及本科时候积攒的一些教学经验和对各种版本教材的熟悉。我重振精神,开始第二波的投简历。这一次我把简历中关于互联网的部分全部删掉,增加了本科时候的支教和在机构教书的经历。这代表着我彻底告别了互联网,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经历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简历里。不久后收到了北京多个区的笔试和面试邀请,这一次我一定要全力以赴。
首先是笔试,在得知笔试内容大部分是高考题的时候,我在3天之内做完了从2008年到今年的所有北京地区的高考题目,并且对重点难点做了总结。这样如愿以笔试考题全部正确的成绩进入了一所中学的面试。第一轮面试是自我介绍,不同学科的候选人混在一起进行。我发现和我一起来的同学每一个都很厉害。例如应聘数学学科的全部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其中有一位同学中学在人大附中,本硕都在清华,已经拿到了30多个互联网的offer,不过由于觉得教师岗位工作技能能够随着时间积累,并且不太容易被淘汰,因此还是选择求职教师。还有一位北大数学系的博士,已经拿到了互联网70万的offer,但是认为疫情之下去互联网不是太好的选择,因为上升机会并不像前几年那么多,工作节奏非常快以至于没有个人提升的时间,并且北京的互联网岗位没有户口指标,因此中小学教师反而成为一个无论是薪资、户口还是假期,各方面没有短板的职业。我们一群人介绍了自己之后,只有几个人通过了第一轮面试。接着就是第二轮面试,内容是给定一段中学的教材,进行15分钟的试讲。
为了提早准备,我花了一周的时间背会了我所教的那个学科的北京高中教材的所有课文,并且演练了很多遍讲课的文稿,做了幾个不同版本的PPT。努力终有回报,最终我拿到了几个北京高中的录取通知。
责任编辑: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