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学科建设基础计较薄弱,课程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与现代互联网新情不同,实效性不强,但是影响高校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因素,应该在教育环节加强实效性研究。
关键词:高校政治课;实效性;教育因素
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意见从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发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深入,但是影响高校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因素。
一、教育教学对象在不断的变化,政治课教学也应该适应新形势
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互谅网广泛使用,新媒体的交互使用,这都给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带有根本性的是如何使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回答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大学生思想中的质疑点。只有坚持改革、加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自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好地经历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情感,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掌握合作交往的技巧,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组织活动中,重点加强活动策略、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活动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活动中教师作用的研究,及时反思,形成“活动导学”的有效方法。
二、关注社会生活,重视时事教学,政治课教学才具有吸引力
时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同学们对国内外形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即时发布新闻、即兴时事点评,制作时事报导,搞时事专题讲座,组织时事论坛、时事知识竞赛,鼓励大学生写时事点评论文等几种形式。要求学生能搜集有价值的时事能够归纳、表达;解释判断一些社会现象,分析研究社会热点;可以指导学生注意对热点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搜集,并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开展时事论坛。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外,老师在上思政课时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时事或社会热点,创设问题,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三、政治课教学方法应该在互联网时代采用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此“互联网+”这个词语广泛流传并被频繁使用。
互联网+思想政治,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突破了微观和宏观,历史和现实的限制,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情境,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认知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给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1】同时促进了广大政治教师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掌握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制作技术和软件。
四、政治实践课应该既保证学生安全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大改革攻坚克难,社会矛盾凸现多发,思想观念多元激荡,社会上多元的文化思潮、生活观念、价值态度等不可避免地向高校校园进行全方位渗透,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现实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以及对具体事物的判断。【2】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媒体形式涌现出来。在网络上出现了如社区小组、微信、微博、聊天工具等新媒体沟通方式,也出现了各种网络购物形式。与此同时,承载这些新媒体的工具也更加丰富,从传统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学生是时代前进的风向标,他们每天都会接触或使用新媒体。【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也应该与时代接轨,可以把它融入到新媒体中。
思想政治课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思想、与自然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对政治的态度等方面施加德育影响,来实现其价值导向性。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作为课堂的延伸,理所应当的继承其价值导向性。
参考文献:
[1]徐竹鸣 互联网+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国校外教育[J] 2015(26)
[2]陆林召 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探讨[J]2015(24)
[3]刘爽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研究 现代交际[J]2014(3)
关键词:高校政治课;实效性;教育因素
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意见从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发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深入,但是影响高校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因素。
一、教育教学对象在不断的变化,政治课教学也应该适应新形势
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互谅网广泛使用,新媒体的交互使用,这都给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带有根本性的是如何使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回答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大学生思想中的质疑点。只有坚持改革、加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自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好地经历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情感,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掌握合作交往的技巧,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组织活动中,重点加强活动策略、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活动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活动中教师作用的研究,及时反思,形成“活动导学”的有效方法。
二、关注社会生活,重视时事教学,政治课教学才具有吸引力
时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同学们对国内外形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即时发布新闻、即兴时事点评,制作时事报导,搞时事专题讲座,组织时事论坛、时事知识竞赛,鼓励大学生写时事点评论文等几种形式。要求学生能搜集有价值的时事能够归纳、表达;解释判断一些社会现象,分析研究社会热点;可以指导学生注意对热点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搜集,并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开展时事论坛。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外,老师在上思政课时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时事或社会热点,创设问题,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三、政治课教学方法应该在互联网时代采用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此“互联网+”这个词语广泛流传并被频繁使用。
互联网+思想政治,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突破了微观和宏观,历史和现实的限制,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情境,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缩短了认知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给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1】同时促进了广大政治教师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掌握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制作技术和软件。
四、政治实践课应该既保证学生安全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大改革攻坚克难,社会矛盾凸现多发,思想观念多元激荡,社会上多元的文化思潮、生活观念、价值态度等不可避免地向高校校园进行全方位渗透,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现实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以及对具体事物的判断。【2】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媒体形式涌现出来。在网络上出现了如社区小组、微信、微博、聊天工具等新媒体沟通方式,也出现了各种网络购物形式。与此同时,承载这些新媒体的工具也更加丰富,从传统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学生是时代前进的风向标,他们每天都会接触或使用新媒体。【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也应该与时代接轨,可以把它融入到新媒体中。
思想政治课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思想、与自然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对政治的态度等方面施加德育影响,来实现其价值导向性。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作为课堂的延伸,理所应当的继承其价值导向性。
参考文献:
[1]徐竹鸣 互联网+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国校外教育[J] 2015(26)
[2]陆林召 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探讨[J]2015(24)
[3]刘爽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研究 现代交际[J]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