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众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又不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注重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应坚持以下原则:
1 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杜绝问题含糊不清或理解有歧义。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就能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
2 全体性原则
所谓全体性原则就是问题的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政治教师提问中要克服偏爱某些学生的现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抢答、抽答、辩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你有没有意见反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反映?如果你的意见被采纳,你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少同学想通过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肯定非常兴奋,同时也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于是,本课重点问题——“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3 适度性原则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不能想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问,否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从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学生会毫无思考的机会。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水平,切忌提出不切实际或过于深刻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可以不加思考直问直答式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贮备,在遵循认知规律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适中的问题。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然后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有哪些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你都认同这些消费行为吗?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对四种消费行为能作较为全面的分析,此时抛出:以上四种消费行为对你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有何启示?切不可首先就提出:我们的消费行为有哪四种类型?你会理智消费吗?虽然学生都有消费的经历,但一开始就问“消费行为有哪些类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时机不成熟;“你会理智消费吗”,表面看好像直入重点,实质是问题太难,在没有对几种具体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是很难回答的。
4 思考性原则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学生充分思考的课堂是最有效的课堂。思考性原则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维碰撞,追根问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政治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由“真思考”引发出的一种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吗?不断提高政治课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每一个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如《政治生活》讲“我国的外交政策”,把中美关系作为问题情境,教师展示情境一:奥巴马访华和中美经济和战略对话成果;情境二:中美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情境三:2009年中国外交主要成就及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接下来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强大了,应与美国彻底决裂;二是中国实力与美国还有很大差异,应处处由着美国。你赞同哪种观点?你认为怎样正确处理中美关系?这种带有认知冲突的观点,学生思维上肯定会产生碰撞,经过思考和辩论,会逐步回到教材核心观点: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同时要和平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彻底决裂和处处顺从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5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一堂课的提问,将学生思维层层引向深入。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心中要装着整堂课,让提出的许多问题按一定的逻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如果政治教师设计的问题杂乱无章,琐碎不堪,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却没有办法找到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思维处于凌乱的状态,最终无法形成对政治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有效的政治课堂提问,应该避免问题过多而繁琐,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由具体到抽象,部分和整体相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问”虽无定法,但必须要有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提问的主人,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1 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杜绝问题含糊不清或理解有歧义。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就能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
2 全体性原则
所谓全体性原则就是问题的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政治教师提问中要克服偏爱某些学生的现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抢答、抽答、辩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你有没有意见反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反映?如果你的意见被采纳,你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少同学想通过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肯定非常兴奋,同时也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于是,本课重点问题——“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3 适度性原则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不能想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问,否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从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学生会毫无思考的机会。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水平,切忌提出不切实际或过于深刻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可以不加思考直问直答式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贮备,在遵循认知规律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适中的问题。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然后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有哪些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你都认同这些消费行为吗?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对四种消费行为能作较为全面的分析,此时抛出:以上四种消费行为对你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有何启示?切不可首先就提出:我们的消费行为有哪四种类型?你会理智消费吗?虽然学生都有消费的经历,但一开始就问“消费行为有哪些类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时机不成熟;“你会理智消费吗”,表面看好像直入重点,实质是问题太难,在没有对几种具体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是很难回答的。
4 思考性原则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学生充分思考的课堂是最有效的课堂。思考性原则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维碰撞,追根问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政治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由“真思考”引发出的一种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不正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吗?不断提高政治课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每一个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如《政治生活》讲“我国的外交政策”,把中美关系作为问题情境,教师展示情境一:奥巴马访华和中美经济和战略对话成果;情境二:中美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情境三:2009年中国外交主要成就及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接下来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强大了,应与美国彻底决裂;二是中国实力与美国还有很大差异,应处处由着美国。你赞同哪种观点?你认为怎样正确处理中美关系?这种带有认知冲突的观点,学生思维上肯定会产生碰撞,经过思考和辩论,会逐步回到教材核心观点: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同时要和平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彻底决裂和处处顺从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5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一堂课的提问,将学生思维层层引向深入。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心中要装着整堂课,让提出的许多问题按一定的逻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如果政治教师设计的问题杂乱无章,琐碎不堪,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却没有办法找到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思维处于凌乱的状态,最终无法形成对政治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有效的政治课堂提问,应该避免问题过多而繁琐,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由具体到抽象,部分和整体相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问”虽无定法,但必须要有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提问的主人,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