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悟文言文中的情感,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虽说情感首重意会,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言传。至少,我们可以凭借诵读、走近作者和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解读文言文的情感内蕴。
关键词:情感;诵读;知人论世;程度副词;感叹号
《文心雕龙》中说:“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不管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所有这些语言文字形成的理由都只有一个:情感铸就。有情才有文,情感感人至深,才能成其为佳作。况且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引导学生欣赏有情之文,用情导之,以情引之,方能在感情的共鸣中求得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志趣。
我国的文言文教学在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歧路后,终于又回到了正途。出炉未久的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文言文教学把当初的过分强调字词释义,语法知识分析和训练的机械、沉闷的课堂改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共同探讨、求知、交流情感、感受至情的乐园。
若要仔细探究在教学一部文言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的情感,其实只有三种:作者情、教师情和学生情。那么,如何将这三种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和谐、畅达的感情通道,形成共振、产生共鸣,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妙用,就得靠每位语文老师发挥自己的魅力,倾“陆海”之才了。
但无论你采取何种方法来沟通这三种感情,首先必须倚赖的只能是诵读。
一、诵读
现代文教学需要诵读,文言文教学尤其需要。还记得古时私塾中那一群群“摇首晃脑”的稚子们吗?可见老祖宗早在当时就已告诉我们古文教学的要义。朱子也曾经以这么一段话确定了“诵读”在文言教学传统方法中的地位:“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惜的是,在教学课时和考题的束缚下,以前的老师们总舍不得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用功”上。所幸,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朗读上。
不过,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诵读只是学生的事情,每堂课若能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使劲背书,当堂成诵,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其实,只有做老师的能先诵读好一篇文章才能有学生的最佳的诵读。所以,诵读不仅包括学生诵读,更包括了教师的范读。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祭十二郎文》时,未对课文内容做只言片语的解释,一开始便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结果学生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竟至“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具有莫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语言的同时,发挥出自己的语感能力。
二、“知人论世”,身临其境
欲解其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必先论其世。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对作品写作背景和同作者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时代的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而且,“言为心声”,对个人而言,知识素养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人生境遇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不同都会导致文章情感内容的不同。司马迁的遭遇大家都已是耳熟能详了。有鉴于此,《报任安书》中第二段:“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职务时,从表面上看起来态度似乎很平静,但是,因为了解了这个人,我们就能感受到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报国志向、正直的官吏而言,仅仅因为他是个修史的官就不被重视,任意地被牵连,当时的心情必定是愤慨而沉重的。当他说出最后一句“与蝼蚁何以异”时心情该是何等的痛苦与激动啊?我们又怎能不为他感到心酸呢?这种体会,不正是基于对作者身世的了解吗?
另外,除了了解个人的身世之外,我们还应对时代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这里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与作者有关的事件和人们的思维定势。曾经做过一份练习里面说的是君子自身的修为问题。荆昭王时有位士叫石渚。有一次他去追一个杀了人的罪犯,等他追到发现杀人者竟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他把自己的父亲放了,并告诉皇帝自己做了这样一件错事,然后自杀了。对这种行为我们今天理解起来颇有问题。首先,他自己没有犯罪,仅仅为保全父亲而去死,未免将生命看的太轻了;其次,他的父亲杀了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逍遥法外,法律的尊严何在;再者,即使他的父亲杀了人,也可劝他自首,或许能得到从宽处理。但是,当时的石渚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而且他这种行为显然是为当时人所钦佩的。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忠君”“孝父”的烙印打得是多么深,似乎已经融入了血液之中,成为时时刻刻牵制人们思想言行的指揮棒了。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以试着去感受司马迁的苦和屈原在被楚怀王这个昏君抛弃后仍死心踏地为他着想的忠……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个好演员,身临其境。把自己融进作者所创作的剧本中,随着剧中人的感情波动而波动,设身处地以作者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该激昂时,昂奋动情;该悲壮时,如泣如诉,为之动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更能陶冶心灵,净化思想,得到感情的飞升。
三、可借鉴的形式
要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情,在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形式。
1.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要赞扬一位姑娘的貌美,我们可以说:“你真是太漂亮了!”一个“真”一个“太”就能把那种赞美之情烘托出来。而这就是程度副词的作用。在文言文中也有相类似的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当邹忌问他的妻子自己美不美时,他的妻子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成现代汉语则是“您太帅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这里的“甚”就是古文中的程度副词。因此,不难看出文言文中的程度副词能起到对情感的提示作用。在对句子意义不是很明白的时候,在我们感觉较差的时候,看到“甚”或是类似的“最、极、殊、太、尤、良、大、绝、特、颇”等词时,就可以提高我们对情感的敏感度,给自己一个基调,理解起来就不会相差太大。
2.标点符号。写作文时,老师会告诉学生标点符号也算是一个字。学生就很高兴,觉得是占了很大的便宜。殊不知,在许多时候,一个好的标点符号能抵得上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在文言文中,原先竟是不加标点的,这样文章理解起来难度非常大。为此,一些文字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众人的智慧,严谨地给文言加上了标点。加标点的时候,除了根据句读文意外还得根据感情相应地用上“?”“!”等。所以,文言文情感教育实在不应该忽视这么重要的线索。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有段话是:“嗟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里连用了7个问号,3个感叹号,使韩愈的因过分悲痛而不愿接受自己侄子已死之事实的感情喷薄而出。可见注意这些标点符号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情。
在诵读的基础上,加上作者身世,时代背景的介绍,再注意一下这些可借鉴的形式。我想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不会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情感;诵读;知人论世;程度副词;感叹号
《文心雕龙》中说:“情动而辞发”、“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不管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所有这些语言文字形成的理由都只有一个:情感铸就。有情才有文,情感感人至深,才能成其为佳作。况且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引导学生欣赏有情之文,用情导之,以情引之,方能在感情的共鸣中求得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志趣。
我国的文言文教学在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歧路后,终于又回到了正途。出炉未久的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文言文教学把当初的过分强调字词释义,语法知识分析和训练的机械、沉闷的课堂改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共同探讨、求知、交流情感、感受至情的乐园。
若要仔细探究在教学一部文言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的情感,其实只有三种:作者情、教师情和学生情。那么,如何将这三种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和谐、畅达的感情通道,形成共振、产生共鸣,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妙用,就得靠每位语文老师发挥自己的魅力,倾“陆海”之才了。
但无论你采取何种方法来沟通这三种感情,首先必须倚赖的只能是诵读。
一、诵读
现代文教学需要诵读,文言文教学尤其需要。还记得古时私塾中那一群群“摇首晃脑”的稚子们吗?可见老祖宗早在当时就已告诉我们古文教学的要义。朱子也曾经以这么一段话确定了“诵读”在文言教学传统方法中的地位:“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惜的是,在教学课时和考题的束缚下,以前的老师们总舍不得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用功”上。所幸,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朗读上。
不过,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有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诵读只是学生的事情,每堂课若能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使劲背书,当堂成诵,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其实,只有做老师的能先诵读好一篇文章才能有学生的最佳的诵读。所以,诵读不仅包括学生诵读,更包括了教师的范读。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祭十二郎文》时,未对课文内容做只言片语的解释,一开始便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结果学生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竟至“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具有莫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语言的同时,发挥出自己的语感能力。
二、“知人论世”,身临其境
欲解其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必先论其世。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对作品写作背景和同作者有关的材料做一些介绍,让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扫除时代的隔膜,使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而且,“言为心声”,对个人而言,知识素养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人生境遇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不同都会导致文章情感内容的不同。司马迁的遭遇大家都已是耳熟能详了。有鉴于此,《报任安书》中第二段:“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职务时,从表面上看起来态度似乎很平静,但是,因为了解了这个人,我们就能感受到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报国志向、正直的官吏而言,仅仅因为他是个修史的官就不被重视,任意地被牵连,当时的心情必定是愤慨而沉重的。当他说出最后一句“与蝼蚁何以异”时心情该是何等的痛苦与激动啊?我们又怎能不为他感到心酸呢?这种体会,不正是基于对作者身世的了解吗?
另外,除了了解个人的身世之外,我们还应对时代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这里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与作者有关的事件和人们的思维定势。曾经做过一份练习里面说的是君子自身的修为问题。荆昭王时有位士叫石渚。有一次他去追一个杀了人的罪犯,等他追到发现杀人者竟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他把自己的父亲放了,并告诉皇帝自己做了这样一件错事,然后自杀了。对这种行为我们今天理解起来颇有问题。首先,他自己没有犯罪,仅仅为保全父亲而去死,未免将生命看的太轻了;其次,他的父亲杀了人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逍遥法外,法律的尊严何在;再者,即使他的父亲杀了人,也可劝他自首,或许能得到从宽处理。但是,当时的石渚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而且他这种行为显然是为当时人所钦佩的。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忠君”“孝父”的烙印打得是多么深,似乎已经融入了血液之中,成为时时刻刻牵制人们思想言行的指揮棒了。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以试着去感受司马迁的苦和屈原在被楚怀王这个昏君抛弃后仍死心踏地为他着想的忠……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个好演员,身临其境。把自己融进作者所创作的剧本中,随着剧中人的感情波动而波动,设身处地以作者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该激昂时,昂奋动情;该悲壮时,如泣如诉,为之动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更能陶冶心灵,净化思想,得到感情的飞升。
三、可借鉴的形式
要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情,在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形式。
1.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要赞扬一位姑娘的貌美,我们可以说:“你真是太漂亮了!”一个“真”一个“太”就能把那种赞美之情烘托出来。而这就是程度副词的作用。在文言文中也有相类似的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当邹忌问他的妻子自己美不美时,他的妻子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成现代汉语则是“您太帅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这里的“甚”就是古文中的程度副词。因此,不难看出文言文中的程度副词能起到对情感的提示作用。在对句子意义不是很明白的时候,在我们感觉较差的时候,看到“甚”或是类似的“最、极、殊、太、尤、良、大、绝、特、颇”等词时,就可以提高我们对情感的敏感度,给自己一个基调,理解起来就不会相差太大。
2.标点符号。写作文时,老师会告诉学生标点符号也算是一个字。学生就很高兴,觉得是占了很大的便宜。殊不知,在许多时候,一个好的标点符号能抵得上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在文言文中,原先竟是不加标点的,这样文章理解起来难度非常大。为此,一些文字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众人的智慧,严谨地给文言加上了标点。加标点的时候,除了根据句读文意外还得根据感情相应地用上“?”“!”等。所以,文言文情感教育实在不应该忽视这么重要的线索。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有段话是:“嗟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里连用了7个问号,3个感叹号,使韩愈的因过分悲痛而不愿接受自己侄子已死之事实的感情喷薄而出。可见注意这些标点符号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情。
在诵读的基础上,加上作者身世,时代背景的介绍,再注意一下这些可借鉴的形式。我想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不会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