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高中物理新课标的学习与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的物理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多的不同。特点很多,根据自己的体会简单说明几个亮点。
一、知识点螺旋上升
实现模块化后,真正把物理学习的难度分散了,实行有易到难螺旋上升。一个知识点第一次学到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第二次还要学习,但是越来越深入。这样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再分析处理问题就比较顺利。不仅容易掌握,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加深拓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突破了难点,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例如,“超重与失重”这个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单独一节课的内容,老师在讲解时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寻找规律。想通过这一节课的时间,解决所有的问题,其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可笑的是有的学生认为失重就是失去重力,真的让老师无奈到极点了。然而新课标“超重与失重”不在是独立的一节课的内容,而是以一道例题出现的,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什么是超重?失重?以及产生条件。让学生知道,了解超重与失重即可。而在必修2中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学习时再次出现,使学生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对原有知识的应用起到加深活化的作用,也达到扩展知识的作用,学习效果真的很好。
二、图表法突破难点
例如,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旧教材中老师讲到他们的关系时,往往让学生记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改变的方向一致。但是新课标中用矢量图表示速度的变化,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也更易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的问题。如图所示
以原来的速度为V0经过△t, 速度为V 则△V = V—— V0 。以原来速度V0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 箭头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线段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学习时易理解掌握,有规律好接受。通过线段图突破了加速度方向教学的难点。使学生通过观看图表总结规律,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在必修2向心加速度的学习时再次出现,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加深了原有知识的学习,并且改变了旧教材中加速度方向的给出的方法,原来是学习了向心力后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告诉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新课标的目的是分散难点步步深入,还利用了极限思想处理问题。
三、注重学生体验
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可以设计实验,从而达到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进行分析与体会。例如在学习了向心力的知识后教材中安排有做一做,我课前准备了一些拴有细线的小球。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体验当条件改变时,向心力是如何改变的? 学生做的非常认真,经过经过几分钟的体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比老师一遍遍的叙述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强了很多倍。老师的讲解虽然学生当时能记住 ,但是忘得也很快,而通过自己试验与体会,感觉就深刻。这样不仅巩固知识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突出实验探究
新课标提倡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物理。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依赖老师的讲解。教材中新增加的许多探究性实验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平抛运动的实验从验证试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还增加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等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老师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论证 ,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讲到宇宙航行这节课时,我先复习平抛运动的知识,随后提出问题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有什么物理量决定的?学生回答后,我连续做了四次抛出粉笔头的实验,这四次的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学生观察很认真,可以看出位移也逐渐增大。接着在问,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速度大了就不落地,有的说站的高了也不落地,因为水平位移与时间有关,而高度决定时间。整个课堂,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大家的合理猜想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同时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扩展强化了应用。通过讨论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比较牢固。探究教学不一定都要做实验,高中学生已有两年的学习物理的经验与阅历,对提出的问题有一定得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仅概念,规律可以探究,习题课上也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物理老师的责任,也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五、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必修2在学习圆周运动时,从什么是圆周运动?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有哪些?让学生充分回忆自己见过的实例,学生的例子很多也很丰富。从小到电子绕核运动 大到太阳绕银河系的运动…。在习题的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比如让学生测自行车的速度。必修1第91页第4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运动学知识来判断车是否违章超速,与生活中真实的情况相符合。突出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拉近了物理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同时使物理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新课标还有很多的闪光点,让我们通过学习去发现它,利用它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学生学习物理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知识点螺旋上升
实现模块化后,真正把物理学习的难度分散了,实行有易到难螺旋上升。一个知识点第一次学到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第二次还要学习,但是越来越深入。这样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再分析处理问题就比较顺利。不仅容易掌握,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加深拓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突破了难点,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例如,“超重与失重”这个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单独一节课的内容,老师在讲解时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寻找规律。想通过这一节课的时间,解决所有的问题,其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可笑的是有的学生认为失重就是失去重力,真的让老师无奈到极点了。然而新课标“超重与失重”不在是独立的一节课的内容,而是以一道例题出现的,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什么是超重?失重?以及产生条件。让学生知道,了解超重与失重即可。而在必修2中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学习时再次出现,使学生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还对原有知识的应用起到加深活化的作用,也达到扩展知识的作用,学习效果真的很好。
二、图表法突破难点
例如,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旧教材中老师讲到他们的关系时,往往让学生记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改变的方向一致。但是新课标中用矢量图表示速度的变化,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也更易掌握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的问题。如图所示
以原来的速度为V0经过△t, 速度为V 则△V = V—— V0 。以原来速度V0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 箭头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线段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学习时易理解掌握,有规律好接受。通过线段图突破了加速度方向教学的难点。使学生通过观看图表总结规律,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在必修2向心加速度的学习时再次出现,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加深了原有知识的学习,并且改变了旧教材中加速度方向的给出的方法,原来是学习了向心力后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告诉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新课标的目的是分散难点步步深入,还利用了极限思想处理问题。
三、注重学生体验
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可以设计实验,从而达到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进行分析与体会。例如在学习了向心力的知识后教材中安排有做一做,我课前准备了一些拴有细线的小球。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体验当条件改变时,向心力是如何改变的? 学生做的非常认真,经过经过几分钟的体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比老师一遍遍的叙述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强了很多倍。老师的讲解虽然学生当时能记住 ,但是忘得也很快,而通过自己试验与体会,感觉就深刻。这样不仅巩固知识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突出实验探究
新课标提倡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物理。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依赖老师的讲解。教材中新增加的许多探究性实验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平抛运动的实验从验证试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还增加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等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老师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论证 ,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讲到宇宙航行这节课时,我先复习平抛运动的知识,随后提出问题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有什么物理量决定的?学生回答后,我连续做了四次抛出粉笔头的实验,这四次的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学生观察很认真,可以看出位移也逐渐增大。接着在问,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速度大了就不落地,有的说站的高了也不落地,因为水平位移与时间有关,而高度决定时间。整个课堂,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大家的合理猜想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同时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扩展强化了应用。通过讨论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比较牢固。探究教学不一定都要做实验,高中学生已有两年的学习物理的经验与阅历,对提出的问题有一定得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仅概念,规律可以探究,习题课上也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物理老师的责任,也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五、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必修2在学习圆周运动时,从什么是圆周运动?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有哪些?让学生充分回忆自己见过的实例,学生的例子很多也很丰富。从小到电子绕核运动 大到太阳绕银河系的运动…。在习题的选择上也充分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比如让学生测自行车的速度。必修1第91页第4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运动学知识来判断车是否违章超速,与生活中真实的情况相符合。突出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拉近了物理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同时使物理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新课标还有很多的闪光点,让我们通过学习去发现它,利用它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学生学习物理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