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1订单式”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以培养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出了专业“2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 1订单式”模式
  
  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于2006年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对2006级学生采用了“2+1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场地、实训条件受限
  虽然我院非常重视实训室、实验室建设,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在专业特点上有所区别,这就导致本专业对教学场地、实训条件等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不同。如果说学院引进一个超市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实训的话,这只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店铺经营知识。但是,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中被称之为“灵魂”和“基石”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中央采购技术,学生无法触及;对于保证连锁经营顺利运转的关键环节——连锁物流配送中心的实习实训,学生也面临同样问题。
  (二)学生和社会对本专业的观念偏差
  学生入学时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不了解从本专业2006级学生录取情况来看,当时填报本专业第一志愿的学生比例较少。06级学生由“三校生”和“高中生”两类生源组成。对于多数“三校生”而言,填报志愿时,不了解本专业。对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以高职或者本专业作为录取志愿的,所以填报志愿时,对本专业也没有做过仔细了解。这就导致本专业录取的学生,在选择填报时,认同度就不高。
  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误区经过调查,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没有接受专业咨询前,会普遍认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就是连锁超市、餐饮的理货员、收银员、服务员等,导致考生、家长对本专业有本能的抵触心理。同时,作为一个行业的专业机构,目前没有出台权威的连锁经营管理认证体系,行业的持证准入制度也没有建立。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连锁企业片面追求用人的低成本,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考前不了解,社会对本专业认知有误区,导致本专业现阶段招生困难。
  (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不利影响
  本专业在2006年和2007年对培养计划进行修改,突出强调把岗位应用技能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岗位能力与未来岗位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因此设置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但是,目前本专业的教材太少。新设置的专业课程几乎没有对应教材,给授课带来了困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以理论知识为主,偏向本科教材,或者片面强调技能培训,偏向中职教材,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训指导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是“中专延长”和“本科压缩”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影响。
  
  以校企合作的“2+1订单式”人才
  培养模式来解决目前专业发展瓶颈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校企合作办学能为专业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利于解决校内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和资源不足、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足等许多实际问题;能够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校企合作的“2+1”模式是指二年的校内教学、实训加上一年的企业岗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是指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结构、专业建设、技术支持、实训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校、企业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解决目前专业面临的困难,突破专业发展瓶颈:
  (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院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基础上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具有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合作,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按企业岗位需求设置,教学环节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并按企业需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企业管理规范教育。
  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三个平台组成:(1)由学院和系建立公共素养课、职业道德课平台。(2)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立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以及职业拓展课平台。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3)由合作企业建立针对职业的岗位技能、技术规范的实习、实训平台。建立学院、系、企业三级人才培养体制,实现学院、合作企业与学生的“三赢”。
  由于企业参与程度高,专业不必受制于传统教材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困惑。在合作初期,专业课可适当使用合作企业内部的培训材料。当合作有一定基础后,可以与企业联合编写适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案、实训指导书乃至于教材。所有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合作企业,是最新鲜、最生动、最实际的,有利于授课质量的提高,可以解决授课教材的问题。
  (二)校企共同推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在专业管理模式上,进行专业管理委员会试点在院、系的主持和指导下建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学院聘请合作企业以及与本专业对口的企业管理人员、资深学者、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有明确的章程以及规范的制度、职责与义务,保证培养的学生真正让全行业接受乃至欢迎。当合作培养的学生成为行业内受欢迎的人才时,无论是对合作企业的品牌推广,还是本专业的良性建设,都有长远的好处。
  校企联合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这些年,连锁经营发展趋势明显,企业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优秀的一线管理人才,人才的获取和留任是企业的难题。本专业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正好为企业培养有经验的优秀的一线管理人员。
  合作企业要获得留得住的人才,可以联合学院参与学生学习、实习质量评估,建立以企业冠名的“奖学金”制度,增加优秀学生对企业的亲近感和认同度。对于有就业意向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设立“助学金”加以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实现从“忠诚学生”到“忠诚员工”的无缝连接。
  通过校企之间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机制,本专业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生源。
  (三)利用企业资源实现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实训场所的使用
  如果说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合作灵魂的话,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实训场所的使用则是双方合作的具体执行。可以利用合作企业提供的配送中心、采购中心等场所,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训,一方面,可以达到学院实训室电脑模拟环境下无法达到的真实效果,使学生对岗位有感性认识和操作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学院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可忽视。教师可以进入合作企业带薪进修,也可以在带领学生实训、实习时进修。使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参加经营实践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为企业提供发展方案和管理新技术,提高“产学研”的层次。
  校企合作的“2+1订单式” 模式中“1”的实施要点
  从学院教学角度来看,“2+1订单式”模式的实施难点在于“1”,也就是一年时间的校外实习。通过这一年时间,可以使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到企业实习,既培养了学生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在“1”的实施过程中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学生的心态
  学生是实施“2+1”模式的主体,他们的心态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和企业实习虽然属于同一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但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学校的管理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对“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进入企业实习后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一是不适应。学生对于环境的转变,角色的变化无法适应。对于从相对宽松、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突然转变为讲求效率,纪律严明的企业管理制度不适应。
  二是不安分。学生一旦发现有更好、更舒适的岗位就有可能提出转岗申请。企业拿出岗位让学生参与一年的实习工作,必定做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非常忌讳实习学生转岗,会打乱企业的计划与安排。
  三是不思进取。此类学生虽不会随意离开实习单位,但是认为岗位是学校和企业安排好的,不需要很认真地去完成任务,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可遵守,可不遵守,或者在岗位不用心学习岗位技能,不认真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对于第一类学生,学院、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应给予积极的心理辅导,大多数学生经过了“磨合期”后会适应。对于第二类学生,学校则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学生能找到更好的实习岗位,学校虽不会强加阻拦,但要有审核制度,不允许不完成实习计划的事件发生。对于第三类学生,校企合作双方应出台相应考核制度。虽然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但是不排除一定比例的淘汰制,给予合作企业选择学生的空间。目前本专业准备将5门偏向技能操作的专业课分为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考核分为校内考试和企业岗位考核,学生要是无法通过企业考核,不能完成实习计划,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书。这样可以防止第三类心态影响实习计划的实施。
  (二)合作企业的考察、选择
  教育部周济部长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了“银领”的定位。笔者认为“银领”在本专业的定位就是连锁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于开展“2+1订单式”模式的专业自然希望合作的企业越多越好,但是在选择合作企业前,必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有几点可以作为选择依据:
  企业岗位多、人员需求量大企业提供足够多岗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才能实施。为此,本专业选择的合作企业应是需要大规模扩张或者本身已经具备相应规模的企业,同时企业能提供相当比例的基层管理岗位以培养“银领”。
  企业有系统的人才需求计划和岗位设置由于“2+1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针对企业特定工作岗位技能和人才需求开展教学的,因此企业所提供的人才需求计划和岗位设置必须明确,否则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就难以满足企业特定岗位的需要,对专业“订单式”培养工作必然造成负面影响。
  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设施与设备企业必须拥有与本专业教学实践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设施与设备。实习期间操作设施设备的时间和内容必须符合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
  在决定“2+1订单”模式合作企业前,校方应积极与合作企业沟通,签订好合作合同,以防止以下事件的发生:(1)企业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要使企业明确认识到,支持和积极配合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不只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关键。要使企业管理人员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并走进课堂授课,积极调动实习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锻炼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以完成实习任务。(2)把实习当形式主义。要避免实习仅仅是形式上的看一看,听一听,试一试的简单应付。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单纯形式上的走过场,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实习教学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建立相关制度校企合作双方应制定《实习教学管理规定》,作为本专业开展实习教学的依据。在《规定》中,应制定实习计划,安排组织机构、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等内容。同时需要制作相应表格对实习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如《学生实习协议》、《实习工作计划安排表》、《实习申请表》、《实习变更单位申请表》、《实习考核鉴定表》、《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记录表》等。
  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可使实习教学计划落到实处,使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学院、教务处、系、企业的管理监控体系,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包括企业带教员工)的产生原则,明确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指导教师的考核等。
  建立校企双方的实习管理协调机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实习中的有关问题,如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认定的纠纷等等。
  
  参考文献:
  [1]李迈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张喜春,等.高职新“2 1”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33):32-33.
  [3]冯伟国,陈元靖.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初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余群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1):43-45.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6):41.
  作者简介:
  陆春华(1978—),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配送中心运作管理以及特许连锁经营。
  (本文责任编辑:王菊梅)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家具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探索,指出课程整合势在必行,并提出了在整合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性措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家具制图;CAD;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通常是指鉴于相互分离的课程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而把这些课程综合化,它的提出是为了避免由社会分工所导致的教育因素发展的片面性。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进行系统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成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当前,以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电工电子类实验课程是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掌握基础知识
摘要:PDCA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PDCA循环是一种运行模式和科学的工作方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不断前进的认识规律。在指导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按照这个规律指导学生,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毕业实习;效果分析    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面临社会的选择。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戴明(Edwa
摘要:市场上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内容的CAI课件和软件令人眼花缭乱,其品质也是良莠不齐。笔者对CAI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式做了简要的剖析,并设想了理想的CAI系统的模式构建及特点。  关键词:CAI系统;NBCAI系统;建构主义;开放式体系结构    CAI是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学的教学中开始使用这种系统。
摘要: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模式的实践已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焦点。然而,由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曲解,致使其在近两年各高校的教改实践中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产生了一些问题。文章剖析了这些问题,并详述了CALL的概念、发展过程、理论依据及应用原则。  关键词:CALL;理论依据;应用原则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稳健发展,各类企业迅速成长。但是,战略思维欠缺、执行力不到位、内部管理粗放、市场拓展乏力、质量管理体系虚空等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管理创新的角度分析,不仅需要从战略上考虑企业成长的节点,更需要从培训理念创新的角度来认识、开展培训活动,推进管理思维变革。从企业培训项目运作的实践来看,在课程设计、培训激励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提出把学分制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员工培训中,希望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  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呢?国内学者基本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学制度,可以比照现代企业制度;其二,现代大学制度要回归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要回归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其三,现代大学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制度体系。中国的大学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第一,要把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和精神共同体并推动其建设和发展;第二,要把大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整个人类的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职业女性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动机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男女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职业女性角色转变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职业女性的学习动机不断被激发。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代职业女性学习动机的激发因素。  关键词:职业女性;学习动机;社会转型;男女平等;角色转变  社会转型直接激发了女性的
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07名高职学生的调查,可以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找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高职教育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学习心理;优化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高职学生的学习心
摘要:针对中、高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时表现出的空间想象力匮乏的问题,结合PRO/E三维设计软件的建模功能和特点,阐述了将PRO/E软件适当地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程课堂教学及习题课上,既是对该门课的传统教学资源,如挂图和模型的有利补充,又可发挥其灵活、方便、直观的优势,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PRO/E;机械制图;三视图    《机械制图》这门课,对于中高